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 >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
  •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9-05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protecting slope with bush in karst area 贵州省地方标准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protecting slope with bush in karst area 主编单位: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2年月日2012年 贵阳 前言本规范根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下达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规范编制任务的通知》(黔建科通〔2011〕352号)的要求,以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编单位,会同9个单位共同编制完成,广泛征求了各有关专家、单位意见,经多次研讨、修改,审查批准执行. 本规范共8章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稳定性评价、材料、设计、施工及养护、质量检验、验收和维护等. 本规范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检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寄交主编单位,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 主编单位: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边坡生态防护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贵阳市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站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晁建强 陈宗强 陈人福 曾奕辉 赵福滨 阮正陈梦晖 王文华 鲁迟杨寅须六平 袁盛华 主要审查人员:毛方益 田勇许家强 夏思阳 李万里 邹天才 童印佩 曹卫峰 孙锐锋 姚军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 5 3.1 一般规定 5 3.2 边坡类型 5 3.3 防护方式 6 4 稳定性评价 8 4.1 一般规定 8 4.2 调查84.3 勘察85材料10 5.1 一般规定 10 5.2 锚固件材料 10 5.3 注浆材料 11 5.4 护坡构件 11 5.5 喷播材料 13 6 设计14 6.1 一般规定 14 6.2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流程 14 6.3 坡面整理 14 6.4 护坡构件设计 15 6.5 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设计 16 6.6 植物种子选配设计 18 6.7 喷播 18 6.8 排水设计 20 7 施工及养护 21 7.1 一般规定 21 7.2 坡面整理 21 7.3 护坡构件布置 21 7.4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 22 7.5 养护 23 8 质量检验、验收和维护 24 8.1 一般规定 24 8.2 质量检验验收 24 8.3 维护管理 25 附录A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26 附录B 坡面类型及锚固件规格 27 附录C 植物种子选配表 28 本规范用词说明 29 引用标准名录 30 附:条文说明 31 1 总则1.0.1 为利用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保护喀斯特地区自然坡面和工程坡面,促进我省边坡生态防护及石漠化综合改善工程技术规范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困难的裸露岩质或以岩质为主的自然边坡和工程边坡的灌木护坡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应在稳定边坡的基础上进行. 1.0.4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除执行本规范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 术语2.0.1 喀斯特 karst 喀斯特是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地区以化学溶蚀为主的地质作用及其所产生现象的总称,又称为岩溶. 2.0.2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为碳酸盐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2.0.3 边坡 slope 边坡是指天然斜坡或经施工开挖后形成的堑坡或填方边坡等. 2.0.4 危岩 dangerous rock 被结构面切割、在外应力作用下松动变形的岩体. 2.0.5 边坡环境 slope environment 边坡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水系、建(构)筑物、道路管网及绿化环境. 2.0.6 植物群落 plant community 在环境相对均一的地段内,有规律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类的组合. 2.0.7 水土流失 water and soil loss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应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2.0.8 灌木 bush 无明显主干,短小丛生的木本植物. 2.0.9 灌木护坡 protecting slope with bush 在边坡坡面种植适宜喀斯特地区生长的灌木,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美化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2.0.10 构架 frame 边坡工程防护在坡面形成的菱形网格、井字梁、人字形骨架等结构设施. 2.0.11 永久性边坡 permanent slope 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边坡. 2.0.12 T型植生板 T-vegetation board 由挡条、定位块、圆钉组成,为营养基质在坡面提供一个平台附着,以便更好的提供植物生长的生长环境. 2.0.13 植生格 vegetation grid 由注塑机根据模具加工而成,为营养基质在坡面提供一个平台附着,以便更好的提供植物生长的生长环境. 2.0.14 人工土壤 artificial soil 由人工配制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 2.0.15 育苗基质 nursery matrix 混合有植物种子的人工土壤. 