• 新视野4课后答案翻译 > 少数民族文艺专刊
  • 少数民族文艺专刊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6-2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心与心的交流 ——关于 《民族文学》 "由一变六" 的思考 陈德宏 3 5 少数民族文艺专刊 少数民族文艺专刊 责任编辑: 明江黄尚恩 电话: ( 010 ) 65389195 电子信箱: ssmzwyzk@vip.163. com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第3期 (总第86期) 声音"当哈利 · 波特逃离寄人篱下的灰色现实, 前 往梦想的魔法学校时, 为什么传达神意的信使是 猫头鹰?莫言描写计划生育的那部小说, 为什么 取名为 《蛙》 呢? " 神话学专家的答案是: 猫头鹰也 好, 青蛙、 蟾蜍也好, 早在一万年以前的大传统时 代就是人类用图像编码方式表达的神灵象征.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 任、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主编的 《神话学 文库》 第一辑中,作者们提到并回答了很多类 似的问题.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基因和思维编码, 神话 的符号价值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不久 前上演的影片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有着古老的 神话原型, 国外影视作品 《哈利 · 波特》 《纳尼亚传 奇》 《星球大战》 《达·芬奇密码》 《黑客帝国》 《阿凡 达》 《尼古拉的遗嘱》 的热映以及网游、 玄幻、 仙侠 等网络作品的畅销, 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神话 的巨大文化价值.近期备受关注的月球车 "玉兔 号" 其名称更是取材于古老神话, 引人浮想联 翩.有专家学者表示, 神话研究对于民族文学研 究的推进, 除了理论上、 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更 多的是提示我们关注民间的、 活态的文化传统和 信仰系统. 作为国家 "十二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神话学文库》 第一辑包括 《神话——原型批评》 《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 新视野》 等8部译著和 9 部专著共 17 本书.这套 文库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中心与中国社 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神话学会合作 完成, 是用神话概念重新贯通、 整合文史哲、 心理 学、 宗教、 道德、 法律等人文领域的重要研究成 果, 是我国目前最具有规模性的神话学研究成果 的集结. 有专家说, 如今的好莱坞大片中半数以上取 材于神话, 而中国的神话在当代仍然是 "养在深 闺人未识"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神话遗产 呢?为此, 本报记者采访了 《神话学文库》 主编叶 舒宪. 记者: 正如您在序言中所言, 当代最新的 航天科技成就也在用诸如 "嫦娥" 、 "玉兔" 、 "阿波 罗" 等古老的神话语汇来命名, 《西游记》 《指环 王》 《纳尼亚传奇》 等神话色彩颇浓的作品更是影 视界的热门主题.可以看出, 今天这个科技发达 的时代也是回归神话的时代.在您看来, 神话对 当代文化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叶舒宪: 很多人以为, 神话只关乎文学想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神话资源可以成为经 济转型的文化资本、 创意经济的符号引擎.因为 神话概念远远大于文学和艺术.神话既然是文 化整体的根, 一定会给特定文化传统的想象和词 汇提供原型.当今社会是符号化的社会, 一流企 业出售的是符号 (品牌) , 二三流企业出售的是产 品.要想从 "中国制造" 的现代性经济跨越到 "中 国创造" 的后现代符号经济, 民族国家的神话资 源将成为最大的文化资源.这或许就是神话对 当代文化的重要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文艺创作方面, 抢注神话符号的现象, 仅 仅是时代转型的一个缩影.就国内情况而言, 跟 风牟利者多, 而精研神话者少.这正是 《神话学 文库》 所要弥补的 "文化基础设施" . 记者: 您曾提到, 中国是一个 "本来没有神 话概念的神话传统大国" , 怎么理解? 叶舒宪: 1902 年之前, 汉语中一般不用 "神话" 这个词.这是留学日本的知识人引进中国 的, 几乎和 "科学" "民主" 这些现代外来词一样. 