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8-1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汇编) 武汉理工大学 2007年6月前言《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是关系到我校未来五年整体发展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在全面总结学校"十五"发展规划实施工作和深入研究"十一五"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十一五"学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科学论证和提出了"十一五"学校发展目标与任务、困难与对策,并于2005年年底完成初稿.初稿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层面反复征求、听取了各学院、各部门,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离退休教职工、民主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经20余次修改,2006年4月通过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2006年5月经中共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全体会议审定后予以发布. 在学校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校园建设等以及各学院"十一五"规划于2006年11月前相继完成初稿.2007年3月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与任务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与完善,并经各分管校领导审阅.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各项分规划是我校"十一五"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各学院、各部门二级目标责任制签订、考核的重要依据,现汇编印发实施. "十一五"是我校以内涵发展为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时期.《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困难.各学院、各部门要随时将出现的问题与发展规划与改革办公室联系,以求得到及时的研究与解决. 由于时间仓促,力量有限,本《汇编》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汇编》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各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借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发展规划与改革办公室 2007年6月目录第一部分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1 第二部分 1.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 14 2.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本科教学建设规划 26 3.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研究生教育规划 34 4.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37 5.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48 6.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 56 7.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校园建设规划 62 8.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66 第三部分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71 2.交通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77 3.管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83 4.机电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90 5.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95 6.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03 7.汽车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10 8.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16 9.信息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22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25 11.自动化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30 12.航运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37 13.文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45 14.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54 15.经济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61 16.艺术与设计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67 17.外国语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81 18.物流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85 19.政治与行政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195 20.化学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201 21.国际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206 22.网络(继续)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210 23.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217 24.体育部"十一五"发展规划 221 25.华夏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229 第四部分 1.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产业集团发展规划 238 2.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后勤集团发展规划 247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十一五"时期也是我校实现综合实力跨越、提升的重要时期.为了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战略,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全面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1."十五"主要工作 "十五"时期,是我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学校面对三校合并错综复杂的局面,统一思想,团结拼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了创建"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形成了"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求发展;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办学思路;顺利实施了机关机构、管理干部和学科、院系调整 "两大战役",开展了全校教育思想和学科建设 "两大讨论".通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实现了初步融合,全面完成了"十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综合实力有很大增强,办学声誉明显提高,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学校整体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十一五"时期实现第二次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高举"211工程"建设旗帜,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九五"建设目标,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九五""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顺利完成了"十五""211工程"立项建设工作.国家重点学科由1个增加到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3个增加到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9个增加到60个,硕士点由40个增加到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3个增加到7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反映我校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 (2)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开展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工作,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子.全日制在校学生46073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7522人,研究生8400人,留学生151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由1∶10调整到约1∶4.此外,专业学位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网络(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和独立学院得到有序发展.获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3项,大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 (3)加强科技创新,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获重大进展 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超额完成了"十五"目标,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年科技经费由4000余万元增长到 3亿余元,五年累计到校科技经费超过10亿元.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0项,授权专利235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1706篇,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共建研发中心46个.科技产业年销售收入由2640万元增长到4.78亿元.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4)转变人才观念,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实施了"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人员结构及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教师和管理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职工5975人,其中固定编制教学科研人员2905人,院士(含共享)由3人增加到5人,长江学者由2人增加到3人,新增楚天学者4人.教师占教职工数的比例由38.2%上升到48.6%,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4.5%上升到20.6%. (5)面向行业、社会、国际,坚持开放办学 学校实现了教育部与交通部的共建、教育部与湖北省武汉市的共建,与贵州省、海南省、柳州市等省市及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成立了校友总会和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董事会.与国外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多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建成了"国际玻璃研究中心"和 "国际管理经济教育合作联盟"两个国际合作平台. (6)积极推进南湖新区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完成了新老校区规划与功能分区.新建南湖新区约2000亩,已完成征地、拆迁和部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道路等基建项目,一期已入住4800名新生.老校区新建项目32项,竣工面积239070平方米,完成了逸夫楼、余区综合教学楼、东院体育场及学生宿舍、食堂等一批新建、维修改造项目.完成了瓦屋垄拆迁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和办学环境. (7)规范管理,加强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 探索开展了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行了二级单位目标责任制,实施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了制度创新,加强规范管理.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载体,以校务公开为核心,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初步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8)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明显 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和贫困学生联动资助体系,加强了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群众性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成效明显,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待遇,维护了学校稳定与安全.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2.困难与差距 "十五"时期,学校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与学校"两个一流"战略目标的要求和国内著名大学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差距. (1)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和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偏少,学科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学科内涵不足,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偏弱.博士生规模偏小,标志性教学成果较少,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师德师风、学风有待进一步加强. (2)科研与科技产业方面 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学术影响不大,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少,支持行业与区域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少,在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少,有重大科技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产业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 (3)师资与管理队伍方面 大师级人才和有国际影响的学者太少,高水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不足,国家级创新学术团队偏少,管理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资源优化配置与科学管理方面 国家财政投入较少,社会资金支持不多.学校资源有限而且分散,办学成本较高,南湖新区建设及学校快速发展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内部管理存在缺位与越位现象,协调配合不够,执行效率不高,依法办学、民主治校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积极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及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快速发展,为我校"十一五"时期实现第二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也使我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大众化阶段,到2010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的毛入学率将达到25%左右,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步入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国策;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对高等教育质量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从而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强大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空间.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深化,国外教育资源纷纷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使我国高等教育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高等学校整体发展迅速,但由于国家投入的差别和各学校自身发展能力的不同,正呈现分层加剧、不进则退的态势,给学校发展形成新的外部竞争压力. 2.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三大行业"快速发展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2006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必将促进与我校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建材、交通和汽车三大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提供有力的支撑,也为学校服务于"三大行业"开拓出许多新的领域.同时,探索企业与学校新的良性互动机制,发展企业与学校新的合作共赢关系,是保持和发展学校行业特色与优势所面临的新问题. 3.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率先发展东部地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位置,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将发挥重要战略支点作用.湖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将极大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对科技与人才的需求,为我校服务区域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学校也将面对中部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现实,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为解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所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提供全方位支持并接受新的考验. "十五"时期,学校全面完成了武汉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第一阶段目标,为学校实现综合实力跨越、提升的第二阶段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时期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但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努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指标 1.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以提升内涵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自主创新战略、特色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构建和谐创新校园,为早日建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 2.发展思路 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发展思路.切实把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行业"快速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开展学科、科学研究和教育思想创新大讨论,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布局和校园功能;牢牢抓住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南湖新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学科建设方式由学校投入为主向学院自我良性发展为主转变,增长方式由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管理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学校发展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努力实现学校第二次跨越式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和"三大行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 3.建设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校以内涵发展为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将大力实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国际化、校园建设等六大工程,认真做好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全局性基础工作,初步建立六大体系: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模式多样、课程结构优化、教学设施先进、注重素质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自主创新、基地与团队协调、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国家、"三大行业"与区域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素质良好、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体系;以高水平国际合作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提升国际化水平为目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以现代化校园为支撑、以数字化校园为主体、以现代大学管理方式为核心的大学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学校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处在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4.主要指标 到"十一五"末期,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36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12000人左右;教师编制3900个左右(含流动编制700个左右),其中科研编制800个左右(含流动编制),院士(含共享)达到8名左右、长江学者达到5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固定编制教师总数比例达到40%左右;建成国家重点学科5—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2—15个;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2—3名,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左右,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5项,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2—3个;五年内到校科技经费累积达到15—18亿元,其中纵向科技经费比例占30%以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0—150项,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1—3个;2010年实现科技产业年销售收入10—15亿元;投资约7亿元,基本完成南湖新区主体工程的建设. 二、主要任务 1.学科建设工程 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汇聚优秀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加强"211工程"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突出新兴交叉学科,重视理学、管理、经济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促进学科深层次融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形成结构更加合理、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发展更加协调的学科专业体系. (1)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大力提升重点学科水平 以实现学校"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为目标,大力加强"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建设.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重点建设绿色建材制造技术及节能建筑体系、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高性能船舶技术、低品位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资源有效利用与环境工程、特种装备与物流技术等学科领域.通过大力提升重点学科水平,部分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的重大突破. (2)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通过承担和实施一批重大的科技项目,建设一批学科交叉基地,构筑多学科的平台和团队,促进优势特色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重点发展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先进制造技术、重大工程安全智能检测与监控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学科领域. (3)重视理学基础地位,推进管理、经济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 重视理学基础地位,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学科,进一步凝炼理学学科方向,促进理学与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为我校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提供理学支撑和基础.加强管理和经济学科的交叉,重视管理、经济学科面向政府、"三大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决策咨询研究,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建材、交通、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与协调发展,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人才培养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和设计艺术学的学科建设,积极扶持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和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理工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 (4)完善学科建设制度,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效益 进一步完善以立项建设评审、过程评估和项目建设效益评价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制度,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资金.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立项、中期检查和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更加科学的监控,确保学科建设取得更大的效益. 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牵引作用,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力争建成国家重点学科5—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2—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70—80个,硕士点达到150个左右. 2.人才培养工程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统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学科、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基地和教学研究的协调发展.稳定本科生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大力拓展国际合作教育,完善网络(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终身教育体系,规范和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教学成果,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加快专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开展专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80个左右,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36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12000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调整到约1:3.此外,专业学位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网络(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稳步协调发展. (2)改善教学条件,构建高水平教学支持体系 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优为目标,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实验教学基地建设,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地组建"412"实验教学基地体系,即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综合实验中心、学院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专业实验室,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学生课外创新基地.有计划地加强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提高教学硬件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资源使用效率. 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资源协调与共享的运行机制,依托优势学科,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建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专业12个左右.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2—3名,新增省级教学名师5名左右和一批学校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左右.编写获得广泛社会声誉的优秀教材40种左右.建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或国家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教育训练基地2—3个,建成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示范点,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左右.新增国家精品课程5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15门左右,网络教育课件300门左右. (3)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和督导、评估、专业认证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加强"名学科、名专业、名教师、名课程、名教材、名基地"建设,本科生辅修第二专业学生比例达到25%左右,考研录取率达到25%左右,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5%左右,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省级优秀毕业生论文获奖率稳步提高.本科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逐步增强,获得国家级奖励项目明显增加.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内高校排名进一步上升. 深化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机制改革,大力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推行研究生导师联合指导制度,培养一批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任课老师,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博士研究生比例达到25%左右,力争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3篇,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建立网络(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质量控制机制,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教育新模式,广泛寻求合作,申办新的独立学院.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遵循"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注重教授上讲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方位服务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注重选教师和选课改革,逐步完善学分制;进一步修订培养计划,着力构建全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大类平台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专业调整,实现按专业大类招生,建立宽口径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开展主题素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招生、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高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科技创新工程 按照自主创新能力普遍增强,科技任务总量稳定增长,项目结构逐步优化,学术水平明显提高的科技工作目标,实施科技体制创新.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应用研究,建设一批多学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明显提升我校承担国家、国防、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获得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促进我校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 (1)建设高水平跨学科科研基地,创建自主创新平台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和项目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和技术集成与创新.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优势,积极面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产业化计划,大力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关系,建设依托建材建工行业的"绿色和节能建筑材料及其制造科技支撑平台",依托交通行业的"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汽车行业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在先进材料技术、节能及新能源应用技术、电动汽车、光信息处理与光纤信息技术、智能交通及运输系统、先进制造技术、管理经济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新建国家级科研基地1—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6—8个.力争在全国部分省市和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等行业大型企业中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合作战略伙伴. (2)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瞄准科技前沿尤其是原始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以创新团队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和优势,加强策划、协调、组织和管理,孕育、集成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推动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高度重视科技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申报、组织等工作.力争在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方面的突破,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及国家其他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有大的增长.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0—150项,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突破;授权专利达到300项以上;被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2800篇以上,争取在重点研究领域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3)创新科技体制,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进一步完善落实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科技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科研考核与分配等激励机制,完善对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扶持和奖励政策,构建有利于形成创新团队、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形成各方互动、协调有序和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开展科技研究的积极性,确保科技经费稳定增长和学术水平提高.五年内到校科技经费累计达到15—18亿元,其中纵向科技经费比例占30%以上. (4)建立新型产业管理体制,促进科技产业发展 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紧密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搭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作平台,加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依法理顺学校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开展清产核资,完成校属全资企业改制,推进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学校产业活动和投资行为,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加强科技园建设,重点孵化具有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学校科技产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面向湖北地区的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新能源电动汽车、新材料等领域,以学校科技园为支撑平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2010年实现科技产业年销售收入10—15亿元,争取1—2家科技企业上市. 4.队伍建设工程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建设创新团队为重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结构优化、规模适当、素质良好、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 (1)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围绕学科建设,完善并实施"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国际化战略人才工程"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等有关人才政策,建立并完善人才支持体系. 加大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加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申报和人员招聘等工作,争取在院士遴选中获得成功.教师队伍中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知名学者达到20名左右,其中院士(含共享)达到8名左右、长江学者达到5名左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以首席教授和学科责任教授为主体的学科带头人100名左右.力争培养和引进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骨干200名左右. 每年选拔45名左右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留学、研修、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博士后研究.此外,以改善学缘结构为重点,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名校、名专业、名导师的博士研究生. (2)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加强优秀创新团队建设 完善《学术梯队建设实施细则》,健全首席教授、学科责任教授岗位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在科技前沿领域和重大高新技术领域从事创新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形成学术梯队和一批创新团队.推行"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按照分层实施的原则,结合"211工程"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实施,建立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和学科建设捆绑式投入机制,鼓励跨学院的教学、科研合作,支持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的工作组合和以学科群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协作.赋予团队负责人充分的用人权、分配权和考核权,建立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8—10个优秀创新团队. (3)调整队伍结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统筹规划学校及各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学历和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教师编制3900个左右(含流动编制700个左右),其中科研编制800个左右(含流动编制).教师占全校教职工的比例达到52%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固定编制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固定编制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0%左右,力争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2%左右,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40岁左右.新增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人员选拔、培养、使用和考核制度,不断优化管理人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修养和管理能力.此外,加强公共服务体系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形成一支服务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5.