2.0.16 喀斯特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 karst special additives for protecting slope with bush 用于改善人工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增加人工土壤保水性能和渗水性能,提高护坡基质附着力强度和抗暴雨冲刷能力,使灌木更易于生长的物质.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采用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应取得下列资料: 1 边坡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 2 边坡植物生长环境资料; 3 边坡高度、坡脚高程和边坡平面尺寸; 4 施工技术、设备性能、施工经验和施工条件等资料; 5 条件类同边坡工程的经验; 6 收集工程边坡的支护治理资料. 3.1.2 边坡坡面设计对不稳定边坡,应采用加固与灌木护坡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 3.1.3 边坡坡面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排水系统. 3.2 边坡类型 3.2.1 边坡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按照附录A《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确定. 3.2.2 边坡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时,其风化程度应按表3.2.2确定. 表3.2.2 坡面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 名称风化特征 未风化 结构构造未变,岩质新鲜 微风化 结构构造、矿物色泽基本未变,部分裂隙面有铁锰质渲染 中风化 结构构造部分破坏,矿物色泽较明显变化,裂隙面出现风化矿物或出现风化夹层 强风化 结构构造大部份破坏,矿物色泽较明显变化,长石、云母等多风化成次生矿物 全风化 结构构造全部破坏,矿物成分大部分风化成土状 3.2.3 边坡岩石坚硬程度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定量表示,R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2.3确定. 表3.2.3 R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 Rc(MPa) Rc>30 Rc≤30 坚硬程度 硬质岩 软质岩 3.3 防护方式 3.3.1 不同岩石边坡类型、边坡坡率采用的灌木护坡设计方式,按表3.3.1确定. 表3.3.1 防护方式 边坡类型 边坡坡率 防护方式 硬质岩 1:0.00~1:0.25 植生格挂网直喷 1:0.25~1:0.50 植生格挂网直喷或T型植生板挂网直喷 1:0.50~1:1.00 T型植生板挂网直喷或挂网直喷 1:1.00~1:1.25 挂网直喷或直喷 软质岩 1:0.25~1:0.50 植生格挂网直喷 1:0.50~1:1.00 植生格挂网直喷或T型植生板挂网直喷 1:1.00~1:1.25 T型植生板挂网直喷或挂网直喷 1:1.25~1:1.50 挂网直喷或直喷 4 稳定性评价 4.1 一般规定 4.1.1 灌木护坡工程设计前应进行调查、勘察. 在确定灌木护坡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边坡工程的稳定性、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厚度的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对不稳定边坡,应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4.2 调查4.2.1 灌木护坡工程设计前的调查应包括土地利用和规划情况、施工条件、道路交通等. 4.2.2 一般调查还应包括工程的下列内容: 1 自然坡面或以往的挖方、填方记录; 2 周边自然景观、稳定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4.3 勘察4.3.1 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地层的工程地质、地貌、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 4.3.2 工程勘察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应力对边坡岩土资源破坏和损失现状; 2 施工方法的适应性; 3 在工程区域近五年气象资料,包括年、月平均降水量,年、月平均气温,最长连续干旱时间、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等; 4 调查工程区域边坡类型、坡率、坡高、岩性、表层岩体风化程度、有无涌水及排水情况等. 4.3.3 根据勘察结果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5 材料5.1 一般规定 5.1.1 灌木护坡采用的材料和护坡构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相互之间不得产生不良影响,残留物不影响周边环境,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相关规定. 5.1.2 材料和护坡构件应经济适用. 5.1.3 材料和护坡构件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除符合本规范提出的要求外,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5.2 锚固件材料 5.2.1 锚固件材料可分为主锚固件材料和次锚固件材料.锚固件材料端部需锐化处理. 5.2.2 锚固件采用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选用钢筋,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 主锚固件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3 次锚固件可采用热轧光圆钢筋; 4 钢筋裸露部分宜做防锈处理. 5.2.3 主锚固件规格见附录B,次锚固件钢筋直径不小于8mm. 5.2.4 锚固件采用木质材料的,木质材料强度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相应要求. 5.3 注浆材料 5.3.1 主锚固件材料需要水泥系注浆材料加固的,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水泥强度不小于32.5MPa; 2 水泥系注浆材料采用的水,必须经试验确认对水泥浆体和杆体材料无腐蚀性; 3 注浆材料采用的细骨料应选用最大尺寸小于2.0mm的砂,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其他有害物质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 5.4 护坡构件 5.4.1 护坡构件由T型植生板或植生格、固定网、锚固件以及扎丝等组成.根据坡率、坡高及边坡类型等实际情况确定其构件的组成. 5.4.2 护坡固定网采用钢(铁)丝网,钢(铁)丝网丝径、网孔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动态设计,网丝直径应不小于2.0mm,网孔宜采用50mm*50mm~65mm*65mm. 5.4.3 T型植生板由挡条、定位块、圆钉组成,连接应牢固,其组成如图5.4.3所示.