所以一开始, 学者们讨论和争议的问题是"中国 神话"的说法是否成立,即中国有没有神话? 从茅盾到袁珂,以西方神话为参照,用了几十 年证明中国有神话.当今的研究者提出超越 "中国神话"的文学本位研究范式,倡导"神话 中国"的文化整合研究新范式.首先要问:中 国目前 56 个民族中,有哪一个民族没有神话? 然后问:既然中国和世界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神 话,为什么古汉语中没有"神话"这个概念 呢?答案是:古希腊哲学家要走出神话世界, 建立理性权威,所以提出"神话"这个概念, 作为逻辑的对立面,要大家不再相信神话是真 的.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历史上没有出现 类似西方的"哲学突破" ,自古以来就生活在神 话式的思维和感知之中,所以没有类似西方 "神话"的概念. "中国"指天下中央之国, "九州"和"神州"等,一听都是神话想象的名 称.更不用说嫦娥、玉兔、西王母、东王公 了.走进徐州、南阳、临沂、成都、榆林的任 何一座汉画像博物馆或艺术馆,就仿佛置身于 两千年前汉人的神话世界.更不用说商周青铜 器上的饕餮纹鸟兽纹和甲骨文占卜通神的世界 了,离开了神话, 就离开了中华文明的源流和主 脉.像孔圣人梦想凤鸟、 老子化胡、 玄天上帝、 太 平天国这样充斥历史书的名目, 哪一个不是出于 神话的建构?神话不是中国文学中较早的一个 子类, 而是伴随中国文化全程的.就此而言, 我 们说中国是 "没有神话概念的神话传统大国" . 记者: 中国神话学的发展情况如何? 叶舒宪: 就个人的理解而言, 110年的中国神 话学史, 大体上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叫 "求证中国 神话" , 包括整个 20 世纪.求证的结果: "中国神 话" 概念分解为四大研究层面: 汉文典籍神话、 汉 族口传神话、 少数民族典籍神话 (如纳西族 《东巴 经》 ) 和少数民族口传神话.四方面的资源基本 调研清楚了, 堪称浩如烟海.以中国民间文艺家 协会与汉王公司合作完成的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 数字化工程" 为例, 近9亿字的内容, 至少有 3 亿 字和神话有关.在云计算时代的海量信息面前, 神话学史必然进入第二阶段, 即 "解读中国神话" 阶段.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 形成了跨学科和多 学科的神话研究潮流, 包括考古、 历史、 艺术史和 宗教学等方面的学者加入.学者们不再去求证 中国有没有神话, 或什么才算神话, 而是力求说 明中国人为什么生活在神话传统之中, 并解读文 献叙事之外的神话表现形态, 如文物和图像叙事 (汉画像石、 纸马、 年画、 剪纸、 玉器、 铜器等) .进 一步地, 从理论上梳理神话中国的原型编码和派 生的再编码, 从神话编码的意义上重新认识中国 文化. 记者: 少数民族神话在整个中国神话中的 状况如何?少数民族的神话传承情况如何? 叶舒宪: 受到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国内文学 研究界兴起文学人类学一派, 强调从多元的和多 民族互动视角审视中国文学和文化.让局限于 民族院校小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神话, 特别是少数 民族口传神话的内容, 真正普及到整个文科教学 和研究中, 打破了过去那种以汉文书面文学替代 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以新编的 《文学人类学教 程》 (2010 年) 为例, 讲到文学的发生和文学的治 疗功能, 蒙古族、 藏族、 纳西族、 鄂伦春族、 羌族、 珞巴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台湾布农族等数 十个民族的神话, 都发挥着示例作用.2011年在 荷兰出版的英文书 《中国的创世和起源神话》 (China' s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 , 更是首次 将中国学者研究的多民族创世神话的丰富多彩 内容呈现给西方学界.就传承情况而言, 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兴起, 给少数民族神话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研究的契机.这方面的研 究论文数量正在迅速增长.不过现代化的社会 潮流对许多边缘民族的口传神话传统也有釜底 抽薪般的威胁. 记者: 您认为, 了解神话对当代作家艺术 家有什么样的意义? 叶舒宪: 作家的想象力如果不想局限在当下 的生活世界, 那么大量学习和理解世界多民族的 神话遗产, 将是一项基础性的培育工作.给中国 当代作家影响最多的作家之一是加西亚 · 马尔克 斯, 要问他的创作秘诀, 就是首先深入研究南美 洲的本土神话.不光是了解一些有趣的神奇故 事, 而是了解原住民的神话世界观, 了解其神话 式的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没有这个功夫, 《百 年孤独》 的想象世界是不容易进入的. 