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教坉育坉書公司答案小六 > 《中国语文课程和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补充说明
  • 《中国语文课程和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补充说明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9-30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中国语文课程和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补充说明 现行高中中国语文课程和评估建基於 2002 年实施的中学中国语文课程而 设计,尤其是必修部分的学习、教学和评估,例如课程组织、公开评核的 模式,均因承自该课程.自2009 年实施以来,部分人士对本课程有不同的 意见,或未能准确诠释课程的精神,现以迷思的方式,在此一并廓清,并 辅以学校示例或其他资料加以说明. 课题 迷思 学校示例/ 补充资料 页码 课程 架构 一 中国语文课程不设範文,只提供中央课 程框架,欠缺具体的学习内容,学生学 习无所适从? 示例一 1-9 课程 规画 二 中国语文课程涵盖九大範疇的学习,考 卷过多,分项训练需时,以致课时不足? 示例二 示例三 10-22 三 选修单元的设置无助必修部分的学习? 示例四 示例五 23-34 学与 教四文言文与时代脱节,除了应付课堂和公 开考试,别无他用;而且艰深难读,令 学生望而生畏? 补充资料一 及二 示例六 示例七 示例八 35-53 五 聆聽和语文综合能力只能配合考试的 需要以练习方式操练,在教学上难以处 理? 补充资料三 示例九 54-63 1 迷思(一)︰ 中国语文课程不设範文,只提供中央课程框架,欠缺具体的学 习内容,学生学习无所适从? 中国语文课程不设範文 ? ? 範文,是指能起示範作用的文章.学习中国语文,必须透过古今文质兼 美的範文.自从中学中国语文课程开放学习材料以来,部分人士以为课 程取消了範文.其实中国语文课程向来重视範文教学,语文教师也必會 安排範文学习,以往课程如是,现行课程也如是,只是现时没有提供指 定学习篇章和作为公开考核的一部份而已.相对 2002 年以前旧课程为 学校指定篇章作为範文教学的依據 , 现行课程把 「範文」 的选择权开放, 教师可因应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选用不同材料,而课程发展处也提供 了初中 600 篇和高中 300 篇参考篇章,供教师参考选用,以照顾学生学 习的多样性. ? 就观察所得 , 不少学校在发展校本学习材料方面已积累良好的实践经验, 能因应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 发展多元的校本学习材料或自定各级必读的 古今诗文等;一些经典名篇,如《出师表》 、 《背影》等,大都已编入校 本学习材料. ? 配合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需要,选编合适的学习材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 的是如何在学与教中处理这些篇章 , 让学生可以更有效益地学习和加强 积累.例如以下学校的做法,正体现範文的作用︰ ? 学校自设校本学习材料,每级指定若干必读必考的古今篇章,并选 取精华片段作为平日背诵、默书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熟读原文,口 诵心惟,声入心通,以培养语感,并积累语汇,丰富积储,然后得 以转化为语文能力. ? 在整个中学阶段,教师因应学习重点或特别课题,随时引用学生曾 经学习的篇章,包括从作家作品、思想情意、表现手法、文化论题 等切入,以促发学生学习其他篇章的兴趣或深化原来的学习.例如 在教授中五级的选篇《目送》时,教师以学生在中二级时学习的必 读篇章《燕诗》为切入点,查考学生是否仍掌握该首诗歌的主题, 希望让学生温故知新,引发学习兴趣;或在中六「文化专题」选修 单元探讨「五伦」的主题后,请学生再次思考《燕诗》的内涵,让 学生在不同学习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感悟. ? 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检视提出中、长期方案,建议提供「指定文言经典 学习材料」 ,作为学习及公开试考核之用.虽然如此,课程所提供的指 定文言经典篇章,不會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材料,只是学习的切入点,教2师仍需配合开放学习材料的课程精神,因应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需 要,在这基础上选用其他文言及语体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 力和语文素养. 中国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 现行中国语文课程提供有弹性的中央框架,目的是方便学校因应学生的学 习情况,拟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学习成果,并选用适切的学习材料或 範文,以组织学习单元,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教师要具体掌 握本科的学习内容,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学习範疇和学习重点 ? 中国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写作、聆聽、说话、文学、中华文 化、品德情意、思维和语文自学九个学习範疇,有关範疇的学习是由小 学贯串至高中,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可以螺旋式 地向上递升,并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在高中阶段,教师可参考《中 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 》 ,了解各範疇的的学习目标、学 习要点和教学原则.此外,教师若要掌握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可参考 《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 (2007 年修订) ,当中具体说明学生需 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包括︰ ? 语文学习基础知识 ? 阅读、写作、聆聽、说话範疇 - 範围 - 能力 - 策略 - 兴趣、态度、习惯 ? 语文学习强调积累 , 学生在初中所学會的语文能力 , 应在高中有所巩固 、 延伸和发展 . 即使初中和高中拟设相同的学习重点 , 要求应有高低之别 , 教师需根據学生的能力和认知心理发展 , 使用相应的学习材料以配合, 以订定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 ? 学习重点应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进程 , 分作常规性和有针对性的处理. 不同学习单元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 每个单元會针对性地处理若干学习重 点,而某些学习重点在其后的学习单元中,虽非单元的焦点所在,但仍 须作常规性的处理,以巩固和深化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初中学习单元中 3 处理写作範疇学习重点「布局谋篇」 ,需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明白写作时 如何围绕中心,选用适当的材料;如何剪裁内容、安排详略,突出中心 等,这些都要在其后,以至高中的写作教学不断巩固和深化. 学习成果 ? 「学习成果」 是预期学生学习中国语文课程的应有表现,经高中三年的 学习后,学生应达至以下成果︰(见《课程及评估指引》2.3.2, 页10) (1) 能联系知识和经验,理解、分析、欣赏、评价作品、话语、视聽资 讯的内容和表达手法,并有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2) 能运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表达思想感情,与人沟通; (3) 积极投入语文学习,享受阅读、爱好写作、乐於与人沟通; (4) 能领會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美,具备审美情趣; (5) 养成个人道德情操,对家庭、国家及世界的责任感; (6) 认识中华文化,能对中华文化有所反思,认同优秀的中华文化,以 及欣赏和广纳多元文化; (7) 能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与人协作,以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 至於选修部分各单元的学习成果 , 亦请见於 《课程及评估指引》 附录三. ? 学校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可根據上述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效,也 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或学习单元设定学生预期的学习表现 . 有关不同阶 段的学习成果,教师可参考教育局为中国语文课程编订的 「学习进程架 构」(请参考中国语文教育组网页). 「学习进程架构」采用分层递进的 方式,分别就读、写、聽、说四个範疇的能力、策略,以及兴趣、态度 和习惯,以八阶「学习成果」描述学生在小一至中六课程的学习表现及 进程,并辅以相应的「表现点」 ,作为教学及评估的参照. 整体规画课程的考虑︰初中和高中课程衔接 ? 中国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高中学生有效学习语文,学 校应从整体规画课程 , 从初中开始帮助学生透过阅读大量优秀篇章和参 与语文实践活动,触类旁通,以加强积累和感悟,并强调自学能力的培 养,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在高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 为免初、高中学习内容流於浮泛或学习材料、学习重点不必要的重复, 教师在规画课程时应考虑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历 , 并关注与 高中的衔接,检视初、高中各级单元之间是否可作有机的连系,使单元 与单元之间的学习目标互有配合,亦有纵向的发展,能让学生的语文学 4 习由浅入深,全面而完整. 附件︰ 学校示例一︰初、高中课程衔接 规画学习的进程 5 学校示例一 初、高中课程衔接 规画学习的进程 背景 学校致力发展校本课程,曾参加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举办「参照中国语文学 习进程架构以加强促进学习的评估」种籽计画. 理念 ? 学校参加种籽计画,参考课程发展处制订的「学习进程架构」 ,开展校 本课程的检视工作,发觉一些初、高中的学习内容有重复,如学生在初 中已学會一些修辞句式,教师在高中仍會重复施教,但对学生的要求却 没有相应提高 , 认为有必要重新规画课程 , 以呈现学生学习的递进过程 . 教师亦从过往聚焦「教甚麽」 ,到关注学生「学甚麽」 ,再转而构想学生 在不同阶段「应学了甚麽」的角度发展课程. ? 规画学生学习的进程是细致的工作,学校从小步子尝试,先选取阅读範 疇切入, 参考 「学习进程架构」 阅读範疇的描述, 订定 「预期学习成果」 , 再根據学生学习表现作修订.累积经验后,始发展其他範疇的学习成 果. ? 因应学习成果的拟设,学校重新编排学习重点、语文知识点等,并透过 选用深浅合宜的学习材料,处理初、高中课程的衔接,期望学生的学习 能螺旋地向上递升.教师明白有很多常规性的学习重点需要巩固,而且 在不同阶段也需要检测学生是否学會 , 因此把一些需要进一步巩固及应 用的学习重点,列作「复核点」 ,并纳入课程规画,让不同年级的教师 也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 学习进程 基於上述的理念,学校重新规画校本课程.现以阅读範疇中学习「论说」 为例,显示学校在各年级如何组织相关的单元,包括学习材料的选编、学 习重点及预期学习成果的订定,从中体现学习进程中层层递进的理念︰ 6 年级 单元名称 阅读範疇 学习重点(节录) 学习材料 预期学习成果 (阅读範疇) 一 说理有據 ? 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举例、数據说明 ? 找出篇章的标示语及关键 句,以掌握主题 ? 通过学习篇章总分总的结 构,以理解内容 ? …… 《蚂蚁雄兵》 《死海》 《 假如没有灰尘》 《卖油翁》 学生能运用阅读策略以理解篇章的主题 二 说理明晰 ? 学习说明方法:分项、比 较说明 ? 概括段意,以理解主题 ? 分析篇章并列及对照的结 构,以掌握主题 ? …… 复核点:标示语、关键句 《豆腐颂》 《说勤》 《发问的精神》 《为学一首示子 侄》 学生能掌握段意、概括篇章内 容,以理解篇章 主题 三 议论基础 ? 分析事件,说明所带出的 道理(借事说理) ? 分析作者的观点、论據及 论证手法 ? …… 复核点:总分总结构 《伤仲永》 《习惯说》 《钓胜於鱼》 《想和做》 学生能归纳篇章的内容、概略 分析篇章的写作手法,以理解 篇章的主题 三 论证有力 ? 学习论证手法:举例、引 用论证 ? 学习通过不同的结构层 次:层递、对照,以找出 主旨 ? 就篇章的观点提出意见 ? …… 复核点:分析论点与论據、 事与理的关系 《杨修之死》 《 运动家的风度》 《最苦与最乐》 《卖柑者言》 四 思考辨析 ? 学习不同的论证手法:引用、对比论证、驳论 ? 分析层次较复杂的篇章以 找出主旨 ? 评价篇章的观点 ? …… 《敬业与乐业》 《六国论》 《偏见》 《新年利是的习 俗社交功能》 学生能分析、评 价篇章的观点 五 比较阅读 ? 探讨篇章立意 《日》 学生能综合篇7年级 单元名称 阅读範疇 学习重点(节录) 学习材料 预期学习成果 (阅读範疇) ? 比较篇章及分析异同 ? 评价篇章的观点及所运用 的写作手法与表达主题的 关系 ? …… 复核点:概括作者的观点 《飞蛾与蝙蝠》 《蛾》 《石钟山记》 《髻》 《 给母亲梳头发》 《我的母亲》 章的内容和观点,分析作者的 写作目的,评价 篇章的观点及写作手法 六 文化反思 ? 