挡条长、宽、厚尺寸分别宜为500~1000mm、50~80mm、8~10mm;定位块长、宽、厚尺寸分别宜为50~80mm、50~80mm、8~10mm;圆钉尺寸宜为30~50mm. 图5.4.3 T型植生板组成 5.4.4 植生格由多个六边形拼装而成,宜采用塑料制品,其构造如图5.4.4所示.植生格长度宜为500~1000mm;单个植生格的宽厚宜为50~150mm. 图5.4.4 植生格示意 图5.4.4 植生格 5.4.5 固定T型植生板、植生格,宜采用22号扎丝绑扎固定,扎丝长度宜为150~170mm. 5.5 喷播材料 5.5.1 喷播材料分为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 5.5.2 人工土壤由土壤、泥炭土或人工腐殖质、植物粉、植物纤维、肥料和喀斯特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组成. 5.5.3 育苗基质由人工土壤和灌木种子按一定配合比组成. 5.5.4 喀斯特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必须符合本规范第8.2.4条规定.不得含有对环境有害的残留物. 5.5.5 植物种子以灌木植物为主,并符合以下条件: 1 植物种子应有相应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 2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易于生长、根系发达、固土护坡能力强的种类; 3 所选用的植物种子宜采用混合植被种子,能形成包括常绿和落叶灌木、抗逆性强的小乔木和多年生草本的植物群落; 4 未规定质量要求的植物种子应在使用前进行发芽试验、种子配合比试验,确定种子用量后方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 5.5.6 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配置用水不得使用污水,其水源必须经试验确认对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无害,并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 6 设计6.1 一般规定 6.1.1 在灌木护坡设计前,应依据本规范第4章稳定性评价的结果,对采用灌木护坡的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评估,对施工可行性做出判断. 6.1.2 同一个边坡存在不同类型坡面应分别设计. 6.2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流程 6.2.1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流程见图6.2.1所示. 6.2.2 应根据目标植物群落进行护坡构件设计、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设计、植物种子选配设计. 6.3 坡面整理 6.3.1 清除坡面上松动的浮石、危岩等不稳定部分,应自上而下,分区段进行. 6.3.2 对于整齐平滑岩石坡面、硬质岩坡面及喷射混凝土坡面,应人工开凿种植孔以利灌木根系伸入.种植孔间距及其深度宜大于500mm,种植孔径宜为10mm~100mm. 6.3.3 坡面凹陷深度大于500mm、面积大于1m2的部分应用植生袋装入人工土壤进行填充.植生袋填补坡面凹陷部分后,应用直径不小于18mm、长度不短于700mm的锚固件进行固定. 6.4 护坡构件设计 6.4.1 护坡固定网从坡顶到坡底顺序铺设并张紧,坡顶、坡侧面预留范围内,以及极软质岩和岩壁裂缝处的坡面应采用主锚固件,其他坡面均可采用次锚固件.锚固件固定后,用扎丝绑扎护坡固定网,使网固定. 6.4.2 坡顶、坡侧面预留长度不小于500mm,固定网搭接长度纵向不小于100mm,横向不小于50mm.采用挂网直喷,网与坡面间距,不小于40mm,不大于60mm. 6.4.3 T型植生板设置在护坡固定网下,成水平布置.T型植生板行间距宜为300~800mm,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m. 6.4.4 植生格紧贴坡面放置,用扎丝固定在主锚固件上.根据坡面状况,植生格可单个或组合成多个使用.植生格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0mm,行间距宜为800~1500mm. 6.4.5 坡面为硬质岩的,应在护坡坡面先钻孔再插入锚固件.锚固件插入后不牢固的,应用注浆材料加固. 6.4.6 主锚固件的设置:挂网直喷、T型植生板挂网直喷应不小于1个/m2;植生格挂网直喷应不小于4个/m2. 6.4.7 次锚固件的设置:T型植生板挂网直喷、植生格挂网直喷应不小于2个/m2. 6.5 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设计 6.5.1 人工土壤配合比宜符合表6.5.1的规定,允许误差为±5%. 表6.5.1 人工土壤配合比 序号 材料用量(kg/m3) 所占比例(%) 1 土壤 550 42.93 2 泥炭土(或人工腐殖质) 58 4.53 3 植物纤维 25 1.95 4 植物粉 40 3.12 5 肥料 5.8 0.45 6 喀斯特灌木护坡添加剂 2.5 0.20 7 水600 46.83 8 合计 1,281.3 100 6.5.2 人工土壤应严格投料顺序和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人工土壤配置的投料顺序为:水→土壤→泥炭土(或人工腐殖质)→植物纤维→植物粉→肥料→喀斯特灌木护坡专业添加剂.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以材料拌合均匀并达到喷播要求为准,搅拌时间不少于60s. 6.5.3 育苗基质配合比宜符合表6.5.3的规定,允许误差为±5%. 表6.5.3 育苗基质配合比 序号 材料用量(kg/m3) 所占比例(%) 1 土壤 550 41.50 2 泥炭土(或人工腐殖质) 100 7.55 3 植物纤维 30 2.26 4 植物粉 30 2.26 5 肥料 10.5 0.79 6 喀斯特灌木护坡添加剂 4.4 0.33 7 混合植物种子 参照6.6.3条 不算作比例范围 8 水600 45.30 9 合计 1,325.15 100 6.5.4 育苗基质应严格投料顺序和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育苗基质配置的投料顺序为:水→土壤→泥炭土(或人工腐殖质)→植物纤维→植物粉→肥料→喀斯特灌木护坡专业添加剂→混合植物种子.搅拌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以材料拌合均匀并达到喷播要求为准,搅拌时间不少于60s. 6.6 植物种子选配设计 6.6.1 灌木混合植被种子选择应考虑气候、土壤、水文、地质、朝向等因素. 6.6.2 植物种子选配必须考虑各种子之间生存的互适性、化感作用,形成生物多样化环境,加强水土保持.植物种子选配见附录C. 6.6.3 植物比例根据植物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每平方米播种量确定用量. 6.7 喷播 6.7.1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应采用专用设备进行喷播.喷播应采用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喷播顺序应自上而下. 6.7.2 人工土壤应覆盖全部种植坡面,喷播厚度应根据坡面岩土类型及边坡坡率进行确定.在T型植生板或植生格上部喷播厚度不应小于50mm,下部喷播平均厚度不应小于10mm,并应覆盖80%以上的护坡固定网.