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理学正义是人类社会普遍认为的崇高的价值 > 法律意识之结构
  • 法律意识之结构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0-01-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7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English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DEPARTMENT OF WORKFORCE DEVELOPMENT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第二章
    法律意识之结构
    法律意识的概念分析揭示了法律意识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外延范围.但是,我 们对法律意识的理论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孤立地, 静态地考察法律意识的一般属 性,而应当将法律意识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把它作为一个有机的,动 态的社会法律文化现象,整体把握其丰富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系统探讨社会和 法律文化因素对法律意识的作用,探讨法律意识与它"在其中活动或运行的外部 情景相关部分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法律意识的构成部分和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进行具体分析和理性探讨,进而在理论上构架起法律意识的结构层次和理论模 型,以深化我们的研究.①本章的主旨就在于对法律意识进行系统性的结构分析, 从宏观的视角探寻法律意识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内在法律文化属性.
    一, 法律意识的结构界说
    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所谓 系统是指"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 (贝塔郎 菲语) .这就是说,第一,系统是由其各组成部分,即要素构成的统一的整体. 要素是系统的细胞, 是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 没有要素就没有系统, 要素的性质, 功能对于系统整体的性质,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第二,系统总是处于一 定的环境之中的,它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断地与环境进行 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因之,正如系统离不开要素一样,系统也离不开环境. 环境对系统的性质,功能发挥着特殊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环境改变了,系统的性 质,结构和功能都会相应发生变化;第三,系统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系统的 性质不是各要素性质的简单的算术之和.系统是各要素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是 各要素的有机组织,是按照特定的结构所构成的整体.因而系统的结构,即系统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式或组合方式对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之,对系统进行整体性把握除了要对系统的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外, 还应当进行结构性总体分析. 所谓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方式.正如美国著名 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所说,结构关系的根本特点,是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而不是各部分或各要素本身.②而美国度克大学教授弗杰姆逊则认为,西方所 有有关思维形式的理论都有一系列关于结构的概念,即有某种模式,通过它可以 理解不同的因素之间相互起作用的各种关系,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观念化.60 年 代以来,结构主义关于结构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系统"或"共同体" ③而著名儿 . 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则将结构的概念界定为 "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 ④ 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 因之,结构具有下列特征:第一,结构表征 "
    刘作翔教授在分析法律文化的结构时指出: "法律文化的结构是法律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法律文化的结构,旨在于通过解剖法律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说明法律文化是一个有内在组 织结构的文化体系.也可以说,法律文化的结构是对法律文化内容的一个逐步展开过程和深化过程.用一 种比较简单通俗的比喻, '法律文化的释义'回答的是'法律文化是什么' ,而'法律文化的结构'则要回 答'法律文化由什么构成' .通过对法律文化结构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明了法律文化的内部构成及其相 互关系.(刘作翔: " 《法律文化理论》 ,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106 页. )刘作翔教授的这一观点基本适 用于我对法律意识结构的分析,但同时,我试图从更为广泛的领域来理解法律意识的结构问题. ② 克鲁克洪等: 《文化与个人》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0 页. ③ 弗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4~15 页. ④ 关于结构的一般理论分析以及现代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理论,参见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 ,商务印书 馆 1999 年版,第 106~112 页. 1

    的是系统的综合体,它具有整体性特征;第二,结构概念关注的是系统各组成部 分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将系统各要素作为一个"具有可观察的结构"的有机 联系的整体,这种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有机统一性;第三,作为一个有机的 结构整合体,它具有自身调整性和可转换性.或者说,结构在外部环境或者系统 要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功能转换,以适应新的环境 的要求,创建新的系统. 法律意识作为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和反映也是一种特 殊的社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社会意识体系和社会法律调整体系构成其赖以存 在,运作和发展的环境或情景;法律意识的内容或构成因素就是其构成要素,而 法律意识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和彼此互动的关系及其所形成 的法律意识的有机系统则是法律意识的结构.因之,对法律意识进行结构性分析 实际上就是对法律意识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将法律 意识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内部和外在结构和层次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整体系 统来加以整体性的把握.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法律意识的结构分析应当注 意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深入探讨法律意识与其外部环境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 系统总是在系统环境中获得其生命基础和价值意义的, 它也总是其生存环境的一 个重要的子系统.因之,从系统的整体性角度来看,系统的结构分析应当首先确 定系统在社会宏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即将社会宏观系统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结 构体, 在廓清系统与社会宏观环境及其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它 在环境体系中的地位.法律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子系统,首先与社会经济, 政治和文化体系发生着经常而十分紧密的联系, 它与社会文化观念体系频繁开展 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形成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与社会法制系统中的 各要素发生十分广泛的联系.从这个意义而论,对法律意识进行结构研究是一项 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也是"一门社会工程科学"①因而,通过探讨法律意识 与社会经济基础,政治体系,社会文化观念,法律制度体系之间关系,就成为法 律结构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方面我们称之为法律意识的外部结构. 第二,系统把握法律意识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法律意识有哪些要素所 构成 对这些要素应当如何进行归类和整理以确定法律意识的内部要素的相互 关系和结构层次 这些要素在法律意识体系中的价值功能是什么 以及这些要 素的结构功能关系对法律意识的整体性质和功能有怎样的意义和影响 这些问 题的研究和解决属于法律意识结构研究的本科问题或核心问题, 也是我国学术界 关于法律意识结构研究的主要学术领域. 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 析也是我们探讨法律意识的结构的主要方面. 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解 答,就不能从总体上解决法律意识的结构问题.因此,对法律意识内部要素的结 构性分析就构成了法律意识的内部结构理论. 第三,揭示法律意识的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的互动关系,从而对法律意识的 结构进行总体性把握. 法律意识的性质和功能不仅决定于它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 系,而且取决于法律意识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内部结构与外在环 境之间的互动和耦合.因之,要获得对法律意识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把握就必须 将法律意识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之间的关系综合起来加以分析, 这样才能对法 律意识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全面, 深入的把握, 才能深化我们对法律意识的认识. 出于本文在结构上的整体性考虑, 也为了更集中讨论法律意识结构理论中的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法理学是为了什么  什么是法理学  法理学法律价值论文  法理学  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学习心得  法理学复习资料  法理学教程  法理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