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底线全集 > 收稿日期:2006210215
  • 收稿日期:2006210215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7-09-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hechengzheng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2007 年 1 月 第 26 卷 1 期 第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 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Jan. , 2007 Vol 26 No. 1 .
    李白诗文中的民本情怀与和谐意趣
    康怀远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 重庆万州 404000 )
    : 李白诗文中体现出来的心系社稷 , 摘 要 贵民固本 , 亲和自然 , 刚肠疾恶 , 恪守真诚的文化人格精神 ,深深地 烙印着中国政治哲学 , 社会哲学 , 宇宙哲学 , 人生哲学的民本情怀与和谐意趣 , 是值得我们挖掘 , 整理 , 开发和借鉴 的宝贵文化资源 .民本情怀与和谐意趣结合为李白的文化人格精神 ,在极其阔大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昭示了李白 的不朽和永恒 .李白把心灵和谐对应于宇宙自然 ,再拿宇宙自然的和谐反观社会和人生 , 就使得他的文化人格有 着批判现实生活所存在的不和谐的精神价值 ,这是李白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 ,也是李白最为赢得读者的关键所在 . 民本情怀与和谐意趣 ,是李白诗文中的生命张扬 ,最终造就了他别具一格的诗学风格和独立于世的人格风貌 . 关键词 : 李白 ; 文化 ; 民本情怀 ; 和谐意趣 : 人格精神 ;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 I2221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612x (2007) 01 - 0006 - 06
    [ 1 ]p31
    李白诗文中体现出来的心系社稷 , 贵民固本 , 亲 和自然 , 刚肠疾恶 , 恪守真诚的文化人格精神 , 深深 地烙印着中国政治哲学 , 社会哲学 , 宇宙哲学 , 人生 哲学的民本情怀与和谐意趣 , 是值得我们挖掘 , 整 理, 开发和借鉴的宝贵文化资源 .民本情怀与和谐 意趣结合为李白的文化人格精神 , 在极其阔大的历 史和现实时空中昭示了李白的不朽和永恒 . 文学从来就是文化成果和人格精神的结晶 , 中 国文学就是中国文化和人格精神最集中最辉煌最艺 术的体现 .大凡伟大的文学家或诗人无一不是优秀 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人格精神的传播者 .可以设想 , 在中国假如没有出现屈原 , 司马迁 , , 李白 陶渊明 , 苏 轼等这样的时代骄子 ,不但中国的文学黯然失色 ,就 是中国的文化和由文化所塑造的民族人格精神也将 缺少亮丽的风景 .李白在" 时代骄子 " 的群体中正 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上 .这是因为" 盛唐的政治 , 经济特别是文化对李白的影响甚大 .李白是盛唐诗 歌的巨星 ,也是盛唐文化的巨人 .盛唐文化以它特 有的标格雄居当时世界文化之林 ,它的博大 ,它的浪 漫 ,它的开放 ,它的创造 , 它的包容 , 无论从哲学 , 历 史, 宗教 , 习俗 , 风尚还是从音乐 , 舞蹈 , 绘画 , 书法 , 教育等方面都给李白以丰富的营养 . " 中国文化
    既是培植李白诗歌的土壤 , 又是造就李白人格精神 的因子 .以文化原点而论 , 李白的一生一是接受了 儒家人格境界的精华 , 二是秉承了道家人格风范的 经脉 ,三是糅合了墨 , , 侠 纵横诸家人格模式的要素 , 在盛唐文化背景下通过仗剑远游 , 追求理想 , 归依自 然的实践历程整合为独立的人生精神 . 一, 李白的民本情怀是中国政治哲学和社会哲 学在盛唐文人身上的典型反映 .他以心系社稷为人 生价值的最高追求 , 并把贵民固本的民族精华融合 在自己的行事之中 , 高涨的爱国激情饱和着重农保 民的良知和道义 .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 祖国则是民族情感的 聚合和表征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 用列宁的话说" 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 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在中国文明历史的进 " 程中 ,国家以神器之重的分量潜移默化为中华民族 的社稷情结 .这种情结 , 远绍屈原" 虽九死其犹未 悔" 的执着 ,近接鲁迅" 我以我血荐轩辕 " 的忠魂 ,中 经苏武" 杖汉节牧羊 ,卧起操持 , 节旄尽落 " 的节义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赤 诚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的 慷慨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 "
    收稿日期 : 2006 2 2 10 15 作者简介 : 康怀远 ( 1946 ~) ,男 ,陕西岐山人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中国李白研究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 古代文学 .