直喷和挂网直喷平均喷播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覆盖95%以上的护坡固定网,如图6.7.2所示. 图6.7.2 人工土壤喷植示意图 6.7.3 育苗基质应均匀喷播并全部覆盖在人工土壤上. 6.7.4 人工土壤可全年喷播.育苗基质的喷播时间宜为每年的2月、3月、4月、5月、6月、9月、10月、11月,在其他月份喷播的应采取保护配套措施. 6.7.5 喷播完成后应覆盖遮荫网,扎紧边口. 6.8 排水设计 6.8.1 坡顶应设置截水沟,边坡坡脚和分级平台应设排水沟. 6.8.2 根据现场坡面情况,每隔30m~50m应设置纵向梯级. 6.8.3 边坡有涌水或渗水严重的部位,应设置泄水孔,并用排水管导流至排水沟或截水沟.泄水孔直径不宜小于100mm,外倾坡率不宜小于5%. 7 施工及养护 7.1 一般规定 7.1.1 灌木护坡施工前,应根据边坡的设计文件、现场条件和环境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7.1.2 施工前,检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 7.1.3 灌木护坡施工工艺流程如图7.1.3所示. 7.2 坡面整理 7.2.1 拆除作业面障碍物,开辟施工通道,清除边坡浮石、危岩.埋设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厚度的标志. 7.2.2 对于整齐平滑的岩石坡面应进行开凿处理,保持坡面粗糙. 7.2.3 凹陷部位宜采用植生袋填充. 7.2.4 受喷播面有滴水时,喷播前应做好治水排水工作. 7.3 护坡构件布置 7.3.1 护坡固定网应由坡顶至坡底贴近坡面铺挂,边坡边界须用主锚固件固定.坡面固定网采用主、次锚固件固定. 7.3.2 固定网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7.3.3 T型植生板、植生格与固定网或锚固件绑扎牢固,其尺寸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坡面实际凹凸情况确定. 7.4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 7.4.1 先喷播人工土壤,再喷播育苗基质.喷播应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喷播顺序应自上而下. 7.4.2 雨天不宜施工,气温低于5℃及高于40℃不应施工. 7.4.3 向喷播设备供料应连续均匀;喷播设备正常运转时,料斗内应保持足够的存料;喷播作业完毕或因故中断喷播时,必须将喷播设备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 7.5 养护 7.5.1 喷播育苗基质后,应遮荫浇水防止水份蒸腾.根据气温、降水、病虫害、灌木种类等情况,对坡面进行养护. 7.5.2 喷水设备应采用摇臂喷头移动喷洒,杜绝高压水头直接喷射. 7.5.3 植物一年生长期内,应进行以下养护: 1 每半年施肥一次; 2 每季度喷洒一次农药; 3 防止人为破坏或其他破坏. 8 质量检验、验收和维护 8.1 一般规定 8.1.1 灌木护坡工程应进行材料质量检验,对坡面整理、固定护坡构件、喷播人工土壤、喷播育苗基质、养护等各工序进行分项验收.上一道工序在监理的监督下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8.2 质量检验验收 8.2.1 灌木护坡工程的原材料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 2 材料现场抽检; 3 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的配合比试验; 4 植物种子使用前的发芽试验、种子配合比试验. 8.2.2 坡面整理、护坡固定网、锚固件施工等工序在进入下一道工序前,均须进行分项验收,分别填写验收记录并签字. 8.2.3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厚度须符合设计要求. 8.2.4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完成1h后,能抵抗小到中雨的冲刷;喷播完成8h后,能抵抗中到大雨的冲刷, 基质的流失率应小于2%. 8.2.5 一个自然生长周期后,植被覆盖率不应小于85%,植物的病虫受害发生率不应大于1%. 8.2.6 灌木护坡工程竣工养护一年后,应交付建设单位,并由施工单位承担一年的保质期. 8.3 维护管理 8.3.1 灌木护坡工程竣工交付前和交付建设单位一年内,由施工单位负责对坡面植物进行维护及保护. 8.3.2 灌木护坡工程竣工交付建设单位一年后,由建设单位对坡面植物进行维护及保护. 8.3.3 当护坡固定网、锚固件和T型植生板、植生格体系存在缺陷或失效时,应采取修补措施,补喷育苗基质. 附录A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表A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名称定性鉴定 岩石特征 硬质岩坚硬岩 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浸水后,大多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 较坚 硬岩 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浸水后,有轻微吸水反应 中风化的坚硬岩;未风化~微风化的 软质岩较软岩 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感,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强风化的坚硬岩;中风化的较坚硬岩;未风化~微风化的 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 强风化的坚硬岩;中风化~强风化的较坚硬石;中风化的较软岩;未风化的泥岩等 极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 全风化的各种岩石;各种半成岩 附录B 坡面类型及锚固件规格 表B 坡面类型及主锚固件规格 边坡类型 边坡坡率 材质 规格 硬质岩 1:0.00~1:0.25 钢筋 14≤Φ≤16mm;l≥400mm 1:0.25~1:0.50 钢筋 12≤Φ≤14mm;l≥300mm 1:0.50~1:1.00 钢筋 10≤Φ≤12mm;l≥200mm 1:1.00~1:1.25 钢筋 Φ≥10mm;l≥200mm 软质岩 1:0.25~1:0.50 钢筋 14≤Φ≤16mm;l≥450mm 1:0.50~1:1.00 钢筋 12≤Φ≤14mm;l≥400mm 1:1.00~1:1.25 钢筋 10≤Φ≤12mm;l≥350mm 1:1.25~1:1.50 钢筋 Φ≥10mm;l≥300mm 极软质岩 1:0.25~1:0.50 钢筋 14≤Φ≤16mm;l≥550mm 木材 35mm≤Φ≤45mm;500≤l≤700mm 1:0.50~1:1.00 钢筋 12≤Φ≤14mm;l≥500mm 木材 35mm≤Φ≤45mm;500≤l≤700mm 1:1.00~1:1.25 钢筋 10≤Φ≤12mm;l≥450mm 木材 35mm≤Φ≤45mm;500≤l≤700mm 1:1.25~1:1.50 钢筋 Φ≥10mm;l≥400mm 木材 35mm≤Φ≤45mm;500≤l≤700mm 附录C 植物种子选配表 表C 植物种子选配表 名称 宜选 植物 适生 植物 可选 植物 不宜选 植物 植物 种类 刺槐、黄花槐、胡枝子、盐肤木、多花木兰、银合欢、白三叶等 根据当地优生植物进行选定 椿、马棘、荆条、女贞、坡柳、火炬、马桑、火棘、杜鹃、蔷薇、紫穗槐、迎春、木豆、狗牙根等 高羊茅、黑麦草、百喜草等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可";反面词采用"不可". 