国际化工程 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合作项目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交流,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师,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不断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建立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和科技合作 积极采取措施,每年与4—5所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校际合作平台.瞄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与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区知名大学构建合作网,积极筹建2—3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建设学科群合作平台.瞄准国际一流水平的专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建立专家学者合作平台.每年举办10次左右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积极策划申报国际组织、国家间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特别是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以催生国际先进乃至一流的科技成果.积极推动科技产业国际合作,拓展科技产业国际市场. (2)加强引进智力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 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积极引进高层次国际智力资源,聘请获得诺贝尔奖等国际重大奖项的专家10—15名、著名学者200名以上和外籍专家数量2000人以上到校讲学、工作,完成引智项目200项以上.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重点,在1—2个学科全球招聘具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大师级人才,采用多种模式招聘有建树的海外校友和学者,充分利用国外名校有国际影响的专家资源.通过校际交流、政府间合作项目及设立学校专项资金等渠道,资助教师出国(境)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研究及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力争每年有10%的在职教师出国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加大国际教育合作力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数量逐步达到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1%左右.稳步推进国际教育合作,完成3—5个博士和硕士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5—8个本科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6.校园建设工程 按照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园林式的要求,以建设现代化校园为目标,以建设南湖新区为重点,加强校园管理,优化配置校内资源,基本完成校园总体建设任务. (1)加快推进校园建设,促进新老校区协调发展 充分认识南湖新区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按照高起点、前瞻性、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要求,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把南湖新区基本建成功能先进、布局协调、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区.同时,兼顾新老校区建设的协调发展.完成南湖新区教学大楼、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基础实验楼和理学院等部分学院用房,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医院、体育场馆及一批足球、篮球、网球、排球等场地,道路、水、电、管、网基础设施等建设任务.主要完成老校区产业孵化楼、理工综合楼、汽车实验基地和水泥制品、道路材料实验楼等一批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老校区的教学、科研及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和生活环境. (2)强化校园管理,形成良好校园秩序 加强校园规划管理,完善校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制定校园规划实施方案,基本完成新老校区功能调整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和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形成优美、自然、清新的校园自然环境.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建设文明校区、文明社区和文明宿舍,形成文明、有序的人文环境. (3)规范工程建设程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工程建设运行机制.健全工程管理制度,规范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报告制度和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工程预算管理,降低建设成本;加强工程过程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加强工程审计工作,建立工程质量与价格评估体系. 三、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全局性基础工作 1.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科的发展是高校教师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学校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学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也是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和时代要求,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汇聚优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追求卓越的学术风气与先进文化氛围,推动学校整体实现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以下关系:一是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稳定本科生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二是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集中力量在若干优势学科、优先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实现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以此带动学校整体水平跨越提升,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三是突出重点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工作,兼顾一般工作,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发展. 2.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正确处理好高校党组织先进性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系,高校党组织先进性与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关系,高校党组织先进性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着力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内核作用,着力扩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着力推进师德建设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促进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的党风廉政建设.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的章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方面培育和凝炼富有时代特征、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规范学校标识文化,确定校训、校歌、校徽、校庆日,编撰武汉理工大学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反映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博物馆.创建集教育功能、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体的和谐校园环境,努力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化氛围. 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线,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术诚信机制,克服学术浮躁、浮夸现象,形成优良的教风.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严格管理,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优良学风. 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开展以科技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稳步提高教职员工的生活待遇和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条件,做好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工作,继续抓好学校的稳定与安全等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校园. 3.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优化学校的整体组织结构,形成学校宏观管理和评估监控,以学院为基础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和二级目标责任制,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及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以岗位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的,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后勤集团、产业集团等单位内部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推进学校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学行为制度、规范决策行为制度、管理行为制度、干部从政行为制度和领导责任行为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财经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统筹并完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相互协调、科学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责任分解落实机制和督办检查反馈机制,强化决策责任,对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充分征求党内外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决策评估以及实行公示和听证等.高度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全校师生员工、各民主党派和离退休人员在学校建设发展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推行校务院务公开.增强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加强目标管理、综合协调与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 4.依托建材建工、交通、汽车行业,面向社会,坚持开放办学 以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董事会为纽带,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为牵引,继续加强与大型企业集团的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继续加强校友会建设,更好地发挥校友资源的潜力,特别要重视发挥三大行业中校友的作用. 立足于中部地区崛起,参与西部开发,更广泛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教育和科技合作的支点,整合学校科技资源,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自主创新服务.继续推进学校与各级政府的共建合作,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参与重大工程建设,解决重大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科技问题. 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加强与企业界、工商界、教育界及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国家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与合作共赢的关系. 5.加快学校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化校园 以建设数字校园为目标,完善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高效、安全的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校园网络化;建设校务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联合办公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建设以协同创新工作平台为核心的科研网络支撑平台、以网络精品课件为重点的教学网络支撑平台、以智能知识服务系统为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 完善信息化建设机制和信息管理制度,健全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基础和公共数据管理系统,制定数字校园信息系统标准,拓宽"一卡通"服务领域,加强对校园网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充分发挥网络宣传教育功能,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快捷方便的数字资源服务,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6.完善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协调与共享的运行机制,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图书馆系统、档案馆系统建设和期刊编辑与学术出版工作.加强体育设施改造与建设,建设全方位开放型实践与实验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基地、公共研究与测试中心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大型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吸引合作单位参与学校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作用,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改革校内资金管理模式,建立资金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防范财经风险.加强资金运作和监管,开源节流,合理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强化办学成本意识,推行校内资源有偿使用和成本核算,优化配置校内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后勤服务运行机制,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监控,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积极推进职工住房社会化改革,完善各类房屋管理制度,实现校内全方位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加强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保健水平.建立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障学校公共安全. "十一五"时期是学校在全面完成"十五"规划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以内涵发展为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建设和谐创新校园的重要时期,也是学校实现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并进一步向"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前进的关键时期. 全校师生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我校"十一五"时期"跨越、提升"的阶段性特征,深刻理解和积极探索"和谐、创新"的新主题,进一步增强提升内涵、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与紧迫感,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实现学校"十一五"建设目标和学校"两个一流"的宏伟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的核心工作,是推动学校上水平上档次的关键工作.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统一布署,根据《武汉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现制订我校"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以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为实现"两个一流"的战略目标服务. 一、学科建设规划的背景及依据 (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状 2000年5月合校以来,我校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学科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学位授权点数量快速增长,学科结构得到改善,学科布局初步得到优化.学科点建设已具一定规模与实力,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MBA、MPA、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等专业学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各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并且已基本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医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布局上,已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优势和特色学科,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应用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以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为新兴交叉学科,以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为新的学科增长点,构成了面向21世纪的新的学科体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内涵有待强化,整体实力有待加强 合校以来,我校学科建设得到了跨跃式发展,学科点数量快速增长,但学科内涵不足渐渐显现.学科内涵不足主要表现在,处于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学科很少,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和知名学者较少,学术队伍的规模、数量不足,科研水平有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条件有待改善. (2)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有待拓展 虽然我校学科点数量有较大增长,但与我校现有的培养规模及中长期建设发展目标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数量与我校要建设的"两个一流"的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 (3)学科布局有待调整,学科结构有待优化 从我校目前的学科布局来看,主体仍然是工学.下一步应进一步发展,要逐步形成以理科为支撑,以工科为主体,进一步提升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等学科的实力,逐步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影响,能为学校的稳步发展提供渐趋合理、渐趋优化的学科结构体系. (二)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带来的机遇 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顺应时代潮流,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为动力,以教育为先导,为教育与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为高校的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机遇 近几年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国家相应制定和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些归根到底都依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这些都为作为科教主要载体的高等学校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3)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需求,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研究生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从规模和学位授权点数量上来看,近期研究生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机遇期,我校要抓住这一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所带来的学科建设发展机遇. (4)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带来的机遇 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核心.合校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思想大讨论,提高了广大师生及管理工作者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同时,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强化了学科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形成了开展学科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2.挑战 (1)中国加入WTO给学科建设带来的挑战 中国加入WTO以后,刚刚起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传统产业都会面临新的竞争,对高素质人才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本身也必将使高校学科建设日趋国际化,从而对高等学校是否适应教育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否更多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 (2)国家高教体制改革给学科建设带来的挑战 经过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国高教新体制和新格局已经形成.我校作为以理工为主的教育部直属大学,面对激烈的高校竞争环境,如何在国家"十一五"期间"211工程"建设中寻求新的发展,如何保持行业学科优势,如何在激烈的学科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将是学校面临的挑战. (3)新校园建设给学科建设带来的挑战 合并后的武汉理工大学地域分散,7个校区相隔较远,存在分散办学的现象,学科融合与整合存在较多的问题.新校园的建设将实现资源的重组和最大化的利用,但其资金投入量甚大,对近期我校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新校园建设将给我校学科建设带来资金投入方面的影响. 二、我校中长期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1.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整体实力 加强内涵建设,成为我校今后一段时期内,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强化内涵建设,主要是加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学术队伍的规模和科研水平的建设;要加强科研基础和科研平台的建设;要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在本学科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总之,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各学科的综合水平,提升学校学科整体实力. 2.加大建设力度,增加学科数量 为与现有办学规模和学校发展定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增加学科点数量.学科点数量的发展,主要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要有进一步地增长,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应有更大的发展,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3.加快学科调整,完善学科布局 进一步加强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同时做好对理学、"文科"、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形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合理学科结构,初步完善我校的学科布局. 4.实施分层管理,突出重点建设 我校学科建设要依据学科的基础及学校的建设思路,实施分层次管理,开展分层次建设,突出重点,保证重点建设与发展一批学科,使这批学科能在近期内有较快的发展. 5.开展管理创新,保证建设绩效 我校应积极开展学科建设管理创新工作.要在总结我校近些年来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考察国内高校的一些做法,力争在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管理内容和管理制度上不断创新,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有序运作,学科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二)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我校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适应学校"两个一流"的战略目标的要求,以"211工程"建设为核心,以材料学科和信息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三大行业为依托,系统建设理学、文科等相对薄弱学科,建立一个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经过20年的努力,理、工、经、管四大学科门类的学科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学科领域居国际先进水平;文、法、哲、教等其他门类的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部分学科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使我校整体挤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行列. 2.阶段发展目标 我校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分三步予以实现: ·2002年-2005年.这是夯实学科基础、构建合理布局的关键时期.要重点建设"211工程"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确立材料和信息学科的优先发展地位,重组学科资源,使我校的一级学科点、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明显增加(一级学科点达到6-8个,博士点达到30个左右,硕士点70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5-8个).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构筑有特色的四大学科平台(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字科学与数字制造、物流与区域规划和人文社科艺术学科平台),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基地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适时启动生命学科的建设,对环境和能源学科予以高度关注,整体建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006年-2010年.这是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坚持以材料和信息学科为龙头学科,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与建筑、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物流)工程、矿业工程为主干学科进行建设,使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数和一级学科点有明显增加,建成6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建设,使我校理学、经济和管理学科的实力要明显增强,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博士点有大幅度增加.此外,生命学科应在国内有一席之地,环境和能源学科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2011年-2020年.这是学科全面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建设,我校材料学科和信息学科率先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六大主干学科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工科、理科、管理和经济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达到12个左右,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6个左右;文学、法学、哲学和教育学科建成2-3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3-4个;生命、环境、能源学科形成了较大的学科和产业优势.通过建设,使我校整体实力挤身国内理工科高校40名之列,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的雏形,具备向世界高水平大学冲击的一定基础,成为"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三、"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体系 (一)"十一五"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十一五"学科建设的目标 根据我校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大力调整我校学科体系的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建设,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夯实学科基础,拓宽学科覆盖面;力争建成5-8个国家重点学科、35个左右省部级重点、12-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8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50个左右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使我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达到1:3,力争成立研究生院. 2."十一五"学科建设的任务 (1)凝炼学科方向 通过凝聚、凝结,通过创新与突破,通过动态的整合与发展,逐渐使学科方向相对集中和稳定,学科结构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有领先的优势、强劲的学术冲击力和较大的发展前景,争取在国内外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2)汇聚学科队伍 强化团队精神,营造浓厚的群体攻坚氛围,组织多兵种大兵团作战,形成强有力的能攻坚的拳头和学术群体.学校政策要强化教师是学校办学主体的意识,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学术环境和学科氛围. (3)构筑学科基地 转变观念,加大投入,从结构和水平两个方面把学科基地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建设能够适应一个学术群体或者几个学科方向,甚至多个学科发展共同需要的基地平台,公管共用.要按国际先进水平组织学科基地建设,满足优势重点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科前沿高水平的重大科学研究的需要,支持产生重大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4)营造学术氛围 不断提高从事研究、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的学术梯队成员的学术水平,开阔学术眼界,清醒、敏锐地掌握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动态,注重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的提出,敢于冲击国际前沿的重大研究课题,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一五"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校学科建设应坚持"突出重点,系统建设"的原则,紧紧围绕优势和主干学科,分层次有步骤地予以建设. 1.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材料学"学科 该学科1981年首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获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989年被批准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经过长期的建设,已成为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为特色,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优势学科.现拥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实验室、光纤传感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部级开放实验室、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学科基地.该学科1998年设立了"长江特聘教授"岗位,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建材工业发展以及新材料研究和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期间,重点要在硅酸盐建筑材料工程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生态化学建材、新型干法水泥、多功能玻璃与陶瓷材料等产品及相关技术),高技术新材料(重点是纳米材料、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新材料)以及国防建设关键新材料(包括高性能梯度材料、隐身材料、装甲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和培养少数学术大师,创建1~2个优秀创新团队;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基地建设上要有所突破.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 该学科设立于1946年,198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4人当选为ITTC、ISSC下设委员会会员,是交通部重点学科.拥有船模拖曳水池、船模操纵水池、循环水槽、风洞、大型船舶结构试验平台等装备;既有吴秀恒、王呈方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又有邹早建、刘祖源、孙海虹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在内河浅水船舶性能研究、大开口船舶结构计算的薄壁梁理论等基础研究方面居国际先进水平;在高速船型开发、浅水船型开发及船队运输、内河船舶CAD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已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态势,培养了遍布我国造船行业的大量优秀人才,为我国船舶与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期间,拟在高性能船舶和螺旋桨的理论计算、船舶轻型结构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在高速船、浅水船开发、江海直达运输系统及船舶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多的应用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部分研究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使该学科成为华中、华南及西部地区造船领域的领头兵. "轮机工程"学科 该学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开始培养研究生,1986年获得船舶内燃机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更名为"轮机工程"博士点,是交通部重点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与高技术及新材料的结合,在轮机仿真与控制、船舶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先进热机关键技术和基于可靠性的船舶机械维修工程的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 "十一五"期间,该学科将在轮机仿真及控制工程的研究上取得更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船舶机械的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在船舶动力装置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上取得新的突破;开展高性能、低排放电控柴油机技术和船舶机械再制造工程方面的研究,使该学科整体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除强化以上三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外,"十一五"期间将突出对"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重点建设,力争在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上有所发展. 2.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 我校现有3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见表1).这些学科依托我国的交通、建材和汽车行业以及湖北省区域经济建设,为三大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为湖北省经济建设做出过较大的贡献. 表1 我校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学科 序号 专业名称 级别 1 结构工程 部级 2 采矿工程 部级 3 矿物加工工程 部级 4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部级 5 轮机工程 部级 6 机械设计及理论 部级 7 管理科学与工程 部级 8 产业经济学 省级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省级 10 思想政治教育 省级 11 设计艺术学 省级 12 固体力学 省级 13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 14 机械电子工程 省级 15 车辆工程 省级 16 材料物理与化学 省级 17 材料加工工程 省级 18 通信与信息系统 省级 19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省级 20 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 21 岩土工程 省级 22 结构工程 省级 23 应用化学 省级 24 采矿工程 省级 25 矿物加工工程 省级 26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省级 2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省级 28 生物医学工程 省级 29 管理科学与工程 省级 30 技术经济及管理 省级 注:1、"轮机工程"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同时为国家重点学科.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分列而成为二个省级重点学科 由于"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7个学科已纳入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将对余下的16个学科(见表2)作为第二层次进行重点建设. 表2 我校"十一五"期间拟重点建设的省部级重点学科 序号 专业名称 一级学科 门类 1 采矿工程 矿业工程 工学 2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工学 3 产业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政治学 法学 5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 法学 6 设计艺术学 艺术学 文学 7 固体力学 力学 工学 8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 工学 9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 10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学 11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12 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工学 13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学 1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工学 15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16 技术经济及管理 工商管理 管理学 3.校内重点学科建设 我校除了重点支持上述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之外,还将根据"优化学科结构,改造学科内涵"的原则,重点扶持以下三个学科(群)的发展. 理学学科 我校理学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力学,是支撑我校庞大工科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对理学学科的投入,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建设基地,引进一批人才,使理学学科在博士学位授权点上有突破,硕士点数量上有较大增长,为我校的工学学科提供支撑,逐渐形成理工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信息"学科 我校"信息"学科包括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它们是优化我校学科结构、促进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期间,我校将紧密结合行业(建材、交通、汽车)和区域(建设"中国武汉—光谷")的要求,大力开发行业和区域迫切需要的信息、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全方位推动信息学科与我校优势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并与优势学科同步发展. "文科"学科 我校"文科"学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我校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加强对"文科"学科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设计艺术学"等博士点进行重点建设,积极扶持"科学技术哲学"、"经济法"、"中共党史"、"高等教育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传播学"、"美术学"等学科,使这些学科在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上有突破. 综上所述,我校"十一五"期间拟分层次对我校部分学科进行重点建设,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我校"十一五"拟建设的重点学科 学科层次 学科名称 相应的一级学科 门类 已有及拟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学科 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学 轮机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学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工学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 工学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工程 工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 工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重点建设的 省部级学科 采矿工程 矿业工程 工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工学 产业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政治学 法学 与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 法学 设计艺术学 艺术学 文学 固体力学 力学 工学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 工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工学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学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工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学校重点 建设的学科 计算数学 数学 理学 应用数学 数学 理学 凝聚态物理 物理学 理学 光学 物理学 理学 无线电物理 物理学 理学 无机化学 化学 理学 物理化学 化学 理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 工程力学 力学 工学 建筑设计及理论 建筑学 工学 科学技术哲学 哲学 哲学 经济法学 法学 法学 中共党史 政治学 法学 高等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文学 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文学 美术学 艺术学 文学 四、"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的建设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建设思路 1.