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安徽省公务员论坛 > 本文档由【学海网】www.xuehai.net提供,...
  • 本文档由【学海网】www.xuehai.net提供,...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3-10-15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此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育、范文、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word文档 公务员历年真题及解析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 《申论》A、B卷 安徽行政学院 安徽大科公务员考前培训 2012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真题解析 给定材料 【给定资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原因." 党的作风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执政党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给定资料二】 1、中部某省规定,全省乡以上党政主要领导每人包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村子,实地帮助指导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实现"十二五"收入翻番.当地农民告诉记者,他们以前对那些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的下乡干部非常反感,现在看到干部干着农活淌着汗,吃着土豆喝米汤,感到他们不再神秘,很亲切.该负责人明确要求,干部下乡住村要力戒形式主义,要立足于发展,结合实际,与农民一道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夯实发展基础.不能简单地给项目、给钱给物. 2、南方某省组织10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把脚印"印"在1000多万农户家里,也印在了农民心坎上.中部某省从2011年9月开始至2012年2月底,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3、北方某市每年派500名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基层是社会变革体现最直接的地方,也是群众工作生活的地方,年轻干部只有到基层锻炼,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4、西南某市要求,市政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一周时间,县政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半个月时间,新提任科级以上干部、新招录公务员每年至少用1个月时间,下基层、到村庄、入农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作出具体安排. 5、南方某市交管、交委、城管以及城建委等部门负责人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就承诺的交通秩序、便民自行车等问题,公开接受群众评议.一个多小时的"问政直播",让局长们"如火上烤".这档节目成了当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 6、东南某县组织开展"心连心、面对面"露天征求意见、城市建设咨询服务等活动,在桃江公众信息网上开通"党风廉政舆情在线"、"书记信箱"等栏目,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群众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 7、东南部某县农村党员本人对照党章要求,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具体承诺事项.具体内容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能做到几条就承诺几条.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主要在传授技术、筹措资金、扶贫济困、联系项目等方面作出承诺;年老体弱但威信较高的党员主要在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和村务监督等方面作出承诺;流动党员主要在提供致富信息、输出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作出承诺;女党员主要在孝敬老人、教育子女方面作出承诺;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党员主要在自律方面作出承诺. 8、西部某县以评选"最满意"和"不满意"公职人员和治理乡镇干部"走读"(即住在城市,工作在农村)为重点,把干部对群众的"知名度"和群众对干部的"知名度"作为干部提拔重用和奖惩的硬指标,促进干部作风的好转. 9、在访工作中,东北某县结合实际,首创领导干部包案工作载体,畅通了信渠道,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这是联系农村群众的好办法,该县要求干部克服困难,晚上主动带案入农户,驻村进行夜访,与群众面对面,说理讲法,使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10、中南部某省双龙乡干部纷纷到群众家中,倾心交谈,走访调研,体察民情,一是建立组织,分包到户.按照"带着问题去下访"的工作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每名成员分包10户群众,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二是设立问卷,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情况、生产情况、基本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幸福指标、生态环境、群防群治、干部作风等.三是认真总结、建章立制.