2 规范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 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 3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 4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 2772 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 6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 6142-2008 7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 7908 8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 10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 1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 12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89 13 《有机肥料》NY 525—2011 14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 贵州省地方标准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 DB 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34 2 术语37 3 基本规定 38 3.1 一般规定 38 3.2 边坡类型 38 3.3 防护方式 39 4.1 一般规定 40 4.2 调查40 4.3 勘察41 5 材料42 5.1 一般规定 42 5.2 锚固件材料 42 5.3 注浆材料 42 5.4 护坡构件 43 5.5 喷播材料 43 6 设计45 6.1 一般规定 45 6.2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流程 45 6.3 坡面整理 45 6.4 护坡构件设计 45 6.5 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设计 46 6.6 植物种子选配设计 46 6.7 喷播 47 6.8 排水设计 48 7 施工及养护 49 7.1 一般规定 49 7.2 坡面整理 49 7.3 护坡构件布置 50 7.4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 51 7.5 养护 51 8 质量检验、验收和维护 52 8.1 一般规定 52 8.2 质量检验验收 52 8.3 维护管理 53 1 总则1.0.1 贵州省岩溶分布面积比重处于我国各省市之首,全省国土面积176 167平方公里,岩溶出露面积109 085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61.92%,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岩溶地区石漠化导致岩石裸露,生态系统退化,工程性缺水,旱涝灾害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效能下降或丧失,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 喀斯特灌木护坡是针对喀斯特地区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的公路、铁路上下边坡,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采石场边坡,矿山矿区边坡,工程小区边坡等进行防护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改善的一项技术. 采用此项技术能有效的抵抗大雨的侵蚀,防治水土流失,使植被得以快速恢复,并在短期内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样化、具有自然演替功能的植物群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面对我省喀斯特地质地貌日益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意义深远. 1.0.2 按岩土性质,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土与岩石不仅力学计算方法、破坏模式存在很大差异,灌木护坡设计、施工也有很大的差别. 岩石边坡不同于土质边坡,因为岩石边坡不具备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土壤环境,无法直接进行种子喷播和植生带绿化,即使采用铺草皮方法或喷射植被混凝土植草技术等,由于根系生长环境恶劣,以及后期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防护效果不佳. 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是我省近几年在裸露岩质边坡进行生态恢复过程中,探索积累的成功经验做法,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配制的人工土壤具有保水、透水、透气性能,能够有效抵抗雨蚀和风蚀,防止水土流失,该技术目前在我省正逐步推广,大面积应用. 废渣堆场、垃圾填埋场等各种岩质边坡、砾石边坡、土质边坡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主要针对自然边坡和工程边坡的挖方边坡,工程边坡的填方边坡可参照执行. 1.0.3 在对自然边坡和工程边坡进行灌木喷播作业之前,须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不稳定边坡需加固后,方可执行本技术规范. 在对稳定边坡进行灌木喷播设计时,需考虑施工技术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质量安全可靠,并为后期维护提供便利条件. 边坡的失稳破坏有深层失稳破坏和浅层失稳破坏,深层失稳破坏一般是在破体内部沿滑动面发生较大范围内的破坏,这种破坏造成的损失很大.浅层失稳破坏仅发生在坡面浅层,造成的损失不大.因此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时,应根据边坡坡率和高度,参照各行业岩质边坡坡率允许值初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再根据详细的地勘资料,确定边坡的稳定性. 若不稳定,应选择合理的支挡结构进行支挡加固,然后进行边坡生态恢复设计. 1.0.4 本规范的条款是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中应遵守的专业性条款.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是一门集岩石工程力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水土保持学和环境生态学于一体的综合生态环保工程技术,除遵守该规范外,还应遵守国家现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 790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术语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B/T 6274等,结合本规范的具体情况赋予其涵义的,但涵义不一定是术语的定义.