以人为本,重视人才 学科建设工作要以人为本,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培养人、锻炼人,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团结精神和求实进取精神的学术队伍,培养出一批合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人才是学科的关键和核心所在.要结合学校人才强校工程,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尤其要重视学术大师和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调动他(她)们积极性,为他(她)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是我校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方向.要千方百计地鼓励广大教师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为学术带头人承担重大项目提供良好的条件.要重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协调发展"的道路.通过科技园的建设,优势和特色学科要加快产业化步伐,实现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扩大我校学科的知名度,要大力支持我校少数科技型公司上市,形成我校高技术产业群. 3.综合集成,建设平台 我校学科总体实力较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综合集成的道路.要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基地(平台)建设项目以及校内重点扶持项目等形式,集成学科资源,组建学科团队,促进优势特色学科之间,优势特色学科与新兴学科等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对部分学科可以按学科群的方式进行建设,尤其要开展跨学科的学科基地建设,为学科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高水平、综合性的学科建设平台,建成部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使我校部分学科基地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规范管理,保证质量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要从规范管理的角度,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制度、管理体系、监督体系上强化建设与管理,保证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要加强对博士论文的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我校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上有新的突破,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声誉,同时在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上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我校学科建设多年的实践证明,以项目形式进行学科建设是有效的.为了持续进行学科建设,有必要分层次、分阶段地实施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我校仍将以项目形式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采取如下措施,保证学科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保证学科建设投入建设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对学科建设工作内涵的认识,将学科建设工作成为引领开展各项工作的灵魂和核心;要保证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为各层次学科建设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2.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全面完成学科建设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主要是保证拟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和争取取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点有所突破的学科建设,实行重点投入、重点扶持和建设;同时,要兼顾省部级重点学科和校内重点学科的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使我校学科建设分层次全面予以实施,全面保证学科建设各项指标的完成."十一五"期间,按学科建设层次,主要开展如下几方面的建设: (1)"211工程"建设 实施"211工程"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内容,其核心仍是重点学科建设."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加强对生态建筑材料及其关键技术、材料复合新技术、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材料、器件及智能结构系统、非金属矿产资源工程与环境工程、微型光电子系统及应用、高性能船舶及关键技术、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特种机械装备及物流技术等9个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为材料、信息、机械、能源及资环等学科保持和全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2)校内重点学科建设 除纳入国家计划的"211工程"建设之外,学校仍将兼顾其它学科,特别是部分省部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及理学学科、"信息"学科和"文科"学科的发展.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进行校内重点学科建设. 理科对我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就是围绕这些方向汇聚人才,完善基本实验条件,争取承担更多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争取在数、理、化学科的博士点上取得突破,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信息"学科具有良好的交叉活性,有很好的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建设与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应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升"信息"学科实力,新增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文科"学科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是整合现有的学科资源,明确若干学科方向,力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科学技术哲学"、"艺术学"、"高等教育学"等博士点申报和建设上取得突破.为了今后更大的发展,要不遗余力地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加盟我校人文艺术学科,每年应安排一定的学科经费支持这些博士毕业生的科研工作,使他(她)们尽快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3.重视人才,建设平台,学科建设工作突出内涵建设 学科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研究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要结合我校学科建设的实际,抓住学科内涵建设的关键,"十一五"期间要突出学术大师、创新团队及学科平台建设的中心地位,协调人事处、科研处及有关职能部门,以此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促进我校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4.立项建设,规范管理,保证所有立项项目有效实施 要总结我校"十五"期间开展立项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校立项建设管理制度.要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学科建设的策划、组织与监督;强化立项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督,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完善项目评价体系,保证所有立项项目都能顺利、有效实施建设,保证建设效益,保证各立项项目按期实现预定的建设目标.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年度任务分解情况 年度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点 二级学科博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 二级学科硕士点 2006 2007 2 1 5 3 10 2008 2009 2 5 2 10 2010 合计 2 3 10 5 20 截止十一五末期总数 5 12 70 23 150 注:本数据是按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和学位授权审核工作预期安排而制订的,其中数据为新增数.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本科教学工作规划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本科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本科教学建设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重点.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是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本科教学建设成就 (一)"十五"期间,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建设,开展了以"名专业、名教师、名课程、名教材、名成果、名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六名工程"建设,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 传统老专业的办学优势更加突出,新专业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形成了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格局.专业数由合校时的50个增加(或调整)到78个,其中,工学专业41个、理学专业11个、管理学专业11个、文学专业8个、法学专业3个、经济学专业3个、教育学专业1个.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6个实力突出、在国内排名靠前的专业被评为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对象. 实施了"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人员结构及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教师和管理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人数由合校时的2412人,增加到现在近3000人.教师的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生师比约为16:1.培养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14人. 强化课程建设,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校级精品课程54门.并有省级优质课程33门,校级优质课程90门. 加强教材建设,有10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已正式出版9部.有4部教材列入国家百部精品教材立项和选题项目,已正式出版3部.有138部教材列为校级"十五"规划教材,已正式出版56部.正式出版各类教材和教学参考书431部,校内讲义87部.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成果丰硕."十五"期间共立项598项,其中国家级立项4项,省级立项13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91项. 稳步推进实验室建设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学校拥有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备案),建成了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校级实验示范中心,22个校级校外教学实习基地,67个院级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二)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组织了三批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623项,其中,教师项目493项,学生项目130项.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在全国和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2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8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2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23项.在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中,有76项获奖.在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有500项获奖.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项.体育比赛获国际比赛金牌11枚、银牌9枚、铜牌3枚,获全国性比赛金牌20枚、银牌28枚、铜牌33枚,获省级比赛金牌112枚,银牌88枚、铜牌85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成效明显.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400多套,有23套获省级以上奖励.有96位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开课门数达102门.学校举办了两届青年教师授课大奖赛,共有74位教师获奖.举办了一届多媒体教学竞赛,有37位教师获奖.举办了一届双语教学竞赛,有12位教师获奖. (四)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和认识,形成"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改革了教学管理制度,修订了培养计划、课程大纲等教学文件,完善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文件,规范了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稳定了正常教学秩序,强化了质量意识,确保了教学效果,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促进本科教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了国际化合作培养、开办教改试点班和主辅修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了学风建设和养成教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 今后五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只有加快改革步伐、不断进取,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所提出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校本科教学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优化结构、注重质量、改革创新,使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六名"工程取得更好成果.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两个一流"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走内涵发展之路,稳定办学规模,全面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本科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教学成果,培养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目标、以"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简称"三强")为特点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把学校建成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本思路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的,探索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构建以"三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学分制管理体系(简称"一个模式、四个体系")等的改革,使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整体目标 本科教学建设将继续坚持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教育创新团队.进一步加强学科的发展与融合,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适当增加工学、法学专业的比重,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和边缘学科专业,重点抓好优势学科专业及新专业,使在校本科生的规模稳定在36000人左右,本科专业总数稳定在80个(表一);力争建成15个校级品牌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及6个国家级品牌专业.教师编制2900个,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固定编制教师总数比例达到40%,生师比控制在16:1以内;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2—3名,新增省级教学名师5名和一批学校教学名师.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网络教育课程300门.编写获得广泛社会声誉的优秀教材40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建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或国家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教育训练基地2—3个,建成全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4.主要任务和目标 (1)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要面向社会,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形成专业特色.重点专业的建设,要突出专业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十一五"期间,学校专业总数将控制在80个左右(表一).但围绕专业调整和社会需求,鼓励学院对现有专业按国家引导性专业目录进行优化、重组,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专业,形成跨学科门类、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专业.经过五年努力,力争建成15个校级品牌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及6个国家级品牌专业.逐步形成我校的品牌专业群,体现出专业特色与优势,大大提高我校的社会知名度,吸引优秀生源,培养创新人才. 表1 本科专业结构统计与规划表 序号学科门类 2010年规划数 1 理学11 2 工学42 3 经济学 3 4 管理学 11 5 文学86法学47教育学 1 小计780 省级以上品牌专业必须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教学质量好、师德师风正的教育创新团队,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案,有比较完备的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有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论文与成果,有在国内较有影响的自编高水平教材,有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优质课程. 新专业建设,除了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大投入保障新专业的办学基本条件之外,还要搞好专业定位及发展规划研究,在特色方向上下功夫,努力增强专业成长的生命力. (2)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继续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教育,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抓好学科带头人选拔,形成职称、年龄、学历(位)、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和教育创新团队,加强理工和文理的渗透,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生师比控制在16:1以内.努力造就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大师级教学名师及其后备人才,做到名师辈出.力争培养出25名校级教学名师,4-5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表二). 表2 教学名师统计与规划表 级别时间校级名师(人) 省级名师(人) 国家级名师(人) "十一五"期间 25 4-5 1-2 (3)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调整好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强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精品课、优质课、平台课、系列课,力争实现百门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表三).精品课程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精品课程建设中,要积极完善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提高教师课堂讲授水平,丰富教学辅助手段,鼓励教与学的互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力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完善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 表3 课程建设统计与规划表 级别时间精品课程 优质课程 校级省级国家级 校级省级"十一五"期间 75-100 20-30 5-10 150 - 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配合学科专业调整,学校将逐步进行课程归口.在课程建设中,将逐步实行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积极推动系列课程的滚动建设与发展.在专业大类中,继续开展平台课的研究与建设,实施平台课的建设方案. 学校将继续深化公共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推进基础强化训练、能力拓展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学校将有组织地开展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研究和建设,力争建成若干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优质课程. (4)教学资源建设 网络化时代为信息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平台,也为共享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试题库、案例库、资源库、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等在内的多种资源,内涵丰富,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教材包括纸质、电子和立体化教材等多种形式,是知识的最基本载体.教材建设是教学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立项评审,学校已于2005年组织了第一批"十一五"规划教材遴选,立项校级"十一五"规划教材80部.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建设完成校级规划教材150部,国家规划教材20部,争取至少有5部教材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有1部教材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表四). 表4 教材建设立项、成果统计与规划表 级别时间校级立项 国家级立项 省部级获奖 国家级获奖 "十一五"期间 150 20 5 1 在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将全方位抓好其它教学资源建设,特别是数字化资源建设,重点抓好网络学堂的建设.学校将通过继续开展多媒体教学竞赛、多媒体课件评比、网络课程立项等活动,进一步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有效地推动数字化资源建设. (5)实践教学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践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虚实结合、内外兼顾、开放服务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带动实验室全面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全面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经过3-5年的努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部分基础课程、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等实验室和基地的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示范经验.将在2010年之前建成7-10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表五).要加强学校的宏观监控,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管理职能,依据"加强基础,统筹规划,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基地(中心)建设,同时加强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艺术素质教育基地、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学生课外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实现基地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表5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统计与规划表 级别时间教学基地及示范中心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国家级 省级校级校级院级"十一五"期间 2-3 4-5 7-10 30 80 (6)教学研究与改革 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加强对教学研究的立项指导,进一步整合教学研究的力量与资源.教学研究活动继续围绕教学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体系、学生学分制管理等教学建设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开展,重点研究对教学建设影响较大的若干重要问题或能够展示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亮点问题. 学校鼓励和支持各教学单位组建教研团队,集中力量实质性地推进本科教育的各项改革,尤其要在已有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积极在材料、交通、信息、经济等学科专业进行试点,以及国际合作教育的试点,探索按大类组织招生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争取"十一五"期间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通过系统组织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整体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力争教学研究立项能够完成预期的研究任务,产生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表六). 表6 教学研究立项与教学研究成果获奖统计与规划表 类别时间教研立项 教学研究成果奖项 校级省级以上 校级获奖 省级获奖 国家级奖 "十一五"期间 500 150 100 50 7 (7)管理机制 学校将继续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继续推行目标化管理制度,优化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改进教学管理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规范化管理目标. 学校将继续完善评估、认证和督导一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协调督、评、管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评估认证的常态化、督导工作的长效化. (8)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教学建设的根本目的."十一五"期间,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总体招生规模将控制在36000人左右,每年招收约9000人.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规范管理,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特点鲜明的"三强"人才. 学校将继续强化德育工作,加强学风建设,推进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的结合,健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成1门国家级文化素质精品课程,3门省级文化素质精品课程.将以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契机,着力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力争将2门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竞赛、设计竞赛、考级、考证及课外学习组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挑战杯赛、英语竞赛、体育竞赛、创新训练等各种有影响力的竞赛活动,大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争取获得较好成绩.学校将建设5-10个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见识.通过努力,使我校在校学生跨学科辅修第二专业人数达25% 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25%. 在继续巩固我校原有的建材建工、交通、汽车机械三大行业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基础上,注重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以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以及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设带动我校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学校将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对我校大学生全程化的学习与就业指导工作,利用课程教学、讲座、网络学堂、个别辅导、素质训练和学习指导等方式,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择业观.努力做好现已开设的"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求职技巧"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将继续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每年编写一册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3-5年进行一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完成对我校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报告,为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三、保障措施 为保证"十一五"本科教学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一是要继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统一认识,真正做到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关心并投身到本科教学建设之中.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科研为切入点,锻炼队伍,蓄积力量,形成专业建设的支撑力量和基础,切实推进教学建设. 二是把教学建设的目标纳入学校二级目标责任制中,进行有效管理和考核.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推动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知名教授深入本科教学一线,关心、支持本科教学建设. 三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已有的教学名师、师德先进等模范教师的带头作用,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注重改善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学术梯队和教育创新团队.每年将继续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教学研究项目的开展和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是加大硬件设施和图书资源建设投入,改善体育场馆设施,建成先进的教学科研基地,保证实验开出率、体育教学、学生健身锻炼和体育达标率,让大学生有"机"可上、有"书"可读、有"手"可动、有"艺"可为. 学校将继续大力推动和促进教材建设,特别是立体化教材建设.加强规划教材建设的指导力度,制订、完善规划教材立项后的管理措施,进一步明确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学院、教师编写优质教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积累教改经验和素材,编写高质量教材,努力锤炼精品教材.同时,也将大力支持实验指导书、教学参考书、试题库以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服务. 五是要以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争取上级机关扩大经费预算的同时,努力从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本科教学投入,为实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目标提供切实的经费保障. 在新校园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将根据"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的原则,每年将教学条件建设列入学校建设预算中,对实验条件建设项目做到有计划、有论证、有检查、有成效,实现有效管理,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与学院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本科教学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学校要逐步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准确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通过定期的专业评估,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研究生教育规划 武汉理工大学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理念、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办学声誉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必将是武汉理工大学建设与发展史上更为重要的五年,在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战略部署中被确定为"跨越、提升阶段",力争实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和整体实力的重大突破,推进各相关学科水平的全面提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使学校向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十一五"规划中仍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需要,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求和我校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研究生教育现有基础 (一)"十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学校把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增长,人才培养的结构更加合理;始终坚持规范管理,深化改革,研究生培养和学位论文质量显著提高;坚持正确引导,严格把关,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坚持积极探索,促进发展,研究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推进. 目前,在校研究生的规模8400多人,在职研究生的规模4400多人,各类研究生总量12800多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约为1 : 4,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之比约为1 : 9.研究生导师总量1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近200人、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研究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二)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十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与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的层次结构不够合理,博士研究生的规模急需扩大;研究生教育条件不足,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科研能力急需加强;研究生的学术氛围不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十一五"期间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大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为实现早日将学校建成多科性、开放式、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 (二)发展目标 顺应学校"两个一流"目标的要求,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层次结构,推进管理创新和学科创新,逐步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造就一批能够迎接挑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三)主要指标 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如下: 到"十一五"末期,在校研究生的规模达到12000人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的规模达到1000—2000人. 在职研究生的规模为5000人左右,各类研究生总量为17000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达到1 : 3. 研究生导师总量为14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00人. 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博士研究生比例达到25%左右,力争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3篇. 研究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三、"十一五"期间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以申报成立研究生院为契机,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展 学校"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已为成立研究生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影响学校全局工作的关键,也成为能否将学校建成多科性、开放式、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的工作安排,"十一五"期间将启动研究生院的申报工作,这是我校势在必得的机会.我校必须以申报成立研究生院为契机,全面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重点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支撑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展. (二)在继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 为适应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仍需继续扩大,促使人才培养的整体层次上移.同时,要坚持以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为契机,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深刻改革、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把我校建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提供重要支撑. (三)加强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和培养质量."十一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培养条件的改善滞后于培养规模快速增长的现象,设专项、列入预算予以投入,补充和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各种条件.要利用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意识,加强学风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更多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的产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十一五"期间研究生教育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 学校在新校园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坚持设立每年500万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重点资助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优秀博士生从事研究工作与出国进修、导师编写高水平的专著与核心教材,并对研究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及重要收录论文、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及专利成果等进行重奖.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继续加强管理、切实推进、确保成效,要在广大研究生和导师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改革 适应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探索符合我校特色和发展需要的改革方法,有效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一级学科下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推进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试点和实施,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制度,力争在同类高校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加强研究生日常教学管理,促进一批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优秀任课教师、优秀管理工作者和精品课程的产生.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扩大聘任校外指导教师、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参与校外科研项目的范围,拓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空间. (三)实质性推进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 加强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设立研究生教学条件建设基金,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对于学位点给予相对稳定的条件建设投入,对于新增学位点适当增加资金投入的力度,保证研究生日常教学和培养工作的充足条件. 