学习类比论证 ? 评价/反思篇章的主题,并 有个人的心得 ? 赏析文章的结构与写作手 法?…… 复核点:游说技巧(措辞与 掌握对方心理) 《请客》 《陈情表》 《自嘲》 《齐桓晋文之事 章》 学生能评价篇章的内容和价值观,有个人的 心得 ? 各级「学习重点」安排不同论证手法的学习,并选取合适篇章以体现各种手 法的特色.上述单元设计以提升阅读能力为主,学生阅读各篇章后,能够掌 握各种手法的特点,但不等如能够运用该手法写作. ? 「预期学习成果」描述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表现,呈现学校对学生阅读论 说文章的能力要求,随年级而有所提升. 课程衔接 ? 由於课程不设指定学习篇章,为学校提供了选文的弹性,所以教师可因应校 本的需要,灵活选用或调动不同的学习材料,例如学校以往在中一教授《习 惯说》 ,后来考虑到学生在文言理解能力的整体发展,所以在修订课程时将 该篇章安排在中三才施教.而中六学习《陈情表》 ,目的是为之后的选修单 元「文化专题探讨五伦」作好准备,先认识五伦中君臣及父子的关系. ? 要处理课程衔接,关键是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起点) ,然后从 预期学生在该年级/单元学习后的成果(终点)作考虑.课程衔接也可以从 不同的层面去体现,下表可兹说明: 8 层面 原则 说明 学习材料 (题材、主题、 结构、表达手法 及用字等) - 配合单元的学习目标 及重点 - 题材配合学生的心智 发展 - 结构从简明到复杂 - 年级越高,表达手法 越趋综合多样 中一及中二的选材大多主题简明 , 纲目清 楚,题材富趣味和生活化,如《蚂蚁雄 兵》 、 《豆腐颂》等;至高中选材,题材涉 及较抽象的价值观,表达手法较多样,结 构亦较复杂,如《卖柑者言》 、 《六国论》 和《请客》等. 语文知识 - 结合篇章学习,不孤 立处理 - 有机地分布在不同年 级/单元 配合学习材料,参考 《中学中国语文建议 学习重点》 ,铺排各级语文知识的学习. 如中三学习举例、引用论证等方法,重点 在通过学习材料辨识相关手法或结构 , 以 理解主题.至高中,除要求学习一些难度 较高的表达手法,如类比论证外,也要求 学生评价其效果及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预期学习 成果(预期学 生完成该年级 的学习表现) - 分层递进 - 建构各级的学习进程 - 规画课程的参考 - 诊断学生的学习表现 - 有助回馈学与教 - 不同年级的学习成果是指该年级的学 习及评估的焦点,教师可作针对性的处 理,但不是学习内容的全部.如初中阅 读的成果重视学生概括段意、归纳等能 力,但不等於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没有 让学生评价、表达个人意见的机會.反之,高中重视学生的高阶思维,會要求 学生分析、比较及评价篇章的观点,但 在教学时,学生的概括能力也要适时巩 固及应用. - 在不同的年级/单元设定预期的学习 成果,有助教师规画单元的学习重点 (针对性处理) ,而在设计评估及分析 学生的表现时,教师以此为依據.而学 习成果的描述,也体现了课程衔接,螺 旋地向上递升的精神.前一级的学习成 果是反映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起点) ,该如何达至预期成果(终点) ,过 程中有甚麽学习难点,就是教师在教学 时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复核点 ( 承 接之 前所学,进一步巩固 及应用) - 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讲求深化与积累 - 不作无意义的重复学 习-部分学习重点宜作常规性处理.运用阅 读策略(如找关键句、标示语等) 、概 括段意、分析学习材料的结构等是理解 篇章常用的手段,以此为复核点,教师 可适时诊断学生的学习表现,而学生也 可以有巩固学习和迁移所学的机會. 9 层面 原则 说明 - 复核点所指的是学生已学过,教师不用 重复施教的评核点,以掌握学生的学习 进程. 10 迷思(二):中国语文课程涵盖九大範疇的学习 , 考卷过多 , 分项训练需时, 以致课时不足? 各学习阶段的能力重点 ? 中国语文课程九大範疇的学习 , 贯串小一至中六四个学习阶段的课程, 而在不同学习阶段各有侧重点: ? 初小侧重培养学生聽说能力 ? 高小侧重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 初中侧重培养学生综合的读写聽说能力 ? 高中侧重培养学生综合的读写聽说能力及发展多元化语文能力 (见《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 》) 教师应整体检视学校的语文课程发展,由初中至高中,订定各範疇的学 习重点,需要层层递进,有所巩固及提升,并要避免学习内容上不必要 的重复. 各学习範疇的有机结合 ? 中国语文科公开考试设五卷考核(2016 年起将调整为四卷) ,目的是检视 学生在阅读、写作、说话、聆聽、语文综合方面的能力表现.在日常的 教学中,无论从语文学习的特点,或课时的适当运用等角度考虑,各种 能力均不宜割裂施教,分项培养.读、写、聽、说应该互相促进,相辅 相成,例如写作、说话的学习,若没有阅读的有效输入,只是设题操练, 或许可让学生熟习考试的题型与规则,但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无 助改善学生写作和说话内容空泛 、 思虑不周的问题 . 因此 , 本科的学习, 应以读写聽说为主导,有机地结合其他学习範疇,如文学、中华文化、 思维,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各範疇尤 其不能孤立割裂地处理,而应是综合学习和运用. 善用课时发挥学与教效益 ? 本科课时占总课时 12-15%,课程规画的重点之一是善用有限的课时, 包括在课堂内外提供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机會,尽量拓宽学习面,让学生 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以提升学习效能.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1 ? 读写聽说能力的培养既非割裂,教师可因应学习重点的布置,就同 一种学习材料,设计能综合培养学生读写聽说能力的学习活动,这 样可使同一学习材料发挥多方面的学习效能. ? 在规画课程时,宜预留若干课时,照顾学生的多样性,让教师配合 从进展性评估所取得的学生学习情况,安排延伸活动,以拔尖保 底. ?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工具,连系其他科目的学习,可提供学生更 多课外语文实践的机會.学校可推动跨课程协作,照顾本科与本学 习领域及各学习领域、学科之间知识、能力的渗透和迁移,让学生 融合各科的知识 , 提高学习效益 , 亦让学生有更多应用语文的机會, 这样能更经济而有效地运用学习时间.例如 – 选修单元「戏剧工作坊」的学习,可与中国文学科的戏剧学习相互 配合,从中国文学科获得评赏戏剧作品的能力,以助学生分析和编 演剧本; – 探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时,可与德育及公民教育和其他学习经历互 相配合,让学生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应用从其他学习领域或 学科所获得的知识,充实写作、说话的内容. ?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如: – 从初中开始,及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课前预习与阅读的习 惯.透过有效的评估,检视学生自习的表现,再作跟进,应让课堂 集中处理学生学习的难点,避免重复学生已掌握的内容. – 重视课堂提问,因应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运用适当的 提问策略,通过学生的回应,即时诊断学习成效,然后提供适切的 回馈,以助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 附件︰ 学校示例二︰善用课时(一) 学校示例三︰善用课时(二) 12 学校示例二 善用课时(一) 以下提供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设计示例,以说明如何贯彻综合学习、一材 多用等有效善用课时的理念. 背景 学校从学生日常阅读、说话、写作等的评估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内容深度 不足,科组在检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后,认为有需要帮助他们加强语文 的积累,但若以补课方式,学生和教师都不胜负荷,因此决定优化校本课 程的架构、学习单元和学习材料的设计,以提升学与教的成效. 理念 ? 语文教学的目的,既要培养学生聽说读写能力,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 养.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提供不同机會,让学生同时在思想、情感得到 文化、文学等薰陶,这亦是有效运用课时的方法.因此,学校设计的语 文课程架构,是要体现语文各学习範疇相连互通的关系;而各学习单元 的内容,也加入不同的学习活动,结合不同範疇的学习,让学生及早掌 握有关的学习重点,进行自学. ? 学习篇章需要具备丰富的学习重点,并能一材多用,除了具聽说读写的 学习元素外,亦可同时作文化、文学或品德情意的学习,例如《背影》 不只可以作为记敍手法的示例,也是文学赏析(从作者与父亲相处的关 系,体味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和文化学习(传统父子的角色)的学习材料 , 在不同单元中也可结合其他篇章使用 ,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能举一反三, 作深化学习. 学习单元框架 以下是学校高中校本学习单元简表: 13 单元 中四级 中五级 中六级 一 梳理贯通 分析综合文章的作法、观点、中心思想. 新闻与报道(选修) 透过新闻作品阅读、资料 搜集、新闻采访及写作, 提高阅读、写作、聆聽、 说话和思维能力. 文化专题探讨(选修) 透过文化专题,研习相关 的文化资料,探讨文化现 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人 文精神,增强对中华文化 的认识、反思和认同,并 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 阅古通今 灵活运用阅读文言文的 策略,分析综合文章观 点、作法. 三 思考辨析 分析及评价观点;辨析疑 似概念;运用论证手法表 达意见. 比较阅读 比较不同文章的观点、中 心思想及作法. 综合与应用 分析、监赏不同类型的阅 读及聆聽材料;因应需要 灵活表达内容及主题. 四 文章解构 灵活运用阅读策略以概 括文章观点、辨析作法, 并作评价. 人物布局 分析文章结构布局及人 物性格特点,综合作者的 写作目的,评价思想行 为. 五 文学监赏 透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培养监赏能力,体味 背后的思想感情,领略人 生百味. 名著及改编影视作品 (选修) 阅读名著及观看由名著 改编的影视作品,提高阅 读名著的兴趣,加强感 受、分析、鉴赏、评价名 著的能力. 六 情景相生 赏析文学表达手法,解读 作品中物象的隐含意思,领略情意、体會意 境. ? 必修部分各单元包含不同学习範疇的学习而各有侧重 , 让学生能均衡发 展语文能力.例如: ? 「梳理贯通」 、 「阅古通今」 、 「文章解构」单元侧重於阅读古今作品,并 由阅读带动写作、说话、聆聽範疇的学习活动,从理解内容到体會文化 内涵,培养品德情意,涉猎文学知识. ? 「思考辨析」 、 「比较阅读」 、 「综合与应用」单元侧重训练批判性思考、 综合运用等能力,学生需要分析、比较、综合不同资料,透过口头报告、 写作文章表达个人的见解. ? 「文学监赏」 、 「人物布局」 、 「情景相生」侧重文学学习,体味作品思想 感情及赏析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手法写作. 14 ? 学校开设「新闻与报道」 、 「名著及改编影视作品」 、 「文化专题探讨」三 个选修单元,希望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 「新闻与报道」是综合能力的学习,包括阅读、聆聽资料后作分析、筛选、整理和归纳,写作新闻及提出个人的见解. ? 「名著及改编影视作品」是文学、阅读、聆聽範疇进深学习的单元. ? 「文化专题探讨」是中华文化範疇的延伸学习,以及侧重培养学生批判 性思考能力、品德情意等. 不同範疇的综合学习 以下选取学校中四级单元三「思考辨析」教学总表为例,说明不同範疇的 综合学习: 学习目标: 1. 分析及评价议论性文字的观点 2. 辨析疑似概念 3. 运用论证手法表达意见. 学习材料: 讲读:《敬业与乐业》 讲读:《六国论》 导读:《偏见》 自读:《痀偻承蜩》、《亡鈇》、《谈友谊》 聆聽:「城市论坛」 课外阅读: 1.欣赏不同风格的论说散文︰ ? 钱锺书《一个偏见》 ? 梁实秋《书》 2. 古典文学常用的借古讽今手法︰ ? 辛弃疾《贺新郎词》 ? 苏辙《六国论》(节录) 学习重点: 阅读 论点与论证 1.巩固议论知识,分析、评价观点及论據 2.论证手法的辨析:驳论、演绎法、归纳法 辨析与应用 1.文言转译(分组负责) 2.辨析对比论证、比喻说理及借古讽今 分析综合 15 1.分析人物观点 2.理清段落层次 3.创意 复习 论证手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文言判断句、虚词「以」 写作 论说文 1.立论明确,能从不同角度阐释观点,理據充足 2.分段得当,能於每段建构明确论点,有系统地铺排论 点,做到结构紧密. 3.能按需要运用举例说明 、 对比 、 比喻或驳论等论证手法. 综合能力写作 1.资料整合、数據解读及评论得失 2.演讲辞格式 复习 举例及对比论证 聆聽 聆聽议论 1.分析话语中不同的观点及理據 2.从话语中理出脉络 3.评价话语内容和表达方法,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复习 1.边聽边记录 2.按目标筛选资料 说话 口语沟通(小组讨论) 1.回应方法:以一句话复述他人论点 2.分层讨论 复习 1.十分钟准备的处理 2.首轮发言 文学 现当代散文欣赏︰不同的说理方式 文化 国家兴衰之理 品德情意 尽忠职守 负责任 敬业乐业 团结一致 16 思维 批判性思考 语文自学 预习、自学篇章、课外阅读 运用概念图分析篇章结构 语文知识 论证手法: 驳论、演绎法、归纳法、比喻说理、借古讽今 ? 