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本条第6项主要是针对有支护治理的工程边坡的资料收集. 3.1.2 为减少地表水渗入灌木护坡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内,应在边坡顶部、坡脚分别设置截水沟、排水沟. 3.2 边坡类型 3.2.1 按我省出露地表的岩石岩性统计,碳酸盐岩分布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因此贵州成为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集中的地区.除东部黔东南和铜仁市变质岩与碎屑岩分布较广以外,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贵州中部、西部和南部的75个县(市、区).在这些地区,碳酸盐岩层(石灰岩、白云岩)与碎屑岩(砂页岩、泥质岩、砂岩、第四纪粘土等)交错分布,因而出现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相互交叉穿插分布的现象. 就全省而言,出现石山多、土山少的局面.在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成土过程缓慢,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因土壤侵蚀而岩石裸露,这是导致我省石漠化产生与发展的地质条件. 3.2.2 岩石长期受物理、化学等自然应力作用,即风化作用,致使岩石疏松以至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变坏.在确定代表性岩石时,仅仅说明是哪种岩石是不够的,还必须指明其风化程度,以便确定风化后的岩石坚硬程度档次,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灌木护坡设计方案. 3.2.3 将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Rc与定性划分相对应,使岩石坚硬程度有一个大致的定量范围.国内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房建及国防工程等行业都以30MPa作为硬质岩与软质岩的划分界限,为工程界所公认. 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时,由坚硬程度不同的岩石互层组成且每层厚度小于5m的岩质边坡宜视为由相对软弱岩组成的边坡.当边坡岩体由两层以上单层厚度大于5m的岩体组合时,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 3.3 防护方式 3.3.1 根据边坡岩质类型、边坡状况以及边坡坡率等确定边坡防护方式. 边坡类型主要按硬质岩(坚硬岩、较坚硬岩)、软质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质岩)分类. 边坡状况主要考虑原始自然边坡和工程边坡,各不稳定边坡可采用加固技术后,再进行边坡灌木护坡设计方案. 岩质边坡坡率允许值可参照各行业标准执行. 防护方式可以采用植生格挂网直喷、T型植生板挂网直喷、挂网直喷、直喷等组合方式进行喷播设计. 4 稳定性评价 4.1 一般规定 4.1.1 对边坡稳定性的调查内容主要有:边坡的成因类型、形态、规模和边界条件;边坡坡体的结构类型与岩性组合特征,包括地层岩性、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软弱夹层的岩性与产状,风化残坡积层的岩性与厚度、坡率、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确定控制边坡稳定性的主要结构面;边坡水文地质条件,上部汇水坡体在暴雨情况下、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边坡的影响;人为活动对边坡的改造或破坏情况,边坡土地利用情况,植被类型及覆盖情况;边坡不同地段发生崩塌、滑坡等变形破坏的可能性及影响范围的分析预测;进行边坡稳定性分区评价;边坡变形破坏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与效果. 灌木无明显主干,分枝多且分枝点低,或自基部分枝,枝条多.分为落叶灌木和常绿灌木.用于植被护坡时,可与草本植物结合,可增强固土能力及立体观感. 采用灌木护坡,适应范围广,各种地质条件均可施工,施工速度快,作业过程安全,生态效果明显,景观效果好,与周边环境融合,易形成生态群落. 4.2 调查4.2.1 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间条件、边坡类型、边坡形状、阴坡、阳坡和周边环境与景观特点等,结合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兼顾水土保持和景观改造相结合来确定适宜的植物种类.单一品种的植草绿化达不到多品种结合取得的综合生态恢复效果. 4.2.2 历史挖填情况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周边稳定群落涉及灌木种子的筛选及搭配. 4.3 勘察4.3.1 提供完整的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资料,并分析其对灌木护坡的适应性和边坡的稳定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排水系统设计所必需的. 4.3.2 应调查阳光、重力、水、空气及生物等因素,对岩石破坏、分解的程度,在流水、风力影响下,又产生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查明岩石的风化程度.旱季、雨季施工期间,连续干旱、暴雨过程、地表径流及地下水对灌木护坡有重大的影响.应根据项目现场勘查情况,确定设计方案,并考虑工程施工方法的安全性. 5 材料5.1 一般规定 5.1.1 强度是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是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的是化学稳定性,喀斯特灌木护坡各材料和护坡构件必须满足,且不会造成环境影响. 5.1.2 所选材料和护坡构件应经济,符合环保节能政策. 5.2 锚固件材料 5.2.1 主锚固件材料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也可采用木质材料;次锚固材料可采用光圆钢筋或木质材料,端部作锐化处理. 5.2.2 采用的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要求. 5.2.3 采用木质材料经济、环保、节能、稳定性高. 木材处于潮湿状态时,易受木腐菌侵蚀而腐朽,在空气温度、湿度较高的地区,白蚁、蛀虫等对木材危害颇大,应采取防腐、防虫措施,以保证其耐久性. 5.3 注浆材料 5.3.1 水泥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有早强要求时,宜采用早强硅酸盐水泥.根据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89,水的pH值不得小于4.0,宜采用饮用水,不得使用污水,采用其他水源时,须经试验确认对水泥浆体和锚固件材料无腐蚀性. 5.4 护坡构件 5.4.2 护坡固定网宜采用镀锌钢丝网或不锈钢丝网. 5.4.3 挡条和定位块应以木质或竹质为原材料. 5.4.4 植生格具体尺寸可根据现场施工环境进行调整. 