分类论证,逐步建设一批用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综合实验室,学校、院系和导师共同建设一批导师和研究生工作室,逐步改善工作环境和研究条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统一协调、统一调配现有的教学、科研及实验用房,为研究生教学、培养提供足够的专用教室和通用实验室. (四)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建立更为合理的导师遴选和复查制度,推行按需设岗、宏观调控的评选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导师队伍尤其是博士生导师数量. 建立导师是一种工作岗位、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把握科研能力这个核心和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带动导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建立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和评估制度,提高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的自身素质和指导水平.推行研究生导师联合指导制度,培养导师的后备队伍,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十五"科技工作情况 2001年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湖北省、武汉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上下一心、锐意进取,融合发展、开拓创新,逐步树立科技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围绕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建设"两个一流"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了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一)"十五"科技规划的执行情况 5年来,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学院、中心、所及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提前一年实现了学校"十五"规划中各项科技目标,取得了科技工作在经费、项目、成果、基地等全方位的较大突破: 我校连续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专利申请和科技论文收录在全国排名保持上升趋势;承担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数出现较快增长,首次实现了千万元级重大项目的突破,单项过100万元的项目数逐年增长;年度到校科研经费由2000年的4400余万元发展到2005年的3.04亿元;新增8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这些说明我校在通过科研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科技项目与经费(见表1) "十五"以来,累计到校科技经费10.53亿元,超额完成了目标6-8亿元上限的32%.新立各类纵向项目150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4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133项、国家"973"子项目10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 2004年,我校到校科技经费在教育部高校中排名第12位,承担国家军品配套任务列第2位;2002年承担国家"863"项目列前30位. 表1 年度到校科技总经费情况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小计 纵向到款(万元) 3120 4400 6800 5317 6786 26423 纵向比例 35.59% 28.57% 27.64% 20.29% 22.32% 25% 横向到款(万元) 5645 11000 17800 20929 23630 79004 横向比例 64.41% 71.43% 72.36% 79.71% 77.68% 75% 合计(亿元) 0.8765 1.54 2.46 2.62 3.04 10.53 2.科技成果 (1)专利申请与授权(见表2) "十五"期间,学校累计申请专利715项,其中发明专利542项、实用新型专利160项、外观设计13项.共获授权专利235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141项,超额完成了获授权发明专利目标50—100项上限的41%;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8项、获授权外观设计专利6项. 我校申请专利数在教育部高校中排名2004年列第18位、2005年列第11位;授权专利数排名2004年列第16位、2005年列第13位. 表2 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单位:项 年度 专利申请(项) 授权专利(项)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总计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总计 2001 10 11 0 21 4 6 0 10 2002 63 19 0 82 5 12 0 17 2003 127 31 0 158 10 16 0 26 2004 148 44 3 195 41 26 0 67 2005 194 55 10 259 81 28 6 115 总计 542 160 13 715 141 88 6 235 (2)科技奖励(见表3) "十五"期间,学校累计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9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3项,提前一年完成了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0—120项的目标,获社会力量科技奖励26项、地区奖29项、社科奖17项、其他科技奖14项. 单位 奖励数 单位 奖励数 单位 奖励数 材料学院 36 资环学院 8 物流中心 3 管理学院 25 机电学院 9 信息学院 2 物流学院 18 能动学院 7 测试中心 1 交通学院 11 计算机学院 4 道桥结构中心 1 土建学院 10 汽车学院 4 文法学院 1 新材所 10 生物中心 4 其他 2 光纤中心 10 理学院 3 硅酸盐中心 7 自动化学院 3 表3 科技奖励情况 单位:项2004年,我校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在教育部高校中排名第12位. 表4 科技奖励各单位分布情况 单位:项 国家奖 省部级奖 社会力量奖 地区奖 社科奖 其他 合计 2001年118 3 3 4 29 2002年119 1 1 2 24 2003年121 7 12 4 2 47 2004年323 7 5 2 4 44 2005年122 8 11 8 2 52 合计7103 26 29 17 14 196 (3)科技论文(见表5) "十五"期间,学校累计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2233篇,超额完成了学校被SCI和EI等著名检索工具引用的科技论文目标800—1000篇上限的1.2倍. 2004年,我校EI的索引在全国高校的排名中名列第32位,ISTP检索名列第11位,材料学科作为单一学科在全国排到了第8位. 表5 科技论文收录情况 检索年份 SCI(篇) SCIE(篇) EI(篇) ISTP(篇) 合计(篇) 2001年27 85 96 44 252 2002年41 126 123 52 342 2003年29 134 92 105 360 2004年105 226 161 242 734 2005年77 179 163 126 545 合计279 750 635 569 2233 备注:当年检索的数据为上一年的论文收录情况. 3.科研基地建设情况(见表6) 新建省部级科研基地8个(目标值:5~10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 与大型企业集团共建产学研研究基地45个 (目标值:15~20个); 新建校级跨学科研究基地13个 (目标值:10~15个). 启动"绿色建材"、"水路公路交通安全"2个科技创新平台."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评估;"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港口装卸技术交通部重点实验室"和"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了建设验收. 表6 "十五"期间新建省部级科研基地情况 序号 机构名称批准部门 1 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2 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3 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4 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省教育厅 5 湖北省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省教育厅 6 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省教育厅 7 湖北省光纤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8 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省委统战部 "十五"科技工作的基本经验 1、观念转变、领导重视 2、政策引导、营造氛围 3、改善条件、增强实力 4、加强组织、形成合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基础研究薄弱;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综合实力不强,原始性创新研究能力不足; (2)具有重大科技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很少;支撑行业与区域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成果少; (3)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太少,没有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 (4)学术影响不大;有重要影响的优秀研究群体、杰出学术带头人少;参与制定国家、行业(部门、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国家重大科技活动的专家少;主办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会议不多; (5)科技项目的结构不合理,纵向比例偏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 2.原因 (1)学术积累不够;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创新团队严重缺乏; (2)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与创新基地建设方面缺乏投入与资源共享机制; (3)学术环境与学术风气缺乏自觉性和严谨性; (4)学校的评价与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教学、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的相关政策的不协调. 二、"十一五"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 (一)形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已经全面转向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强国崛起与更替的关键因素.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新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显得尤为紧迫. 此外,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日益深入;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 (二)机遇 1.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使高校科技工作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期."十六大"提出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发挥科技创新在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背景,自觉地将自身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中,加快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的发展做出贡献. 2.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为学校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构建大平台、培育大团队,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三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我校独特的行业背景和优势,以及中部崛起的有利区域和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为"十一五"科技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4.学校"十五"期间奠定的学科建设的基础、"211"的投入和建设以及科技与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为"十一五"科技工作谋求更大的发展与突破创造了条件. (三)挑战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挑战. 2.三大行业、地方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学校提供的共性关键技术支撑力度不足的挑战. 3.兄弟高校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科技的竞争演变成研究条件、研究环境和科技人才的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日益紧缺的资源,学校科技工作面临不进则退的严峻挑战. 4.学校"两个一流" 的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要求,需要科技能尽快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工作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日益紧迫. 三、"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改革机制,积极进取,集成资源,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凝聚队伍,深化产学研结合,增强学校服务于国家目标与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科研条件不断改善 创新能力普遍增强 任务总量稳定增长 项目结构逐步优化 学术水平明显提高 (三)具体指标 1.科研任务 总量达到15-18亿元.到2010年,实现年到校科技经费5亿元以上,其中学院、中心、所完成3-3.5亿元;纵向科研经费超过30%,力争实现承担国家重大研究任务的突破. 2.科研基地 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6-8个,增加一批与大型骨干企业共建研发基地,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1-3个;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基地管理体制和校内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3.科技成果 ——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2800篇以上,争取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20-150项,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突破. ——申请专利数的逐年增长,使授权发明专利总数达到300项以上. 4.创新文化与环境建设 构建有利于形成创新团队、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环境. 构建鼓励探索未知、提倡敬业奉献、弘扬科学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武汉理工特色的创新文化. 树立大局观念、强化危机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形成严谨、求真、务实、和谐的创新氛围. 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工作的管理水平. (四)力争突破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为行业和区域发展解决若干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国家级研究与实验基地建设 Top 10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创新团队 (五)制定目标的依据 表7 "十一五"规划指标与"十五"期间对比表 十五指标 完成情况 十一五规划 科技 经费 到校科技总经费 6-8亿元 10.53亿元 15-18亿元 学院年度到校科技经费 2.22亿元 3-3.5亿元 纵向占总经费的比例 2005年22.32% 30%以上 十五期间:25% 科技成果 授权发明专利 50-100项141项300项以上 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00-120项110项120-150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 800-1000篇2233篇2800篇以上 科研基地 新建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 5-10个 8个 6-8个在"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1-3个.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国家和企业对R&D投入的增长,为实现科技经费目标提供了外部条件(2010年国家对R&D投入占GDP的比例2%); (3)三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学校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 (4)学校"十五"期间奠定的近4亿元学科建设的基础; (5)学校"十一五"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1.2万人,其中博士生3000人,需要3亿元科研经费支撑)、教师结构的优化和博士化工程的实施(2010年博士比例达40% ). (六)重点任务 一是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需求,力争承担若干重大专项,增强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二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三大行业和区域经济的重大需求,加大科技的支撑力度; 三是应对未来挑战,加强对前沿技术和基础科学研究,抢占未来科技的战略制高点,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使学校优势研究领域逐步发挥引领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作用; 四是加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平台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科技资源、完善共享机制,为科技发展提供条件支撑; 五是通过加大体制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地方、部门、行业的更大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全面推动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 主要从以下四个大的方面入手: 1.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建设 1.1建设紧迫性和必要性: (1)有利于抢抓国家扶持高校建立大研究院的发展机遇; (2)有利于承担行业科技发展中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课题,有利于行业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 (3)有利于各方面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重大项目的形成,有利于创新团队的培育和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 1.2建设原则: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 表8 "十一五"期间拟建科研基地 基地类别 拟建基地名称 国家级 科研基地 重点实验室 1、环境协调建筑材料 2、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 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重大工程安全监测 2、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 3、生物材料 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5、燃料电池技术 6、绿色建材 省部级 科研基地 重点实验室 1、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 2、船舶动力运用技术 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4、汽车新材料与零部件 5、创新与发展研究 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绿色建筑材料与制造 2、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 3、高速船舶工程 2、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功能薄膜材料 教育部创新团队:新能源 复合材料 湖北省创新群体:先进水泥基复合材料 光纤传感与信息 新材料与汽车零部件 道桥结构 交通仿真 3、重大项目的运作与组织 3.1 基础研究领域 高效热电转换材料及器件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核心组件催化效率与耐久性 可降解生物活性陶瓷修复材料 连续局部精密成形与装备技术 磁悬浮技术基础理论 3.2 高新技术领域 (1)攻关与"863"项目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大型桥梁、隧道及高速公路安全健康状况检测及长期监测关键技术; 建筑材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城区湖泊(武昌南湖)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新技术研究;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 磷石膏窑外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成套技术; 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 港口数字化与物流信息化技术; 光纤光栅动态传感与高速解调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 煤矿瓦斯气体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高品质游艇关键技术; 精密成形与模具新技术; 干法烟气脱硫渣在水泥与道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及装备;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 磁悬浮支承技术与装备; 数字制造信息资源集成与共享技术; 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 墙体材料、保温材料与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2)产业化项目 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 高品质游艇开发与产业化; 港口物流装备自动控制成套技术产业化; TiB2特种陶瓷蒸发舟产业化开发; 生物材料产品开发与产业化; 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系统产业化; 低环境负荷水泥生产技术产业化开发; 磷石膏、磷渣、赤泥等废渣利用关键技术产业化开发. 3.3 国际合作领域 新材料 数字制造 信息与光纤传感技术 新能源与电动汽车技术 智能交通 3.4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多维视域下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科技发展与社会和谐、和谐社区; 物流经济圈的规划、现状评估及发展预测; 中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和谐交通发展研究与中部经济崛起;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 动漫产业. 3.5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表9 重点 领域 "十五"期间 "十一五"重大转化项目 签定成果 获奖 授权专利 材料 53项61项164项 低环境负荷型水泥关键制备技术、环保陶瓷滤球水处理技术及装备、低压SMC成套技术、 TiB2特种陶瓷蒸发舟、新型大功率PTC元件 交通 17项37项33项 港口装卸机械成套装备、高速船舶及关键技术、智能交通系统 汽车 4项 9项 17项 汽车零部件网络智能生产线、数字化机务段、精密成型技术、高温自润滑材料应用 机电 信息 24项25项44项 多功能激光复合加工技术、嵌入式技术在机电监控和大型工程监测中的应用、分布式交互三维视景仿真、电子商务与ERP系统 4、国家科技奖励的策划与组织 自然科学奖: 木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理论 材料梯度复合理论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抗癌机理 类钙钛矿结构理论 功能薄膜材料设计理论 技术发明奖:面向网络制造中的网络支撑环境理论、嵌入式技术与系统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 肋骨冷弯机机器人 精密成型技术 科技进步奖:分布式虚拟设计制造研究与应用(已申报) 水泥绿色制造与性能优化核心技术(已申报) 低品位金属矿选矿技术 磷石膏综合利用 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 赤泥综合利用 挖泥船成套技术与装备 四、主要措施 (一)政策措施 全面落实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科技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1.建立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和项目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决策与投资的科学性; 2.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 3.根据国家、行业与区域发展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调整学科布局与机构设置. (二)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1.组建研究院 有利于多学科队伍的凝聚,有利于提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使研究院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主体,成为学校与行业科技合作的主体. 设立专职科研人员编制:800个;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的全员招聘制,实行岗位逐级聘任制度. 表10 研究院组建初步设想 依托学科 支撑基地 材料研究院 材料学院、土建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道路桥梁结构重点实验室 测试中心、生物中心 交通与物流 研究院 交通学院、能动学院、航运学院、物流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 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纤中心 新能源与汽车研究院 汽车学院、材料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能动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 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 2.加强和完善二级单位的管理职能,下移科技管理重心,将中小项目的日常管理由各二级单位负责. 3.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新体制要能保障多学科队伍的凝聚,多学科综合问题的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与集成的有效连接,有利于解决重大综合性科技问题.营造崇尚创新、严谨求实、允许失败的科技创新宽松氛围和环境.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理顺学院与科研基地之间关系,促进研究人员的合理流动,调动研究人员、学院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有效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形成各方互动、协调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创新机制,形成和谐的科研环境. (三)加大对重大项目的组织、策划、运作力度 1.加强和大型企业的科技信息沟通,组织学科交叉,策划重大项目; 2.拓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渠道,联合企业共同申报国家重大项目; 3.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预研,整合相关项目研究成果,培育重大项目; 4.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管理与跟踪服务,做好项目后期的鉴定、报奖及转化等相关工作. 5.针对不同的项目,成立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与调配各方面资源. (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1.以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形成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培育能承担大项目、出大成果的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团队; 2.加强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 3.加强优秀技术支撑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甘于奉献、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技术支撑队伍.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为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发展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重点,在"211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中,分层次立项建设了三个项目:"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明显改善 截止到2005年12月底,全校有教学科研人员2905人,占全校在册教职工总数的48.6%,与"十五"初相比,教学科研人员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97人,占教师总数的20.6%,博士比例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283人,占教师总数的44%,硕士比例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二者合计提高了24个百分点.教师队伍中有教授500人,副教授1089人,讲师与助教为1311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比例为1.7:3.8:4.5,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5%,与"十五"初相比,教授净增192人,副教授净增140人. 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 2.人才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三大工程建设,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以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学科责任教授为主体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人才工程、奖励基金、专家津贴获得者明显增多. "十五"期间,学校共引进(共享)院士5人,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15人,"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1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第二层次人选17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省部级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224人,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3人.同时9个学科获得"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权,聘任3名"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上岗工作. "十五"期间还成功地申报了管理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等4个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使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7个,吸纳了一大批博士进入流动站进行高起点的研究. 3.学术团队建设取得突破 以材料、交通、汽车、机电、信息、资环、管理等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的教学科研团队基本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部省级科研基地等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团队日渐成熟,其中1支团队获得了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资助,1支团队获得了湖北省创新团队资助;聘任首席教授13人,学科责任教授36人,以他们为核心组建学术团队49支;并在每个专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这些标志着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二)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党中央在2003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精辟地论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学校是培养和集聚人才的主要基地,肩负起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使命.因此,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2.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给我校带来了机遇,同时又面临一系列挑战,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目前还不能适应学校"两个一流"目标的要求,表现在:大师级人才相当缺乏,没有从学校自身造就两院院士;以大师级人才和学科领军人物领衔的创新团队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与学校一流目标有一定差距;选人用人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须进一步完善.因此,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现教师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今后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核心任务. 二、"十一五"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创新工作机制的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引进和造就大师级人才、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主要目标 1.教师数量与规模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育部对高校教师编制的要求,按生师比14:1测算教师编制,建设一支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到2010年,学校教师编制控制在3900个左右(含流动编制700个左右),其中科研编制800个左右(含流动编制),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2%左右. 2.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抓住国家继续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到"十一五"末,教师队伍中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学者达到20名左右,其中院士8名左右(含共享),"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5名左右,通过他们带动部分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力争培养和引进10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以首席教授和学科责任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带头人,200名左右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骨干,通过他们带动一批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力争新增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学校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达到9-10个,广泛吸纳国内外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来校工作. 3.创新团队建设 以大师级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项目),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建设以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得者等领衔的优秀创新团队8-10支,开展基础性、原创性、前瞻性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研究,力争1支团队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研究群体行列,2支团队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建设行列,5支团队进入湖北省创新群体建设行列. 4.教师结构与素质 (1)学科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变化要求,引导专业课教师拓宽专业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对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探索,及时整合原有专业的师资,培养、补充新专业的师资,不断充实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师资;在教师培训中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掌握和应用,造就一支学科交叉好、业务知识厚实、知识结构合理、适应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2)学历结构.通过强化培养、积极引进,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到"十一五"末,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达到80%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力争达到40%左右. (3)职务结构.通过教师聘用制的实施,不断调整专任教师的职务结构,使教师的职务结构趋于合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4)年龄结构.通过不断补充中青年教师,使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全校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达到40岁左右. (5)学缘结构.通过拓宽师资的来源渠道,鼓励教师交叉学习或到外校取得学位,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进一步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使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达到12%左右. 三、"十一五"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加强师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1.强化师德建设 (1)完善师德规范.认真贯彻落实《武汉理工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评估体系,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2)加强师德宣传.以庆祝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举办师德论坛等为契机,通过各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和德育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宣传活动,树立榜样,形成促使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氛围. (3)严格考核管理.在教师考核、职务聘用、评先选优、攻读学位、出国进修等工作中落实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通过措施保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2.健全学术规范 (1)完善工作机制.完善学术发展与评价机制,健全学术规范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作用,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2)营造良好学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加强政策导向,纠正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严谨自律、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努力营造开放、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二)调整队伍结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1.确保固定编制教师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1)补充教师以接收优秀博士研究生为主.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角度出发,根据合理的师生比,制定教师补充规划和年度补充计划,并将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学院,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通过接收优秀博士毕业生等途径,补充固定编制教师. (2)注意改善教师的学缘关系.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资历、学术经历、年龄等方面的标准,积极吸收具有国内外其他单位学历和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减少直接聘任本校应届毕业生,使具有非我校最终学历的人才成为新聘教师主体. 2.加大流动编制教师的聘用力度 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对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急需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通过柔性引进、人事代理聘用、外聘、返聘教师等途径,增加流动编制的教师数量. 3.积极扩大学校博士后流动站规模和招生规模 根据学位点的建设情况,抓住"十一五"期间两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机会,力争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不断扩大博士后招生规模,加大与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博士后流动站的师资培养和人才储备功能. (三)完善人才支持体系,实施新一轮人才强校战略 1.重点实施"大师级人才与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养工程" (1)大师级人才与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引进 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实施《武汉理工大学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出台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引进、"讲座教授"制度实施办法,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两院院士或大师级专家学者、"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择优支持的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海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符合上岗条件的首席教授和学科责任教授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全时制、半时制、分时制等),根据人才类别和来校工作方式,给予不同的人才支持政策和工作、生活待遇. 加强海内外招聘力度.在中国教育科研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驻外大使馆网站等媒体上发布招聘启示,建立海外优秀人才信息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引进海外高层人才:以学科群组团出国招聘高层人才,外事部门组团出国考察、教师公派出国留学、专家教授出国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开展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研究等都要明确带有人才引进的任务. 重点加强院士、"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注意追踪科研院所、大型厂矿企业的两院院士、核心技术人员,争取全职引进或共享2-3名院士;抓住5次"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申报机会,争取新增"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2-3名. 争取更多的设岗学科.争取更多的学科进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行列,争取更多的学科(方向)设置"长江学者"、"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和学科责任教授岗位,通过设岗来吸引、凝聚一批人才. (2)大师级人才的造就 对人选进行全方位支持.继续实施"攀登工程",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在现有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确定院士候选人,整合学校的人力、政策、经费、装备、项目资源,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梯队建设、基地建设、承担项目、设备配置、学术交流、出国研修、申报奖励、成果转化、出版论著等方面对人选进行全方位重点支持. 