以最近的台湾金马奖获奖影片——魏德圣 导演的 《赛德克 · 巴莱》 为例, 我们就能更清楚地 了解神话对当代作家艺术家有什么样的意义. 魏德圣作为汉族导演, 要用强势大片为媒介, 为 殖民时代濒于灭绝的一个台湾山地边缘族群赛 德克人树碑立传, 他花十年功夫去做民族学实地 调研, 选用原住民演员, 服装道具、 衣食住行等方 面皆尊重原貌, 最可贵的是通过赛德克人特有的 神话世界观来表现历史事件, 让想象中的彩虹桥 链接现实与梦想中的祖灵世界, 并用赛德克语演 唱的主题歌反复强化.影片最大的魅力就是能 够带领观众重新回到赛德克人的神话世界.用 人类学的话说, 就是 "从原住民的观点看" (from the native point of view) . 记者: 当代神话研究对于民族文学研究的 推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叶舒宪: 以国别为单位研究文学, 无疑是该 国书面文学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以民族或族群 为单位研究文学, 则无文字民族占了大多数, 其 口头传统都源于神话讲述.所以说, 研究神话成 为研究民族文学的基础和根本.书面文学是固 定的, 缺乏语境的; 口传神话往往和族群社会的 重要仪式相关.最近新发掘出的贵州麻山苗族 口传神话史诗 《亚鲁王》 , 第一卷的篇幅就相当于 荷马的 《伊利亚特》 .更可贵的是能够在丧仪上 讲唱 《亚鲁王》 的苗族东郎还大有人在, 研究他们 比研究荷马要方便和直观.文学人类学研究者 希望未来的中国文学史景观是全景的和立体的, 这必然要求对多民族神话遗产进行整合. 记者: 在您看来, 《神话学文库》 第一辑最 大的价值是什么?第二辑将侧重什么? 叶舒宪: 《神话学文库》 以重树神话观念为主 旨.第一辑 17 种书只是开头, 有条件会继续做 下去, 能够有 50 至100 种书, 学科基础就相对牢 靠一些.编撰文库的设想,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重大项目 A 类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 . 其初衷是让神话学知识应用到国家最重要的学 术攻关难题, 发挥神话学在重新打通文史哲、 宗教、 民俗、 考古等学科领域的催化和综合创新作 用.为了说明文明探源研究的神话学范式, 除著 作外, 计划有一批作为参考示范的译著.目前还 有十多部译著因为版权问题, 留待第二期.如 《通过神话而思考》 《萨满的声音》 《女神的语言》 《欧洲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献祭仪式与神话的人 类学》 等.第二辑侧重点的确定还要听取专家组 的意见, 突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分量. 记者:中西神话研究有没有什么显著的 区别? 叶舒宪: 最大的区别是中外学者队伍的专业 背景和知识结构不同.在中国大学中教神话学 课程的只有民间文学老师, 所以除了中文系就无 人开此课.在西方, 最热衷神话学知识的是创意 产业方面, 特别是好莱坞和迪斯尼.其次是心理 学、 人类学和宗教学, 再其次是历史学、 哲学、 政 治学, 最后才是语言、 文学、 艺术方面.中西在神 话学方面的差距巨大, 根源在于教育体制造成的 狭隘神话观.国外研究新趋势体现在文库中列 入的译著选题上, 即神话研究的大文化视野, 而 非纯文学视野. 记者: 我们的网络文学似乎有更多神怪一 类的东西, 比如玄幻小说, 它与神话有什么异同 和关联? 叶舒宪: 神话作为人类想象力的源头, 滋养 后世一切虚构性写作.玄幻小说家大都明白此 中的奥妙: 二者关系犹如大树的根脉与旁支.有 学者将科幻文学和玄幻文学都视为当代的新神 话形态. 记者: 我们知道, 近年来也有作家在重写 中国神话, 比如阿来重写格萨尔王, 还有一些作 家重新演绎孟姜女、 嫦娥奔月等.这种重写反映 了当代人对神话什么样的期待? 叶舒宪: 就 "重述神话" 国际项目而言, 中国 作家是被神话复兴的世界前沿潮流和出版商的 商业操作裹挟进来的, 起初恐怕也不大明白为什 么神话又火起来了.不过能够读懂 《指环王》 《哈利·波特》 《达·芬奇密码》 之丰富神话典故的人, 一定会悟出一些神话写作的窍门吧, 那就是像这 些作品的作者那样, 自己先成为精通神话学知识 的 "行家" . 记者: 如果要将神话资源转化为文化资 本, 您认为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在当代中国, 神话正在如何传承? 叶舒宪: 神话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最核心 的工作是重新学会我们祖先时代就生活于其中 的神话思维和神话感知; 在再创造的过程中, 有 效解决如何适应当今符号消费的现实需求.在 当代中国, 神话的传承分为两大阵线: 一是学院 派的教学与研究, 二是大众文化消费的改编利 用.前一方面力求接近早已逝去的神话之真实; 后一方面则乱象丛生、 鱼龙混杂. 记者: 如您在书中所言, 神话是文学和文 化的源头, 也是如人类群体的梦.