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岗敬业精神文章 > 论重塑教师的职业道德
  • 论重塑教师的职业道德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2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论重塑教师师德

     

    袁湘军_ 徐德莉

     

    摘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这三条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关键词: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师是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教师不仅把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教师还是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1997年9月4日《中国教育报》和同年第10期《人民教育》在发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分别在评论员文章《把师德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和短评《加强师德的重要举措》中,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核心内容。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根本

    爱岗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教师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表现为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

    一是热爱工作。首先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有了这样的信念和决心,虽苦但乐在其中。乐于在艰苦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其次对于教师来说,只要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就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就会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广泛地搜集最新的教育信息,自觉地摒弃旧的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方法,认真搞好素质教育,不断探索新世纪、新时代的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切忌“填鸭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努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并及时地总结经验,不失时机地把有价值的经验上升为新的教育理论,形成新的教育思想,探索出新的教育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本领。

    二是热爱学生。意味着我们倾注的是对孩子内心潜藏的真、善、美的唤醒,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失误和不足的宽容,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和关爱。我国第21个教师节的主题是“爱与责任”,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师爱是每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超乎亲情、超乎友情的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精力去追寻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师爱,决不是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会感到教育教学对他人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他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师”下过一个定义,他说:“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个完美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只能在热爱学生中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二、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基础

    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这正如先人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现在有些教师比较注重“授业解惑”,却把更重要的任务———“传道”给忽略了,这是很可悲的。我们要培养学生有知识有学问,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书育人原本就是教师的天职。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教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把人类累积起来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使这些人类文明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教师从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社会赋予了教师这样一份重要职责。二是教师还担负着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主义学校里面,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如何恪尽职守地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后者比起前者,在教师的职责中显得更为重要,责任更为重大。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那他终究不是真正合格的教师。所以说到底教师是教人如何做人的职业。师生最终将体现在育人之上。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一些不良学风,促使我们迫切的要把年轻一代真正教育好,使他们在做好学问的同时做好人。衡量学问做得好不好,除了专业知识外,良好的道德风范也是一把非常重要的标尺。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醒我们的学生,即使学问没有做好,但做人一定要做好。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从理论上来讲,教师是教育别人的人,教育别人先要教育好自己,首要的是自己要做好,从而使学生真正信服你、认可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自化让人、自警警人、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觉觉人、自勉勉人。”如今,很多师范院校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座右铭。可见,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作为老师,他的一言一行,他对事物的很多看法、观念,评价的标准,都会通过课堂在言行中表达出来。在一个教室里,一位教师传递信息,接受者可能只是一百个或者两百个学生,但在他不断的教学涯中,可能就会有上千个、甚至是上万个接受者,所以作为理想道德和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必须有正确的信仰、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爱岗敬业文章护士600  优秀爱岗敬业文章  爱岗敬业文章司机  当代青年爱岗敬业文章  行车工爱岗敬业的文章  百度爱岗敬业的文章  有关基层爱岗敬业文章  爱岗敬业文章护士  爱岗敬业文章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