为人选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学科建设咨询、基地建设论证与评估、项目鉴定等各种途径,策划一系列学术活动,有计划、分期分批邀请院士、知名学者来校指导工作,为人选提供交流平台,提高其影响力和知名度. 高度重视院士申报工作.抓住"十一五"期间两次院士申报的机会,整合资源,精心策划,在院士遴选上力争实现突破,从学校自身产生院士. 2.加强"优秀创新团队建设" (1)立项建设.结合"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整合学校的人才、基地、学科等资源,按照《武汉理工大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重点建设的创新团队进行立项建设,通过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和学科建设一盘棋捆绑投入的方式进行重点支持,加强院士创新基地、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基地、海外著名科学家访问交流基地、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建设,支持团队在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提升团队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争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北省创新群体的遴选中取得重大突破. (2)探索团队引进工作.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多样的形式,重点引进国际学术大师及其团队,国内外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的主持人及其团队,重要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拥有者及其团队,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奖励的项目主持人及其团队. (3)机制保障.建立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赋予团队负责人充分的用人权、分配权和人员考核评价权;制定团队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鼓励跨学院的教学、科研合作,积极支持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的工作组合和以学科群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协作,促进学术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3.推进"国际化战略人才工程" (1)加强出国留学选派力度.通过国家面上公派和"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政府间互换奖学金、学校公派、校际交流和公派自费等途径,每年选拔45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师从一流导师,培养和凝聚一批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能的学术新人. (2)积极引进海外高智力.加强柔性聘用国际知名学者的力度,重点聘任诺贝尔奖及其它重大奖项获得者、国外知名的科学院院士、国际学术组织或学术会议的主席或执行主席、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知名研究机构的首席科学家、世界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来校工作,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多领域、高层次发展. 4.继续实施"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 "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的核心调整为学缘关系的改善.在博士培养中,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名校、名专业和名导师的博士,支持教师在职申请博士学位.在博士引进中,以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博士、具有不同学科学习经历或良好学缘结构的博士为主. (四)重视教师培养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构建学校、学院两级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全方位、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多渠道的培养网络,保障教师培训的权益.通过岗前培训、普通话培训、外语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学能力培养、单科进修、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出国留学研修、国内重点院校作访问学者、团队培养等途径,使教师及时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发展后劲,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2.择优推荐青年教师申报各类人才支持、资助计划项目 结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择优推荐青年教师积极争取"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高级研讨班"等六个项目,促进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 3.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根据这几支队伍的工作性质和人员特点,在素质提高、业务进修、学历教育等方面,纳入学校教师培养整体规划,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相应政策,落实培养措施. 4.保证教师培养专项经费 学校逐年增加用于教师培养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实施"大师级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工程"、"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国际化战略人才工程"、"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培养工程"和面上的师资培训费用.教师培养要贯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的原则.注重培养经费使用效益,并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 (五)加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 1.推行教师聘用制度 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改革用人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用制,科学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强化岗位聘任、分类管理和考核,逐步形成合理的教师流动和淘汰机制,提高教师资源的配置效益. 2.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结合教师岗位职责,完善教师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类别教师(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不同岗位层次(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由注重年度考核逐步向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偏向数量评价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津贴分配、高聘、续聘、低聘、解聘的主要依据.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和引进人才为主要目的,积极稳妥地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向优秀拔尖人才倾斜,稳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立足本职、多做贡献,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4.完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人翁作用,建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有关制度,注重发挥教授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的作用,使教师在学校发展战略、内部管理与决策等方面,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 5.进一步增强职能部门服务意识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观念,不断强化为教师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结合新时期教师工作的要求,完善相应的教师工作检查和督办系统,使教师工作成为各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测算依据及年度计划表 主要指标名称 05年底 现状 目标 测算依据及年度计划 教师编制 2905 3900(固3200+流700) (1)教师编制数:十一五末的预计学生当量约55000,按14:1测算,教师编制数3900人,其中固定编制3200个左右,流动编制700个左右. (2)教师编制控制数:截止到2005年底,有教学科研人员2905人,十一五期间预计退休教师200人,到十一五末教师编制增长不超过500个,年增加教师编制不超过100个. 教师占职工的比例 48.6% 52% 通过五年的人员结构调整,使得职工总数不超过3200/52%=6153人 院士、大师级人才 5 8 十一五期间有2次申报机会,力争造就院士1人;结合重点学科建设,争取引进(共享)2-3名院士 长江学者 3 5 十一五期间有5次申报机会,增取增加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2~3人 国际上有一定影 响的知名学者 8 20 其中院士8人,长江学者5人,其余由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部分首席 教授和楚天学者等构成 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以首席教授和学科责任教授为主体的学科带头人 49 100 通过培养和引进,增加51名以首席教授和学科责任教授为主的学科带头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7 9-10 十一五期间有两次申报机会,力争增加2-3个博士后流动站 创新团队 8-10 通过建设和申报,力争1支团队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研究群体行列,2支团队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建设行列,5支团队进入湖北省创新群体建设行列 博士比例 20.6% 40%左右 截至2005年底,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597人,十一五末按比例测算应有博士1280人左右,净增博士680人左右,每年平均净增博士130人左右(含引进、培养) 研究生学历比例 65.1% 80%左右 截至2005年底研究生以上学历1880人,按80%-85%的比例3200*(80%-85%)=2560-2720,总增量(2560-2720)-1880=680—840,年均增加136—168左右(包含博士). 年龄结构 39 40 现有教师到十一五末的平均年龄42.8,期末要达到平均年龄40岁以上,新增教师平均年龄须控制在27岁以上 出国留学比例 7.33% 12.00% 近5年内已学成回国157人,现有56人仍在国外留学;按比例测算应有留学人员384人,到期末还需派出171人,每年至少派出35人以上.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及现状 "十五"期间,由于领导重视,教师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我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平台建设、项目管理、留学生数量与层次等多方面与合校之初相比,有的翻番,有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参看附表1.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观念上发生大的跨越,实现了四个转变: 从接待型过渡到项目型. 从被动接待过渡到主动面向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和知名学者. 从注重形式过渡到注重效益和成果. 主体从涉外单位过渡到教授和学者. 表一 十五期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国际合作交流的指标 2005年底 十五规划的指标 校际合作协议 47份20 邀请的院士和著名学者 200名 受聘的荣誉和客座教授 139名 搭建的国际合作联盟(平台) 3个 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24次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15项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数 1500名 申请到的各类引智项目总数 147项 引智经费总数 1000多万元 人才培养(出国境人数) 987人次 150 留学生人数 198 100 五年来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要真正实现十一五国际化战略化目标还面临的很多的挑战和问题: 1.国际化战略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各高校,特别是名校的重要发展战略,必将存在激烈的竞争. 2.教师特别是教授参与国际交流的主体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各学科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程度不平衡,有些方面还比较薄弱.有的学科已经形成良性循环,有些学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4.学校的涉外硬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一片集中管理的外国专家楼和留学生楼.以及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的场所.与国内名校或同档次的高校相差甚远. 5.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一是没有完整的英文影像和文字资料,有关学校的网上资料不全且没有适时更新 二、"十一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路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高水平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备条件.学校要全面启动实施国际化战略,把国际化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以国际合作项目为核心,以扩大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知名学者的合作交流为重点,以培养、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为主体,力争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合作办学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留学生规模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不断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形成全方位、多模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和指标 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合作项目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交流,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师,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不断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建立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和科技合作 积极采取措施,每年与4—5所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校际合作平台.瞄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与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区知名大学构建合作网,积极筹建2—3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建设学科群合作平台.瞄准国际一流水平的专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建立专家学者合作平台.每年举办10次左右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积极策划申报国际组织、国家间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特别是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以催生国际先进乃至一流的科技成果.积极推动科技产业国际合作,拓展科技产业国际市场. 2.加强引进智力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 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积极引进高层次国际智力资源,聘请获得诺贝尔奖等国际重大奖项的专家10—15名、著名学者200名以上和外籍专家数量2000人以上到校讲学、工作,完成引智项目200项以上.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重点,在1—2个学科全球招聘具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大师级人才,采用多种模式招聘有建树的海外校友和学者,充分利用国外名校有国际影响的专家资源.通过校际交流、政府间合作项目及设立学校专项资金等渠道,资助教师出国(境)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研究及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力争每年有10%的在职教师出国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积极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大国际教育合作力度 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数量逐步达到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1%左右.稳步推进国际教育合作,完成3—5个博士和硕士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5—8个本科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J (三)具体工作落实的保障措施: 1.引智工作 (1)资金保障 组织全校教师积极申报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湖北省外办、湖北省教育厅等各类引智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外事经费.一旦经费到位,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和个人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实施项目计划、及时总结宣传为下年度经费申请打下基础,争取项目经费申请的良性循环.将项目申报工作和外籍专家聘请工作纳入学校二级目标考核体系中,鼓励全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项目申报工作和专家聘请工作.将外事接待按所请专家的层次下拨到各课题组或专家接待负责人.按"武汉理工大学世界著名学者计划实施办法"的规定,对聘请到著名学者来校讲学的个人或单位给予鼓励.教授和科研人员是外事活动的主体,只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外事交流活动. (2)聘请著名和知名学者计划保障 实施与世界著名大学签订的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如日本东北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曼切斯特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通过实施协议项目,邀请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和访问. 以我校今年成功申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为契机,依托现有学科平台,配合该计划的实施,邀请著名学者来校合作科研. 密切保持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协助接待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友好大专院校推荐顺访我校的著名专家. 积极促进独联体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密切与独联体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联系,邀请独联体国家的著名学者来校合作科研. 充分利用政府外交资源,如:法国中国年,俄罗斯中国年,华创会,中非经济论坛等国际外交活动的机会,邀请国际著名专家来校讲学. 突破现有的交流渠道,积极主动与国内外科研、教学机构、国外著名学者联系,针对我校的重点项目(如"973"项目、燃料电池等)和重点学科(材料学科、车辆工程学科、交通学科等)联系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 (3)一般专家来校讲学计划保障 鼓励全校教学和科研人员积极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利用校际交流协议、海外校友、学校派出进修、访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机会,广交朋友,积极聘请专家来校为科研、教学服务.继续与人事处合作举办暑假英语强化班,让更多的老师走出国门,为他们广交朋友,进行交流创造机会,让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到国际化活动中来.共同完成每年500名短期专家来校交流的目标.同时,密切与在汉的重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保持联系,通过邀请他们主请的专家顺访我校并讲学. 2.国际会议 (1)加强与相应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涉及单位以及学科带头人的联系和沟通,积极跟踪学科发展和对外交流动态,协助发现和培育国际会议增长点,并促成其中的重要会议形成系列国际学术会议. (2)加强与上级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收集有关信息、开辟渠道,争取获得更多的会议资助,为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创造有利条件. 3.留学生工作 (1)进一步与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等上级部门加强联系、争取支持,稳定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招生规模,并创造条件争取加入外国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项目,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渠道. (2)在稳定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招生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对内、对外联系,重点面向亚洲、非洲、南美等有一定留学生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扩大招收自费外国留学生. (3)大力发展英语教学.我校的留学生MBA英语教学已逐渐在国内外产生影响,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将其培育成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品牌,并逐步在其他学科和专业领域里发展英语教学. (4)积极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对我们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发展留学生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条件建设,促使我校对外汉语教学上水平、上台阶,使其成为我校的留学生事业的新的增长点. (5)加强与国外高校尤其是欧美高校的联系,扩大接收国外高校大三、大四或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来校短期学习、实习、交流等,尝试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新模式(如3+1或2+2等). (6)积极筹措武汉理工大学外国留学生友谊奖学金,向有关企业或机构蓦集奖学金,拓宽奖学金来源渠道,增强我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 4.国际合作教育 (1)以国际合作项目为主体,以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更新观念,紧跟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2)抢抓机遇,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高校的教育合作;把握政策,高质量、稳妥地实施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打造学校国际合作教育品牌. (3)加强各项目的管理,设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管理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项目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4)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在引入国外高校教学模式、计划、方法与教材的同时,注重与我校教学特色相融合. (5)积极筹措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扩大办学规模. (四)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持和条件 1.学校至今还没有能供接待召开200人左右的国际学术会议的综合设施(包括会议场地和适当的住宿),会议接待能力和条件严重不足.在校外召开会议一是交通不便,二是经费支出大,三是难以形成校园氛围,降低了会议的影响力. 2.因我校合并时间不长,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影响都需要培育,一些国际会议难以完全做到"以会养会",学校应加大对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尤其是重要会议的资助力度,并在其他政策层面上予以支持. 3.前我校留学生生活接待设施和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留学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尽快采取措施,在新老校区的结合部(如鉴湖)建设或改造一处能容纳500人左右的留学生综合接待设施. 4.我校留学生已基本形成规模,并将随着学校的发展而迅速扩大.留学生教育即有特殊性又具综合性,"十一五"要达到500人,任务艰巨,而目前的留学生管理体制已不能很好的适应要求,建议在国际处内或单独设立专门的处级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和综合协调留学生事务. 5.要进一步加大师资尤其是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力度,整合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目前行政学院、文法学院都有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使之能够适应留学生教育、教学的迫切需要. 6.教学、实验等设施、设备的陈旧和不足(如教室、图书资料尤其是电子资源)已成为影响我校接受留学生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加大投入,努力加以改善. 7.目前国际处人员编制紧张,工作强度大."十一五"期间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国际处人员编制数,为更高效率的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创造条件.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年度分解目标 年度 引智工作及聘专工作 国际 会议 校际合作协议 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留学生 国际合作教育项目 著名 学者 普通外国 专家 引智项目 本科 项目 硕士博士项目 2006 186 1 1 2007 35 400 40 8 4 260 2008 55 480 50 10 5 340 1 1 2009 50 550 50 10 5 1 420 1 2010 60 570 60 12 6 1 500 2 2 截至十一五末期完成总数 200 2000 200 50 20 2~3 500 3~5 5~8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校园建设规划 为逐步把武汉理工大学校园建设成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园林式的现代和谐校园,围绕学校建设"两个一流"的目标,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校园建设"十五"工作回顾 (一) 新校园建设 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十五"期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经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同意,学校在南湖地区扩展2000亩建设新校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指挥长的新校园规划建设指挥部,在教育部、武汉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法、依规按照"特事特办,超常规办"的原则,以"对学校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新校园建设.完成了《新校园建设可行性调研报告》;确定了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农民新社区还建方案,并完成了三村一场的农用地和住宅地,国税、水产品市场国有土地的征用、民宅拆迁工作,学校新增建设用地1900余亩;完成了《武汉理工大学新校区规划》,并于2004年12月获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正式同意批复. 2005年1月10日,新校园奠基建设.学生公寓(43000平方米),食堂(6300平方米),道路(18000平方米)等首批工程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完成投资18亿元,一期已入住4800名新生. (二) 老校园建设 1.学校按照"高起点、规范化、前瞻性"、"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要求,完成了《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规划》以及《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和鉴湖校区规划》的编制与报批工作,并于2005年9月获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复. 2.加快推进老校区的校园建设."十五"期间,学校完成了老校区新建项目32项,竣工面积239070平方米,总投资62282万元.完成了逸夫楼、余区综合教学楼、东院体育场及学生宿舍、食堂等一批新建、改造项目.建设校园周边围墙1170平方米,全面完成老校园道路刷黑工程,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和办学环境.完成了"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核心部分——宽带、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系统建设. 3.通过社会引资,完成了22万平方米的社会化标准学生公寓的建设.通过社会开发商的定向开发,完成了820多户校内教职工的外迁. 4.搞好校园环境整治工作,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1)我们按照"科学规划,轻重缓急、合理布置、以建代治"的原则,完成校园环境整治工程40多项.完成标准化学生宿舍改造共8栋,建筑面积44310平方米.学生宿舍现有规模175000平方米,维修比例达到25.3%.修教学设施、改善办公条件26300平方米.投入水电项目维修改造3245万元、安全监控200万元.按照校园规划拆除危旧教工宿舍16栋,拆除教工宿舍区域内的违章建筑大小320多处,共计8200平方米.改造了一片400米塑胶运动场及健身房、3片网球场、2片篮球场及4片综合场地,安装健身器材13套97件,建设绿地总共2.2万平方米,使校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学校周边环境问题长期困扰着我校,为推动和落实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学校与武汉市政府、洪山区政府及政府所属的建委、规划局、城市管理局、园林局等部门作了大量的联系工作.花大力气对桂狮路、石牌岭东一路、周彭村等处环境进行了治理.2002年10月,东一路上的"小香港"等沿线违法建筑全部拆除完毕,共拆除违章建筑100多处,1.6万平方米.此举使学校马房山校区东一路一带长期困扰学校的环境卫生问题、交通秩序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大大改善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环境. 5.完成了瓦屋垅地段的房屋拆迁工作.瓦屋垅居民区地处学校中心地带,是学校几万名师生南北交通的必经之道.该地段乱搭乱建严重,环境既脏又乱,流动人口多,长期以来是引发治安事件的多发点.为着力整治校园环境,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拆迁瓦屋垅居民区,列入2002年度基建投资计划.2002年3 月,学校开始着手实施瓦屋垅居民区拆迁,至2005年10月,历时3年多,完成了瓦屋垄拆迁,征用土地约35亩,涉及住户149户,拆迁房屋建筑总面积达4.61万平方米.瓦屋垅房屋拆迁工作是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6.以人为本,校园贯通工程取得较好效果."十五"期间,学校完成了理工一桥、理工二桥的规划建设.2005年底前已完成理工三桥交通规划方案和工程图的设计,并报市规划局待批.协助市政府完成了石牌岭东一路和桂狮路的贯通工作.完成后的桂狮路全长约467米,石牌岭东一路全长954米,路幅宽度均为20米,其中11米砼车行道,两侧各4.5米人行道."两桥两路"贯通工程的实施,为学校节约了经费,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同时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存在的问题 1.新、老校区协调发展的矛盾.学校一方面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但是老校区为了满足目前教学工作的需要,也要进行建设,这就存在着如何协调好新校区和老校区校园建设的问题. 2.新校园快速建设与资金压力的矛盾.新校园建设得越快对学校越有利,对教学评估、优化资源、学科整合、提升形象都是有利的,但是学校在资金上存在着很大的压力. 第二部分 校园建设"十一五"规划 一、基本思路 围绕学校建设"两个一流"的目标及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完成南湖新校区规划项目及老校区的建设与改造,逐步把校园建设成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园林式的现代和谐校园. 二、基本原则 1.持续发展、留有余地的原则.校园建设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学校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学科发展及文理渗透;有利于重点学科建设.校园功能区建设要有发展余地,在规划建设中要体现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功能齐全,资源共享的原则.新老校区功能的划分与建设上,在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尽可能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讲求实际,尽可能做到经济实用,降低建设成本. 3.注重环保、建设园林式校园的原则.校园建设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校园原有的地形地貌及新老建筑物的特点,规划建设不同的景点,创造园林式校园景观,优化育人环境. 4.动静分离、统一和谐的原则.规划与建设要尽可能使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分离,使整个校园和谐有序. 5.主辅明确、重点突出的原则.主要建筑和辅助设施要在校园中合理分布,在学校周边和核心区域建设大型、标志性建筑物,突出重点、美化景观. 6.设施配套、安全运行的原则.合理规划基础设施,道路、车行、步行、道路灯光、安全标志、人文景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处合理布局;合理规划水、电、气的容量,地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有前瞻性,尽可能一次到位;满足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等智能化需求,保证校园运行合理、安全,以便于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主要建设任务 1.完成新、老校区总体规划规定在"十一五"期间的所有基建新建项目.主要项目有:(新校区)教学大楼、图书馆、理学及基础实验楼、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学生食堂(二期)、学生公寓(二期)、运动场、人防工程与景观、隧道工程、后勤服务设施及其它基础设施等;(老校区)国际交流中心、孵化楼、理工综合楼、工程训练中心、水泥制品及道路材料实验楼、燃料电池实验楼、航海类专业体能训练中心、院士楼等. 2.按照功能定位,对老校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用房及运动场所进行维修改造,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 3.对老校区水网、电网进行改造,完成学校所有单元体的水电计量装置安装,实现校区内直接供水. 4.以营造优美、自然、清新宜人的校园环境为目标,按照"建筑物—道路—广场—园地—景点—建筑小品"的模式对校园环境进行整治梳理,使点线面相互结合,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形成靓点.校园内除道路、建筑物、运动场地外,全部完成树木、草坪覆盖,调整树种,栽植多类风景树木,体现寓意.在校园内适当布置景点、小品,突出特色主题. 5.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对医院进行配套建设,以满足师生员工医疗保健的需要. 6.对校内学生食堂、学生宿舍进行配套改造,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7.进一步完善校园数字化、人文化工程建设. 四、保障措施 1.多渠道筹集资金.根据国家政策,争取增加国有投资额度;通过与行业和企业共建,争取行业和企业的投入;通过与地方合作共建,争取地方政策和资金扶持. 2.完善制度.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健全工程管理制度,规范工程的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报告制度和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制度. 3.加强管理.加强工程预算管理,规范招投标制度,降低校园建设成本;加强工程过程管理,确保校园建设质量;加强工程审计工作,建立工程质量与价格评估体系. 4.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按照花园式学校的标准和学校统一规划,加强校园环境整治,重视校园环境的绿化养护、环卫保洁、花卉苗圃培育等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5.规范商业网点的布局与经营.商业网点的布局,既要方便师生员工,又要与校园环境协调一致;商业网点的经营实行后勤集团归口管理. 6.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校园服务条件.按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加大对学生食堂(含锅炉)、学生宿舍的改造和新建投入,加大对校内供水、供电、供气、绿化、交通、社区环境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凝练具有时代气息和学校特色的理工大学精神,凝聚师生员工团结奋斗,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建设和谐创新校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力争通过"十一五"建设,学校成为"全国最佳文明单位". 二、"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任务和主要工作 (一)"十一五"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弘扬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开展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倡导人民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切实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和基础文明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进一步绿化、净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二)"十一五"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工作 1.大力加强师生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领,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形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学校和学院实际工作的大视野、大智慧,不断开拓新思路、创造新举措. 思想理论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塑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树立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思想理论教育要在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深入调查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把握师生员工的思想脉搏,把握针对性;要开拓新视野、掌握新情况、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突出创新性;要讲究实效,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统筹规划,加强实效性.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学校和学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密切联系起来,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进一步加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建设,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国社科院联合下发的"关于在高校社科系统和社科研究系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宣发[2005]11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中进一步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教高厅函[2005]30号)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计划地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总结交流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提高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理论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进一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按照"主动建设、加强管理、积极引导"的原则,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阵地,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2.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正建设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建和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培养与教育,全面实现"一年级有党员、二三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班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制定组织生活计划,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做好信访和查处违纪案件工作;严格规范各类收费,加强财务、基建和采购等工作的审计和监管,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做好统战工作和老干部工作,坚持通报情况制度,发挥统战对象和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精神文明精神和其他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健全民主管理 按照《武汉理工大学"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党宣字[2007]1号)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于涉及学校和学院改革、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实行政务公开,利用各种方式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时效性. 实行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制度化,全面落实教代会职责,进一步推进各类教育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切实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4.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程 深入开展教书育人教育活动,开展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加快制定教师师德档案制度、学术机构师德建设职责、教师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师德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先进个人评比表彰制度,使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培养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爱岗敬业、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崇尚科学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宽以待人、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深入开展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活动,树立教育行业新风和行业文明窗口形象.机关各职能部门要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坚持"管理育人"理念,依法行政,争树行业文明新风,同时要加强纪检、监察和审计工作.