不深入研究神 话及其编码符号, 就无法弄清一个民族亘古以来 的核心梦想.今天, "中国梦" 的提出, 让人们对 梦有了更多觉知.您认为神话研究的是一个怎 么样的 "中国梦" ? 叶舒宪: 人类是宇宙生命史上惟一有梦想的 生物.梦想和神话的关系本来就是难分难舍 的.启蒙主义以来, 伴随着理性和科学技术的绝 对权威的形成, 对梦想的轻视乃至蔑视蔚然成 风.惟有 20 世纪的精神分析学派和超现实主义 文艺才正面打出 "梦" 的大旗.像达利的独特绘 画风格形成, 大体是以梦幻为主题的.从乔伊斯 的 《尤利西斯》 到罗琳的 《哈利 · 波特》 , 则是将个 人梦幻与民族群体的神话传统结合为一体.当今"中国梦" 的提出背景, 在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 民族复兴和文化再崛起, 为此, 需要首先认识华 夏文明是如何兴起的, 不然的话就谈不上 "复兴" 和 "再崛起" .而研究华夏文明的起源, 第一个需 要面对的就是神话传说时代.因此可以说, 神话 研究能够给 "中国梦" 找到起始点和发生的原 型.2013 年6月我们在陕西榆林举办的 "中国玉 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 , 就是以 "探寻中国梦 的缘起, 重现失落的远古文明" 为宗旨的.在 "理 性主义" 时代, 我们总是认为, 神话和梦想都是虚 构的、 想象的东西.然而考古发掘证明了许多古 老神话都有真实的成分.德国人谢里曼坚信荷 马写的特洛伊大战是真的, 就独自去土耳其发 掘, 结果真的找到了特洛伊城, 开启西方考古学 的黄金时代.中国神话中充满了对玉石的崇拜 和神话想象, 诸如女娲炼石补天, 昆仑玉山瑶池 西王母, 乃至天界主神玉皇大帝, 就连咱们北京 的西山都叫玉泉山, 河叫昆玉河, 人叫 "圭璋" 、 "玲玉" 、 "琼瑶" ……全都是玉.研究中国神话必 须对此打破砂锅问到底: 玉石神话和梦想是在何 时产生的, 又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直到今天老 百姓还坚信玉器能够辟邪护身?考古工作者在 陕西榆林地区神木县发掘出一座 4300 年前修建 的石头城, 有许多玉器穿插在石砖缝隙中.且不 说在史前河套一带修城池的人属于什么民族, 我 们确信这是有关夏王朝修造 "瑶台" "玉门" 一类 神话建筑的现实原型, 而建城池所需要的大量玉 石资源, 却不是当地能够供应的, 很可能来自河 西走廊地区.这就涉及到早于丝绸之路数千年 的 "玉石之路" .把神话和考古相结合, 关于华夏 文明由来的真相正在逐步揭开, 这就是期待中的 "中国梦" 缘起之谜吧. 中国神话学的文化意义 ——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 《神话学文库》 主编叶舒宪 本报记者 明江《民族文学》 作为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 创刊 30多年 来, 为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 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作出 了突出的贡献. 最近几年, 《民族文学》 更是以 "狂飙突进" 的发 展态势带给我们震撼: 2009年 7月, 其蒙古文版、 藏文版、 维吾 尔文版正式出刊; 2012 年9月, 其哈萨克文版、 朝鲜文版又与 广大读者见面. 至此, 《民族文学》 实现了 "一刊" 到 "六刊" 的蜕 变, 犹如长江冲出了三峡, 变得宽阔而浩荡. 扩刊的功效远远 超出了数字的叠加, 其意义随着日月的推进而日益彰显. 首先,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创设, 大大推进了文 学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与影响.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 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财力,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 成就. 但毋庸讳言, "双语" (汉语、 少数民族语) 教学仍有待普 及. 在有的民族地区, 能够用汉语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并不是太 多, 在广大的牧区、 山区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 更遑论写作了. 因此, 创刊 30多年的汉语版的 《民族文学》 , 尽管成果丰硕, 但 语言已成为了制约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正因为如此, 《民族 文学》 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创办才显得如此重要. 尽管问世仅仅 几年, 但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字版已产生广泛的影响.