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的按摩 > 第四章 经络
  • 第四章 经络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3-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内经》总结归纳了以前的关于“脉”的初步知识,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构筑了经络体系的整体框架,完善了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
    经络学说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古人在对以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所出现的经络现 观察过程中,在对病理情况下所出现的经络病症的观察过程中,以及在对针刺主治作用的观察归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 知识,加之古 学的渗透影响,逐渐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在劳动或生活中发现身上某个部位被石块刺伤或火灼伤,而其他一些部位的病痛有时会随之减轻和消除,这样反复不断的体验,逐渐意识到用石刺、火灼可以治病,这可能就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最原始的针具是砭石,随后又出现了骨针、石针等。到了殷商时期,开始有了金属制的针。毫针深入机体组织能引起酸、麻、胀、重、寒、热等特殊的感觉,有时还会出现沿一定线路传导的现象。这种现象《内经》称为“气至”,即“得气”,现代称为“针感”或“经络感传”。除针刺外,艾灸、按摩等亦可引发“经络感传”的出现。《内经》及后世一些医书中,就有不少关于经络感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的“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经络感传现象的写照。而且,古人还观察到,针刺后能否出现“气至”的经络现象,与疗效好坏直接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长期针灸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古人通过长期对经络现象和医疗实践的反复观察及归纳总结,才得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循行线路的概念。帛书中,只有脉的线路,而无穴位的记载,是经络学说始源于对感传现象观察的最好佐证。因此,对经络感传现 观察,是形成经络学说,特别是形成经络线路概念的重要基础之一。
    此外,古人在导引行气时的自我体悟,也有助于经络概念的形成。如战国初期文物《行气玉佩铭》中就记述了气功导引时气在经络中蓄积并上下运行的情况。
    病理情况下,也会循经出现一些症状体征。如帛书中,每一 脉循行线路后都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的记述,这些症状的出现,又与该 脉循行所过有关。又如《灵枢·经脉》记述的“当脉所过者热、肿”和《灵枢·周痹》的“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等病症,都与“脉”密切相关,具有“当脉”、“随脉”以及上下联系的特点。同时,这些循经病症与相应的脏腑也有联系。《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说明内脏有病,可以循其相应经脉,而在体表一定部位表现出症状体征。如肝病可见两胁或少腹痛;心病可表现为胸前区及背部疼痛,并沿手少阴心经循行线路放射至手小指;胃病在足三里有痛觉异常等。《内经》对循经疼痛多有描述。这些循经病理现 反复出现,经过古人的观察和总结,更加深了循经感传的经络线路概念,并为“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络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络学说的建立,还与对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有关。这是一个从不经意或偶然发现某个部位被刺激后具有的治疗作用,到在医疗实践中反复应用;从用“砭石”治疗到用金属针准 入某“点”进行治疗的漫长过程。随着“穴位”发现越来越多,医疗经验越来越丰富,进而就会发现,某些具有相同或类似主治作用的穴位往往聚集于某一 上,这就形成了“线”的概念。这样反复印证,由“点”到“线”,便形成了经络的循行线路。当然,“穴位”的界定和经络学说的形成,也离不开当时的解剖和生理知识。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 曾用 方法对人体脏腑、脉等进行过观察,《内经》中有关经络的记述,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 观察得来的。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以及《灵枢·骨度》以“骨度”来定“脉度”等,皆有经络与 知识相关的记载。
    经络学说的形成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如十二经脉分手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络脉中的阴络、阳络;阴经行内,阳经行外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属关系;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开合枢”理论;经穴的命名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等等,都有阴阳五行理论贯穿其中。
    经络学说自《内经》以后, 发挥,日趋成熟。《难经》首创“奇经八脉”一词,对十二经脉的走向、病症、预后及奇经八脉的含义、功能、循行线路和病候等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对 和奇经的关系有明晰的阐发,对某些经穴(如八会穴)的特异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肾间动气为十二经脉之根”等理论,大大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东汉张机是将经络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典范,其著《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外邪侵犯经络、脏腑的由表及里的过程,创立了伤寒病的六经辨证纲领。晋·皇甫谧编著的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记载各经穴位349个,不但将“穴”与“经”联系起来,以经统穴,还通过交会穴的形式表现了各经之间的关系。唐·甄权对古 明堂图》进行修订,并以彩线标记之。宋·王惟一根据经络学说的分经布点,主持铸造经络穴位模型“铜人”两具,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较甄权的《明堂图》又前进了一步,统一了宋以前各家对经络和腧穴的某些不同看法。宋·王执中在其编著的《针灸资生经》中对腧穴进行了增补。元·滑寿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 基础上,编著而成《十四经发挥》,明 述了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气血运行的关系,首次提出“十四经”的命名,并着重对十四经的分布、循行线路及全身647个穴位进行了考证,发挥了十四经理论。明·李时珍对古代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写成《奇经八脉考》,他提出的“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的观点,对探讨经络学说的起源颇有启迪。杨继洲根据家传《针灸玄机秘要》的内容,博取历 医著述,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编撰成《针灸大成》一书,对经络、穴位针刺手法与适应症等,都作了颇有创意的探讨。清·姚澜的《本草分经》,论述了分经用药的知识。此外,清·陈惠畴的《经络图考》、黄谷的《明堂经络图册》、钱镜的《脏腑正伏侧人明堂图》等,对经络线路及穴位的 '标示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数码经络按摩仪危害  中医经络按摩手法视频  经络按摩一学就会  经络穴位按摩速查图典  舒梅数码经络按摩仪  诺嘉数码经络按摩仪  经络按摩仪危害  经络拍打养生法  经络保健操  女人经络养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