后勤战线要坚持"服务育人"理念,加强服务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要广泛开展"树后勤形象、创服务品牌"的活动,大力推行"挂牌服务"、"文明服务". 进一步强化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为美德的教育.在一二年级学生中着重进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和道德人格;在三、四年级学生中着重进行以爱岗敬业、诚实信用、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景点建设;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张挂名人画像、格言警句,营造严谨治学、奋发向上的氛围;在体育馆、运动场增建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雕像、标语;在校园道路旁、绿化地带等公共场所设立指示牌.通过布置人文景观,使校园的每一角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 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以完善设施、提升功能为重点,搞好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社区管理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服务和科学文化,优化社区环境;广泛开展各种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陶冶居民情操;大力推进校园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努力创建生活环境舒适安宁、人际关系和谐温馨、文化氛围健康浓厚的文明社区. 切实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创新管理方法和形式,建设先进的寝室文化.大力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学生辅导员进公寓、安全保卫工作进公寓、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公寓、校园文化进公寓,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育人的重要场所,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5.加大学校综合治理的力度,规范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和防范机制,深入开展"创安"活动,保障学校的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 全面推行和落实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机构健全、活动正常、资料完整.学校稳定和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分析稳定安全工作形势,对有关工作进行协调、督促和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周密安排,加强防范,保证学校内部、学校与上级机关之间信息畅通,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进一步落实治安防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重点单位、要害部门"三防"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安全防范技术体系建设,形成校区联动、校警联动、快速反应的报警救助网络,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监控和处理系统. 大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和创安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区创安活动,构筑校卫队、派出所、社区群防网三位一体的治安防范体系,使社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教职员工安居乐业.学生生活园区要建立党员和学生干部值班制度,确保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保卫工作信息月报和重大事件专报制度.执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加强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安全工作大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全年无火灾、恶性刑事案件及重特大工伤责任事故. 加强校园网管理,维护校园信息安全.要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网信息安全检查和整治,逐级落实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和控制措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络管理运行有章可循;加大校园网络监控力度,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优化校园网络软件、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水平. 6.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关心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生活 坚持每年为教职员工做几件具体的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继续坚持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做好新生"绿色通道"工作,完善"奖、贷、勤、免、补"五位一体的联动资助体系,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积极探索资助工作新模式,推进勤工助学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实现资助工作多元化、社会化.切实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关心教职工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要采取措施逐步增加教职工收入;认真落实各项福利政策,对特困教师要及时给予关心慰问,落实有关政策;关心弱势群体,支持关心残疾人就业;进一步落实和提高老同志生活待遇.教职工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等指标符合上级要求.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注重结合高等学校知识分子密集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凝聚人心,陶冶情操.要加大教职工和学生文化活动物质条件的规划和建设力度,不断拓展文化活动的新载体和新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坚持学生早锻炼制度和体育达标制度,坚持一年一度的教工和学生运动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全校性的各类体育赛事,积极发展学校竞技体育. 7.培育和凝练具有时代气息和理工大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 大力弘扬"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和完善各类高水平的学术文化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在全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学术氛围. 结合理工科大学生特点,注重从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结合点上开展学生文化活动,逐步提升大学生文化活动的品味,注重让学生通过人文学科教育和环境熏陶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思想情操、完美的文化品位、健全的人格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坚持普及与提高、"雅"与"俗"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加强对教工文化活动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管理,创造条件扶植一批重点社团,支持高雅文化艺术,培育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和精品成果. 规范学校标识文化,精心设计校训、校徽、校歌、标识牌和标识用品等. 培育和提炼武汉理工人的精神,深入挖掘和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典型素材,通过多种渠道展示武汉理工人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逐步形成具有理工大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 8.努力实践"育人为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为契机,以战略的眼光主动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探索多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上锐意改革,五年内实施"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一百门精品课程作为示范课程.加大教学督导工作的力度,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教学督导工作研究,探索性地构筑素质教育新体系,创造条件构筑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大力实施博士化工程和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采取系列措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学术与职业道德优良、教学与科研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校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 营造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学校科技创新和科技奖励政策,为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政策基础.加大教学科研基础设施投入,为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争取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体系.要努力营造学校的社会生态环境,构建由"学科、队伍、校园"、"特色、协调、创新"、"开放、服务、共建"互相支撑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体系,孕育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催生现代大学办学模式;积极稳妥地开展新校园建设,依托城市地理及生态环境,按照"高起点、规范化、前瞻性"的要求进行新校园建设,把学校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环境优美、风格独特,适应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现代化大校园;坚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发展谋略,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主动服务社会,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平台;坚持多层次对外开放,拓宽学校可持续发展渠道;进一步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加强对外宣传,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支持. 三、"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证.转变观念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保证.必须克服精神文明精神是"软"工作的片面认识,从三个文明整体系统出发统筹文明创建工程,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二)组织、制度与机制保证.精神文明建设要构建立体交叉、协同运作的建设网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精心规划、统一部署、强化考评.各分党委(党总支)和机关各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热爱理工大、奉献理工大"的教育活动,积极培育理工大人"爱校、敬业、拼搏、创新"的精神. (三)舆论保证.加强对内、对外宣传,积极宣传学校的文化理念,及时反映学校改革发展动态,大力推介科研成果、学科建设成就和典型教育人物,让社会了解理工大,让理工大走向社会.宣传工作要充分总结和提炼几年来各学院工作和学校学科、科研、人才、教学、学工、合作共建、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和标志性成果,深度挖掘成功的经验,在宣传主题、宣传策略、宣传方式以及目标和措施等方面统筹规划. (四)人力和财力保证.要设置和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专项投入,建立文明创建成果展览室和文明创建工作档案室;设立专门岗位和人员,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文明创建工作的具体规划、全校性创建活动的组织、督促考核、资料归档、信息沟通等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学科点 名称 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 材料学 省级重点学科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211工程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长江学者岗位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楚天学者岗位 材料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学科体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学科体系基本完善,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八个二级学科(其中五个为自设二级学科点).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实力以及在国内外地位还由待进一步提高,在"十一五"期间,在学科内涵、国家级重点学科仍须进一步努力. 学科点 名称 本科专业 (7个)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一级学科试点班 硕士及博士点 (8个) 一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建筑材料与工程 生物材料学 复合材料学 光电子及信息材料 新能源材料 (二)师资队伍 目前材料学院教职工总人数210人,教师及实验员(中级职称以上)164人,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7名,硕士生导师90名. (三)"十五"教学成果 1.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材料科学基础; 2.省级精品课程1门: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 3.省级优质课程2门: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金属学原理; 4.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优质课程7门; 5.完成国家级教研项目3项、省级教研项目9项、校级教研项目31项; 6.2005年度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1项,2003年度获省部级教研成果三等奖1项,2001年度获省级教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 (四)"十五"科研项目 "十五"期间我院承担了一批包括国家"973"、"863"在内的重点项目共有259项,科技总经费达到亿元. 项目类别 国家基金 国家攻关 "863"项目 "973"项目 军工专项 教育部基金 国际合作项目 省市及其他纵向项目 合计 数目 51 7 9 3 47 19 8 115 259 项目类别 项目数 合同经费(万元) 到款经费(万元) 纵向 266 588.8 4191.2 横向 504 9765.0 4968.9 合计 770 15647.8 9160.1 (五)"十五"科研成果 "十五"期间,材料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或重大的科研项目,取得丰富的科研成果,如下表所示. 成果项目国家级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省部级 省部级一等奖6项 省部级二等奖12项 省部级三等奖12项 鉴定成果 鉴定成果22项专利专利申请111项,专利授权27项 学术论文 发表1100多篇(300多篇被SCI、EI收录)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学术梯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如院士是空白,有待创造条件突破; 2.青年学术带头人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还很少,须在国内外广泛招聘; 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到30%,离50%的目标有很大差距; 4.高层次人才引进受制于环境条件,实验用房十分紧张,无法满足需要,没有用于人才引进的办公室和实验室. (二)纵向科技经费在科技总经费中的比例相对较低.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将努力提高科研总经费的同时,也须提高纵向科研经费的比例. (三)材料学院必须在"十一五"科研建设方面有更大的收获,投入更大的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和科研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的结合,重点建设与产业公司的合作,与其共建一批科研院、所及技术中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指标 根据学校"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总体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十五"建设的基础上,经过下一个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研究型学院的人才培养框架,成为国内材料学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高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科技研究基地,为传统产业改造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大科技与人才支撑,为国防建设重大装备配套关键新材料提供科技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瞄准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着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凝练学科方向,夯实学科基础,拓展学科领域;切实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1.加强建设已有学科点 在建设"材料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上,加强"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的建设,使之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争取国家级重点学科达到两个以上,或者使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拓展特色的学科方向 在保持传统特色材料稳步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学科创新,注重传统材料与新材料并重发展,拓展学科领域,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对学科交叉进行前沿探索,拟在绿色建筑材料、功能新材料、成型制造及其关键材料、国防建设新材料等四个方向,逐步形成新的特色学科方向. 3.人才培养 (1)坚持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办学,密切教学与科研结合,按研究型学院模式,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2,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开设教学改革试点班,在教学中逐步采用国际著名大学的优秀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人才培养体系与国际接轨; (3)以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基地建设为目标,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大学生"挑战杯"获得一等奖以上奖励; (4)力争在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上有突破. 4.科学研究 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包括:(1)材料复合新技术与新一代复合材料;(2)光、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3) 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4)能源关键新材料及其应用;(5)生物医用材料;(6)生态建筑材料、硅酸盐材料工程理论与技术;(7)成型制造技术及其关键新材料;(8)军用新材料. 在这些研究方向上,努力做到: (1)承担一批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或重点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防重点项目等,科技总经费达到1.5亿元以上,提高纵向科技经费在科技经费中的比例. (2)发表学术论文1500篇以上,其中50%以上被SCI、EI收录. (3)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50项. (4)获国家级奖及省部级一等奖科研奖励6~10项. (5)进一步建设1~2个省部级(或国家级)研究基地. 5.教师队伍 (1)培养和引进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10~12名; (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50%以上; (3)围绕建设的平台形成2~4之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团队,1~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进一步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团队,形成合理的教学教师队伍结构. 三、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全局性基础工作 在"十五"建设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十一五"的各项建设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在以下各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体现了一个学院、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材料学院将坚持学校"育人为本、学术至上,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宗旨,以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为主线,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建立现代化教学新体系,使材料学院成为材料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提出了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规模更为合理、在校研究生规模有大幅度增长、形成更佳的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博士生与硕士生比例的高要求.作为学校的第一大院,因此,材料学院要成为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基地、成为研究型学院,人才培养的建设将是任重而道远. 在"十一五"建设中,学院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培养质量: (1)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2,本科生的规模减少到2800人左右,研究生的规模增加到 1400人; (2)努力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条件; (3)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加强教授参与教学过程的制度与机制; (4)建设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5)在工程学科的学生中普及"材料科学基础"; (6)重新修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建议恢复本硕连读班,加大硕博连读力度,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奠定基础,为培养材料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条件. (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工程和学术团队建设,创造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坚持"引进、培养、共享"的方针,广泛吸引国内外青年学者、专家,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尽快形成稳定发展的、学术思想活跃的学术人才团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尽快形成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学者群体和中青年学术队伍. (1)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争取达到1:(10~12); (2)形成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首席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10~12个,建立高水平研究群体; (3)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保障队伍的长期合理; (4)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技术队伍,保障教学和科研的完成. (三)科研平台建设和研究基地的完善 材料学科自1997年经立项审核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以来,依托学科方向,先后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加强了硬件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将采取鼓励措施,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促进产业成果转化,在现有基础上形成新的产学研基地. 1.三大产业化成果 传统产业改造:在环保型高性能水泥生产技术、功能建筑玻璃、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产业化成果; 高技术新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特种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成型制造及其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技术取得突破; 国防重大装备配套关键新材料:功能新材料及其器件、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先进成型制造及其新材料等在国防重大装备上得到应用. 2.研究基地的完善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率先在材料复合新技术与若干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基地;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我国建材行业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供重大科技支撑的研究基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技术孵化基地; 光纤传感材料与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 湖北省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我国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基地; 绿色建材材料平台:绿色建筑材料与节能建筑体系,绿色建筑材料的重大工程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与资源的有效利用; 成型制造及其关键材料技术的基地建设:精密成型技术及其新材料;精密模具技术及其新材料;先进再制造成形技术;外场作用下反应成型先进制造技术;非热能快速制造新技术; 功能新材料及其器件研究基地建设:纳米结构的有序构筑与器件制造与测试平台,功能陶瓷的制备技术平台,功能材料薄膜化制备技术平台,信息功能材料微器件的制造技术平台,能源技术关键新材料; 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研究基地建设: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先进复合材料;功能及智能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与成型工艺; 国防重大装备用关键新材料研究基地建设:军用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工程基地建设;军用功能材料及其器件;军用轻合金材料及其特种成形技术;军用极限材料及其复合新技术. (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加强本学科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广泛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形成国际化学术环境,承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1)2007年主办"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国际功能材料论坛"; (2)主办"第十二届亚洲固态离子学术会议"(2010); (3)协办中国材料学会海外优秀学者研讨会、青委会2007年学术会议; (5)每年举办高水平的专题国际学术交流会; (6)建立广泛的、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尤其国际科技的合作与交流; (7)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人数10~15人次,邀请15~20名国外学术专家来校讲学. (五)管理体系建设 (1)实施岗位管理,在保障教师基本利益的情况下,落实监督机制; (2)加强科学研究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 (3)完善学院的各类管理制度. 经过"十五"建设和发展,材料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和学院氛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学院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成果.在"十一五"建设中,学院将充分认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问题,坚定不移地以发展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实现学校"十一五"建设目标和学校"两个一流"的宏伟战略目标而奋斗,为把材料学院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 交通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1.学科建设 全面超过"十五"目标,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交通学院现有专业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等四个一级学科,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工程力学(结构工程)以及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结构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水声工程、海洋工程结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水上运动装备工程、物流管理等13个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水上运动装备工程、海洋工程结构、流体力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物流管理和道路与铁道工程等13个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和交通运输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科学研究 科研经费完成近6000万,较目标值2300万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军工科研、西部开发及省部级纵向项目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科研奖励、专利申报、高水平学术论文、基地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 3.优势与存在问题 (1)优势: 交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目前的发展热点,为学院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学院围绕交通配置的专业软硬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使各专业可协调发展; 学院与交通企事业单位有较好的合作关系,可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合作; 经过"十五"211建设和学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广大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大大增强.新老交替基本完成,年轻的学术带头人逐步成长. (2)问题: 学科点数量(点多面广涉及到4个一级学科)与人员梯队的矛盾; 缺乏大师级学术带头人.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 国家级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领域的某些方向师资年龄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技术含量高、有优势的拳头技术或产品太少,标志性科研成果教少; 部分学科研究手段老化落后.科研条件较差,没有省部级科研基地; 没有一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不协调.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深化改革和提高质量"为基本原则,重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指导思想是"完善专业结构,健全专业体系,稳步向国内一流水平迈进". (二)以重道德、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高素质,作为学院的办学理念. (三)水陆并举、软硬结合、创新跨越、继往开来,创建一流品牌学院为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 学科建设规划 1.新增点规划 与理学院共建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办工程结构分析本科专业. 2.已有点的规划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以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为战略目标,保住国家级重点学科. 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学科、以国内领先、省级一流为战略目标,建成湖北省重点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以国内先进、省级领先为战略目标,争取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学科,向国内先进水平看齐,搞好硕士点、博士点建设,建成湖北省重点学科. 交通工程学科,向国内先进水平看齐,搞好硕士点建设,为"十二五"建设打好基础. (二)人才建设规划 以各学科的发展目标和现状为基础,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引进的重点是大师级学术带头人,培养的重点是一批学术骨干. 1.全院教师结构情况: 年龄结构: 教师总数 117人45岁以下教师 89人35岁以下教师 35人 职称结构: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人数 33 39 42 3 占比例% 29.20 33.33 35.90 2.6 平均年龄 47.09 42.51 34.02 31 其中:55岁以下教授28人,副教授37人 学历结构: 博士 在读博士 硕士 在读硕士 人数 35 34 56 3 占比例% 31.82 30.91 50.9 2.7 2.培养目标 通过引进人才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未来5年内,使专职教师在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上,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十一五"末专职教师博士学位比例力争达到65%.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副高以上职称达到65%以上水平; 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培养学科带头人6-8人,学术骨干20-25人,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5-6个; 加强名师建设,重点进行各专业的青年教师培养,力争"十一五"产生国家级名师或省级名师1名,校级名师1-2名. 3、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专业 引进培养 时间 知名学者 博士 硕士 船舶与海洋工程 1-2 4 3 1-3年 交通运输 1-2 2 1-3年 工程力学 1 2 2 1-2年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1 2 3 1-3年 交通工程 2-3 2 1-3年 流体力学 1 2 1 1-2年4.名师建设计划 专业 培养对象 目标 时间 船舶与海洋工程 刘祖源 省级名师 3--5年 王丽铮 校级名师 1-5年 交通运输 方芳 省级名师 3--5年 杨家其 校级名师 1-5年 工程力学 杨平 省级名师 1-5年 吴卫国 校级名师 1-5年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张谢东 校级名师 1-5年 交通工程 朱顺应 校级名师 1-5年 流体力学 王家楣 校级名师 1-3年 (三)科研规划 1.总体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总和超过1.2亿元,其中纵向(含军工)力争达到40%;科技成果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3项;专利申报与授权、重要学术期刊论文与三大检索数量年增长20%;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3个,申报国家级研究基地一个,校级研究中心3-4个,形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创新梯队2-3支. 2.基地建设规划 名称高速船舶工程 省部级 交通工程安全 省部级 道路与桥梁安全研究中心 校级 交通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 校级 高性能船舶研发中心 校企 特种装备研发中心 校企 (四)本科专业建设规划 1.整体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结合专业的特点,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形成优势和特色. 品牌专业建设:学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五个本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已在今年被批准为校级品牌专业,目前该专业在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已经启动,该学科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及"211"建设作依托,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作保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成省级品牌专业.下一步交通运输以校级品牌专业作为建设目标,该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改革方面成绩显著,有较好的行业优势作支撑,具备良好的条件. 专业排名:从综合实力来看,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未来的3-5年内,排名力争保三争二;交通运输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通过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专业排名名列前茅,交通运输专业的水路运输管理方面全国排名第二;工程力学专业目前是与理学院共建,力争结构工程方向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交通工程专业在中部排名第一. 2.课程建设 配合学校"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上较为优秀的示范性课程,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且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在抓好单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抓好系列课程建设,使课程体系符合整体优化的原则.目前省级、校级优质课程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学院现有《理论力学》、《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2门省优质课程以及《流体力学》和《船体建造工艺学》2门校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及优质课程建设计划表 专业 课程名称 负责人 目标 时间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 刘祖源 校级精品 3--5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原理 王丽铮 校级精品 3-5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技术 袁萍 省级精品 3--5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图形学 龚昌奇 校优质课 2-3年 中国造船史 龚昌奇 省级精品 3--5年 交通运输 船舶营运管理学 方芳 省级精品 2-3年 现代物流学 杨家其 校级精品 2-3年 运输经济地理 张培林 校级优质 3--5年 工程力学 理论力学 张开银 省级精品 2-3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强度与结构设计 杨平 省级精品 2-3年 船舶结构力学 严仁军 校级精品 3--5年 道桥与渡河工程 结构力学 张谢东 校级精品 3-5年 预应力及混凝土结构 杨吉新 校级优质 3--5年 路基路面工程 胡幼常 校级优质 3--5年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王家楣 省级精品 2-3年 交通工程 交通规划原理 朱顺应 省级优质 3-5年 道路交通安全 朱顺应 省级优质 3-5年 交通管理与控制 胡润州 校级优质 2-3年3.教材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船舶建造工艺》申报国家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强度与结构设计》、《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船舶结构力学》、《公路施工及机械化》、《大跨度桥梁设计》、《工程监理》、《交通工程导论》、《城市客运交通》申报校规划教材.《流体力学》、《现代物流学》、《船舶营运管理学》、《运输市场营销学》四本教材申报校优秀教材,同时在校级优秀教材的基础上选拔优秀教材申报省级和国家优秀教材. 4.实践教学建设 创新基地的建设:目前学院的工程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造船工艺实验室在学生的创新活动方面开展了创新项目.在今后的几年内,我们通过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活动等方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学院将有计划地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 开放实验室和实验课的建设:目前学院的交管、交工计算机房可全天候地对学生开放,同时力学、流体等实验室也对全校学生开放,我们计划将道桥、交工、结构实验室逐步开放.同时我们将在研究建立符合实验教学自身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实验内容、优化实验项目,提高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开出率,按本科教学评估要求使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80%. 教学实验建设的目标:通过不断地建设及完善,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大学生创新基地3-4个,用2-3年的时间将80%以上实验室建成开放实验室,每个专业建设2-3个校外实习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调整研究方向 1.调整的原则: 与国家"十一五"期间大的建设工程、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重视本院各学科间及与我校其它学科间的交叉和联合. 2.拟重点发展的新方向: 以船舶智能CAD、船舶虚拟制造为重点突破口,争取在"十一五"参加国家重点项目的竞争特别是国防军工项目的竞争; 以新型海洋结构物研究开发设计、海洋污染预报和防治为突破口,走向海洋工程领域; 以钢结构新型式的开发计算设计为主要内容,拓宽工程力学学科的应用研究范围; 以包括城市交通规划、数据化交通的基础研究、交通流理论研究、智能交通总体系统构成研究等为对象,在智能交通领域争取一席之地; 以新型道路桥梁结构设计计算、高等级公路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研究开发、道桥诊断维护等为主要内容,提高学院交通土建专业的科研水平; 以货物运转过程研究为突破口,研究物流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在综合物流的理论与技术开发方面,争取大的突破. 3.引进大师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好的学术梯队. 4.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每年选派3-4名教师出国研修,鼓励教师更多地参加国际会议,并承办或参办国际会议,争取与多所国外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5.以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为突破点,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形成共建的产学研基地. 6.在40岁以下的教师中实施博士化工程,同时要加强办公室人员的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建设. 7.探索更多投资资渠道,争取更大投入,提高实验室装备水平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平台. 8.成立交通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按学科方向下设研究所或研究室,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机制的保证. 9.