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ds模拟器中文版 > 在Internet上传输文件
  • 在Internet上传输文件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11-09-2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第7章 网络病毒与防治 

    7.1 计算机病毒概述

    7.2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7.3 病毒分类

    7.4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发展

    7.5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检测、清除与防范

    7.6 网络病毒实例

    7.7 本章小结

    练习题

    • 计算机病毒从它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成为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一个癌症,它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经传播到信息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大肆破坏计算机数据、改变操作程序、摧毁计算机硬件,给人们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更好地防范计算机及网络病毒,必须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机制,同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办法。
    • 本章将学习以下主要内容:
    •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 计算机网络病毒及发展;
    • 病毒的清除办法和防护措施;
    • 著名的网络病毒的介绍。

    7.1   计算机病毒概述

    •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数据、文件、电子邮件可以迅速有效的在各个网络工作站之间进行传递,而通过电缆、光缆和电话线的相连使得工作站间的距离摆脱了物理限制,近至并排相靠,远达万里之遥,都可进行即时的信息传送和交流。但在沟通方便的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使其得以蔓延扩散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 现在,计算机病毒技术日臻完善成熟,网络病毒不再需要寄生在主程序中,但人们将文件附加在电子邮件中进行传送、从Internet BBS下载文件或浏览Java Active X网页的时候,病毒可能就会神不知

     鬼不觉地进入了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目前每天都有数十种新的病毒在网上发现。与此同时,各类已知病毒的变异品种也在网上四处横行。如何发现和防治病毒在此时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7.1.1  病毒的定义

    • 美国计算机研究专家F.Cohen博士最早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其特性在很多方面与生物病毒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中将计算机病毒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 人们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存储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它会自我复制并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
    • 现在,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感染途径、发作方式都有了极大的不同。以前,大多数类型的病毒主要通过软盘传播。但是,当Internet成为人们的主要通信方式以后,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送机制。尤其是随着现在电子邮件被用作一个重要的企业通信工具,使病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扩展得快。附带在电子邮件信息中的病毒,在几分钟内就可以侵染整个企业,使企业每年在生产损失和清除病毒的开销上就要花费数百万美元。
    •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nds模拟器中文版下载  口袋nds模拟器中文版  nds模拟器2.6中文版  nds模拟器3.0中文版  nds模拟器下载7.9下载  安卓nds模拟器  nds模拟器游戏下载  最新nds模拟器下载  nds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