「思考辨析」 单元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单 元以议论为主题,选取表达议论的文章为阅读材料,兼用视讯「论坛」 为聆聽材料,同时学习分析、综合、应用、评价等方法,通过写作及说 话表达个人见解. ? 文学、文化、品德情意及语文知识则按照选篇特色,随文而教,如透过 《六国论》 讲解古代政治的得失、文学作品何以多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观 点;又如借《偏见》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客观评论的态度;又以《最苦 与最乐》渗透「尽忠职守」 、 「负责任」和「敬业乐业」等情意. 学习材料的选用—— 一材多用 ? 学校向来重视选用具丰富学习重点的篇章,以组织单元,让学生同时经 历不同範疇的学习 , 并对篇章的形式和内涵有整全的认识 , 以加强积累 ; 此外,教师又能扣连学生先前所学,方便评估学生已有知识,帮助巩固 所学.因此,上述单元的重点虽以议论为主题,但讲读篇章《敬业与乐 业》和《六国论》的作用不仅是体现多种议论手法的特点,亦可透过精 读带动学生写作 、 聆聽和说话範疇的学习 , 令不同的学习活动互相扣连 ; 而且具备文化、文学或品德情意的学习元素,让学生可在有限的课时内 掌握丰富的学习内容.以下是 《敬业与乐业》 和 《六国论》 的学习重点: 《敬业与乐业》 《六国论》 ? 分析对待职业的正确态度敬 业与乐业 ? 培养品德情意: 「尽忠职守」 、 「负 责任」、「敬业乐业」 ? 复核曾学习的议论手法:论点、论據、举例论证、引用 ? 辨析比喻说理、借古讽今 ? 分析作者所总结的历史教训 ? 培养品德情意:团结一致 ? 文学、文化:认识国家兴衰之理、欣 赏文学的委婉手法 借古讽今 ? 复核:对比论证、文言转译能力 17 ? 学校强调讲读篇章的处理,须确保学习重点清楚明晰,教学仔细深入, 然后教师始可按学生学习情况 , 善用导读篇章 , 以延伸和巩固学生所学 . 教师配合讲读篇章的学习成果 , 可以略读方式引领学生自行探讨导读篇 章的内容和手法;在课堂上只需稍加点拨,而不必点点俱到,以节省课 时,例如导读篇章《偏见》的学习重点处理如下: 学习重点 学习活动 巩固议论手法 透过工作纸,让学生理清篇章段落层次,指出文中论 点、论據及分析论據的类型,巩固之前所学. 分析人物观点 以分组讨论方式,分析、评价人物观点,并发挥创意 (如代入王太身份,协助王先生破除偏见). 运用概念图,以 读带写 透过工作纸,运用概念图整理内容,整理议论文的结 构布局. ? 学校提供的自选篇章,也是一材多用,以连系课堂所学为目的,同时提 供多篇作品让学生按兴趣或能力选读,以拓宽阅读面.教师通常在课堂 拨出 5 分钟 , 抽选学生分享自习成果 , 有助促进学生学习的成效 , 例如: ? 欣赏不同风格的论说散文:如钱锺书《一个偏见》 、梁实秋《书》 ,除了 让学生根據课堂所学分析作者的观点,亦鼓励认识多元的论说手法和风 格,以提升阅读的视野. ? 古典文学常用的借古讽今手法:如辛弃疾《贺新郎词》 、苏辙《六国论》 (节录),让学生透过翻查资料、字典等了解古典作品的内容和手法,并 思考古代读书人为何要使用委婉的手法说理,从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 识. 18 学校示例三 善用课时(二) 以下提供一所学校的示例,说明学校如何透过课程规画与统整、提升学与 教效益及推动学生自学等措施,有效运用课时 背景 学校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2009 年新高中课程实施以来,课时编排与分 配一直为学校最关注的事项之一.核心科目、选修科目和 「其他学习经历」 负责老师均积极为学生争取合理的学习空间,但在有限的资源下,学校既 要平衡各方实际需要,亦要考虑学生发展的优次,认为学校的授课语言是 英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属当务之急,在分配课时方面,最后中文科只 占整体课时的 12.5%,即教育局所建议的课时下限.中文科教师在课时不 可能增加的情况下,从多方面构思有效运用课时的方法. 理念 ? 高中阶段的学习,建基於初中的课程,课程和公开考试所要求的语文素 养,应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能够在初中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才能应 付高中紧迫的学习过程. ? 课时有限,但学生的学习不限於课堂,可以构想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课堂 教学如何配合,以提升教学效能,更经济而有效运用课时. ? 针对公开考试的要求,学校认为要适当分配课时做练习题,以增进学生 对考试形式的了解 , 但教师认为更重要的任务是要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促进学生自学,并能将课堂所学作有效迁移,因此,学校尽量避免进行 恒常的课后或假期补课,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自习或完成课业,以巩 固、深化课堂所学. 有效运用课时的各项措施: 1. 整体规画中国语文课程,加强连贯性 学校认为课时有限,必须从整体规画课程入手,从初中开始,需要帮助 学生就升读高中奠定基础,并培养自学能力.自2007 年语文科公开考 试举行以来 , 教师逐渐明白要让学生有信心面对公开试五卷考核的挑战, 尤其是文学、文化的内涵,只是专注於五卷题型的操练或分项训练并不 19 足够,必须透过日常教学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科主任决心重整 语文课程的内容,以切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课程 从以下方面作整体规画: (1) 初、高中课程衔接 ? 学校认为语文素养的培养,关键在初中的学习.为了更切合学习的 需要,教师决定放弃一直沿用的初中教科书,改为自编校本课程. 同时,高中课程则在选用教科书的基础上,加以调适和修订,使课 程内容与初中衔接.课程内容以品德情意及中华文化为主线,组织 各级的学习单元.初中三级共 12 个单元,高中必修单元主要依據 文体组织,但以文化精神为学习重点,共5个单元;选修部分共开 设 3个单元 , 包括小说与文化 、 文化专题和自拟单元——诗词歌赋. 表一:中一至中六级单元主题 中一级 学与志、亲情与恩德、时令与节庆、神话与传说 中二级 草木与虫鱼、建筑与生活、游与艺、友情与志趣 中三级 爱情与诗意、诸子学说、进退与得失、人与自然 中四级 记叙文单元、议论文单元、描写文单元 中五级 描写文单元、小说与文化(选修单元)、文化专题(选修单元) 中六级 自拟单元:诗词歌赋(选修单元)、复习和总结 ? 各级单元所选用的课题,以配合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要为目的,如 中一与学生谈立志及正确的学习态度;中二从自然景物、建筑看中 国文化特徵;中三谈爱情与婚姻,以及传统读书人的价值观.高中 则建基於初中学习的基础,深化中华文化的学习,如让学生认识 「仁」 、 「礼」 、 「君子」 、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及「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等文化精神.各单元按内容特点贯串文学、思维和品德情 意等範疇的学习.有系统的课程组织,让各级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 进程,有利在课堂上建基学生所学,作进深学习,有效加强学与教 成效. (2) 加强积累,奠定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础,为高中的学习作好准备 ? 学校根據学生在公开考试及平日考核的表现,文言阅读能力是学习 的难点,必须及早处理,在初中奠定基础,并须善用课内课外的时 20 间加强积累.初中课程各单元均选用一篇文学作品作为学习材料, 例如阅读小说或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名著的节选片段,让学生涉猎 更多文言篇章,并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以帮助学生衔接高中 语文科的学习或选修中国文学科. ? 在高中阶段,开设有助培养文化、文学修养的选修单元,包括「文 化专题」 、 「小说与文化」和「自拟单元:诗词歌赋」 ,并配合这些 单元的学习 ,在必修部分课外阅读安排主题阅读 , 如以 「文本阅读: 志怪小说」为题,让学生自由挑选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为课外阅读材 料,并作为校本评核的部分,以鼓励学生多读文言作品. (3) 推动跨课程协作,连系其他学科学习语文 ? 学校在整体检视各学科课程内容后,认为统整课程可腾出教学空间, 建议各科尝试整合学习内容或与其他科目有相关或重叠的地方,避 免没有意义的重复,并让学生连系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来学习, 扩展观察事物的角度,体验超越单一学科的学习经历,融會贯通, 增进应用知识的能力. ? 中文科组认同课程统整的概念,可使课时运用更具效益,因此亦选 取合适的课题,与其他科组协作举办学习活动,例如︰ 与通识科、中国历史科、 「其他学习经历」 小组共同合作,以 《从 〈活著〉 看现代中国历史》为题举行中五级电影欣赏會,选择合适的时段播放张 艺谋导演的电影《活著》 ,并安排观影后座谈會,由各科负责老师共同主 持,从不同角度分享观后感受,并回应学生的提问.这样安排可避免各 科耗费课时重复播放电影和各自讨论.配合课堂教学,中文科可透过视 像和文字媒体对读,探讨小说与电影主题的异同,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 能力;历史和通识科则可增进学生对现代中国的了解,帮助他们了解人 与国家的关系,培养为有识见的公民; 「其他学习经历」则从艺术发展的 角度,让学生参加电影欣赏會及座谈會后,撰写评赏心得与反思,从而 获得广阔而多元的学习经历. 表二:跨课程协作——《从〈活著〉看现代中国历史》 语文科 在「名著及改编影视作品」选修单元中,对读余华的小说《活著》和张艺 谋导演的电影《活著》,比较小说与电影的内容和叙述手法,以探讨小说 与电影主题的异同 通识科 单元三:现代中国——主题包括「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华文化与现代 生活」 中史科 必修部分(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二十世纪末 ——社會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21 其他学习经历 艺术发展:电影欣赏(语文活动) 2.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学校监於过往课堂教学偏重处理语文学习基础知识,较重视修辞、技法 的练习,忽视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以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未见进步.经教 学反思后,科组认为语文课堂应重视引导学生深入赏析篇章的内涵,但 课时不多,不可能每篇精读精教,於是从两方面提升课堂教学的的成 效: ? 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以处理学生学习难点为主 教师根據学习目标,拟定学生预习的题目,範围包括课文内容、主 题探索、内容组织和写作手法的分析与深究等,要求学生为课堂作 好准备,然后在课堂上透过不同的策略学习,如答问、分组研习及 汇报等,教师在教学上善用提问策略,从中掌握学生的学习难点, 作有效的回馈,在有限的课时下,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效益. ? 有效连系各範疇所学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阅读的效能,除了透过文本细读提升学生阅读深 度,亦要帮助学生拓展学习,因此在日常的阅读课,教师往往在疏 理阅读篇章的难点后,便从主题、写作手法等角度,与不同的篇章 作比较,以连系学生在其他範疇所学,让学生举一反三;然后配合 阅读教学的进程,开展写作、说话教学,例如运用阅读篇章的写作 手法仿作,或以阅读篇章的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有条理地说出观点 等,由於配合得宜,学习的效果较佳. 表三:中三级单元九学习单元设计「爱情与诗意」 学习重点 ? 感受古今爱情诗的情感︰含蓄意蕴与直抒胸臆 ? 认识中国人的爱情观 ? 分析抒情手法:借物抒情、借景抒情 学习材料及活动 阅读 精读 《关睢》、《致橡树》 文本细读 分析主题、整合段意、 阐释章句、分析技巧、 延伸比较、评论监赏 22 导读 《鹊桥仙》、《等你,在 雨中》 、 《现代爱情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汇报 分析主题和情感、布局脉络、 延伸观点、综合比较 自读 《上邪》 、 《闺怨》 、 《息 夫人》 学生亦可自选其他作品 学生分享 分析主题、情感表达 说话 短讲 题目:任选导读/自读篇章与精读篇章作比较(主题、情感表达或 写作手法), 如《关睢》与《等你,在雨中》 写作 诗歌仿作 / 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抒情手法创作 1. 一封情书(对象:自己 / 将来的爱人) 2. 仿作《致橡树》 3. 推动学生自学 学校认为课堂的学习时间有限,最重要是推动学生自学︰ ? 学校自编《自学计划资料册》 ,推行「古诗文背诵自学计划」 ,规定初中 学生三年持续自学成语 100 则,以及三年共背诵古诗文约 90 篇,包括 不同时代著名作家或不同类型的作品,如诗经、古诗十九首、唐宋元诗 词曲和明清作品等;同时透过网上系统研习文化专题.教师以不同方式 考查及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果,并在测验和考试中定为常设考核项目,以 促进学生自学的成效. ? 在初中每节中国语文课堂抽选 5 分钟,要求学生就一些成语、名言名句 蒐集背景资料,轮流分享,如简单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作品的内容和 主题,并就这些名言名句是否适用於现代社會,提供个人观点. 23 迷思(三):选修单元的设置无助必修部分的学习? ? 