学院在重点课程的建设方面实行分层次建设模式,对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优质课程、院重点课程分别采取不同的支持力度,力争使学院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合理. 管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1.专业设置及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是核心、是龙头,始终是学院工作的重点."十五"期间,申报成功一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验收通过2个省级重点学科,招收工商管理专业外国硕士留学生77人,新办1个本科专业.到"十五"期末,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本科专业、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 2.研究生工作 研究生工作发展迅速,发展情况如下表: 项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合计 博士后 4 4 6 3 4 21 同等学历博士 77 114 51 48 93 383 统招博士 42 35 81 37 38 233 留学生 - 21 12 25 19 77 统招硕士 147 222 242 213 227 1051 MBA 单证 56 79 155 208 163 661 双证 28 16 51 69 240 404 3.本科教学工作 本科教学工作是全院的中心工作,是主体工作.围绕主体工作,全院教职工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市场经济理论,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良好成绩."工商管理专业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探索"2005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工商管理 被评为学校首批品牌专业之一;《财务管理》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企业战略管理》、《运筹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评为校级优质课程;罗荣桂 被评为学校首批校级名师;学校和学院共同投资兴建的"数字化企业模拟中心"已初具规模;《管理学原理》教材获二等奖、《技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 理论与实务》分别获校级优秀教材奖; 2002年~2005年,连续四年获校本科教学评估优秀;近年来,在学校举办的多媒体授课比赛、双语教学比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 4.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学院重要的中心工作,"十五"期间学院科研项目、经费、成果都有较大增长. 科研获奖情况表 省部级一等奖 省部级二等奖 省部级三等奖 其他 2001年--2- 2002年--2- 2003年1452004年-1422005年--13合计 1 1 13 10 科研立项及科研到帐经费表 级年别份国家级 省部级 其他 横向 到帐经费合计 项目数 经费 项目数 经费 项目数 经费 项目数 经费 2001年513万16 62万33万 36 167万245 2002年828万43 144万719万52 203万444 2003年39万 34 172万56万 109 588万788 2004年624万37 166万714万97 641万1053 2005年426万25 123万744万121 552万970 合计 26 100 155 667 29 86 415 2151 3500 5.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年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加强. 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表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博士 硕士 本科 35岁以下 35-45岁45岁 以上 2002年29 56 46 13 70 65 47 74 27 2003年36 54 62 25 75 55 53 73 29 2004年41 60 56 33 79 48 52 72 36 2005年42 71 65 56 76 45 37 102 41 2005年比例 23.33% 39.44% 36.11% 31.11% 42.22% 25% 20.56% 56.67% 22.78% 人才培养、引进情况表 引入博士 在职培养博士毕业人数 出国留学 短期培养 2003年64660 2004年53853 2005年15 5 7 61 合计 26 12 21 174 6.行政管理工作 学院设7个办公室,开展工作比赛,比工作质量,比工作效率.行政工作做到月初有计划,月末有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大家团结、友谊、努力、奋进. 7.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成效显著,在学校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中, 取得了2001年9个第1、2002年10个第1、2003年8个第1、2004年取得9个第1的好成绩.2005年学生工作在校二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名列全校院系第一名. 8.党建和思想工作 党建和思想工作突出,2002年至今,管理学院党委连续三年分别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同时,连续三年分别被评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学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学校保密工作先进单位"、管理学院工会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分工会".管理学院党委分别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评为湖北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 (二)困难与差距 1.在学科建设上要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再增加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 2.在科研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级科研重点项目、重大项目、"863"项目;争取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增加被SCI、EI收录的论文数量;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培养和打造省级名师;培养和引进大师级人才;组建学术团队、创新团队; 4.人才培养方面要争取省级优秀博士论文; 5.办学条件方面:目前我院最大的困难是办公空间,管理学院现有22个博导,只有8个博导有博士生工作间,其他博导都没有,指导博士生很困难.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建设项目,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危机与灾害基地项目都无房间安置,严重影响管理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从2006年第3期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办的《评价与管理》期刊报道,关于2006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报告中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科、专业排名情况如下: 1.2006中国研究生教育分学科门类前50强排名:武汉理工大学排名为40强,管理学排名为30强; 2.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一级学科评价等级表(20%学校)排名: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武汉理工大学排名为14名; 3.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一级学科评价等级表(20%学校)排名: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武汉理工大学排名为30名; 4.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评价等级表(20%学校)排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武汉理工大学排名为13名; 5.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评价等级表(20%学校)排名:企业管理专业武汉理工大学排名为24名; 6.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评价等级表(20%学校)排名: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武汉理工大学排名为23名; 从上述排名中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全国高校中学科、专业占有一席之地,但离前10名的目标还有距离,全院教师要卧薪尝胆,共同努力,加大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办学思想 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为纽带,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树立"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的院风,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创建全国著名管理学院. 办学方针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主体,走教学、科研协调发展道路,努力创建教学科研型管理学院". 学科建设与发展指导思想是:学术至上、以人为本、追求质量、办出特色. 学科建设与发展奋斗目标是:学科建设上层次;教学工作上质量;科学研究上水平;物质条件上档次;师资队伍高素质.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抓紧建设好现有专业: 2006年8月对现有8个本科专业培养计划、14个硕士专业培养计划、6个博士点培养计划进行全面、系统研讨并修订完善. 拟新增申报并实现以下目标: 国家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2007年申报) 省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 (2008年申报) 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 (2007年申报) 硕士点:社会与劳动保障 (2007年申报) (二)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2010年教师数量达到210人,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65%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50%以上.力争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25%~30%.努力培养和引进知名学者,造就一批位于国际国内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到"十一五"末期学院拥有首席教授2~3人,学科责任教授8~10人.省级名师1~2人,创新团队2~3个. (三)人才培养与教学基地建设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大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3项,省级优秀博士论文3~5篇.建立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基地1个,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1个(2006.6已成功申报了湖北省创新与中部发展研究基地).学生中党员比例13%以上,本科生考研究生录取率40%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0%以上. (四)科研与科技基地建设 项目目标值 到帐科研经费五年内累计达到 3000~4000万元 国家级科研项目五年内累计达到 15~20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年内累计达到 3000~4000篇(其中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5~20篇) 出版专著五年内达到 30~40部 获省部级科技奖项五年内累计达到 15~20项 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五年内累计 4~5次 高层次学术讲座五年内累计达到 50~60场次 同大型企业集团共建产学研研究基地 2~3个 新建校级跨学科研究中心 1个 (五)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每年争取有5~8名学术骨干教师被选派到国外知名大学作短期访问或合作研究,与国外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在博士、硕士和本科层次上全面合作,外国留学生在院生规模争取在60人以上.出国学术交流15---20人次;并与国际大学联合培养MBA,实现开门办学.学院每年召开一次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六)图书资料及软件建设 信息资料中心:增订外文资料、期刊、杂志、资料综合加工、上网等项目建设; 实验中心:构建决策模拟实验室、物流模拟实验室、财务模拟实验室、计算机教学室 ERP实验室:扩建、设备更新等项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实行科学管理 学院党政领导奉行:团结、务实、开拓、奉献之精神;并遵循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守则和行政费用开支办法. 充分发挥"管理学院教授会"的作用,执行对管理学院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各项规章制度等重大事项的论证与决策,这是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科学决策的举措. 充分发挥"管理学院学位委员会"的作用,执行对学院师生的学历、学位、职称的评审工作、学科学术梯队的建立、建设、学术人才的培养等学术方面的工作,是依靠专家治院的举措. 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建立学院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院全面贯彻执行,使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 充分发挥系、所级领导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各项工作. (二)推行激励、约束机制 修改和完善"八大奖励"并继续推行."八大奖励"即:论文奖;著作奖;科研项目立题奖;科研项目结题奖;科研项目鉴定奖;科研项目获奖奖;零突破奖;教学成果奖. 修改和完善"九个优先":对评称职、评先进、评模范等采取9个优先排序法,即获优先个数多的名次往前排."九个优先"即:课题经费多的优先;课题级别高的优先;论文数量多的优先;论文级别高的优先;著作字数多的优先;课题、著作、论文中排序前的优先;授课时数多的优先;授课效果好(获教学质量优秀奖)的优先;获年终综合测评优秀次数多的优先. 两项约束: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没有担任课题组长或副组长的在研项目,停招研究生,课题经费少的少带研究生,课题经费多的多带研究生;教学效果差,并出现重大教学事故(以学校教务处处分为准)的教师,上交学校人事处另行安排. (三)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按硕士点和博士点建立学科学术梯队,以学术梯队为单位,制定学科建设、发展目标、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等,并定期检查,采取奖励先进,督促后进的政策措施. 实施学校"博士化工程"计划,鼓励大家边工作边攻读学位.并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等. 做好"教师职务条例"、"首席教授"、"学科责任教授"和"重点课程(课题)责任教师"岗位有关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考核工作,做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政府专项津贴、国家和省部级专家的选拔、推荐工作,激励教师积极奋发向上. 面向社会,引进专业急需的人才,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启发式、研讨式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形成一支业务素质精、思想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四)狠抓科学研究,达到一流学术水平 坚持副教授、教授要搞科研,对有科研实力的教授,鼓励他们承接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根据课题需要确定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数量,配备一定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助手. 管理学院与其它院系学科,联合申报"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科技部的重大软科学项目. 学科带头人、课题组长、知名教授定期向管院全体教师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作学术报告,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多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多出版精品专著教材. (五)实现开门办学,共建管理学院 在国际上,搞好与国外联合培养MBA工作. 在国内,充分发挥MBA、博士、硕士学生在中央各部委、省、市各领导层,企业领导层的优势和桥梁作用,广泛承接科研课题,建立教学实验基地,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办学,发展和建设管理学院. 在省内,继续搞好与省市科委、计委、经委等单位的关系,与二汽、襄樊、随州、黄石、鄂州、荆州、荆门等地、市、州的关系,开展各层次办学和科研活动,发展地方经济并共建管理学院. (六)坚持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求真务实,为教师、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政领导班子严格遵守"党政领导班子守则",树立"为教师、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对7个科室人员提出严格要求,要求他们:管理严格、纪律严明、办事严密、作风严谨、接待热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机电工程学院、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 "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十五"期间是学院取得跨越式发展的5年.学院面对合并组建时的各种问题和复杂局面,团结协作,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统一了思想认识,顺利地渡过了合并初期的困难时期.思想认识的统一有效地促成了学院工作的快速发展.围绕学校提出的"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水平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形成了"以融合促发展、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思路,顺利地实施了教学科研资源的初步整合和系、部(中心)的调整.通过5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实现了深层融合,完成了"十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学院"十一五"时期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基本情况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94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0%.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的教师有3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6人),约占教师人数的28%,35岁以下的教师人数约占22%. 学院的学科交叉突出,包含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三个一级学科,拥有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包装工程、工业设计6个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其4个二级博士专业方向. 2.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九五"末期学院只有1个"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学院目前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和"楚天学者"岗位,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反映学院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此外,学院在"十五"期间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80余次,国外来访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学者有25人,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51人次. "十五"期间,特种机械装备及物流技术进入了"211工程" 建设项目,新建立了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小企业机电一体化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建材装备研究发展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恒隆汽车转向系统研发中心、武汉理工大学追日电器产品研发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浙江精工研发中心等研究基地和平台. 3.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十五"期间,学院在保持本科教育规模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生教育规模获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是2898人,比2001年的2592人约有增长.在校博士生人数由2001年的26人发展到了2005年的79人,增长3倍,在校硕士生人数由2001年的165人发展到了2005年的535人,增长3倍以上,并且实现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突破.目前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人数的比例是1:4.2. 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实验室面积由2001年的2200平方米发展到2005年的4500平方米,各类实验设备与仪器达到了1000余台(套),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2400余万元. 在"十五"期间,学院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大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和校级优质课程5门,学院已有2个专业列入校级品牌专业和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立项,有1位教师获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有1位教师获得校级名师称号.在2005年的校内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排序第4). 4.科研工作获得重大进展 "十五"期间,学院的科研能力不断得到加强,突破性地承担了国家973预研项目和863计划项目,科研项目到款经费从2001年不足400万元,到2003年就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十五"期间科研累积到款经费超过4000万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获得各类专利授权23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近193篇,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2个. 5.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经过"十五"期间的博士化工程建设,目前学院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在"九五"末期,学院有教职工186人,其中教师154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仅4人;到2005年年底,学院的教职工194人,其中教师155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达到31人,占教师比例20%,先后派出到国外学习进修和合作研究30余人次. 6.学生工作成绩突出 学生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本科生党支部由4个增加到28个,研究生党支部由1个增加到14个,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2005年荣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涌现了连续三年被评为校标兵班集体的工业工程0201班等一批先进典型. 学生工作三年跨越三大步.学生工作考核评估由2003年的C到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为A,名次不断前移. 7.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建立和完善了学院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学院的深度融合. 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更进一步地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教职工的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在2004年,有1位教师获得省级劳动模范称号. 开展了多次文体活动,曾获得校级教工篮球比赛第2名1次、教工文艺比赛3等奖2次.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差距 目前,学院的整体实力和学术水平与国内一流大学的同类学院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大师级人才欠缺,稳定的能承担重大项目的科研团队太少.高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偏少,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人数偏少. 2.办学条件与教学需求和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和不足,资源尚需进一步优化整合.部分学科专业偏弱,教学名师缺乏,教学质量和师德师风、学风有待进一步提高. 3.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力度不够.承担的科研项目中,纵向项目占的比例偏低,特别是承担国家级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少,国家级科技奖不多,在有影响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文章少,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的能力不强.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先进制造技术列入了11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部崛起及区域经济和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们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持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十一五"期间,国家的教育科技政策将会逐步调整和改革,国家的科技主战场正在形成新的格局,各个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重点也在逐步进行调整,特别是建材建工、汽车、交通三大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对我们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有利的支撑.面对这一形势,如何继续保持和发展机械工程学科的优势,推动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这些都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的机电工程学院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目前,学院正处于进一步提升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我们善于抓住机遇和勇于迎接挑战.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总目标 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和创新的学院氛围. 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是: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加强集成创新,狠抓基础,以特色和创新求发展.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本科教学,加强学科、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注重知名学者和人才的引进,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苦练内功,促进学院可持续快速发展. 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总目标是:依托行业的强势背景,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龙头,完成学院的软硬件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具有机械学科特色的科研平台;实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创优;形成研究生教学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模式;创建创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学院氛围,为形成研究型学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力争申报成功"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级重点学科; 申报获得"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博士学位授权; 申报获得"化工过程机械"、"精密仪器及机械"硕士学位授权; 力争申报成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加强建材加工检测装备、汽车加工检测装备、磁悬浮技术与装备、铁路信息技术与装备等学科方向的建设,力争在1~2个学术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4个学术方向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与国外3~4个著名学校和研究单位建立长期的学术交流平台,举办2~3次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性的国内学术会议. (二)科研基地建设 力争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申报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 力争申报成功并建设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加强与大型知名企业的合作,新建2~3个共同研发基地; 在学校内和学院内成立3~5个有学科特色的研究开发中心(研究所). (三)科学研究与成果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达到学院总的科研经费的30%左右,注重承担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左右,力争在承担973、863项目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获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10项左右,获授权专利达到50项左右,被三大检索收录的学术论文300篇以上. (四)人才培养与教学发展 本科生规模稳定在28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9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50人左右; 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研项目10余项,争取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个左右; 配合学校建成工程训练中心,建立学院四大实验平台和一个基地; 注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2~4人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力争在国家级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提名奖方面实现突破; 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力争教学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100%,有50%以上的实验室实现开放; 力争在省级以上的教学名师方面有突破,建设1~2个省级品牌专业,新增2~3门省级精品课程. (五)教师队伍建设 力争院士或长江学者达到1~2人; 培育或引进楚天学者1~2人; 教师中的博士学位比例达到40%以上; 新组建1~2个能承担重大项目的稳定的创新团队.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办学理念 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作用,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方面培育和凝练富有时代特色的学院氛围. 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着力扩展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师风、学风的建设.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克服浮躁现象. 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科研的过程管理 进一步完善各类管理机制和各类考核办法及激励政策,在注重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教学科研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对教学科研过程的管理. 注重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集中力量在若干优势研究方向实现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三)托行业优势,扩大开放办学,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继续加强与汽车、建材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全面合作,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积极推动开放办学.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改革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成果意识,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合理优化教学、实验和科研资源,构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型实验系统或平台.积极发挥各类科研基地和合作研发中心的作用,使之成为科技成果和专利成果产业化转换的重要基地. 加强教学实验的基础建设和条件的改善,注重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实验平台、虚拟试验实验平台、机电传动控制实验平台、传感检测实验平台和特色专业实践基地、现代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1.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超额完成了学院"十五"学科建设目标."轮机工程"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在2003年通过了湖北省重点学科的评审,2003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与汽车学院联合获得"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在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舰船电力推进及自动化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工程"3个博士点.学院现有二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建立了较为完整并反映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 完成了"211工程"建设项目"高性能船舶及其关键技术"的立项论证和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研究装备条件和提高了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在船舶动力工程的监测、诊断与控制技术、轮机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和船舶机械可靠性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学科综合实力整体提高. "十五"期间,我院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主办了"第六届国际轮机仿真训练器"学术会议,并与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了"2003年智能维护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学院聘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教授作为客座和兼职教授,积极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共有100余人次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访问,加强了与国际知名学术组织的实质性合作,为提高学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教学工作逐步规范 "十五"期间,学院以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为契机,全面推进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与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了教学环节,推进了教学改革,加强了教学监督,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进一步突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新增了"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整为"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专业.深化教学研究活动,承担和完成了省级教研项目4项和校级教研项目7项,其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励3项.加强了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的规定,顺利通过了国家海事局专家的外审."轮机工程"本科教学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连续三年"轮机工程"在全国同专业的排名第一,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轮机工程"专业被学校列为品牌专业,其主干课程"船舶辅机"已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完成了由交通部投资(1300万元)轮机工程专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大大改善了本科生的实验条件,实验室建设得到了交通部科技司和计划司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学院有良好的教风、学风,教师能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学质量良好,绝大多数教师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工作中,有4人次获得师德标兵、8人获得师德先进个人. 3.科技实力显著加强 科研工作超额完成"十五"目标,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初步形成,试验研究条件显著改善,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完成科研经费36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10项科研成果通过了省部级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有90篇. 注重研究平台和基地建设,与交通学院联合获得了"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了"船舶动力运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初步建设成为我国船舶动力工程研究、技术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制定了学院科研项目启动管理办法和科研奖励管理办法,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4.人才队伍初显成效 "十五"期间,学院按照以"培养引进并重"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全面实施了学校"211工程"队伍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和"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三个人才工程. "十五"期间,学院1人入选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和1人获得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培养和引进8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并引进和培养15名45岁以下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学术骨干.聘请了国外知名学者专家16名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推动了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 优化了教师职称结构,学院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讲师31人、助教1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1%. 提高了学历层次,改善了学缘结构.通过强化培养、积极引进,切实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学院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达到了7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占教师总数的20%.拓宽补充师资的来源渠道,鼓励教师交叉学习或到外校取得学位. 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提高学术水平.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先后选拔了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公派出国,派出的教师均已回院任教,2人已晋升为教授,成为主要学术骨干. 5."十五"规划具体指标完成情况 (1)学科点建设 学科点建设目标 完成情况轮机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2002年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 及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一级学科博士点 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点 申报二级学科 博士点 2003年获得二级学科博士点 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 2004年经批准自主设立的博士点 舰船电力推进及自动化 2004年经批准自主设立的博士点 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2005年经批准自主设立的博士点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学科点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博士点名称 二级学科硕士点名称 本科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 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 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 舰船电力推进及 自动化 舰船电力推进及 自动化 交通运输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 2 6 6 3 招生人数 10名/年60名/年465名/年(2)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目标 完成情况 国家级 2-3项/年3项/年 省部级科研 10-15项/年11 项/年 总科技经费 400-500万/年700 万/年 学术论文数 150篇/年160 篇/年 其中三大检索 90 篇 专著、译著、教材 5 本 省部级以上奖励及国家发明专利 省部级奖励9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获得批准 "船舶动力运用技术"交通部重点实验室 已筹建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 教育部工程中心 已申报 (3)师资队伍建设 项目建设目标 完成情况 师生比 1:20 1:22.5 正副高职称比 1:3 1:2.25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 40% 21% 培养和引进知名学者数(或学术带头人数) 5-10 2 中青学术骨干数 5-10 15 兼职或客座教授 5-8 16 (4)人才培养 项目建设目标 完成情况 毕业博士生 100 27 毕业硕士生 300 126 毕业本科生 2000 1811 在读博士生 60 57 在读硕士生 180 165 在读本科生 1600 1710 研究生:本科生 1:7 1:6.2 (5)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项目建设目标 完成情况 主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 2—3次3国际合作项目 2—3项3出国考察、访问、攻读学位教师数 5—10次30 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 2—3人次/年 5人次/年 (二)困难与差距 "十五"时期,学院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差距. 1.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缺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建设力度不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能满足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 2.