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字版辟有小说、 散文、 诗歌和美术 等栏目, 刊发的作品是从全国各文学刊物中精心挑选并由翻译 家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 这些作品的作者涵盖了包括汉族在内 的各民族作家. 同时, 每种少数民族文字的版本, 还辟有 "母语 佳作" 栏目, 刊发本民族的母语原创优秀作品. 另外, 还设有 "世 界眼光" 栏目, 刊发世界知名作家——主要是诺贝尔文学奖得 主的译作. 如果说前者为全国各民族与蒙古、 藏、 维吾尔、 哈萨 克和朝鲜族文学建立了沟通、 交流、 学习、 借鉴的平台; 那么后 者则是为这 5个民族打开了一扇窗——一扇欣赏世界优秀文 学风景的窗口. 民族文学杂志社还举办了系列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扩大 了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影响. 2013年 8月, " 《民族文 学》 藏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暨 《飞天》 甘肃少数民族创作笔 会" 在甘肃甘南举行, 笔者有幸置身其中, 亲历、 见证了这次盛 会. 之所以称之为 "盛会" , 一是指它的规模, 共有 14个民族的 近百人与会; 二是指开会的方式, 会场设在草原上的一座大帐 篷内, 开放式进行, 当地作者及文学爱好者, 骑马或者驾驶摩 托赶到会场, 找个座位就听会, 会间休息即可进行面对面的直 接交流; 三是利用电视、 网络等信息化的传播手段, 把每天的 讨论或讲座制作成藏语的专题报道, 迅速地向甘南地区播报. 会议期间, 我与降边嘉措同行, 一路上他不断地收获着藏族僧 俗群众的致意与问候, 有的甚至与他长时间地驻足攀谈, 谈文 学、 哲学或佛学. 其次, 为文学的对外交流建立了快车道、 直通车. 新世纪以来, 我们对外的文学交流日益频繁. 但不得不承 认, 这种交流有时候很难真正达到 "文学" 的层面, 因为两国作 家座谈时, 往往有难以对话的尴尬. 其中的原因很多, 最主要 的当然是语言障碍, 因为双方的沟通需要经过中介——翻译. 而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创设, 部分地解决了这一问 题. 由于蒙古族、 哈萨克族和朝鲜族是跨境民族, 因此, 《民族 文学》 蒙古文版、 哈萨克文版和朝鲜文版也发行到蒙古、 哈萨 克斯坦、 朝鲜和韩国这 4个国家, 是中国文学毋须借助其他语 言中介就能交流的直通车、 快通道. 作家与作家之间也完全通 过母语进行顺畅的交流. 去年 6 月, 《民族文学》 在呼和浩特举办蒙古文版作家翻 译家改稿班期间, 蒙古国作协主席、 诗人孟和琪琪格说, 她在 蒙古国内就能读到 《民族文学》 蒙古文版, 而且很喜欢. 哈萨克 斯坦的 《世界文学》 , 从去年第 3 期开始, 每期都转载 《民族文 学》 哈萨克文版的部分作品. 去年 7月份出版的 《民族文学》 朝 鲜文版第 4 期, 还刊登了韩国作家作品专辑, 9 位韩国作家的 作品入选其中. 在哈尔滨举办的朝鲜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中, 申相星等 12 位韩国作家应邀出席, 和中国作家翻译家座 谈对话. 再次, 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是民族历史的集 体记忆, 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遗传密码. 因此, 发展民族语言文字, 就是发展民族文化, 就是发展、 提高并彰 显民族的软实力. 那么, 哪些因素推动了民族语言的创新与发展呢? 这些因 素很多, 比如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民族之间的交流…… 但是, 我觉得最不能忽视的, 是文学这个因素. 高尔基说, 文学 是语言的艺术.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伟大的 作家、 诗人、 翻译家, 都是伟大的语言学家. 关于语言的重要 性, 作家王蒙曾这样写道: "一个会说话的人, 不论是幽默还是 智慧, 或者是幽默再加智慧, 他会常常被请到喜庆宴会上, 他 可能与入局者并不熟悉, 但他的到场是聚会的规格的表现, 人 们在这样的聚会中不但享受抓饭和手抓羊肉, 享受伊犁大曲 和五五大曲, 而且享受智者的谈吐, 词令的火花, 双关语的微 妙, 言外之意的闪烁. " ( 《王蒙自传 · 半生多事》 ) 母语对一个民族的重要, 犹如母乳对婴儿的喂养. 正因如 此, 联合国确定了 "世界母语日" , 提醒世界各国各族人民要爱 护自己的母语. 同时, 也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发出了警示: 受 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世界范围内成百上千种的民族语言正 遭遇严重危机, 有的濒临消失. 