中国语文课程的选修部分,是为不同需要、能力、兴趣、性向和特长的 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并在必修学习 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语文素养;课程所建议的十个选修单元,均贯彻课 程九个学习範疇的学习内容,与必修部分的学习息息相关. ? 选修部分以必修部分的学习为基础,是必修部分的延伸和发展.学校只 要在规画课程时,配合学生在必修部分的学习进程,按照建议订定选修 单元的学习目标,将两部分的学习相互紧密结合,可以产生互相补足、 互相促进的作用,令课时的运用更有效. ? 学校亦可因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善用选修单元的弹性,在十个建议选修 单元以外,另设计自拟单元,以补足或延伸必修部分的学习. ? 有关十个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 , 请参阅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 附录四(P.121).以下选自不同学校的例子,以说明两者的关系︰ 单元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举 隅)一名著及改编影视作 品 学生在必修部分曾透过阅读小说名篇,学习叙 事、写人、描写场景的手法,以及如何分析作 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学生学习选修单元 「名著及改编影视作品」可进一步拓宽阅读 面,借助视像材料加强阅读分析和鉴赏的学 习,同时建基必修的基础,增加自行探究的机 會,透过对读小说名著及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 品,如《活著》、《倾城之恋》、《画皮》和 《城南旧事》,比较两者的表达手法和呈现效 果,深化对叙事作品的认识,如人物描写、故 事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并从发掘作品内涵的过 程中提升阅读的能力和品味. 二 戏剧工作坊 建基必修部分曾学习记事写人的手法,学生在 选修单元「戏剧工作坊」 ,可选取一个事件,如 历史、新闻或生活片段,建构以友情、亲情、 承担、和平等品德情意主题,编写独幕剧或戏 剧片段.学生需应用曾学习的记事写人手法, 重塑事件和人物性格的冲突,并透过与同学合 作演出戏剧精华片段,不断修改剧本,深化学 习,从而提升写作、聆聽和说话能力,同时亦 24 单元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举 隅)加强品德情意的培育. 三 小说与文化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透过阅读若干小说作品,初 步认识小说的主题或人物如何反映时代的思想 文化,如《孔乙己》主角的旧读书人形象正揭 示科举制度的影响,在选修单元「小说与文 化」,可进一步拓展阅读的领域,选读不同时 代、不同类型但文化议题相类的小说,一方面 通过多角度,如人物形象、情节布局或叙事手 法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提升阅读的深度;另 一方面透过比较、综合作品的内容,探讨所蕴 含的文化意涵,如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与 《三国演义》 「关云长义释曹操」有关「忠」、 「义」的矛盾,反思文化背后的意义和精神, 从而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和中华文化範疇 的学习. 四 文化专题探讨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透过《论孝》 、 《出师表》等 篇章,认识一些中华文化的课题,如「父子」 、 「君臣」关系,在选修单元「文化专题探讨」 , 可以通过研习与主题「五伦」相关的作品,包括《二十四孝》 、龙应台《目送》 、朱自清《悼 忘妇》等古今篇章和报道争产的新闻,以必修 部分曾学习的「父子」及「君臣」关系作切入 点,较有系统地理解中国人的伦理观念,进而 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五伦关系,以及更深入地反 思中华文化背后的精神和意义,从而提高文化 素养、批判性思考能力和阅读同类主题篇章的 深度. 五 新闻与报道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尝试写作不同类型的实用文 字,如新闻稿,可透过本单元学习不同类型的 新闻作品,包括新闻稿、新闻特写和人物专访, 以拓宽阅读和写作的範围,并加强综合能力的 学习,例如让学生自选一位作家,蒐集其资料, 拟订访问主题和提纲,然后进行采访,之后再 筛选、整理资料,写作一篇「人物专访」 ,整体 提升阅读、聆聽、说话、写作及综合能力. 六 多媒体与应用写作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学习一些常见实用文的写 作,初步掌握用语和语境的关系.建基在这基 础上,学生在本单元进一步拓展实用写作的範 25 单元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举 隅)围,进行跨媒体写作,例如为自选物品制作宣 传套,透过各种途径搜集写作材料,因应宣传 的目的,考虑语境和对象的需要,配合声音、 影像等不同媒体的特点,运用适当的用语撰写 宣传文字,并制作短片,以加强表达效果;同 时让同学相互评价制成品的视讯、文字、说话 所传达的信息是否明确,然后再作修订,从而 提升阅读、写作和综合能力. 七 翻译作品选读 在必修部分已研读不少讽谕现实人生的中国寓 言、小说,可在选修部分阅读题材相近的外国 名家名作,如契诃夫 《变色龙》 、莫泊桑 《项链》 、 夏目漱石《我是猫》 、卡夫卡《变形记》和卡尔 维诺《害群之马》 ,进一步拓宽阅读面;并从思 想内容、写作技巧、文化内涵等角度比较中外 作品,提升阅读、思维能力.又可透过仿作, 如仿照《变形记》的构思,写作一个短篇故事 「假如我变成了_____」 ,以提升写作能力和创 造力,并能在日常的写作中应用本单元所学的 外国文学表现手法. 八 科普作品选读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阅读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字, 初步体會一些知性的文章,如科普作品,如何 准确、简明介绍科学知识,可在选修部分的 「科 普作品选读」单元作主题阅读,从不同角度分 析、比较不同的科普作品,例如通过研习郑天 喆、姚福燕《牛肉味的番茄》和刘先曙《一旦 材料有了智能》 ,认识基因改造食物的发展,增 进了对科学的认知;透过分析作者的观点,反 思科技和环境、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关系;又从 文字、结构和表达手法等方面探讨作品的语文 之美;再以「科学改变生活」为母题,自订题 目写作文章,以简明、深入浅出的手法和尚实 求真的态度说明科学如何改变人类生活,从中 提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九 普通话传意和应用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学习基本的说话技巧,大致 能因应目的、场合、对象等确定说话内容,并 掌握组织话语的能力;在本单元的学习,学生 可因应讨论、协商等不同情境的变化需要,用 普通话访问、介绍、演讲和辩论,从中掌握普 通话语用文化中的礼仪、交际用语,并积累普 26 单元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举 隅)通话口语词汇,丰富语言的内涵,提升说话、 聆聽、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十 普通话与表演艺术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通过《口技》等学习材料初 步认识中华文化中的曲艺表演艺术,透过本单 元学习欣赏快板(如《点对点》)、相声(如《同桌》) 和京剧道白(如《挡马》)等表演艺术的特 点,并通过分析、鉴赏曲词和对白,以及模拟 实践,感受语言表达的效果,了解其精妙之处, 提升语言的品味,并促进阅读和说话能力的发 展,同时提高文化、文学的素养. 自拟单元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学习文言作品,掌握常见的 文言词汇,亦已认识一些文化课题,如 「孝道」 , 可在选修部分的开设 「经典作品精读」 ,研习与 仁者、士人、武将等主题相关的经典名篇名句, 以拓宽阅读视野,丰富文学、文化的涵养,巩 固文言阅读、人物描写的能力. 附件︰ 学校示例四:必修与选修的关系选修单元「新闻与报道」 学校示例五:必修与选修的关系自拟单元「中文传意及应用」 27 学校示例四 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选修单元「新闻与报道」 学习目标 透过新闻阅读、资料搜集、新闻采访及写作,提高阅读、写作、聆聽、说 话和思维能力,培养认真、客观、持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处事态度. 理念 ? 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开设这个单元的目的,绝非要培训新 闻记者,而是以新闻为媒介,透过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和多元、有趣的学 习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期望在阅读、写作、聆聽、 说话、思维和综合能力等都有所提高. ? 与必修部分作有机的配合: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学习,相辅相成,都 有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规划时會从整体考虑,使选修部分与必 修部分互相配合,体现深化和多元学习的目标. 必修部分与选修单元的配合 现从单元编排,学、教、评的安排,以及学习成果加以说明. 单元编排 本单元在中五上学期开设.学校在编排必修和选修单元的次序时,會 考虑各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发挥互相促进,互相补足的效益,例如将「新 闻与报道」安排在「记叙」 、 「说明」 、 「议论」和「人物描写」四个必修单 元之后,分别为选修单元「新闻与报道」中「新闻结构」 、 「客观的文字」 、 「新闻评论」和「人物专访」的学习作铺垫. 必修单元的学习内容 「新闻与报道」的学习内容 记叙单元:认识记叙的要素,叙事结 构;写作叙事井然,能突出主题的记 叙文. 新闻结构:认识新闻结构,写作报道事件的 新闻稿. 说明单元:认识说明文的写作特色, 写作说明事物及说明事理的文章. 客观的文字:掌握新闻稿的写作特色,学习 客观持平的写作技巧. 28 议论单元:运用论证手法,如正反论 证、举例论证,写作评论社會现象、 事件的文章,学习议论文的写作笔触. 新闻评论:分析、评价新闻评论的见解及论 证,学习写作观点独到、文锋锐利的新闻评 论. 人物描写单元:学习观察入微,描写 细致,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人物专访:透过观察,体會人物的性格特质; 选取精到的对话,描写受访者的外表、神态 等,勾勒立体的人物形象. 学与教、评估活动 「新闻与报道」为学生提供综合应用语文的机會,可巩固必修部分读 写聽说和思维範疇的学习,以提升语文能力.以下从单元的学与教、评估 活动说明本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 学习活动 内容 与必修部分学习的连系 比较阅读 不同报章在报道同一事件时的 取态和角度或有不同,教师會指 导学生分析不同报道的焦点,探 讨个中原因,并评价其效果. ? 阅读能力 (分析、综合、评价) ? 批判性思考能力 学习采访角度 教师先播放「雀仔也移民」短片,然后让学生完成工作纸,再 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表达对受 访者观点的意见. ? 聆聽能力(归纳、整理观点) ? 说话能力(讨论、汇报) ? 批判性思考能力 阅读人物专访书 籍和撰写阅读报 告 学生最少要阅读一本辑录人物 专访的书籍,然后从中选三篇最 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喜欢的原 因. ? 阅读能力(理解、分析、感受 和鉴赏) ? 阅读兴趣、态度和习惯 ? 写作能力(说明类文字表达) 伸延学习活动: 个人短讲 完成「新闻与报道」单元后的两 个月内,在课堂设常规短讲训 练,每节课安排一位学生简述一 则新闻和对事件作评论,其他学 生聆聽后评价其表现. ? 阅读能力 (理解、分析、评价) ? 说话能力 (组织话语、口语表 达) ? 聆聽能力(理解语意、分析、 评价) 进展性评估: 写作新闻稿 要求学生综 合阅读及 聆聽材料,撰写一则新闻稿. ? 阅读能力 (理解 、 分析和综合) ? 聆聽能力 (理解语意、分析和 综合) ? 写作能力 (审题立意、布局谋 篇、书面表达和表达方式的运 用) 29 总结性评估: 写作 「人物专访」 要求学生选一位具访问价值的 人物,蒐集其资料,拟订访问主 题和提纲,然后进行采访,之后 再筛选、整理资料,写作一篇 「人 物专访」 . ? 聆聽能力 (理解语意、探究和 创新) ? 聆聽兴趣、态度和习惯 ? 说话能力(口语表达) ? 说话策略 (运用适当的说话方 式;按情境变化,调整说话内 容和表达形式) ? 说话兴趣、态度和习惯 ? 写作能力 (审题立意、布局谋 篇、书面表达和表达方式的运 用) 促进必修部分的学习 学校认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可促进中五及中六必修部分的学习,因此修订 必修部分一些常规学习的内容,并提升学习要求,包括︰ 学习活动/课业设计 深化必修的学习 剪报 写作 练习 学校向来将剪报写作练习定为各级常规读写活 动之一,只要求学生剪报若干则,然后写感想, 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报章和关心时事的习 惯.配合「新闻与报道」的学习成果,学校提高 剪报练习的要求,重视提升高层次思考能力,例如︰ ? 语境意识; ? 构思说话/写作的内容和 组织 ? 批判性思考能力 阅读一则报刊上的新闻 , 从不同角度自拟问题访问事 件中的主角,并将问题分类和编排提问的次序. 阅读不同报刊就同一事件的报道,然后从标题、 内容和用语等方面进行比较. ? 阅读分析、比较的能能 ? 语文表达 阅读指定的新闻,然后代入事件中的某人物或物 件进行写作. ? 