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交通运输专业 > 城市交通学院2014年度本科招生简章
  • 城市交通学院2014年度本科招生简章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9-2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城市交通学院2014年度本科招生简章 城市交通学院是学校唯一一所创新性研究型试点学院,于2013年12月正式揭牌.学院面向 国家和北京市交通领域智能化信息化重大需求, 整合了学校交通运输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组建形成了以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创新学院.作为教育 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拥有的"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创建于1979 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交通工程本科专业之一.目前拥有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城市交通学院的运行机制将参考教育部 试点学院模式,充分发挥多学科共建优势,全面推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交通领域培养高层 次复合型人才. 下设系、研究中心 学院下设交通工程系,智能交通系,道路与轨道工程系.建设有交通研究中心,交通信息 与控制研究所, 智能交通研究所, 道路与城市轨道工程研究所, 中国-西班牙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 ? 交通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北京市2011"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 ? 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拥有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共建的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北 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 本科及研究生学位授予学科 本科专业:交通工程(实验班) 硕士学位点: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计算机技术 博士学位点: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 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 师资 原建设部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光焘教授为我院名誉院长;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 明教授为我院博士生导师、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目前,学院共有教师48名,其中 教授23名,副教授13名,讲师12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5名,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特聘教授5名,海聚工程专家3名. 在读生 学院共有在读本科生143人, 硕士研究生173人, 博士研究生61人; 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1: 1.64. 主要研究方向 优势研究领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道路通行能力、道路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交通行 为特性、智能交通与信息、道路新材料与性能等. 新兴研究领域:城市交通综合感知与信息提取技术、城市交通行为理论与协同管控技术、 智能交通决策理论与系统仿真技术等. 交通安全实验平台 国家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研平台与成果获奖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现有1个国家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北京市 2011"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媒体与智 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智能交通关键技 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学校签订战略协议,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战略共建北京工业大学城市 交通学院、北京市交通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和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中心的研发分中 心,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实验室总面积超过9000平米,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07台件, 仪器设备总价值6098万元. 2009-2013年间,全院累计到校科研经费2.09亿元.通过承担国家"九五"、"十五"重点 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973基础研究项目、863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建设部、北京市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学院在交通仿真、 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大型活动交通规划、交通行为特性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 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解决北京市交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步形成了交通规划理论 与方法、道路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智能交通与信息感知、道路新材料与性能等多个具有特色 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享有重要声誉. 学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1项, 省部级一等奖11项、二等 级9项、三等奖9项,部分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应用于北京奥运交通保障和北京市城市建设与交 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国际交流 学院与西班牙马德里工业大学共建有中国-西班牙智能交通研究中心,并与美国德克萨斯 A&M 大学(TAMU),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 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学校共享教育资源,开展学生互派留学、短期访问以及联合培养项目. 学院每年均会派出多名同学出国访问,目前已有多名联合培养研究生获得国外大学博士学位. 办学特色 ①全员实验班教学模式.学院招收的本科生都将进入实验班学习.实验班基础教学阶段配 备优秀教师任课,施行"小班教学",倡导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综合专业能 力在学生考评中的占比;全面校内共建实验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用人单位实习岗位等三位一 体的高层次复合型人培养模式. ②实行全员导师制.从低年级开始为学生配备创新导师,实行四年一贯制导学,全面引导 学生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和成长成才.构建创新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不同岗位 教师全员育人体系. ③ 构建跨学科交叉教学体系. 发挥跨学科教师专业优势,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设立创新开放课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优秀教学资源共享,聘请国外著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 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④搭建全方位的课外科技竞赛平台, 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效. 依托全国交通科技大赛, 全面资助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交通 科技大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创新实践大赛,提升学生动手与创新实践能力. ⑤更高比例学生继续深造.通过全方位的培养体系,紧密结合国家和北京市对高层次人才 的重大需求,将交通工程实验班60%以上学生继续深造作为专业办学目标.学生可获得推荐免 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我院承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交通学院2014年度招生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交通工程(实验班) 培养目标: 以实验班培养模式,突出高层次本科人才培养特点,培养具有拔尖创新能力和优秀综合素质的 学生.本专业面向特大城市交通的重大需求及学科前沿,着眼于解决城市和公路运输面临的交 通领域问题,为大城市交通、市政、道路、信息化等部门培养具备交通工程、系统工程、智能 控制、信息化、智能控制等复合型专业知识,在国家和地方的交通发展规划部门、城市交通管 理部门、交通信息化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领域规划、设计、运营、信息化集成和管理的复 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实际工作能力,又熟悉国内外交通发展状 况和方针政策,熟悉交通工程发展的国际前沿.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选聘配备优秀教师任课,开设提高性数学课程;聘请外籍教师开设提高性外语口语 及学术写作课程;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交通工程导论(双语,国家级精品课程)、道路建 筑材料、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运筹学、交通电子技术基础、道 路勘测设计、城市道路设计、道路交通安全(双语)、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交通工程心理学、 道路工程养护与管理等;部分专业课选用英语教材,使用英语授课;开设的交叉创新课程:交 通信息与控制技术(双语) 、交通大数据与信息处理、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系统集成开发技术; 此外,还通过新生研讨课、创新实践课、国际开放课程等,聘期国内外知名教师、专家讲解国 交通工程与智能交通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 较高比例的同学将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除在本校或其他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及出国深造 外,毕业学生具有比传统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更宽的就业面,可就业于政府相关部门,如交通运 输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安部所属研究院所,北京市交通委、规划委、 公路局、路政局,交管局等行政事业单位;也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从事信息化、软硬件系统 设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系统的研发、管理工作;以及道路交通领域、交通信息化领域的大型 企事业单位,如城市规划设计、公路(道路)规划设计、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公共交通运营、 轨道交通、公路运营养护及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等单位.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南京城市交通运输学校  城市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运输就业前景  南京城市交通运输贴吧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  城市交通运输就业方向  上海城市交通运输管理  南京城市交通运输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