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 >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7-06-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Lewis L. Lani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 在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 在科学把握 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潮流和规律 , 特别是在总结我 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 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 1
    一代领导集体就 开 始探 索 从中 国 实 际出 发 来建 设 社会 主 义 的 问 题.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发表的 《论十大关系 和 《关于正确处理 》 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等重要讲话 , 以及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提 》 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的思想和观点 , 都是从中国实 际出发来寻找中国 社会 主 义建 设规 律和 特点 的 主要 成 果.在 10 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这一探索也没有停止.但由于其后发生了 "文化大革命" 那样 的严重 失误 , 中 国社 会主 义建设 进程 受到 极 大挫折.但" 文化大革命" 也从另一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 教训.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 , 毛泽东的失误及其经 验教训 , 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重新考虑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 题.为此 , 邓小平指出 : "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 ,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 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 楚. " 为此 , 他认为 , 我们 的一 条最 重 要的 经验 教 训 , 就 是 要
    ② 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 ,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 — 1978 年 12 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 , 是 中国共 产党 在 探索社会主义的 本 质和 发 展道 路 过 程中 具 有深 远 意义 的 伟 大 转 折.这次全会开始从思想上政治上全面地认真地纠正" 文化大革 命" 中及其以前的错误 , 果断地中止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 号 , 批判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 , 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全党工 作的重心 , 实现工作 重 点 的 转 移 , 确 定 了" 解 放 思 想 , 开 动 脑 筋 , 实事求是 ,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指导方针 , 并且形成了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开 始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 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成为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
    ①② 1993.
    《邓小 平文 选》, 第 3 卷 , 137,116 页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
    2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之前 , 还召开 过党 的中 央 工作 会议. 邓小平在会上作了 《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 》 重要讲话 , 明确指出 : 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 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 确定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邓小 平在 1979 年 3 月党 的理 论 工作务虚会议上所作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的重要讲话中又指 》 出 : "过去 搞民主革 命 , 要适合 中国情 况 , 走毛泽 东开辟 的农 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 ,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 走出一条中 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他认为中国有两个重要特点 : 一是底子薄 ; " 二是人口多 , 耕地 少. 中国 式 的 现 代 化 , 必 须 从 中国 的 特 点 出 发. 1981 年 6 月 , 党的 十 一届 六 中全 会 通过 了 《关 于 建国 以 来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 《决议 从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 》 验 , 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 的教训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的探索中 , 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 确道路 , 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 10 个要点.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命题的提出. — 1982 年 9 月 , 召 开了 党 的 十二 大 , 邓 小 平 在开 幕 词中 第 一 次明确提出了" 建设有 中国特 色的 社会主 义" 这 个科 学的 命题. 他说 :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 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 但是 ,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 , 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 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 践结合起来 , 走自己的路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这就是 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党的十二大还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 提出了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 的方针.党的十二大的召开 ,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规 3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  青年马克思主义原理  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  马克思主义妥协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