语境意识 ? 创意写作 阅读指定的新闻,写作评论,与同学作小组讨 论,分析同学的立场和考虑,并加上个人意见, 作口头报告. ? 阅读评价的能力 ? 筛选、归纳、重整聆聽资 料的能力 ? 批判性思考能力 30 校园 新闻 报道 配合重大的校园活动,透过采访,写作新闻稿/ 新闻特写,为校刊供稿. ? 聆聽、说活、实用文写作 配合校园电视台的活动,安排学生访问校长、教师、校工等不同持份者和到访人员,如作家、活 动主礼嘉宾. ? 聆聽、说活能力 综合 练习 以新闻稿、图表、新闻报道和人物专访等阅读和 聆聽材料,设计综合练习,要求学生比较、分析 和综合不同资料,然后完成写作任务. ? 综合能力 31 学校示例五 必修与选修的关系自拟单元「中文传意及应用」 学习目标: 透过综合读写聽说不同範疇的语文学习活动,加强聽说能力训练;并透过 不同情境的应用实践,认识不同类型的口语表达技巧,加强语境意识、沟 通能力和思维训练. 理念: ? 回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就选修单元的开设蒐集学生意见,决定根據 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设计有校本特色的选修单元:透过不同语境和 传意方式的聽说活动,提升学生的语境意识、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透 过不同的语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包括分析、评论以及批 判性思考能力. ? 善用选修部分的弹性和空间,提升必修部分学习的成效:教师认为课 时不多,如只按公开考试口语沟通模式,作分组讨论的练习,而欠缺适 当的输入,只會废时失事,难以提升学生说话内容的质量,因此,既要 作适当的输入,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实践聆聽、说话的机會,只 是在必修的课堂处理,并不足够,有需要善用选修的课时,延伸必修的 学习. ? 建基必修的学习,订定选修单元的学习方向:学校因应必修部分的学习 内容,并按「香港中学文凭」等级描述的要求,又参照了《中国语文课 程及评估指引》的建议,为自拟单元订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学习成 果.当中强调不作分项练习,要有机结合读写聽说等不同範疇的学习活 动,综合培养学生的聽说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与必修的关系 本单元能补足、促进必修部分的学习,包括深化聽说的学习,以及提供学 生更多实践阅读和写作的机會,以迁移必修部分所学,有助提升整体的语 文能力.下表显示本选修单元的学习重点如何呼应必修部分的学习︰ 32 教学环节 学习内容 与必修部分学习的连系 导论 透过观摩社會人士,如立法會议员 演说的实录,指导学生因应不同的 目的、对象、场合,有礼得体地应 对. ? 说话能力 (具语境意识,用语 得体、有礼) ? 阅读能力 (掌握视聽资讯) 畅所欲言(一) —— 声情并茂,风格 万千 通过分析人物演说的实例,和研习 郭沫若 《在萧红墓前的 5 分钟演讲》 和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两篇 演讲辞,认识演讲的技巧和不同类 型的说话风格. ? 阅读能力 (分析和综合:主题、结构、语境意识、写作手 法;掌握视聽资讯) ? 说话能力 (归纳、评价) 畅所欲言(二) —— 达理通情,能说 惯道 ? 阅读诸葛亮《出师表》 、杜国威 《色》两篇文章,认识情理兼备 的游说技巧; ?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 演、撰写演讲辞、进行游说性演 讲等活动,实践所学,并能运用 切合语境、准确扼要、层次分明 的话语游说别人,做到「说之以 理,动之以情」 . ? 阅读能力 (深入理解、分析作 品的情感和写作技巧) ? 说话能力 (语境意识、语气和 情意表达) ? 聆聽能力 (能理解、分析话语 内容和表达方法,品评言辞优 劣) ? 写作能力 (实用文—— 演讲 辞?中华文化 (重情、仁心、 「五伦」) 畅所欲言(三) —— 意在言外,掷地 有声 研习散文 《白杨礼赞》 和 《一只贝》 、 演讲辞 《我愿做一支燃烧的蜡烛》 、 流行曲词《蚌的启示》和《长城》 等作品,让学生掌握「联想」 、 「托 物寄意」等手法,并在简短演说、 即席演讲等活动中应用;同时通过 同侪互评,品评说话者的表现. ? 阅读能力 (理解、分析和综 合、感受和鉴赏) ? 说话能力 (因应目的,使用不 同手法帮助阐释观点) ? 聆聽能力 (品评言辞优劣) 各抒己见(一) —— 各言其志,对答 如流 ? 观看「城市论坛」 、 「议事论事」 等时事节目,从多角度思考、理 解和分析说话人的立场、意图和 观点. ? 设计论坛、答问等互动、双向沟 通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归纳、回 应不同说话者的观点,掌握「言 之成理,论之有據」 的游说技巧. ? 学生运用曾学习的手法,撰写新 闻稿或作新闻报道;透过同侪互 评,培养聆聽重点、筛选材料、 ? 阅读能力 (分析,归纳视聽资 讯的不同观点) ? 聆聽能力 (理解、分析不同观 点,并作分类、归纳、评论) ? 说话能力 (提问、回应、阐述 观点,如实话实说、转换话题、 以问代答……) ? 写作能力 (确定对象,因应目 的,写新闻稿) 33 教学环节 学习内容 与必修部分学习的连系 综合归纳和分析评监的能力. 各抒己见(二) —— 唇枪舌剑,雄辩 滔滔 建基必修的基础,阅读《今天青年 的问题是他们自小便被纵坏了》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温饱是谈道 德的必要条件》等文章,深化立论 与驳论、逆向思维等阐述观点的技 巧;通过观摩和进行辩论活动,要 求学生组织话语时要围绕中心、安 排层次、前后连贯等,并对他人的 观点进行整理、澄清、引申和反驳.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 析和评价不同人士的沟通技巧和说 话风格. ? 阅读能力 (比较、分析作品的 内容、写作技巧和观点;掌握 视聽资讯) ? 写作能力 (运用各种议论、推 理方法表达;驳论;内容组织) ? 说话能力 (阐述观点清楚、全面、完整;因应目的,确定说 话内容和表达方式:如实话实 说、提问、转换话题、以问代 答、势态语……) ? 聆聽能力 (能理解、分析话语 内容和表达方法,品评言辞优 劣) ? 批判性思考能力 (逆向思维) 总结性评估 要求学生组织课堂辩论比赛,根據 主题及立场搜集资料,撰写发言大 纲,正反两组选出代表进行辩论比 赛,其余组员,摘录过程中参与者 的表现,并选出最佳辩论员.学生 修订及整理发言稿,成为一篇议论 文,或就最佳辩论员的表现撰写评 论一篇. ? 说话能力 (因应目的,确定说 话内容和表达方式;阐述观点 清楚、全面;提出不同意见及 更正他人错误时,运用适当的 语气和措辞) ? 聆聽能力 (能理解、分析话语 内容和表达方法,品评言辞优 劣) ? 批判性思考能力 (逆向思维、 反思能力) ? 写作能力 (运用各种议论方 法,提供论证和论據) 促进必修部分聆聽和说话的学习 学校自拟单元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聽说能力,以促进必修的学 习.下表显示本单元如何深化必修部分聆聽、说话範疇的学习︰ 学习活动/课业设计 深化必修的学习 聆聽 活动 本单元较多选用取自现实生活的视聽材 料,包括立法會答问大會、立法會区选论 坛、城市论坛、大专辩论會辩论比赛、香港 电影金像奖开场白、赈灾筹款活动的演讲 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深层次的聆 ? 能按语境的需要,分析和评 价不同类型话语的内容和 表达方法;并品评言辞优 劣. 34 学习活动/课业设计 深化必修的学习 聽理解练习,提升高层次思维能力,例如: 学生观看演讲片段,如 「情系四川赈灾筹 款活动」 司仪呼吁善长慷慨解囊的演讲. 據片段内容,整理演讲的基本资料,如讲 者、聽者和语境,并分析及评价讲者的主 要讯息和表达方法. ? 认真聆聽不同主题或类型 的话语;持开放态度,尊重 不同意见和观点. ? 批判性思考能力 ? 反思中国传统重视人情的 文化,如人与人的相处以 「情」为本, 「情」的感染 力有时较「理」更具说服 力. 说话 活动 本单元让学生从研习说话的稿本及範例出 发,然后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演 讲、游说、辩论等活动,以加强口语表达技 巧的训练 , 并重视提升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 和说话内容的质量,例如: ? 学生研习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 ,并 代入演讲者身份演绎讲辞,然后观看马丁 路德金的演说片段,反思自己的演绎效 果,从而感受这伟大演说家的感染力. ? 学生运用游说技巧撰写一篇演讲辞,以德 育及公民教育组组长身份於早會致辞,呼 吁同学积极参与义工活动.学生分组进行 演说,并选出组内表现最佳的学生,参与 班内的演讲比赛,以三分钟向全班演讲. 比赛设 「最具说服力」 及 「最具个人风格」 两个奖项,由同学根據评核准则投票选 出,并在投票表格上以不少於 200 字的篇 幅写出支持该学生的理由. ? 具备语境意识,能因应目 的、聽者、场合,确定说话 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 能联系生活经验及已有知 识,根據不同类型的话语要 求表达,如演讲、讨论、辩论、游说 ,话语言之有物、 有理有據 ? 重视发音、吐字、语气、语调、语速是否正确、清楚 ? 加强自信心,能勇於表达自 己的观点,并情理兼备 35 迷思(四)︰文言文与时代脱节,除了应付课堂和公开考试,别无他用;而 且艰深难读,令学生望而生畏? 学习文言文的价值 学习文言文有助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文言的价值, 提升学习的动机︰ ? 文言绝不过时,因为从文言到白话有发展性和继承性,文言、白话二者 根本不易也不能分割 . 现今日常生活中 , 仍然會夹杂使用不少文言词语 、 成语、熟语等,学习文言,有助沟通和知识增长. ? 中国大部分的文学、文化遗产都是以文言写成的.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 言的能力,有利於中华文化的承传. ? 学习文言,并非要写文言文,而是要从中汲取养份,帮助写好白话文. ? 教师宜在日常教学中按课题的适切性,举述例子说明文言文的作用,以 鼓励学生研习.例如︰ ? 引用欧阳修以「逸马杀犬於道」一句记载「有犬卧於通衢,逸马蹄而杀 之」的事件为例,让学生学习如何以最少的话语表达丰富的内容,亦可 再辅以成语、典故,如「黔驴之技」 、 「螳臂当车」 ,解释文言文用字简 洁、精链和典雅的特点,如何有助提升语文的表达能力. ? 文言作品意涵丰富,包含先贤圣哲的思想智慧,以及古代文学、文化、 历史和社會生活等知识 , 有助认识人情物态 、 启廸人生 , 如 《孙子兵法》 、 《三国演义》等对现代军事和企业管理均有启示作用,以见文言文绝非 与现实生活脱节. ? 提倡白话文的学者,以至现代著名的作家,如鲁迅、余光中、白先勇等, 均是得力於旧文学的根底,奠下厚实的语文基础而写出现代名篇. 有效的文言学与教方法 (1) 结合选篇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掌握常见文言字词和句式是理解文言篇章的基础,教师可参考《中学中国 语文建议学习重点(试用) 》(2007) ,就以下方面拟设学习重点︰ ? 古汉语词汇︰如单音词、通假字、一字多音、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文言虚词︰较常见的文言虚词,可参考补充资料一 36 ? 文言句式︰如句子成分省略、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疑问句、 否定句等 然而教师宜注意︰ ? 文言的学习,并非始自高中,教师应从初中开始,选取适合的篇 章,提供机會让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边学习边总结,从而 掌握文言文表达的规律. ? 文言字词的学习,应结合篇章处理,让学生透过上文下理,理解 字词在篇章的意义,不宜抽空学习,以免流於枯燥乏味. ? 教师应精选篇章,并按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细读文本,透过不 同的策略,如综合篇章内容或连系不同的语料,包括援引其他篇 章、成语、熟语等,以突显有关选篇的文言字词及句式特点,让 学生触类旁通,积少成多,逐渐建构文言知识. ? 以下以《燕诗》为例,说明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篇章学习文言的 基础知识︰ 教学活动举隅 文言知识 ? 着学生圈出全篇中所认识 的字词. ? 遇着不认识的字词,学生 分组交流讨论,尝试按上 文下理推测字词的意义. ? 确实不能解决的,由教师 加以点拨. ? 建立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信 心,并让同学知道可以借助 现代汉语的知识理解文言文 ? 不一定要认识每一个字词始 可理解文章的大意,可应用 阅读策略尝试找寻线索,如 从篇章题目、上文下理尝试 猜测. 学习「梁上有双燕」的「梁」 字后,引导学生讨论成语「悬 梁自尽」与「悬梁自尽」何者 正确. ? 解释导致文字异形的原因, 介绍通假字和异体字两种概 念. 辨识「饥」与「饥」 , 「言语」 与「语言」的分别 ? 解释文言文中同义词的关 系︰ 同义词甚少意义完全相同, 一般是基本意义相同,而在 词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存 在差异. 37 教学活动举隅 文言知识 着学生语译诗歌中的单音 词,如: 「敝」 、 「疲」 、 「悲」 、 「雏」 . ? 说明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并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与现 代汉语的连系. 学习诗句「青虫不易捕」时, 提供「青山绿水」 、 「山青水 秀」 、 「青天白日」 、 「青丝」 、 「青虫」等带有色彩的词滙和成 语,然后请学生解答各引句中 「青」是甚麽颜色. ? 说明古今汉语同源,学生可 从现代成语、惯用语等猜测 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分析「索」 、 「衔」 、 「背」 、 「却」的词义. ? 解释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介绍本义、引申义和词类活 用的情况. 