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社会主义思潮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丛书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丛书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8-05-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0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ccc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丛书
    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农华西 编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4159-8 书 名: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作 者:农华西 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法分类号:D616 图书定价:20.50元 出版日期:2007年1月
    代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理论根据和理论意义
    李君如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事业已经有一个响 亮的名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我们党 今天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 党的十六大 以来, 我们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 在对社会主 义的再认识中进一步认识到, 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 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枟 中共中 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枠 (以下简称 枟 决定枠) 明确指出: " 社会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 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这 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中, 获得的一个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回顾我 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 得出这一重要论 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 体布局, 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一,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 布局的新认识 布局问题, 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 问题, 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 自从邓小平 提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1
    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义以来, 我们党为了全面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 在上个 世纪 80 年代就提出要从 " 总体布局" 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我们党在对这条道路进行成功探索 的同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在不断 深化. 对 "总体布局" 的认识, 同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 识直接相联系.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后, 我们不仅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从 " 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战略转移, 而且认识到现代化不 仅包括农业, 工业, 国防和科技这 " 四个现代化", 还包括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等要求. 1979 年,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30 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 " 我们所说的 四个现代化, 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并不是说现代 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 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的同时,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发展高度 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 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 平, 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 发展高尚的丰富 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这些都是 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必要条件." 这里提出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要从总体上把 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1986 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 第一 次提出了 "总体布局" 这一概念. 决议指出: "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 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坚定 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 互 相促进." 正是根据这样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 明确地把 " 富强, 民主, 文 2
    明"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但是, 在实践中我们并没有全面而又坚定地坚持这一 "总体布局", 工作中出现了 "一手比较硬, 一手比较软" 的 失误. 为纠正这一失误,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江泽民 鲜明指出: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 有变, 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 我要十 分明确地讲两句话: 一句是坚定不移, 毫不动摇; 一句是全 面执行, 一以贯之." 这以后, 他在讲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发展的时候, 总是反复强调要促进 " 社会全面进 步". 这里所讲的 " 全面", 不仅包括 " 两手抓, 两手都要 硬", " 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且包 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即后来江泽民概 括的 "政治文明" 的要求. 与此同时, 江泽民还多次提出 "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把社会建设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因此, 多年来, 党中央一 再强调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做到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加强社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和紧迫性. 本来, 我们党在上一世纪 80 年代已经意识到社会 建设的意义, 在制定五年计划时, 已经把 " 国民经济发展计 划" 改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现在, 更加认识到 "社会建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 党 的十六大在论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 务时, 已经明确把 "社会更加和谐" 同 " 经济更加发展, 民 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人民生活更加 殷实" 一起提了出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 在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上不仅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而且把它同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 发展社会主 3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一战后社会主义思潮  19世纪社会主义思潮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当代社会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  当代文学流派思潮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