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谱分析试题 > 测绘师模拟试题
  • 测绘师模拟试题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1-08-01   下载次数:2   点击次数:30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M.J.Khan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测绘师模拟试题
    海洋测绘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我国以( C )作为测深基准面. A 平均海水面 B 大地水准面 C 理论最低潮面 D 最高潮水面 近海水域的海图比例尺一般不得小于( C ) A 1:1 万 B 1:5000 C 1:2.5 万 D 1:5 万 我国常用的 1956 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 A )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A 1950~1956 年 B 1951~1956 年 C 1952~1956 年 D 1954~ 1956 年 我国常用的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 B )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A 1950~1985 年 B 1952~1979 年 C 1952~1985 年 D 1956~ 1979 年 国际海道测量局关于海道测量中测深精度与水深之间的关系近似为( C ) . B 1:50 C 1:100 D 1:200 A 1:10 通常水深测量数据是以( C )为起算基准面. A 平均海面 B 黄海高程基准 C 深度基准面 D 瞬时海平面 水深测量中,大于 1:5000 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 B ) mm. A 1.0 B 1.5 C 2.0 D 0.5 水深测量中, 小于 1: 10000 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实地 B ) ( m.
    8.
    A 50 B 100 C 150 D 200 9. 用回声测深仪进行深度测量时,测深范围 Z 为(50,100],其深度测量极限误差(置 信度 95%)为(D ) A ±0.3 B ±0.4 C ±0.5 D ±1.0 10. 大于(含)1:10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 B )度带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 . A 1.5 B 3 C 6 D 以测区中央维度 11. 海洋控制测量中,海控二级点相对于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C ) A ±0.2 B ±0.4 C ±0.5 D ±1.0 12. 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长总长不得超过( C )公里 A 10 B 20 C 30 D 50 13. 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数不得超过( C )条 A 5 B 6 C 7 D 8 14. 用闭合导线方法测量二级海控点时,闭合导线全长不超过( B )公里 A 5 B 10 C 15 D 20 15. 当必须利用坐标反算边长方位角作为扩展海控点基础时,边长不应小于( C ) ,且 将起算点降一级使用. A 1km B 2km C 3km D 5km 16. 利用( D )方法进行高程测量,必须对测区的高程异常进行分析. A 几何水准测量 B 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C 三角高程测量 D GPS 高程测量
    17. 相邻验潮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 A ) 最大潮时差不大于 B ) ( 米, ( 小时,潮汐性质基本相同. 18. 19. A 1 B 2 C 3 D 4 E 5 ( B )应埋设再水尺附近,以便经常检查水尺零点的变动情况. A 主要水准点 B 工作水准点 C GPS 点 D 三角点 19. (A)应设在高潮线以上,地质比较坚固稳定,能长期保存,易于进行水准联测 的地方. A 主要水准点 B 工作水准点 C GPS 点 D 三角点 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 C )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 A 二等水准测量 B 三等水准测量 C 四等水准测量 D 等外水准测量 验潮站的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是用( D )方法测定的. B 三等水准测量 C 四等水准测量 D 等外水准测量 A 二等水准测量 采用自记验潮仪,便携式验潮仪和水尺等设备的沿岸验潮站进行水位观测,其观测 误差不得大于( B ) .
    20. 21. 22.
    A 1cm B 2cm C 5cm D 10cm 23. 用水尺进行水位观测时,应每隔( B )观测一次,整点时必须观测. A 20min B 30min C 15min D 10min 24. 在( A )海区,一般选择大潮日期作为一次 24 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 A 半日潮 B 全日潮 C 混合潮 25. 在( B )海区,一般选择回归潮日期作为一次 24 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 A 半日潮 B 全日潮 C 混合潮 26. 对大于(含)1:10000 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 过( D) . A 0.5m B 1.0m C 1.5m D 2.0m 27. 对小于 1: 10000 比例尺测图, 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 (B ) . A 3.0m B 5.0 C 8.0m D 10.0m 28. 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 检查主测深线.检查线总长应不少于主测深线总长的( B ) . A 1% B 5% C 8% D 10% 29. 回声测深仪在出测前所做的停泊稳定性试验中,要连续观测( C ) . A 3 小时 B 5 小时 C 8 小时 D 12 小时 30. 用校对法直接计算测深仪总改正数适用于( B )水深,可用水听器或检查板对测 深仪进行校正. A 10 米以内 B 20 米以内 C 30 米以内 D 50 米以内 31. 当水深超过(含) B )米时,一般可不进行水位改正. ( A 100 B 200 C 300 D 500 32. 扫海测量中,定位点间隔不超过图上( C ) A 1cm B 1.5cm C 2.0cm D 3cm 33. 水深在 100m 以内的海区均须探测海底表层底质,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 C ) 平方厘米一个点. A 9 B 16 C 25 D 36 34. 锚地,停泊场,航道和重要海区及底质复杂海区,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 C ) 平方厘米一个点. A 1~4 B 4~9 C 9~16 D 16~25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有机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波谱分析  有机波谱分析答案  红外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  脑磁共振波谱成像  有机波谱  核磁共振波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