着学生运用熟悉的成语,解释 「翩翩」 、 「孜孜」 、 「喃喃」 、 「一一」 和 「燕燕」 等叠词的意义. ? 建基学生己有知识,找出可 与是次字词教学连系的成 语. 着学生找出诗歌中的虚词,引 导他们解释虚词在句子的作 用. ? 结合篇章,简略说明虚词的 种类和用法. (2) 避免提供文言语译,引导学生透过实践掌握文言与白话的对应规律 现代汉语继承古汉语而来 , 许多文言词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 , 如 《出 师表》中的「作奸犯科」 、 「妄自菲薄」 、 「不知所云」等词语,在现代汉 语中仍在运用,意义上或有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对应规律.因此,教师 在施教时,应避免提供文言语译,让学生有所依赖,而是提供机會让学 生自行尝试理解文意,例如提供古文今译的方法(见补充资料二「古文 今译方法举隅」)、设计有效的文言译写练习(见「学校示例六︰《桃花 源记》文言常识工作纸」),让学生实践文言与白话的对译过程,透过 比较,逐步掌握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从而积累文言知识. 38 (3) 重视朗读和背诵 ?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於培养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培养语感首要学生熟读、背诵,目的是要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和语言习惯.在学习初期,教师可因应学生的能力,选用语浅情 深、声音铿锵、能联系生活的文言作品作为学习材料,以避免学 生以为文言文必定深不可测,并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当中的语 言文字和思想情意之美,同时掌握文章结构.教师亦可选取经典 文言作品的精华片段,让学生背诵,以加强积储. ? 为鼓励学生学习文言文,在初教授文言篇章前,教师宜先範读. 範读时要注意:(一)字音:要读准字音,同时梳理生僻字、通假字、 多音字等等;(二)停顿:读通句子中的停顿和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有助学生了解句子层次,从而掌握文章大意;(三)语气:文言文的 虚词表达的情感复杂多变,範读有助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诵读,以感受韵律节奏,收声入心通的语文 学习效益. ? 教育局为此提供诵读示範材料,挑选了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古 典诗歌一百首、古文五十篇,编成《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 诵读材料选编》 ,供教师让学生於初、高中阶段学习之用.有关的 篇目、诵读示範录音、篇章赏析,请参阅中国语文教育组网页. (4) 联系学生的生活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今天仍有启示作用.教师 在处理文言文的教学时 , 可把现今的生活现象与文章的思想内容作比对, 古为今用.这样,学生除了较容易理解文章外,亦能引发他们对现实人 生有较深入的思考︰例如 ? 学习《桃花源记》后,引发学生思考现代的生活,要求学生从以下三项 中,说出何者是「理想家居」的核心条件. ?完备的社区设施 ?接近大自然 ?和睦的邻舍关系 ? 学习《出师表》后,引导学生思考现今社會担任领袖的条件,要求学生 从以下三项中,说出何者是学校学生會會长最应戒除的行为. ?拒纳雅言 ?妄自菲薄 ?偏私 (5) 细读文本,并作延伸阅读,以加强积累 39 ? 阅读文言作品前,宜先让学生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有大概的认识, 以掌握作品的内涵. ? 优秀的文言作品最宜咀嚼细读,教师应指导学生细读,从字、词、 句等入手,仔细分析文本的表达手法、思想内容,引发学生对文 章的内涵有整体的感受和领會.教师引导学生细读一篇文章后, 可因应篇章的语言特色、文化内涵、文学元素等,提供延伸阅读 的篇章,如相类题材、思想、文言字词特色,让学生触类旁通, 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教师宜注意︰ ? 阅读文言文,不一定要完全掌握每个字词的意思,只要掌握文 章写作背景,抓住重点,即使用艰深的篇章,亦能理清文章的 脉络,理解整篇作品的内容.至於艰涩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 或辞典,掌握作品内容,提高语文能力. ? 不是每一篇文章也是要精读,也不是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始可 精读,最重要的是学生必需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具备文言 阅读能力,然后自行细读. (见「学校示例七︰文言文的学与教过程」) (6) 照顾学生需要 规画校本课程 学校宜因应学生学习的特点,检视他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以规画校本 课程.教师可配合校本单元学习重点的需要,提供多样、适切的学习材 料及学习活动,并订定各级文言阅读的要求,同时建基学生已有的文言 知识,因应所选篇章的文言特点,作焦点式或常规的处理,让学生循序 渐进掌握文言词汇及句式、熟习阅读方法,逐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 信心,并加强积累. (见「学校示例八︰学校规画如何提升学生学 习文言文的效能」) 附件: 一、补充资料一︰常见文言虚词举隅 二、补充资料二︰古文今译方法举隅 三、学校示例六︰《桃花源记》文言常识工作纸 四、学校示例七︰文言文的学与教过程 五、学校示例八︰学校规画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能 40 补充资料一 常见文言虚词举隅 文言虚词的学习,应结合篇章处理.一般文言篇章较常见的虚词,举隅如 下︰ 之其者所何孰安焉岂於乎诸与以为则而然且乃也矣耳哉夫因或尔耶是莫盖补充资料二 文言今译方法举隅 ? 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求学生作文言、白话对译,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对译 过程中掌握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培养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 对译形式宜多元化,不应限於纸笔,教师在日常课堂也可透过提问让学 生作口头对译. ? 文言今译有许多方法,但教师设计译写练习时,不应要求学生熟记方法 的名称,而是了解方法背后所呈现的文言特色,并从译写过程中逐步了 解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异同,如文言文多主语省略,因此译写时要按情 况补充完整. ? 以下是一些文言今译的方法举隅︰ (1)对译 :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句式上基本一致 , 对译便是按此相似点, 对应翻译. 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左传》 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隊攻打我国.庄公将应战,曹刿请求 接见. (2)替换:不只用现代双音词代替文言文的单音词,还包括单音词代替 单音词,以及双音词代替双音词.例如 「欲」 译为 「要」 ; 「师」 41 译为「军隊」 ; 「伐」译为「攻打」 ,以及「悬梁」译为「上吊」 等. (3)调动:有些文言文的词序和句式与现代白话文不同.语译时,要按 现今白话文的习惯改动词序. 例:郤克伤于矢. 《左传》 郤克被箭射伤.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墨子》 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在人口方面不足. (4)保留:语译专有名词,人名、国名、古今相同的名词,以及常用的 成语,都可以保留不译. 例:孔子曰: 「苛政猛於虎也.」吾尝疑乎是. 孔子说: 「苛政猛於虎.」我曾怀疑这句话. (5)补充 : 在不改变文言文的意义上 , 补上被省略的句子成分 , 如主语、 谓语、宾语.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 击鼓,士气尽泄. (6)删除:删除文言文中不必译出或不能译出的词语,如发语词及句尾 语气助词. 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 暮也. 《醉翁亭记》 太阳出来树林间的雾气消散,晚云归去山岩洞穴昏暗,昏 暗明朗变化的现象,就是山中间的早晨傍晚了. 42 学校示例六 《桃花源记》文言常识工作纸 理念 ? 本设计选自一所学生能力中等的学校 . 学校向来重视文言文的学习效能, 认为欠缺焦点的阅读理解练习,无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尤其文言字词 不宜以题海的方式抽空学习,应结合日常学习的篇章,引导学生掌握文 言的特点,逐步建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要学生从潜移默化中学好文言文,并具备迁移能力,文言文的选材最为 关键,学校认为要选用「一材多用」的古文篇章,如《桃花源记》 ,学 习重点丰富,能让学生涉猎多样化的文言字词、句式,从中可掌握文言 与白话的对应规律,并有助加强积累. ? 以下以学校设计的《桃花源记》工作纸为例,旨在呈现《桃花源记》的 文言知识点 . 教师可按需要在课堂随文提问 , 或以学生预习 、 同侪讨论、 纸笔测试等方式检视学生的文言常识. ? 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例: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 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 穷欲其林 古义: 今义: ? 屋舍俨然 43 古义: 今义: ? 缘溪行 古义: 今义: ? 后遂无问津者 古义: 今义: ? 豁然开朗 古义: 今义: ? 寻向所志 古义: 今义: ?重要虚词 乃 ?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_______ _______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 _______ 其 ?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得其船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4 ?一词多义 寻?寻向所志 ? 寻病终 _____词:_______ _____词:_______ 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_____词:_______ _____词:_______ 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_____词:_______ _____词:_______ 遂 ?遂迷,不复得路 ?遂与外人间隔 _____词:_______ _____词:_______ ?多词一义 原文 解释 ?缘溪行 ?便扶向路 ________ ?便要还家 ?延至其家 ________ ?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皆叹惋 ________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 ?乃大惊 ?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 45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解释 ?林尽水源 形容词用作_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用作_ ?复前行 (方位词)名词用作_ ?欲穷其林 形容词用作_ ?未果 名词用作_ ?文言句式:主语省略 试补充以下句子中省略了的主语. ? ( )见渔人, ( )乃大惊, ( )问所从来. ( )具 答之. ( )便要还家, ( )设酒杀鸡作食.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 酒食. ( )停数日,( )辞去. 46 学校示例七 文言文的学与教过程 以下分别选自两所学校的教学示例,以简单的表列方式,展示文言文的学 习过程.虽然教无定法,但两所学校的教师均以细读文本方式,引导学生 建构文言知识、领會文学及文化内涵,呈现相同的教学理念. 理念 ?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作文本细读,让学生对篇章的背景、内容大意有整体 的感知 , 并咀嚼文本的主要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 , 从中了解篇中的文化 、 文学、品德情意的内涵. ? 教师以精教精读的方式处理文言文的教学 , 但不代表在课堂 「满堂灌」 , 要提供学生实践和思考的机會. ? 配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生活经历 , 在精读的文言篇章选取一 、 二重点 , 作有机的连系,另选其他篇章略读,以延伸学习. ? 教无定法,文言文的教学亦如是.教师尚需因应文言选篇的特点,及学 生学习的多样性,调适教学. 例一︰《左传?曹刿论战》 教学步骤 构思备注 1. 教师着学生在上课前初步了解《左传》的特色及《曹刿论战》的背景, 在课堂汇报及讨论,并由教师补充及 总结. 「了解背景」 :学生了解文章 的时代背景,有助明白作品 的思想内容. 2. 教师範读《曹刿论战》 ,学生小声朗 读,以掌握整体内容.要求学生藉六 何法(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如)概括文本内容重点.朗读 时要求学生做到读音正确、停连得 宜,并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整体把握」 :学生通过初 读,对文本获得初步印象; 并在阅读中建立认读感知的 敏锐触觉. 3. 