对走访活动所征求到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同时,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普遍化. 1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级政府不断改进政府运行方式,通过建立政务微博,直接与群众互动,据最新数据显示,经过新浪网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已有2万家,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扩展到政府机构的各个领域. 12、社科院专家表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人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给定资料三】 1、总的来说,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也是好的,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形象. ①沈浩"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他的日记部分摘录如下: 2004年2月17日:小岗村与邻村比,基础条件还是好的,但是村容村貌太差,尤其是卫生状况,即便是学校环境也不是很好,我看工作就先从抓卫生开始.同村干部一起商量,订些制度,坚持下去,养成习惯会好起来的. 2004年2月24日:我认识到小岗人并不像外界所传的那样素质差.小岗人绝大多数是想发展、想富裕的.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要求村"两委"全体成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按干部的要求去做. 2004年8月17日:今天小岗村东段1200米大道终于开工了!开工第一天,村干部带头上阵,大家都表现的很卖力.尤其是以为姓唐的四川籍妇女干得特别出色,实在令人感动.谁说小岗人不能干,这位妇女的行为就是最有力的回答. ②"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党人的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杨善洲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被群众称为"草帽书记".他担任领导干部30多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是典型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很少呆在机关,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定个草帽,穿双草鞋,随身带着锄头、镰刀、嫁接刀等各种农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哪块地里的草长高了就锄两把,谁家需要嫁接苗木就帮着嫁接.地里看过了,群众访问过了,这才到乡上县上.群众觉得他没有"官架子",劳动中和他唠家常,诉委屈,就像邻居老农一样.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他发现问题,剖析矛盾,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并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的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有力措施.杨善洲说:"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2.随着新时期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社会矛盾的突显,少数党员干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有关报道,中原地区某镇原党委书记黄某在驻村走访过程中摆架子、走过场,事后却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吹嘘自己深入"问题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排忧解难.他在文中写自己为了帮助、感化全村出了名的"难缠户"四进其家,帮他栽菜苗、红薯苗,帮他挑水、抱柴、烧锅,为他处理宅基地纠纷,受感动的"难缠户"主动补交欠税.事实上,黄长林从未登过全家的门. 3.近年来,个别官员"雷人"语录视频,引发社会关注.仅举几例: 2011年,某官员:"我怎么知道有没有,你也不能打我电话,一打都局长,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我也不知道啊.你随便的群众就打我的电话,我认为你是一般群众."记者:"一般群众不能给您打电话是吗?"该官员回答:"当然不能打电话,我电话为什么要让你打". 中原某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起连体别墅和楼中楼.2009年6月17日,面对记者采访,该市规划局副局长逯某发出质问:"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某市市民致信市长信箱,质疑该市创建办不实地考察,仅限于网上作答的创建方式,认为"创建办网上创建要不得."就此信回复:"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面淡"(回复者打了错别字,应为"面谈").记者查询发现这封信件的处理部门显示是"创建办",处理情况为"办结". 据媒体报道,北方某县103名农民工到处奔波讨要被拖欠的近13万元工资,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向当地政府反映时,该县副县长曾写下书面保证:3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余,农民工的工钱仍没影儿.对此,该副县长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去做劝解工作,本来就是想让农民回去算了. 【给定资料四】 1、部分网民对少数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的评论: 网友A:问题形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素质问题,二是学习问题.这个素质主要指政治素质,就是某些官员骨子里还有那么一股官气、霸气、匪气和痞气,还有一种官本位,权本位的思想;某些官员自我感觉真是好极了,总以为他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而不是权力和职位的作用. 网友B:官员脱离群众背后是权力张狂,是对"衣食父母"缺乏敬畏之心. 网友C:这些官员,不是把自己当官就是太不把自己当官,根本不把人民放在心上.说到底,还是缺乏"民本"意识. 网友D:某些官员不注重自身学习,不看书,不读报,甚至内行人说外行话. 