蒙古、 藏、 维吾尔、 哈萨克、 朝鲜 5 个少数民族, 原本就有 数量可观的母语作者和读者. 在 《民族文学》 蒙古文、 朝鲜文版 创刊之前, 为获得更多的读者与更大的影响, 他们将母语创作 的诗歌翻译成汉语发表 (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本身也有 汉语创作的能力) . 如今, 母语原创栏目的设立, 为蒙古文、 藏文、 维吾尔文、 哈萨克文、 朝鲜文5种母语创作的作家施展才 华提供了全国性的平台. 当然, 对用这5种母语创作的作家的 要求也更严更高了. 翻译对语言的贡献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特别是文学的翻 译, 你要把准确、 鲜活、 富有张力的语言以及比喻、 隐喻、 象征、 排比等修辞手法, 翻译成另一个民族的语言, 有对应的语言、 手法当然好, 没有就要 "创造" , 起码也是 "引进" ——所谓的 "外来语" 就是由翻译家引进的.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 如果你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语言与 他交流, 他会记在脑子里; 如果你用母语与他交流, 他会记在 心里.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创刊及作家翻译家改稿 班的研讨、 讲座, 不正是心与心的交流吗? 本报讯 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 据库——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近日正式亮相. 该数据库包含 116.5 万篇 (条) 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总 字数达 8.878 亿字,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 国口头文学收集的原始资料,堪称一部"民间四库 全书"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 在上世纪 50 年代、80 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组织过 三次大规模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这三次搜 集活动耗时三四十年,先后组织了 200 万人次在全 国2800 多个县进行口头文学的普查、记录工作, 获得了巨量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不过,这几次搜 集行动最终只出版了省级口头文学集成著作,绝大 多数县级传说、故事等虽然被采集回来,却没有机 会公开出版.未能出版的原始记录,大部分还以手 抄本、油印本、铅印本等方式保存着. 为了将这部分沉睡的资源唤醒,2010 年12 月30 日,在作家、民间文艺家冯骥才的倡议下,中 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了中国口头文学数字化工 程.该工程由中国民协与汉王公司合作,将这些原 始资料中的图片、文字全部数字化,并扫描每一页 记录的原始页面,汇成一个数据库.数据还提供按 地区、按故事主题等多种检索方式,方便使用者利 用这些资源.例如输入"女娲补天"会得到 1160 多篇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它的不同讲述. 民间文艺家、数据库专家刘锡诚介绍,数据库 的主体是上世纪 80 年代至上世纪末 20 年间搜集到 的口头文学资料.他表示: "20世纪最后 20年是随 时处在流变之中的,民间口头文学也像滔滔逝水随 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嬗变.以数字化方式较完整 全面地保存这 20 年的中国民间口头文学,就留下 了这一风云激荡的时间段里民间文化的活态样相. " 目前,数据库完成了一期建设,未来将继续数 据库的知识加工工作,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此外,该数据库目前还只有光盘版,不能无偿在互联 网上供人查询和下载,工程领导小组正在研究如何 让该数据库为研究者提供服务. (李洋)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建数据库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新视野4课后翻译  新视野4课后完型翻译  新视野读写4翻译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4翻译  新视野英语4课文翻译  新视野读写4课文翻译  新视野读写教程4翻译  新视野4选词填空翻译  新视野综合训练4翻译  新视野4泛读课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