教师着学生分组,仔细检视文本注 「推敲词句」 :学生运用字 47 教学步骤 构思备注 释,深化并调整原有的认知;遇到不 能读懂的字词文句,就把它圈出,翻 查字典、词典,再通过小组内质疑提 问、交流探究,形成基本理解. 典、词典等工具书,积累字 词,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并 掌握阅读文言篇章的策略. 4. 教师选取文词及片段,指示学生分组 语译成白话文,并教授文言知识: ? 着学生语译文中的字词,如「见」 、 「鄙」 、 「狱」 、 「驰」 、 「逐」 、 「伏」 、 「鼓」 、 「牺牲」 . ? 着学生找出诗歌中的虚词,并解 释虚词在句子的作用. ? 着学生语译以下文句: 问何以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文言语译」 :学生透过语译 字词及句子,认识文言基本 知识(古今词义异同、古汉语 词汇特点、文言虚词及常见 文言句式),提升文言文阅读 能力. 5. 教师着学生分组,每组负责朗读一段 课文,朗读时需运用适当的节奏、语气,以表达文章的情感和文字特色. 「反覆朗读」 :学生感受韵律 节奏、作者感情,声入心通, 有助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 容. 6. 教师以问题为带动,着学生分组探讨 文本内容: ? 辨明体裁:了解表达方式和语言 特点(例如叙事详略、文笔简练 等) . ? 理解文题:根據文题,分析文本 中心主旨. ? 分析结构:给予提示短句,分析 组织结构. 「辨明特色」 :学生透过讨 论,分析及评价文本体裁、 内容、结构和作法等. 7.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深层意 义,边讨论边从文本字里行间找寻线 索. 「深层探究」 :学生对文本内 容作出深思和质疑. 48 教学步骤 构思备注 《左传》在政治方面的观点: ? 何者不可依靠? (鬼神?贵族肉 食者?) ? 何者可以依靠?(人民?士?) ? 这部分反映了甚麽?(以民为 本?士的重要?) 8. 教师选择《左传》其他篇章,作为延 伸阅读材料 , 如 《介之推不言禄》 、 《蹇 叔哭师》 、 《烛之武退秦师》 . 「延伸阅读」 :学生巩固及深 化所学文言知识和文化内 涵,触类旁通,提升阅读文 言文的能力. 9. 教师节录文本片段 , 如 「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故逐之.」 ,指示学生背 诵. 「积学储宝」 :学生透过背诵 积储语文材料,培养语感, 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10. 教师引导学生复阅文本,让学生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学习成果,并记在文言 文笔记簿上. 「归纳整理」 :学生总结学习 重点,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 惯. 例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步骤 构思备注 1. 着学生完成预习,介绍︰ ? 篇名 ? 作者简介 ? 写作背景 并尝试推测本文的主旨. 「知人论世」 : 先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 景等资料. 2. 着学生推测及找出以下词语的意 思:硕师名人、执经叩问、德隆望尊、 俯身倾耳、负箧曳屣、深山巨谷、縕 袍敝衣、口体之奉、业有不精、德有 不成、言和色怡 「知识梳理-词语」 : 列出难字及需加强巩固的 词语. 49 教学步骤 构思备注 3. 着学生归纳各段的段旨及全文的主 旨. 「品味鉴赏(一)-整体感 知」 : ? 整理段旨 ? 归纳主旨 4. 着学生讨论以下题目,以理解全文的 内容: ? 作者少年时,为什麽人们都愿意 借书给他? ? 作者对老师可谓非常谦恭,文中 描述了作者哪些相关举动? ? 作者追随老师的时候,为何连足 部和皮肤都冻裂了还不知道? ? 「以中有足乐者」 指的是甚麽? ? 本文写了作者在幼年求学时所 受到的苦难可以归纳为哪三种 苦? ? 课文不少地方运用外形和行为 来说明人物特点,试各举一例说 明. 「品味鉴赏(二)-微观揣 摩」 : ? 文章细读 ? 内容深究 ? 技法赏析 5. 细读文本,处理文言基础知识,如古 今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 「文言基础」 : 巩固文言知识 6. 学生写作︰ 本文形容艰辛勤奋的好学精神描写 得很具体.你可以用现代社會为背 景,模仿本文,描写一位艰苦勤恳的 学生吗?(100 字以上) 「课文翻唱」 : 用篇章其中一项写作手法仿 作或扩写、续写篇章中的内 容. 7. 透过说故事活动,如囊萤映雪、悬梁 刺股、凿壁偷光、画荻教子,引导学 生认识中华文化中刻苦求学的精神. 「发现创新」 : 引伸篇章的文学、文化知 识. 8. 透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并发 表个人见解: ? 你认为宋濂从刻苦的学习过程 中学到甚麽呢? ? 「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 「百家争鸣」 : 引导学生反思或阅读不同 的文章,并发表个人的见 解. 50 教学步骤 构思备注 色」 ,这种态度可取吗?为什 麽?谈谈你的理解. ? 「学海无涯苦作舟」 是对的吗? 学习过程究竟苦多还是乐多? 51 学校示例八 学校规画 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能 背景 ? 学生语文能力中等,在文言文学习的表现欠佳︰ ? 校内考试:文言篇章理解部分成绩偏低; ? 全港性系统评估:部分文言篇章理解题目答对率低於全港水平; ? 课业表现:部分学生表现马虎,甚至放弃作答,欠交功课 . ? 检讨课程及教学,诊断结果如下︰ ? 学生表现:文言知识薄弱,转译困难,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 ? 课程规画:文言文学习集中在每年下学期的文言文单元,其他单元 较少选教文言文; ? 教学策略:主要是逐字逐句语译; ? 自学文言篇章︰提供过多注释,稍深篇章均附译文. 学校对策 (一)即时的针对措施 设计保底单元,以重建学习自信为目标︰ ? 单元特点:选材由短至长、焦点明确、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注释 少. ? 教学策略:强调阅读策略(如配字成词、看部首猜字义) ,避免由 教师逐字译解. (二) 全面的改善措施: (1) 调适课程 ? 各级之间的连系:强调积累与衔接 参照《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 (课程发展议會 2007)的古汉 语部分及过往课程纲要的建议,重编各级预期学习成果,订定各级 学习重点,使学与教都有清晰的目标. 52 年级具体的学习範围/重点 阅读能力 中一 词:单音词、一词多义 文言虚词(之、者、其、也) 句式:判断、感叹、主语省略 认读文字 理解 分析和综合 感受和监赏 探究和创新 中二 词: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名动) 文言虚词(乎、焉、矣、哉、为) 句式:疑问及否定、宾语省略 中三 词:词类活用(形动、动名、形名) 文言虚词(於、然、而、且) 句式: 谓语前置 中四 词:词类活用(使动、名词作状语) 文言虚词(以) 句式:定语后置 中五 词:词类活用(意动) 文言虚词:复核中一至中四各级所学 句式:宾语前置 中六 复核中一至中五各级所学 ? 各学习单元的连系:强调应用和巩固 ? 提前施教:将各级文言阅读编排在第二单元,以切入全年的学 习重点. ? 单元渗入:其后各单元最少加入一篇文言篇章,让学习重点经 反复运用而学生得以巩固所学. (2) 学与教策略 ? 单元设计以学生为本、重建学生兴趣与信心:教师设计单元时,先 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篇章作为学习材料,并将具有相类文言知识的篇 章作有机组合,让学生在阅读篇章时,不断有重复温习的机會.文 言篇章的选编除考虑内容外,篇幅也由短及长,以逐步建立学生阅 读文言篇章的信心. ? 课业设计、巩固所学:教师设计单元课业时,也會选用文言篇章作 53 材料,设题时既紧扣单元的学习目标,也會兼顾常规训练,如巩固 学生的文言知识及通篇的理解能力等.学生在各单元能反覆练习, 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 分组学习、课堂互动:课堂上,教师先指导学生相关的文言知识, 并作示範,如解读个别文言字词,然后让学生分组研习篇章内其他 相类的字词和文句.通过分组学习,让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有助促 进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而教师既将理解文言篇章的任 务交回学生,亦可从学生讨论结果诊断学习成效,从而调整教学. 54 迷思(五): 聆聽和语文综合能力只能配合考试的需要以练习方式操练,在 教学上难以处理? 聆聽 ? 中国语文各学习範疇的学习互相连系 , 不宜孤立割裂 , 聆聽教学亦如是 . 若只在课堂上特设时段,播放录音及设计练习让学生作答,容易令学习 流於机械式的操练,枯燥乏味. ? 聆聽能力的学习重点,包括理解语意、分析和综合、评价、探究和创新. 聆聽与其他範疇的学习贯彻初 、 高中阶段 , 学校应配合校本单元的规画 , 从初中开始,布置聆聽的学习重点;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情境,透过 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以及不同性质、类型和题材的话语,引导学生掌握 不同的聆聽策略,提升聆聽能力;并培育学生乐於聆聽的态度. ? 有认为聆聽无需学习,只要具备正常的聽力便能正确接收聆聽信息,其 实不然.学生聆聽能力的表现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例如语音辨识能力; 注意力和聆聽态度;短期和长期记忆能力;理解、评价和应用能力等, 而这些表现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改善: ? 由於语音稍纵即逝 , 记忆能力是理解话语的基础 . 针对接收和记忆能力, 教师可以教授的策略包括聆聽前设定目标、调校注意力以及不同的摘录 笔记方法等. ? 聆聽评价和应用需要聆聽者调动前备知识,准确理解话语深层意义,又 能针对聆聽内容的重点,表达个人的看法.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写作教 学中有关议论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具体表达论点和评论的方法,提高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能力,同时提升聆聽评价和应用能力. ? 教育局曾委托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刘洁玲博士於 2012 年进行「在中 学中国语文教育领域发展学生聆聽能力的研究及发展计划」 的研究,从 中归纳一些有效提升学生中文聆聽能力的教学建议,可作学校参考,以 提高聆聽教学的效能: ? 扩阔聆聽教学的概念:聆聽教学不单是聽录音做练习,教师可配合 学习单元重点,将聆聽跟阅读、写作和说话教学连系起来,并尽量 采用生活化的教材和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处境的学习活动,令聆 聽的学习形式更多元化和有趣,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和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 确定清晰的聆聽学习重点 : 是项研究将聆聽过程分为接收和记忆 、 理解、 评价和应用等阶段,并因应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聆聽困难,具体提出聆聽 55 学习的内容及教学建议(见补充资料三),有助教师有系统规划和订定 各级聆聽教学的学习重点. ? 结合单元学习重点设计聆聽策略 : 配合单元重点 , 设计多元的聆聽策略, 可使聆聽与阅读教学有更紧密的结合.例如聆聽运用了不同表达方式的 话语,所摘录的关键词各有不同,归纳内容重点的方法亦不同,例如︰ 表达方式 归纳内容重点 记叙 ? 某项事件/活动/人物行为的原因/目的 ? 主要事件 ? 情况/状况 ? 人物主要的行动 ? 结果 说明/议论 ? 说明/讨论的重点(例如事物、知识、道理、活动、 现象、问题) ? 各说话者的主要观点/看法/立场/建议/评价 ? 各说话者考虑的因素 ? 各说话者说明/支持/反驳的理由/论據/例子 ? 分析说话者从哪些角度/层面作说明/讨论/游说 ? 说明事物的特点/条件/优点/问题 描写 ? 主要描写的人物/景物/事物/情况 ? 从人物的某项性格找出支持的事例 ? 从景物或事物的主要特点找出相关的描述 ? 生活化的聆聽学习材料:聆聽学习宜多元化,例如加入生活化的视聽教 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习联系生活经验及前备知识以理解话语. 这些教材包含视像和声音,语速一般较快,较多运用与日常生活贴近的 用语,甚或夹杂俚语俗语,适合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和筛选资讯的能力. 在学习聆聽能力的起始阶段,教师为这类生活化材料设计题目时,宜着 重理解内容大意,撷取重要资讯,不宜安排太多文字摘录题,以免学生 顾此失彼. ? 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聆聽学习活动形式宜灵活多变,无需每次进行纸笔 问答练习,例如可以安排讨论活动,将聆聽与说话学习结合,亦可采用 情境写作题,将聆聽和写作结合.遇到较高层次、难度较大或开放性的 题目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讨论各人所选的答案和原因,待学生完成讨论 后,教师可选一些差异较大的答案供学生思考,让学生判断哪个答案更 为合理,并可从同侪身上学习如何更有效找出答案,无形中已渗入了自 评和互评的元素,是训练思维的有效方法. 56 ? 配合学生的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因应学校的学生能力不同,教师 的教学焦点和策略应有所不同,如学生能力较高,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 高层次的推断内容深意、评价和应用上.如果学生的字词基础不足,教 师设计课业时 , 宜斟酌摘录类型的文字题数量 , 以免学生的挫败感更大. 