网友E:在这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政府公职人员随时有可能被置于聚光灯下,被送到麦克风前.但少数公职人员显然还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还很不适应面对媒体,不能与时俱进. 网友F:官场的熏染尤其是权力的侵染,已经使一些官员产生内在的俯视众生感,使他们不知道怎么跟民众交流,不知道怎么说群众喜闲乐见的话,出口就是训话、命令,甚至连媒体也当成下级,翘起二郎腿指手画脚起来. 网友G:当前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中官僚主义气浓厚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踢皮球的作风,以及拿"没时间""没精力"等借口当挡箭牌的工作作风确是不同程度存在的. 网友H:有些公仆文明素养低下,不会使用文明用语说话;有些公仆民生情怀缺失,群众本是衣食父母,却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有的公仆骄横跋扈,无法无天,唯我独尊,以为什么事都能自己说了算.他们的行为,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群干关系. 2、一篇网文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少数党员干部早已不信"为人民服务"更多信奉的是"为人民币服务".这样的思想,似乎符合了市场经济的因果关系,却降低了党人的要求,忘记了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党的立党之本,是党之所以能夺取政权和执掌执政的核心.丢掉了这一核心,还有党吗?在延安时,毛泽东就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更主要的是国家干部、党员对人民的责任,是为官者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承担,这种承担就是"为人民服务".一个党的干部,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整天想的是房子要大点,车子要好点,票子要多点,还能指望他"为人民服务"吗? 3、有些学者指出,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没干几年,就急于上调;干工作时过多地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声誉、声望.还有一些干部一事当前,先为自己和子女、亲属着想,为自己的小团体着想.有的刚提拔,就急着要车子、要房子,要各种待遇.有的干部一看到社会上有人先富起来,看到自己的同学或过去的同事成了"老板",心里就不平衡,就想自己怎么赶紧富起来.在这样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指导下,一些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就愈来愈远. 4、有关调查显示,少数干部似乎没有时间和经历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陷入文山会海,疲于应付.某乡一位党委书记颇有感触的说,由于上面各个部门都争先恐后地开会,而且还指名要"一把手"参加,否则就是不支持、不重视,为此,每个月至少有10天时间来回于县、乡之间,应付上级的会议.这还不算完,回来后还要召集开会,层层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这样一来,又得花10天时间泡在会上,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干本职工作的时间所剩不多. 5、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一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规定,如调查研究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机关干部下基层锻炼和帮助工作制度、联系点制度等,在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总体上看,一些制度也存在不足和缺陷,比如,这些制度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针对基层干部的多,针对领导机关干部的少,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促进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的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徒有其名.例如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征求意见箱,但没有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使群众的意见石沉大海. 【给定资料五】 理论文章摘要: 少数党员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不讲理,习惯于发号施令;不愿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群众有事自然会找上门来;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对工作没有指导性;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视群众的纯朴憨厚为愚笨,视有民主法制意识的群众为"刁民".有的干部,当群众向他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甚至不让群众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群众训斥一顿.结果是群众有话不敢说,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少数干部,不从实际出发,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更有甚者,借助手中的人权、事权、财权,干预非主观部门和其他所能影响到的领域的事务,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甚至非法利益.