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艺ppt > 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
  • 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10-09-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pt
    文档作者: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比如:39(4)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结合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的更加有尊严.
    第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政治课基本原则.
    运用政治课的基本常识,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是政治试题命题的基本原则.今年命题也凸显这个原则.
    比如,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热点,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比如:25题的世博会,26题的动车开通.31题的服饰文化,35题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39.3的心中的幸福观等.
    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政治热点,拉近了学生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距离.
    比如:29题的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30题的我国政治协商制度,32题的思想道德建设,33题的选举法修订,39题的以人为本等.
    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热点,拉近学生与现实社会的距离.
    比如:34题的科技发展,36题的环境保护等.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遵循教学生活化的课改理念,贯彻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程目标,做到三位一体.
    理论联系实际,要以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学生有所感受的实际,学生自身能力的实际为立足点.(荷塘月色,从百草园到三昧草屋)
    教学设计要尽一切努力做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思维.
    第六,39题的命题特点.
    39题是最大的主观题,分值达到42分,在整个政治科必修模块中占比46.6%,是高三教师重点研究的对象.我们对它进行单独分析,是为了让高三教师明确命题的思路和特点,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39题作为学科内综合题,一般有两种命题思路:一种为2009年的先确定考查的考点,再选取材料,最后设计答案.另外一种2010年的先确定考查的时政热点中心,再选取材料,确定考点,最后设计答案.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围绕一个中心设题还是多个中心设题.
    两种命题思路的一致性在于:所选材料要能体现考点,材料与材料要有相互关联,考点,材料与答案之间要能紧密吻合.
    2010年的39题采用我们平时练习常做的围绕一个中心的第二种思路命题.还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体现课改要求,适合学生认知,反映社会热点.
    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学生平时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来创设教学情境,使理论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这种教学要求必然反映到高考的试卷中来,2010年第39题与2009年的第39题的不同在于,它忠实的体现了这一要求.
    比如:39(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农民工家庭主妇和企业家对幸福的看法中任选一种,就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性建议.
    这样的设题方式,由于使用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话题,适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既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又使教材,教学,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改变了以往教学围着考试转的应试教育倾向,体现了怎么教就怎么考的课改原则.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摒弃将政治理论仅仅作为简单记忆,机械背诵对象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坚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教学,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教学规律,将政治理论深深扎根在源于学生生活,又指导学生生活的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之上.
    二,利用过程设题,培养发展思维,辩证回答问题
    2010年第39题的材料一中,命题者选取了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并按照论述表达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详细向考生展示了这一思想的历史上发展过程,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本题的难度在于,命题者在设问时,用"过程"代替"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为此,学生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先从论述表达的时间先后顺序的角度上来进行总结,回答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再从不同论述的不断完善发展的角度上来进行总结,回答人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特点;
    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思想并没有终结人类认识的探索过程的角度上来进行总结,回答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特点.通过不断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从而完成对这一材料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这一设问的回答.
    2010年第39题的第二问中,要求学生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题中设置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都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这样一句话进行评析.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茶艺表演视频  茶艺  茶艺知识  茶艺表演  茶艺培训视频  茶艺培训  茶艺表演解说词  铁观音茶艺表演  长嘴壶茶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