若学生只懂抄下聽到的词语 , 对如何归纳聆聽内容的重点感到茫无头绪 , 教师可多配合阅读教学,运用内容或表达方式相近的文章教授理解及归 纳策略,例如提供图表、框架帮助学生整理文章内容大要,并指导学生 在聆聽时运用相同的策略. 有关研究的资料,如校本聆聽课程设计总表(中一及中三级)、校本聆 聽课程设计示例(中三级单元四)、聆聽策略及基础练习示例及简报资 料,请参考中国语文教育组网页: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sec ondary-edu/lang/listenSpeak.html) 语文综合能力 ? 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核形式是要求学生在聆聽录音与阅读文字 、 图表等材 料后,完成写作任务,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理解、审辨、组织、文字表达 等能力 . 但在实际的语文应用中 , 这只是综合语文学习的其中一种形式 . 语文的综合学习,不独是读、写、聽,还可以是读写说或读写的组合, 而综合能力亦涉及多种能力,如选取、分类、概括、重整信息和表达观 点等,若从初中至高中,只要求学生完成包含读写聽三种範疇的写作任 务,并不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践. ? 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聽说读写的学习并不割裂,日常聆聽、阅读等範 疇学习重点,均与综合能力元素息息相关,而且互通.依據各範疇的学 习重点,设计发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既可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奠下 基础,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举例如下︰ 与语文综合能力学习相关的建议学习重点(读写聽说)举隅 阅读 ? 探究作品的内涵,对作品有个人的感悟,产生新的意念、观点或 建议; ? 联系相关的材料,提出新的问题或见解; ? 阐释图表所传递的讯息;比较、分析、综合来自不同媒体的资料 (如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画面、影像) ; ? 探究不同媒体所传递的讯息,对讯息有个人的感受,产生新的意 念、观点或建议等 57 说话 ? 因应目的、聽者、场合,确定说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 按情境变化,调整说话内容和表达形式(如用语、语调) 聆聽 ? 比较、分析、综合不同说话者的观点、论点; ? 探究话语的内容,对内容有个人的感受,产生新的意念、观点或 建议; ? 联系相关的材料,提出新的问题或见解 写作 ? 实用写作:确定对象,因应写作目的,运用合适的格式用语 ? 表达方式的运用,如议论 ? 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表达技巧 ? 不同媒界和媒体的写作 ? 语文学习的过程本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学习 , 上表只是针对语文综合能 力的考核而摘录的学习重点 . 其实 , 语文综合能力学习亦不限於聽 、 读、 写,还可以有其他类型,可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渗透进行,如︰ 结合不同範疇学习 综合学习活动举隅 读写结合 阅读一篇短文,再写一段评论或感想. 读说结合 阅读一篇短文,即场口头讲评个人意见或体會. 聽写结合 聆聽一段录音,再写一段评论或感想. 聽说结合 聆聽一段录音,即场口头讲评个人意见或体會. 写稿演说 写一篇演辞,并在全班面前演说. 聽说写结合 就某一题目分组讨论,参与发言,并要聆聽别人的意 见,然后综合意见,写作文章. 读写聽说结合 分别阅读及聆聽同一事件的报道,在小组讨论中口头 表达个人看法,并以答问方式摘录组员意见. ? 学校只要规画得宜 , 从初中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 , 由浅入深 , 由简到繁, 如先从单项的能力培养入手,或从两个範疇的结合开始学习,并在日常 聽说读写的学习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可奠定学生在一些分项 能力的基本功,然后始在高中作较全面、完整的学习.建基学生在聽说 读写能力的基础,教师可提高要求,如提供专题或设定情境,让学生作 多个範疇的综合学习,或提升阅读材料的深度和数量,要求较复杂的概 括,并能精准引伸观点,进而提出个人的见解. 58 ? 教育局曾委托香港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祝新华博士於 2012 年进行「在中 国语文科中发展中学生综合运用聽说读写技能与策略的能力」 研究及发 展计划,以认知能力的角度探讨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关研究经验分享會 的资料及简报,请参考︰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secondary- edu/integrated/index.html) 附件︰ 一、补充资料三︰聆聽教学建议 二、学校示例九︰综合能力的教学规画 59 补充资料三 聆聽教学建议 聆聽过程 学习困难 学习内容 聆聽教学举隅 接收及记忆 ? 话语一瞬即 逝,难以完 全摘录 ? 记忆力不足,未能准 确接收内容 ? 聆聽前设定目标,因应不同的 目标选择性接收及记录内容,调较注意力 ? 掌握摘录笔记的方法 ? 运用策略,促进 接收及记忆 ? 聆聽练习题:聆聽目标是正确 回答问题,可教导学生先阅读 题目,并圈出题目的关键字眼 以便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 答案上. ? 小组讨论:聆聽的目的是就议 题互相交流意见,可教导学生 特别注意其他组员对该议题 的观点和支持的论據,以便提 问或质疑. ? 摘录笔记:可教授一些简单的 摘录方法,例如关键字、符号 和图表,用以摘录重要的资 料,特别是录音有较多人物 时,以不同符号标示各人的立 场,这样就不容易混淆.其他 有助长期记忆的摘录方法包 括: ? 分清观点与事实 ? 辨别论点和论據 ? 按不同人物立场或背景 摘录意见 ? 按话语的不同性质以大 纲式摘录内容要点 ? 预测及归纳策略:可以教授学 生在聆聽前,先就已有的资料 了解聆聽内容的背景及语境 预测话语内容,或学习将资料 归类,此举可以令学生更准确 接收聆聽的内容,并促进记 忆. 理解 ? 过分依赖应 试技巧,未 能从话语内 ? 配合阅读篇章的表达手法,教导学生运用相?记叙:配合六何法,聆聽记叙 性质的语料时可通过归纳人 物遇到甚麽事件、事件的起 60 聆聽过程 学习困难 学习内容 聆聽教学举隅 容归纳重点 和引伸说话 者的意思 ? 只根據声音 分辨人物, 按语气推断 说话者背后 的意思,经 常混淆不同 人物的立场 应的理解策略分析话语 ? 掌握不同的推论策略,例如结 合语言提示、语境(特别是说话 者的身分)探究 话语深层意义 ? 配合生活经验推敲说话者的立场和话语背后的意思 因、经过、结果和感受,掌握 内容重点; ? 说明︰配合说明文字的特点,聆聽时可注意说话者介绍 了甚麽事物或说明了甚麽事 理,再归纳出他是从哪几方面 作说明. ? 议论:配合议论文字的特点, 聆聽多人讨论时最重要的是 掌握讨论的议题和每位说话 者的立场、观点和论據. ? 语言提示策略:注意说话者的 重音、停顿、重复、势态语、 关键词、重点句和话语的结构 和表达方式等,综合和建构出 话语的内容重点和中心主题. ? 语境策略:因应不同的说话类 型、说话场合、不同说话者的 背景、身分、立场,说话者之 间的关系等理解聆聽内容,例 如新闻广播、演讲、座谈會、 辩论會、會议中的话语各有不 同目的,说话内容重点、用语 亦有不同. ? 联系经验及知识策略:就话题 联系已有知识,对说话的内容 作出推论,教师可通过聆聽前 的活动和输入与聆聽话题相 关的资料,以增加学生对聆聽 内容的认识. 评价及应用 ? 误以为可以 自由发挥, 与话语内容 关系不大 ? 未能准确理 解说话者的 观点,思维 能力不足 ? 未能准确表 达自己的想 ? 掌握正确的聽评态度,学习聽 评技巧 ? 结合其他学习範疇,综合训练 思维及表达能力?拓宽阅读面及知识面 ? 纠正观念:教授学生正确的聽 评态度,如评价或应用题时, 必须先理解内容,准确掌握说 话者的立场、论点和论據,再 结合个人的看法作出评论. ? 聽评训练:设计聽评活动,例 如分清说话中的事实、观点和 推论;检视说明者的观点和立 场是否一致;分析说话者的论 據是否充分;分析说话者的论 61 聆聽过程 学习困难 学习内容 聆聽教学举隅 法 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分析说 话内容中属於主观情绪而非 理性的成分;品评说话者的表 达技巧和态度等. ? 综合学习:结合其他学习範疇 学习,例如结合阅读让学生对 评论的议题有更丰富的知识 基础,结合说话和写作活动指 导学生表达意见的技巧,结合 思维教学,直接教授学生不同 的质疑技巧等 ? 广泛阅读:配合广泛阅读活 动,安排学生聆聽同学的阅读 分享,然后轮流作出口头回 应,例如评价书籍的内容,提 出与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时 事等,以鼓励学生关心不同的 事物. 62 学校示例九 语文综合能力的规画 背景 ? 学校主要录取第三组别学生,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稍逊.中文团隊协作 能力强,能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校本的教材. ? 中文科过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就只有「做练习」 ,因为教师普 遍认为综合能力是「只可练不可教」 .为提高学生对综合能力的关注, 中一开始已设五卷考核,而卷五的考材多来自坊间的补充练习,评分仅 参考中学文凭试的准则,即「语境意识、整合拓展、见解论证、表达组 织」的要求.学生成绩一直未如理想. ? 学校教师经过反思,认为是教不得其法,需要重新规画语文综合能力的 学习. 理念 ? 语文学习重视积累、巩固和应用,不能一步到位,教师意识到平日只倚 靠操练试题而没有拟设对焦的学习重点 , 是不可能培养学生筛选 、 分类 、 比较、整合信息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可在日常读写聽说的学习中培 养. ? 学校认同规画的重要,只要配合语文综合学习的特点,结合校本单元的 学习内容及学生学习的进程,学生应可逐步掌握综合能力.同时,教师 亦可因应学生的能力及学习进程,调适坊间练习,发展校本的学习及评 估材料. 语文综合能力的规画 ? 配合校本课程的规画 , 以学习实用文为主线 , 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 安排如下: 年级实用文 配合语文综合能力 考核的要求 认知能力的侧重点 材料数目与类型 中 私函、启事、 1 语境意识 选择与分类信息 文字材料 (1-2 篇) 63 一 通告、访问 稿、公函(申请 信、自荐信) 2 文字资料筛选 海报/单张(1 篇) 中二报告、公函 (投诉信、覆函) 、演讲 辞、通告 1 整合拓展 2 分析图表、数據 3 提出基本见解 概括已选信息 文字材料(2 篇) 图表/数據(0-1 篇) 中三评论、會议纪 录、标题文 章、演讲辞、 启事、通告、 报告 1 饱满拓展 2 见解论证 3 从聆聽中撷取资 料 「推理与创意」 、 「论证」 (部分方法) 文字材料 (2-3 篇) 图表/数據(1-2 篇) 中四书信、演讲 辞、建议书、 专题文章 1 语境意识(单一角 度) 2 整合拓展 3 见解论证(提出建 议) 4 表达组织 1 结合上述能力 2「推理与创意」 3「论证」 (所有方法) 文字、图表(不少 於3篇) 聆聽材料(非关键 信息) 中五评论、报告 1 语境意识(筛选角 色) 2 整合拓展 3 见解论证(论证观 点) 4 表达组织 文字、图表(不少 於3篇) 聆聽材料(附关键 讯息) ? 初中巩固学生的筛选、分类讯息、概括讯息、论证及创意等能力,改善 过往只以操练习题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同时强调学习需循序渐进,各有 侧重,如中一侧重「选择与分类讯息」 ,中二侧重「概括已选讯息」 ,至 中三则是在此基础上能发挥个人见解. ? 在语料提供方面,数量从少到多,类型由单一至多样;语境的设计则配 合实用文的特色加以变化,写作身分则从指定到需要选择,让学生适应 灵活多变的写作情境. ? 科组配合单元的学习重点 , 在日常的聽说读写的活动中加强综合能力的 学习,让学生巩固及应用所学,亦避免机械的操练.以下是有关的规画 举隅: 64 年级 单元名称 语文综合能力的侧重点 中一 说明对象的特徵、方法、顺序、 结构 选择与分类信息 中二 借物抒情及说理 概括已选信息 中三 论证的方法 推理与创意 中四 质疑与评价(一) 论点、论據及论证方法 1. 结合上述能力 2. 「推理与创意」 3. 「论证」 中五 质疑与评价(二) 1. 结合游说背景,分析游说者主 要观点 2.游说的目的和方法 综合运用上述的能力,因应不同语境 /身分写作 ? 教师调适日常学习或课业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举例如下: ? 在教授阅读篇章时,要求学生归纳段旨,评价作者的观点等,以培养学 生的归纳、评价讯息的能力. ? 在课堂的小组讨论、说话活动中,要求学生首先归纳同学的观点,然后 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培养学生概括讯息、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 ? 写作和点评论说文时,着重评价学生能否充分阐释观点,组织结构是否 严密,能否灵活运用不同论证手法等,以培养学生整合拓展、表达组织 的能力. ? 课业设计如剪报,可要求学生比较同一题材不同报章的报道,并作出评 论,又或拟设情境题,让学生代入角色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 考能力.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六年级数学书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书答案  香港小六统一图库  六七十年代小画书  教好书育好人心得体会  教好书育好人  六年级上册英语翻译书  数学书六年级上册课本  六年级数学书47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