有的不愿意做思想教育工作,"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 有的干部工作中遇到问题,特别是一些棘手的问题,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作过细的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又不具有可操作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有的工作不深入,对基层实际情况调查了解不够,作决策时从来不认真听取群众的声音,习惯于下命令作指示;有的对待工作只求形式不求实绩,往往只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置群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有的工作时间,大都在开会,或者陪伴领导,很少过问工作事务,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该处理的工作拖延不处理,功利思想严重,有的不能从长远、大局角度想问题,做决策不认真调研,也不考虑长远,只注重表面而不考虑结果;有的不了解基层基本情况,或者掌握情况不准确,如对人口的发布、联系方式、群众诉求等不清楚. 有的与群众语言交流、思想交流少,加上自身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生活贪图享受,对群众冷暖安危置若罔闻,看不到群众的疾苦,听不到群众的呼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及时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依旧存在.一些干部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视领导为父母,把人民当奴仆. 有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了解群众思想动态,特别是对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存在误区或者模糊部份,甚至一知半解,以及在执行政策时走样,造成访等问题,进而影响党委政府对政策的执行力和形象、威信、口碑.有的不会说群众语言,不敢于与群众面对面.特别是在调解群众利益矛盾纠纷时,手足无措,如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无法将党的惠民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符合条件的每一个对象. 【给定资料六】 1、"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民生服务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服务.只有准确及时的发现百姓需求,第一时间主动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才能赢得百姓的好评,这是检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一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向上发展的内生动力. 2、中央党校专家指出,近年来,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正逐步由生存型想发展想升级,我国公共需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增长迅速,主题多元,结构复杂、需求多样的特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 3、2011年,半月谈杂志社民意调查中心特别策划实施了"我需要的社会服务"大型调查.通过遍布全国的调查员队伍,在北京、上海、山西、湖北、甘肃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938份. 本次调查重点关注了百姓生活中真切可感的民生类社会管理服务.调查显示,超九成被访者认可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本次调查请被访者对当前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进行了打分(满分为100分),57%打出了81分~100分的高分,超九成(91%)被访者认可政府供给的社会服务(打分超过或等于60分),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平均打分为76.3分. 不同地区人群对社会服务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分别计算样本数50个以上的省份社会服务满意度得分,可以发现山东、上海和河南的分数位居前三位,甘肃和云南则勉强及格.总体上,东、中部地区的社会服务满意度高于西部地区,社会服务的理念和水平仍与经济发展情况有一定联系. 39%的被访者对"我们这里市场上提供的食品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提出了质疑,"我们还能吃什么"的叩问在毒奶粉、瘦肉精、香精包子被接连曝光的当下振聋发聩. 49%的被访者对"现在市场上粮油蔬菜等物价稳定"表示不认同,被访者对于抑制通胀(27.3%)和稳定物价(26.9%)的呼声非常强烈. 31%的被访者不同意"社会治安良好,极少听说社区内有打架斗殴、盗窃诈骗等社会治安事件"的表述,民众的社会安全感不高. 49%的被访者同意"我们这里的适龄青少年都能够享受到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表述.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均衡,45%的被访者不同意"我们这里的中小学校教育水平没有很大差别,学生不需要择校"的判断 65%的被访者同意其"居住地周边不存在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业生产行为",60%认同"居住地生活环境所受污染没有危及我们的健康",1/5的被访者希望政府优化"三废垃圾处理"(20%),整治"居住环境污染"(16.7%). 80%的受访者同意"我所在的社区(村)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服务站"的表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令人满意.到医院就诊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仍有6%的受访者对"如果生了病,我去医院看病就医很方便"表示"很不同意". 总体上农业生产服务的满意度很高,但"我们居住地有农田水利设施,且维护良好"、"我能获得生产所需的各种农技服务"等项得分较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不能令人满意,农技服务供给能力有待增强. 水电暖供应受到了被访者的基本认可.但是北方的受访者有近三成(27%)不同意"我们当地暖气供应较好,极少有中断的情况"的说法,每年冬天供热中断、热力不足都会给一些家庭带来困扰.