    ·6 ·
    的情怀 ,顾炎武"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的忧患 , 等 等 ,爱国主题如同江流向东 ,浩荡奔腾 ,滚滚千里 ,汇 结成志士仁人的民族精神大合唱 .而社稷情结 , 归 根结底就是" 君子安而不忘危 , 存而不忘亡 , 治而不 忘乱 " 的胸怀天下的爱国精神 .具备了爱国精神 , 就能够" 居庙堂之高 , 则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 , 则忧 ( 其君 "范仲淹 ) ; 就能够" 衙斋卧听萧萧竹 , 疑是民 ( 间疾苦声 "郑板桥 ) ; 就能够" 丈夫所志在经国 , 期 (海瑞 ) ; 就能够" 使四海皆衽席 " 一片丹心图报国 , 千秋青史胜封侯 "(陈璧 ) ; 就能够" 成败利钝不计 ( 较 ,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秋瑾 ) . 生活在盛唐社会的李白 , 社稷情结尤为浓烈 . 年轻时 , 他用满腔的热血拥抱社会和时代 ,《别匡 山》 以留恋和倾心之笔极尽赞美之能事 , 把故乡蜀 地的山水风光描绘得如同仙境 :" 晓峰如画参差碧 , 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 , 人间归晚带樵 随 .看云客依啼猿树 , 洗钵僧临失鹤池 .面对如此 " 江山美景 ,李白毫无保留地要以文才武略甚至身家 性命相投报 :" 莫怪无心恋清境 , 已将书剑许明时 . " 李白把这种对社稷的许诺付诸自己的一生 , 铭记于 心 ,耿耿于怀 .他说过 :" 士生则桑弧蓬矢 , 射乎四 方 ,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 ( 上安州裴长史 "《 ) 书 》李白所说的" 四方之志 " 就是他乐于自许的" 申 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 愿为辅弼 , 使寰 ) 区大定 ,海县清一 . (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为 " 《 了这个自许 ,他" 仗剑去国 , 辞亲远游 "为了这个自 ; 许 ,他" 西入秦海 ,一观国风 " 弹长铗 " 王公大 ," 于" 人之门 "为了这个自许 , 他欣然奉诏 ," ; 仰天大笑出 门去 "成为天子的" , 近臣 "为了这个自许 , 他冒死 ; 虎穴 ,敢于幽州探险 ; 为了这个自许 , 他不顾年迈体 弱的病躯 ,慷慨请缨 ,意欲效死疆场 .尽管偌大的自 许 ,遇到了现实的巨大阻遏 , 而李白却" 一朝复一 ) 朝 ,发白心不改 " (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 , 《 甚至" 终夜四五叹 ,常为大国忧 " ( 经乱离后天恩 .《 ) 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李白" 功成 身退 " 的人生理想诚然没有摆脱封建文人" 达则兼 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 的宽泛和无奈 ,然而他倒是 功未成身也未退 ," 兼善天下 " 的志向" " 穷 而未变 . 由此可见 ,他的社稷情结是牢牢地嵌定在相当厚实 的民族文化心理定势中 . 贵民固本是中国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复合和 统一 .孔子曾对鲁哀公说 :" 丘闻之 , 君者舟也 , 庶 ( ) 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 荀子 》 .庶人即 《 人民 ,是国家大厦赖以存在的基石 ,是推动国家航船 得以前行的动力 .最早出现" 人本 " 之说的是《管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道德底线  突破道德底线的电影  道德底线第二部  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在线观看  电视剧道德底线  男人底线  媳妇底线  红杏暗香贞洁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