5.4.5 扎丝宜采用镀锌钢丝,长度不宜太长,也不宜过短.长了会造成浪费,短了会不便操作. 5.5 喷播材料 5.5.3 壤土是为了满足种子生长发育而专门配制的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的床土,经晒干、粉碎、过筛,粒径不大于2mm,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容重不高于1.3g/cm3,pH值应为6.5~7.5,不应含有病源菌、虫卵,并符合《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土壤分析报告》要求. 人工腐殖质是由中草药渣或有机垃圾等充分腐熟无害化处理加工而成的能替代泥炭土的环保基质. 纤维粉要求干燥,不应含有病源菌、虫卵. 植物纤维要求干燥,不应含有病源菌、虫卵. 肥料能提供全面营养,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并符合《有机肥料》NY 525—2011标准. 5.5.4 添加喀斯特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的作用是使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喷播在坡面后,具有很强的抗冲刷能力.可参考《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营养基质抗冲刷能力研究报告》. 5.5.5 植物种子质量分级,种子净度、发芽率、生活力、优良度和含水量等技术指标应符合《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 7908、《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 6142-2008要求,种子检验应符合《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 2772要求. 5.5.6 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配置用水,水质应无污染.无污染的池塘水、河水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腐植酸,氯离子含量较低,较适宜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 6 设计6.1 一般规定 6.1.2 根据项目现场情况,对不同边坡类型、坡率、坡高,应分别设计. 6.2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流程 6.2.1~6.2.2 在进行灌木护坡设计时,需要做的工作较多,总的说来是通过工程措施与灌木护坡相结合的方法,在坡面形成综合的防护体系.图6.2.1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流程,第一突出项目设计调查,要求植物种子选配与当地环境及其已有植物种群一致,使其在施工后较短时间内融入当地自然环境;第二突出边坡稳定性判别,根据边坡稳定性特征,选择合理有效的工程措施;其三是强调工程措施与灌木护坡有机结合. 6.3 坡面整理 6.3.1 清理的范围延伸到项目边界.清理坡面破碎松动岩石和危岩、杂物,以及项目区域内的全部垃圾、废渣.任何部位不得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处理. 6.4 护坡构件设计 6.4.7 锚固件插孔可采用人工或机械钻孔.主锚固件的功能是固定护坡固定网,满足受力要求;次锚固件宜打在坡面凹进部位,其功能是绷紧护坡固定网,紧压T型植生板或植生格,使其紧贴坡面. 6.5 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设计 6.5.1 人工土壤应根据灌木种类的生长发育特点,配置重量轻、抗冲刷强、孔隙大、保水排水性能良好、营养丰富,利于灌木根系发育和植株健壮成长的矿物质、有机质等. 6.5.3 育苗基质配置应在人工土壤配合比的基础上,按表6.5.3规定确定育苗基质配合比. 6.6 植物种子选配设计 6.6.1 科学的选择适宜于岩土边坡所在地气候、地质、水文、土壤特征、施工工艺、管理条件的优良种子是灌木护坡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灌木护坡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种子选择关系到植被竣工后植物持久性、品质、稳定性、抗冲刷性好坏等重要问题.不同的植物对环境条件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及功能作用. 所选灌木种子必须适应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适应坡面土壤的生长条件;适应工程坡面的水文、地质、朝向条件;在降雨量大的区域,育苗基质和所选种子要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可增强固土能力及立体观感. 6.6.2 所选植物种子之间不宜产生不良的植物化感作用,不产生其他环境污染,不应成为对周围作物传播病虫害的中间媒介,并根据施工季节,宜选用有较强抗旱性和抗逆性的速生植物及乡土植物,并符合《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植物选择报告》. 所选配种子,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能在短期内覆盖坡面,固土护坡能力强,适应粗放管理. 6.6.3 种子以适生灌木树种为主,所选配种子应经过精选、检验、检疫,不少于5个种类,形成常绿和落叶灌木、观花和观叶灌木、以及抗逆性强的小乔木组合,确保发芽率达到60%已上,宜选灌木发芽种子平均不低于10颗/m2. 6.7 喷播 6.7.1 喷播尽可能从正面进行,但避免直射,凹凸部分及死角部分要充分注意喷播作业.喷播厚度应尽可能均匀,但应有重点,在植生条件好的地方喷薄一些,在植生条件恶劣处喷厚一些. 6.7.4 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2℃~18℃范围内,多数地区为14℃~16℃.夏半年是贵州高温多雨、日照较强的季节,4~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此期的日照和太阳辐射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这种水热光能的同期匹配,利于气候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正是灌木种子旺盛生长的季节. 6.7.5 灌木幼苗木质化后选择阴天揭开遮荫网.禁止晴天猛然揭开. 6.8 排水设计 6.8.2 纵向梯级既要利于纵向排水,也便于人上下通行. 7 施工及养护 7.1 一般规定 7.1.1 安全、科学、合理和有序地组织施工,对确保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喷播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有明确的技术要求,确定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程序、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计划等事项.根据施工季节、气候、边坡条件、环境条件、人工土壤、育苗基质等制定养护计划. 7.1.2 施工前,应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踏勘边坡及周围环境、施工条件,明确水源、电源、土源,调查道路交通状况,合理设置设备、材料、拌和场,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参照建筑工程设置"五板一图".