此外,还有不少受访者对自来水的水质存有疑虑,硬度、漂白剂使用等问题备受关注. 本次调查显示,民意表达机制本身是在多层次运作的:31.5%的被访者表示小区、村里事务曾进行过"公开讨论",21%表示在政策法规制定时曾"征求公众意见",16.2%表示当地政府或社区组织曾"召开听证会".但是,70.3%的被访者表示没有参加过以上这些民意表达活动.这就要求社会构建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使得正常的利益博弈、利益纠纷能通过制度平台迅速化解. 本次调查显示,民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是"减轻医疗负担"(52.5%)、"解决或改善住房条件"(51.3%)以及"利益受损后维权"(41.5%). 本次调查显示,提升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水平成为紧要问题.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在中国的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这种流动对社会管理和服务提出很大挑战.在传统的户籍管理之外,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回避. 4、社会专家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农村的重大事件中65%为侵占土地问题,中央党校专家说,政府应该在问题处于萌芽期就着手解决,以人为本,悉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与百姓沟通,排解百姓的困难. 三、作答要求 (一)10分 假定题本给定资料是领导要求你编辑的内参资料,为方便领导阅读,请在给定资料前加15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要求:概括全面、准确、言简意赅.) (二)14分 请就【给定资料六】中民生服务调查情况,分析其所说明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性的意见.(要求:分析准确;观点明确;200字左右.) (三)9分 根据【给定资料五】(即"理论文章摘要")用"在上群众"的表达形式,仿照例句:"在作风上脱离群众",归纳概括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其他三个主要方面表现. (四)22分 参阅(资料二),为xx市(或者xx县)代拟一份关于进一步搞好"大走访"活动通知.(要求:1.只要写标题和正文;2.内容周全,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合体;3.400字左右.) (五)45分 近期,《xx日报》拟开辟"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着力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专版.为此,该报邀请部分党员干部撰写文章,并附参考资料(题本中的给定资料).根据领导要求,请你结合参考资料,以"权为民所用"为主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1.自拟标题;2.观点正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论述深刻,有说服力;3.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语言流畅.不得照搬资料,不能写成对策建议性文章) (一)假定题本给定资料是领导要求你编辑的内参资料,为方便领导阅读,请在给定资料前加15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 【题目分析】 内容提要也就是内容说明、内容简介,考生可以理解为概括题本的主要内容.因此,考生需要关照全部给定材料,在阅读材料的时候,考生可以根据主旨句提取出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最后再将其整合,精练语言,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加强改进的重要性.各地党员干部深入实际、基层、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涌现出沈浩、杨善洲等大批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典型,也存在少数脱离群众的现象.网民认为是由于官权本位思想浓厚,敬畏之心和民生情怀缺乏.民生需求突出,应提供群众满意的民生服务. (二)请就"给定资料六"中民生服务调查的情况,分析其所说明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性意见. 字数要求200字. 【题目解析】 该题目为综合型分析题.既要求对问题进行进行分析、概括,又要得出结论.题目要求就民生服务调查情况,可见考查的内容集中分布在材料6. 首先,分析的问题主要分布在材料6第3段.第3段调查的内容有社会管理服务、区域服务评价差异、食品安全、物价膨胀、社会安全、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三农、公共交通、水电供暖、社会组织需求共12个方面的调查,考生在答题时不能一一列出各个要点,而是将其划分归类.可划分为组织管理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区域服务评价差异、社会组织需求);社会保障服务(教育、医疗、环境);公共安全(社会稳定、食品、市场稳定);环境问题;公共基础设施(农业设施、公共交通、水电供暖)五个方面作答. 其次,得出结论.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通过材料六的第3段民意调查的分析间接得出结论;其二,通过材料六第1、2段直接得出结论. 再次,答题思路要清晰,分"说明问题"和"结论意见"两个层次作答. 【参考答案】 一、说明问题: 1、组织管理.居民组织服务需求高,但地区间评价差异大; 2、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满意,但资源分布不均; 3、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隐患大,社会安全感差,物价上涨严重; 4、生活环境.环境满意度低,改善意愿强烈; 5、基础设施.水电供暖率高,但农田水利、农机设施差,公共交通满意度低; 二、结论意见:居民需求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政府应改善创新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元化民生需求. (三)根据"给定资料五"用"在上群众"的表达方式,依照例句,"在作风上脱离群众"归纳概括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其他三方面主要表现. 