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工电子基础课后答案 > 技工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 技工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2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对职业院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应按照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

    程体系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提高物理教学的针对性;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化

    教学过程;强化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考核评价方式,以符合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院校 物理_ 课程改革_ 思考与实践

     

    一、职业院校开设物理课程的目的

    《物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职业院校开设的目的主要有两点:(1)普通性——与基础教育同类科目的教学目标有共性;职业院校除了承担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任务外,还必须承担继初中或高中后普通教育的文化理论课程教育,满足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应付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2)基础性——物理课程是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学习的必备基础知识,具有学好专业课的基础性功能作用。因此,职业院校物理课程不仅仅具有“普通性”,更具有“基础性”,这种“基础”是专业定向后的基础,是学生毕业后更新知识、技能和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专业定向、学时有限、原有基础较差的实际,开展相应专业对物理课程需求特点的研究,在教材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上进行课程改革。

    二、职业院校物理课程改革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通过课程模块化提高物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中指出: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项目课程体系下的基础课教学,有时需要采用将几门基础课整合开设1-2门单独设置的综合化课程。每门基础课按照“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从专业和岗位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筛选教学内容,落实在课程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上,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

    综合化课程中模块组合的形成,即以一般基础课模块和为专业服务的基础模块构成模块组合,既能适应专业特点和不同行业对文化基础知识的不同要求,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还能适应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学要求。例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开发2门综合化课程。其中一门综合化课程包括物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内容,课时分配在100-140之间,并按照电工和电子技术两条主线在高职《物理》教材的十三章中整合相应的内容,删除第一章“光的折射与应用”;第七章“气体、液体、物体的内能”和第十二章“近代物理简介”等章节,减少第二——第五章内容的课时。各知识点和技能点依主线展开。

    2、借助信息化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多元化改革

    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物理》教材上下册,理论知识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学和近代物理等十三章,知识体系与高中物理相近,内容偏难、偏深、偏多,呈现出明显的理论化。而近年来在突出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课程改革要求下,物理课程的课时数逐渐被挤压,部分专业的物理课程甚至只开设一学期(每周4课时),想要达到教学目标远远不够,再加上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弱,使教与学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窘境。为了改变上述窘境,迫切需要理论课教师激活课堂教学,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微,多方位、多层面地帮助学生解读必需的物理知识。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帮助教师提高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并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形成一种较为理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使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更集中、更广泛、更快捷,实现集知识性、应用性、技能性和趣味性的一体化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就像是学生的智能伙伴,可以将学生由原来接受者的角色,变成互动学习者,甚至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输者,通过深入情境与各成员的互动,帮助学生清晰地表达所学的知识,反思所学内容以及学习的过程。为此,学校一方面增加现代化教学资源的投入,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添置EWB虚拟仿真和网络等,为教师实施物理教学多元化改革提供硬件保障;另一方面配置EWB实验仿真软件平台以及各类课件制作软件等,物理教研室集中研究制作《物理》教材课堂教学课件,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教师能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为实施课堂教学多元化改革提供软件保障。

    3、强化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考核评价方式

    实验课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奠基课。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教学应该也必须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强化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一是有利于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更好地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工作责任心以及规范性操作习惯等;三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辅助作用。通过对高职《物理》教材内容的研究,结合学校实验仪器设备条件,我们把实验分成以下四种类型,制订相应的实验教学目标并严格实施。(1)演示实验。为了配合讲解物理定理、定律等物理规律,教材中安排必须演示的实验,要求重点将实验思维方法、操作技能和科学态度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突出演示实验的目的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现象要清晰,演示要确保成功。(2)分组实验。要求重视测量性和研究性实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活化”所学知识,重点训练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3)随堂实验。教材中的“观察与实验”、“观察与思考”、“知识应用”、“思考与练习”等栏目中,凡是学校条件具备的实验,都要求在课堂或实验室演示或师生互动。在讲课过程中,问题、实验交替进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4)课外实验。实验室按计划落实好实践专用周应完成的实践课题,确保实践课题的实践效果。教材中“小实验”、“小制作”、“小常识”、“小知识”、“知识窗”、“知识研读”、“知识博览”及教学参考书上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实验,在课前或教学内容讲完后,逐一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上或课外独立完成,并及时抽查学生完成情况。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电工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课后答案  电工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应用电工课后答案  电工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第七版课后答案  电工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学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