对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检查,当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7.1.3 灌木护坡施工工艺流程是依据设计文件以及施工先后顺序确定的,固定网、T型植生板、植生格是依照边坡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可分别组合采用或单独使用. 7.2 坡面整理 7.2.1 护坡构件设置前,应拆除作业面障碍物,将边坡浮石、孤石、岩渣、危岩和其他堆积物清除干净,以确保全部作业面被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覆盖.未设置T型植生板和植生格的边坡,应预埋厚度标志,便于控制喷播厚度,使坡面均匀覆盖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 7.2.2 对于大面积的整齐平滑岩石坡面,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人工或机械凿植生孔,保证人工土壤与岩石的粘结附着强度,便于根系伸展. 7.2.3 对于局部小的凹陷可先采用块石或毛石填充,上面夯填一定厚度的土壤或植生袋,再喷播人工土壤;对于较大洞穴,填方量大,可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地质情况,采用有效的工程措施处理,或避开施工. 7.2.4 边坡有明显出水点时,可埋设导管排水,将水引离岩面,保证喷播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的效果. 7.3 护坡构件布置 7.3.1 主要考虑护坡固定网的整体稳定性.主次锚固件设置及其尺寸按设计要求. 坡面整理和固定构件的施工工人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在作业过程中,应系安全带,保障人身安全,保证施工质量. 7.3.2 固定网与固定网之间绑扎搭接宜采用镀锌钢丝连接,并绑扎固定在主锚固件上. 7.3.3 在施工过程中,如设计图纸中T型植生板、植生格尺寸设置与坡面实际凹凸形状尺寸相差较大时,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构件尺寸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现场需要. 7.4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 7.4.1 按区段分层进行喷播,有利于保证喷播人工土壤的质量,也便于施工计划管理;喷播顺序自上而下.一次喷播的厚度不宜过大,尤其是对未铺设固定网的坡面,否则会影响喷播人工土壤的粘结力. 7.4.2 根据气候情况和坡面施工条件,一般雨天不宜施工,避免喷播的人工土壤受到冲刷,减少粘结力,影响喷播效果;在极端天气,不宜喷播人工土壤,不应喷播育苗基质. 7.4.3 连续均匀供料,并保证料斗内有足够的存料,应于施工前做好统筹安排,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喷播作业完毕或因故中断施工,必须把喷播设备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避免堵管. 7.5 养护 7.5.1 坡面养护宜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种子正常发芽,灌木枝条充分木质化,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对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范》并参照《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7.5.2 高压水头直接喷射,易造成对育苗基质的强力冲刷,破坏土壤粘结力. 8 质量检验、验收和维护 8.1 一般规定 8.1.1 对进场锚固件、固定网、T型植生板、植生格等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对人工土壤、育苗基质配合比进行监督.植物正常生长后,应对养护成果进行验收. 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监理. 8.2.1 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主要有固定网、锚固件、注浆材料中的水泥、喀斯特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以及灌木植物种子等;对材料进行现场抽检,主要是为保证护坡构件质量,获得搅拌均匀的人工土壤和育苗基质.原材料准确称量,混合料搅拌的均匀性是很重要的,要求在每一个喷播台班至少目测检查两次. 8.2 质量检验验收 8.2.2 灌木护坡工程验收,分为工程验收和植物生长验收.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委托相关质检部门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应提供分项验收资料,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 8.2.4 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中,小雨、中雨、暴雨等专业术语,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为了定量说明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的抗冲刷能力,模拟人工降雨装置对模拟边坡进行了冲刷实验,并作了《喀斯特灌木护坡营养基质抗冲刷能力研究报告》,报告结论表明: 1.在模拟降雨实验中,雨量大小的不同对营养基质的抗冲刷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随降雨量的提高,营养基质的侵蚀系数增加,抗冲刷能力逐渐减弱; 2.同样雨量条件下随降雨时间的持续延长,营养基质的流失量逐渐减少; 3.坡面植被对营养基质的抗冲刷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坡面植物生长,营养基质的侵蚀系数迅速减小,抗冲刷能力显著提高. 故营养基质必须具有很强的抗冲刷能力,可以抵抗中到大雨的冲刷,基质的流失不大于2%. 8.2.5 植物生长验收可根据合同约定时间,由建设单位委托相关部门对植被覆盖率、植物病虫害率的发生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 8.3 维护管理 8.3.1~8.3.2 维护管理是根据植物种子的生长习性、生理特点、周边环境及地被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的浇水、施肥、防虫、防病的常规维护和保护. 施工单位在验收前应做好对灌木护坡工程的维护和保护.验收合格交付建设单位,并由施工单位进行一年的质保期维护和保护,一年质保期满后由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自行维护和保护,也可以委托施工方进行维护和保护.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论文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方案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