【题目解析】 该题为创新型题目.给出参考案例,答题格式固定,要求语言简洁,归纳概括资料五的几层涵义. 【参考答案】 在思想上淡忘群众;在感情上疏远群众;在工作上敷衍群众 (四)根据"给定资料二"为XX市(或XX县)代拟一份关于进一步搞好"大走访"活动的通知(1、只写标题和正文 2、内容周全,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合理 3、400字左右) 【题目分析】 本题只要求写标题和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公文写作.主要注意两点: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正文一般由"背景交代+具体要求+希望和要求"三部分构成. 【参考答案】 XX市关于进一步搞好"大走访"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委、办、局: 我市历来重视干部下基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了进一步克服过去下乡"转转",简单给钱给物给项目的形式主义作风,市委市政府特对本次 "大走访"活动做出如下通知: 一、组织要求: 1、"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党书记带头,广大干部和党员广泛参与. 2、下基层时间:市级干部每年至少1周、县级至少半月,新提任科以上干部至少1月. 二、目标要求: 1、结合实际,与农民一道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 2、党政主要领导要实地帮助农民开辟生产门路. 三、实施办法: 1、党政负责人公开接受群众评议,评议分作为奖惩硬指标. 2、干部要与群众直接与群众互动,公开说理讲法,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3、广大党员可以对照党章要求,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具体承诺事项. 坚持深入基层、知民情解民忧,这是我们的工作始终获得群众支持的关键.各级干部到基层锻炼,要切实与群众打成一片,办实事,促发展,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五)近期"XX日报"拟开辟"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着力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专版,为此,该报邀请党员干部以"权为民所用"为主题,写一份800——1000字的议论文(1、题目自拟 2、观点正确 3、层次清晰、条理清楚 4、不能写成对策性论文) 【题目分析】 可以从权力来源、执政为民等角度来论述;不能单纯写成呆板枯燥的对策性文章,这是安徽申论文章写作的一贯特点,单纯写成对策的文章会直接判为三等以下. 【答题要点】 1、党的执政权力源于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可以结合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经典论述展开; 2、执政为民是我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是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 3、重点:联系材料和当前实际,谈谈党政干部脱离群众的种种表现极其危害,进一步论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 4、当前形势下,如何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确实用来服务人民. 201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真题(B卷) 一、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给定资料四>与<给定资料六>中两处划线的句子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用简洁的短语,概括"微公益"的主要特征.(要求:以①②③④的表达形式分点列出;语言要简洁,不要展开,也不要连成一篇短文.)(8分) 三、根据给定资料,用最简洁的语言(短语),以①②③④的表达形式,分类归纳为4种微博公益的主要救助方式.(提示:对给定材料中的众多事例,如"多背一公斤"、"茶缸捐米"、"爱心午餐"、"铅笔换校舍"、"微博打拐"等,要先分类然后在进行归纳.)(12分) 四、"微公益"这种公益慈善活动新形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仅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同时也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为了了解微公益活动的情况,借鉴这种公益活动的经验,**市民政局领导指定办公室秘书小张编辑一期有关"微公益"的专题简报.假定题本的给定资料就是小张所收集、编辑的该期简报的材料.请替小张代拟一份"编者按",阐明该期简报内容的重要性和编辑意图.(要求:内容周全,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言简意赅;350字左右.提示:本简报的"编者按"须包含背景、资料内容的概述、编者的评价和编辑目的等.)(25分) 五、结合材料,以"微公益?学雷锋"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将"微公益"与"学雷锋"结合起来论证;2.观点明确,论述深刻,内容充实;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50分)? 201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真题解析(B卷) 一、【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句子理解题,题目要求对给定资料四和给定资料六划线句子的含义进行总结、归纳,说明其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准确把握对句子的理解,必须首先清楚组成句子的关键词语的意思.这个过程与词语解释比较相似,即明确句子中关键词的内涵.要与相关资料的内容相联系,通过对句子中各个关键词外延的把握,确定关键词符合给定资料内容的实质,明确各个关键词的意义之后,将其串联起来,以具体的资料内容为依托,形成对整句话的完整理解. 二、【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首先可以确定概括的主体是"微公益"的主要特征.其次,关注要求,使用题中要求序号表示,而且无需展开,降低作答难度. 【参考答案】 ①异于传统公益②普通民众为主体③以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常态行为为主④易于接受,影响巨大⑤明星重视⑥公开透明⑦需道德和法律保护 三、【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首先可以确定归纳的主体是微博公益的主要救助方式,且题干明确说明是四种.其次,关注提示信息,先分类然后进行归纳. 【参考答案】 ①以物易物:铅笔换校舍、垃圾换鲜花 ②募集善款:老兵回家、爱心午餐、免费午餐、卖爱心募捐、一个粉丝一毛钱、拍卖衣服募集善款 ③细微举动助人:多背一公斤、茶缸捐米、爱的摇篮--阿里母婴计划、转发马铃薯滞销信息、鸡蛋暴走、随手拍 ④亲身参与:滴水公益、拍手鼓掌 四、【参考答案】 编者按:由于我国慈善体系的不够透明以及慈善环境的不成熟,而民间又缺乏有公信力的组织,慈善一直都是"有钱人"的事业.强调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的"微公益"应运而生.该期简报从微公益产生的背景,其表现形式,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质疑方面给大家剖析了微公益活动的情况.从这期简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微公益对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意义,即它有着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它存在的问题,即它和很多大型的公益机构一样都需要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不过,在当前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微公益的存在有着其不可替代的意义.该简报对微公益有了非常全面的探讨,可以让读者对微公益有清晰辩证的认识,有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五、【参考例文】 吹微公益之暖风 ?创学雷锋新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加入并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个平民的草根公益应运而生,它就是"微公益".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真正实现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如今,"微公益"这一新名词已然成为人们心中"学雷锋"的代名词,它们共同诠释了真、善、美的涵义,成为新时代道德进步的强音. 比起一项"活动","微公益"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传递着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伴随着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它,正在以年轻时尚的方式向雷锋精神致敬,是"学雷锋"的新时代表现.与此同时,"雷锋精神"标签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已被年轻一代注入了更多的新内涵,成为"微公益"的动力之源.雷锋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高调的宣示张扬,但他正是以其"平凡"的一生,证明了"公者千古,私者一时"的道理,成就了一个民族道德建设的前行者.正如"微公益"用行动向整个社会告知着,平凡之人可拥有不平凡的心灵,从而为他人做不平凡之事. "学雷锋"是"微公益"的动力之源.雷锋精神是在中国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孕育和锤炼出来的高尚精神,代表了人类进步的最核心的价值趋向.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雷锋精神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鼓舞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而处在现代社会的"微公益"正是以此为动力之源,发掘身边微小的社会需求,并借助微博这样创新的平台,甚至通过隐姓埋名的方式,把爱心付诸行动,将雷锋精神在生活中处处得以实践. "微公益"是"学雷锋"的新时代表现.随着时代的更新与变化,雷锋精神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今天,我们实践雷锋的实践,追求雷锋的追求,就是不断地为雷锋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因子,让雷锋精神常在常新."微公益"提供了这样一个创新的平台,通过各种活动,让大家产生公益意识,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起到公益所追求的"公众付出、公众受益"的效果.志愿者们关注低碳,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注教育,让每个人共享教育权利;关注社区发展,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共建和谐社区……这些行动都在一点一滴中丰富着"学雷锋"的时代内涵. "微公益"和"学雷锋"共同体现着通过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平凡之人同样可成不平凡之事的道理.如今,公益已经不再是少数人业,我们已步入人人公益的时代.积极倡导"微公益"之风,把雷锋精神扩展化、具体化、革新化,通过微小的一投足一行动,爱心就将在你我心中流淌,公益就将在互联网上传播,这种流动与传播将永不停歇,长久流传.? 本文档对您参考价值不大? 百万文档,终有你所需! 文档搜索引擎:http://www.wordwendang.com/search/ 如您认为此文档对您有较大帮助,期待您能在微薄、博客、网站和论坛等网页宣传本站链接. 链接网址:http://www.wordwendang.com 链接名称:中文word文档库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2012安徽公务员职位表  2012年安徽公务员成绩  安徽公务员考试论坛  安徽公务员论坛  安徽公务员论坛qzzn  安徽公务员面试论坛  2012内蒙古公务员招聘  2012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2012河南公务员职位表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