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数量偏少,原始创新能力不够,有重大科技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少,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不多. 3.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数量偏少,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和双语课程门数较少,不能适应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国策,这一国内形势为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强大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6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使交通运输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一行业形势为我院积极探索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积极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共赢关系,继续保持和发展行业特色与优势等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要树雄心、立大志,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强国.我国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目标是:2010年,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25%以上.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航运大国和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同时,海防已成为国防的第一要务,海军装备建设已成为国防装备建设的第一任务.国家将以集成创新为核心,系统开展船舶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建设船舶动力和船用设备研发平台.这一专业形势也为我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带来了发展契机. 2007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和"轮机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再评审,也对我院的发展形成了不进则退的外部竞争压力.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和交通部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为我院的学科建设、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指标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学科内涵为主线,以人才强院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质量为根本,构建和谐创新的学院氛围,实现学院的持续协调发展.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学院现有基础,以巩固和调整为主,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通过承担和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和凝聚若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人才,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首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使学院在若干研究领域和方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结合行业需求和专业内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案,树立精品意识,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十一五"末期,学院力争达到3个本科专业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1800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规模300人左右,教师8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以上);建成国家重点学科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个;培养省部级教学名师1—2名,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获得国家或省部级教学成果3—4项;建成国家级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国家品牌专业1个,高水平通过本科教学评估;五年内获得国家、省部级及军工项目70项以上,到校科技经费累计达到7000万元以上,其中纵向科研经费比例占30%以上,省部级成果奖励12项以上,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1—2个. 二、主要任务及具体措施 (一)学科建设 "十一五"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是以促进内涵发展为主,重点加强"211工程"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强化优势学科和特色,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构建学院更加科学合理、重点更加突出和特色更加鲜明的学科体系. 1.精心组织"211工程"建设项目总结和验收,确保高质量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认真组织制定"十一五""211工程"建设立项论证,使"十一五"学科建设协调发展. 2.以"轮机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通过教育部评审为目标,重点加强"轮机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挖掘潜力、整合资源,认真组织"轮机工程"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组织申报"油气储运工程"和"热能工程"硕士点,为学科的发展构架更为宽广的平台. 3.重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和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争取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1—2篇. (二)人才培养 "十一五"期间,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牢固树立教学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院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院工作的根本任务,推动学院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1.继续保持"轮机工程"本科专业在国内同行排名领先地位,使其成为国家品牌专业. 2."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专业由原"热能与动力工程"传统优势专业更名而来,目前虽然有些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教学条件处国内同行先进行列,但其综合实力与国内同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力争将该专业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3."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创建于2002年.目前该专业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学生来源等方面都初具规模,但其综合实力较之于国内同行差距较大.通过"十一五"期间建设,体现自身特色,力争该本科专业达到国内先进行列. 4.构建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全国同行内起到教学示范作用. 5.根据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十一五"期间,招收博士研究生50人、硕士研究生400人和本科生2200人. 6.切实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大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争取学生党员比例达到学生总数的20%,将党支部设立在年级、班级,形成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的学生基层组织体系. 7.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制度和设施建设,办好能源与动力科技论坛,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为基础,人才培养质量达国内一流水平."十一五"期间,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力争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国家奖励2项和省部级奖励5项. 8.逐步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师的科研工作为依托,开拓就业市场,以行业内大型企业集团为对象,建立2个以上本科生就业基地,本科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三)科技创新 1.进一步凝练学院研究方向、构架学院科研平台和培育学术团队;处理好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关系,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 2.争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国防军工项目的申请和研究上有新突破,国家、省部级及军工研究项目70项以上;实现科研经费7000万以上,其中纵向研究经费超过30%; 3.力争实现国家奖励的突破和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12项,申请专利20项,每年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100篇;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4.注重科研基地建设,力争交通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 申报成功. 5.加强与交通学院在高性能船舶工程领域的科技合作.加强与ITS中心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科技合作.加强与航运学院在航运安全与仿真领域的科研以及航运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6.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的重大需求,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结合学科基础,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形成学科研究领域新的增长点. (四)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建立以创新人才团队为基础和事业平台为依托的人才体系.加快创新团队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为"十一五"学院实现持续协调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需要,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学历和经历的优秀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血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教师编制8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 2.采用多渠道多方式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以国家 "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国家、省部级"十百千"等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为突破口,培养3—5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首席教授和学科责任教授. 3.加快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建设,结合"211工程"和学科建设,建立以"长江学者"、"楚天学者"、省部级"十百千"和首席教授、学科责任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创新团队3—5个. 4.制定学院的相关政策,加快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博士化工程"的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 5.进一步加强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争取每年2—3名优秀博士毕业生来站工作. 6.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出国研修和外语培训等项目,加强教师适任证书的换证和考证工作,营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 7.加强管理干部和实验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形成一支保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1.以加强与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为重点,努力提高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层次,以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为载体,构建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平台. 2.争取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3次;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3项. 3.每年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访问、攻读学位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人次以上. 4.聘请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并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六)党建与精神文明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全院师生的认识,提升办学理念,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正确处理学院发展与社会需要、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师生利益的关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积极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与制度创新,为学院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2.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 制定和落实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规范,完善和落实各项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坚持和改进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制度,检查和落实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团结、廉洁、务实、开拓"的学院工作领导集体. 3.切实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规范和加强在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培养发展工作,不断创新和拓宽活动载体,提升组织生活和组织活动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和学习环境.要把贴近群众、提升理念、化解矛盾、营造和谐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4.凝练和培育有学院特色的文化与精神 加强学院网站作为宣传和工作平台的建设,拓展其服务功能.规范宣传队伍的建设,改进和丰富宣传形式与内容.完成院徽、院训等标识文化的建设,逐步建好院史和专业发展陈列室.加强与校友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以科技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 建立并完善学院内部管理和服务的六大系统,即公文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实验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制定依法办学、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等行为制度,重视学院教代会在学院建设发展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学院资源,增强学院各办公室的服务、责任和协调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教职员工的待遇.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1.学院概况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现有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课群组)、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9个硕士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设计);2个工程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2个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创新技术研究中心、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建有结构工程试验室等14个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163人,其中专业教师135人.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0%.学院有共享院士2名,正高职称25人、副高职称53人,博士生导师16人. 目前,我院共有在读本科生1762人、在站博士后9人、研究生68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75人(3名留学生),博士研究生110人(3名留学生),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校人数比约为2.6:1. 2.学科建设 学位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3年成功申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点;2004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及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2个博士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成功申报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设计)硕士点,同时启动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点的申报工作.学院全面完成了"十五"规划的学位点建设目标. 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土木工程学科已经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等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各学科在"十五"期间不仅都得到了全面的建设与发展,而且还在促进学科交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与力学,岩土工程与矿业工程,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与信息工程,这些学科的交叉、融合,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申报学科点、重大项目方面已初显成效. 学科建设投入逐年增长,学科综合实力得以全面提升. "十五"期间,学科建设总投入达1380万元.其中 "211"工程建设项目投入552万元,校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投入113万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投入345万元,专业教育评估投入350万元,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投入20万元,其中学院配套投入62.9万元.这些投入大大提升了学院各个学科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实力,改善了科研条件,为学院的科研项目和经费大幅度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人才培养 (1)本科生教育 "十五"期间,学院4个本科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稳定在1700人左右的规模.接受并顺利通过了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复评和建筑学专业教育的首次评估,以及评估督察工作.在学校评建工作的推动下,学院的教学理念更加明晰,教学资料更加完备,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对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进行了3轮修订工作,启动了"土力学"等17门优质课程的立项建设."混凝土结构"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和"基础工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水力学"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 在教材建设方面:出版了14部专业教材,2部参编的全国统编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奖,1部教材获校级优秀二等奖,1部获校级优秀奖. 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校级教研项目立项19项,其中省级5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优秀奖5项. 在学生课外科技方面:1人获全国建筑设计优秀作品奖,获全国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中南地区结构模型大赛优秀奖1项,全国数模竞赛一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第五届"创新杯"作品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50名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15项. (2)研究生教育 近几年来,学院在校研究生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学院在校研究生总数达68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75人,博士研究生110人,"十五"期间年均招收博士生人数是"九五"期间的2.5倍,年均招收硕士生人数是"九五"期间的1.5倍. 学院现有研究生导师6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导师有29人,占研究生导师总数的47.5%. 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学院累计培养硕士毕业生549人,博士毕业生57人.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另有6篇硕士学位论文获校级优秀论文;2004年,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和4篇硕士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6篇硕士学位论文获校级优秀论文;2005年,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和1篇硕士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1篇博士学位论文和6篇硕士学位论文获校级优秀论文. 4.科学研究 强化科学研究是我院向科研教学型学院转型的必备条件,我院自"十五"初期就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经过全院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精心规划,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我院已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规划和学校院系科研二级目标责任制规定的各项指标,科研工作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科研条件得到改善.在"十五"期间,学院设立了若干教授工作室,为学科负责人和学术骨干改善了基本工作条件. 科研经费大幅增长. 2005年,我院专业教师主持科研项目的人数达54人,占教师人数的42%.科研经费逐年增长,"十五"期间科研项目到帐总经费达4704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共计954.05万元,占总经费的20.3%.年科研到帐经费由2001年的321万元发展到2005年突破1400万元,其中2001年321万,2002年505万,2003年1073万,2004年1381万,2005年达到1429万元,超额完成"十五"制定的860万元的研究经费计划.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我院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有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266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2005年学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中英)合作项目1项,1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05年度我院共获得科技奖励3项,71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52篇,ISTP收录10篇. 5.基地建设 本科生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学院已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铁大桥工程局、葛洲坝集团公司、湖北省工程咨询公司、武汉市自来水公司、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建筑设计院等近2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平台. 实验室建设:"十五"期间,学科建设总投入达1380万元.2005年底实验室设备达到1826台,其中10万元以上的设备达8台. 科研基地建设:2004年,学院筹建的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实验室获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2005年底,学校划拨1600平方米的实验用房,将分两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建设院士实验室建设. 资料室建设:"十五"期间共投入资金41.48万元购置图书期刊,学院以专业评估为契机,对土木工程和建筑系2个资料室进行了建设.目前,形成了面积达425平方米的图书资料室,共有图书资料8139册,中文期刊176种,外文期刊11种,电子类读物14种,339张压缩文本光盘等资料文献.建筑系资料室接入校园网,并使用计算机网络检索与管理.两个资料室对学院内教师和学生全面开放,仅2005年就提供了7236人次的服务.学院还拨专款用于各专业图书资料和专业教学软件的购置. 6.师资队伍 "十五"期间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现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学院现有共享院士2名,楚天学者1名,外聘返聘教师8名,教师达编率为84.8%.教师中有博士学位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 有关数据见下表(截止2005年12月31日). 专任教师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表 类别 博士(人) 在读博士(人) 硕士(人) 正高职称(人) 副高职称(人) 学缘结构 年龄结构 本校毕业 外校毕业 35岁以下 36-45岁45岁以上 人数 38 27 62 25 53 74 53 49 54 24 比例(%) 30 21.3 48.8 20 41.7 58.3 41.7 38.6 42.5 18.9 7.学术交流 "十五"期间,我院学术交流以加强实质性国内外合作为目标,积极采取措施,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我院聘请外籍客座教授4名,与法国南锡建筑学院签定了合作协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53人次,出境参加学术交流活动16人次,境外讲学6人次,举办中德双边会议2次,举办或协办国内学术3次. 8、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模式 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团结和带领全院教职工积极开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创新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在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班级的基础上,实施研究生导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了师生的爱院情结,维护了学院的稳定. (二)问题与差距 1.学位点布局不平衡,建筑学学科在设立博士点方面尚未突破; 2.本科专业设置不完善,制约了部分学科点的建设,如可考虑申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城市规划专业(条件基本成熟); 3.学科的影响力还不够,杰出学术带头人少,土木工程学科还未建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4.纵向科研项目与重大科技成果偏少; 5.标志性教学成果偏少.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育人为本、学术至上",以"调整、优化、创新、发展"为基本点,以"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学科专业的全面建设发展,以"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持续发展"为战略方针,力争建设成一个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的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十一五"学科建设目标是:在建设好现有学位点的基础上,调整学科布局使其更加合理;做好国家级重点学科规划与建设,力争在结构工程与岩土工程学科中产生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成功申报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力争1个建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成果申报2-3个省级重点学科与1-2个省级重点试验室;扩大学科交叉范围,发展交叉学科,力争在相近学科扩大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内涵上,加强特色与优势学科建设,扩大学科的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 1.本科教学 专业建设目标 : "十一五"期间,学院在搞好现有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上水平、创特色上猛下功夫,争取现有本科专业能有新的突破;加强现有本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渗透,增加新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扩大学院各学科专业的覆盖面,优化专业结构;本科专业建设进一步突出提高创新与创造能力,通过各种竞争激励机制和措施来推进专业结构的创新创造和教师队伍的创新创造,实现本科专业整体水平有大幅度提高;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提供更大的推动力.学院在基本维持现有招生规模的前提下,在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两个一级学科框架内,逐步完善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布局.如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拓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建筑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城市规划等专业. 迎接专业教育评估:2007年土木工程与建筑学专业将进行专业教育复评工作."十一五"期间,给水排水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将向评估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接受专业评估. 教学改革与教学基地建设: (1)提升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着建立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风和学风为工作重点,切实落实教学质量是学院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学理念.我们将采取切实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完善提高教学水平的运行机制,将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的再培训工作列入日常考核工作计划. 以迎评促建创优为动力,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公共基础教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培养过程;加强专业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力争在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名师和国家级或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方面取得突破. (2)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争取有国家级教研立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研成果奖,以及多拿省级教研立项.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中以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以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调整为中心,以课程体系改革为龙头,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为保证,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3)加强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院在精品课程建设上取得突破.将"混凝土结构"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基础工程"、"结构力学"、"水质工程学"、"水力学"、"建筑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理论"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钢结构"等14门校级精品课程. 2.研究生培养 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合作,使留学生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数量有大幅度提高.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导师整体学术水平,"十一五"期间使研究生导师的博士学位比例达到60%.扩大研究生优秀论文的比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突破.完成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的专业教育评估,通过评估后进一步申请专业学位点. 3.科学研究 (1)凝炼研究方向 学院将充分发挥院级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在土木工程的几个二级学科、建筑学、市政工程和工程管理等学科各凝练1~2个研究方向,全院共形成6~10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提升科技内涵,开发原创性科研成果,为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 (2)提高科研经费总量和纵向经费比例 "十五"期间科研项目到帐总经费达4704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占20.3%.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将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特色,积极为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使研究经费总量稳步增长,到2010年,年研究经费将达到2000万元.与此同时,鼓励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将科学研究做大做强,采取激励政策,使纵向经费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纵向研究经费比例将大于30%. (3)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将采取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多出科研成果,五年内学院将取得省、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以上,力争获得1项国家级科技奖;出版专著10~15本;每年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保持60~80篇;力争5年内取得10~15项专利. 4.基地建设 (1)本科生实习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继续保持现有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大力开展对外交流,新建15个左右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实验室建设 学院实验室"十一五"建设目标为:通过不同途径争取2000万元以上的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建设2个有特色的校级专业实验室;保证教学计划要求的试验项目开出率达到100%;争取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达到80%左右,初步建立起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且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有一定数量的开放实验室,使实验室开放情况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实验技术队伍有较大发展,到"十一五"后期,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力争50%实验教师学历结构达到硕士以上,职称结构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80%,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强,完全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实验教学队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实验室实行以院系为主,与教研室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3)科研基地建设 2005年底,学院党政联席会已对《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下属研究所实施细则》进行了讨论,2006年将组织申报和审批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将成立6~10个院级研究所,在此基础上力争申报成功2~4个校级研究所、新增1个省级研究所或实验室.以基地为平台,项目为依托,形成数支在国内富有影响的创新团队. (4)资料室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在现有2个资料室的前提下,加大投入,力争到2010年藏书量达20000余册,引进一批现代化的专业软件.注重阅览室的环境建设,将图档室与资料室融为一体,申报建设1个学校图书馆分馆. 5.师资队伍 以丰富学科内涵、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完善聘任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梯队明显、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爱岗敬业的适应学院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 根据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和学科建设需要,考虑学科均衡发展,重点引进复合型、双向型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机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其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0~60%.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的比例达到3:4:3.每年选拔2-3名教师去国外学习交流,力争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引进共享院士1~2名. 完善队伍建设机制,制定有竞争机制的聘任制度.加强团队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使有水平的教师能留下来,并且在这个和谐向上的团队里,个人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6.学术交流 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国际交流.举办国际会议2次,国内双边会议3次,出境讲学5-10人次.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三、保障措施 (一)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与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改革人事管理办法,提高创新能力,整体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促进学院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学院. (二)加强党建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与院务公开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研究基层管理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创新管理模式 根据学院工作的特点,加强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强化育人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和节约意识,建立科学考核基础上的激励引导和压力传递机制,提高办学效益. (四)推进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改革,为教师开展教学与科研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突破束缚学科发展的体制框架,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针对传统系(教研室)存在的弊端,创立新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以课题、项目或研究方向为纽带,组建跨系(教研室)、跨学科的科研机构(如研究所),为教学科研提供新的有效的组织载体,促进教师集体合作学习(研究),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培养教师创新团队.进一步发挥学术组织的作用,健全学院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和学院管理中的作用. (五)依托行业办学,开发校友资源,加强在科研和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和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广泛合作,服务社会,服务办学. 汽车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1.学科建设取得突破,学科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汽车工程学院学科点全面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学科体系.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申报成功.车辆工程学科点再次获得湖北省重点学科,同时,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了"汽车运用工程"博士点.至此,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科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作为学校"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过立项和建设,较大地提升了汽车学院的学科实力,使我校在燃料电池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整体实力进入国内前列.同时,与兄弟单位联合申报成功"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我院正逐步发展成为湖北省和国家燃料电池及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开发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教学工作全员重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以本科教学工作迎评促建创优为契机,推进学院教学工作的规范化.重视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环节、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四轮教学评估及整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逐步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培养过程逐步规范,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十五"期间,汽车学院共毕业本科生1564人,研究生188人."十五"末,汽车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973人,其中本科生1680人,研究生293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为1:5.7. 3.科研方向逐步形成,科研能力明显提升 注重研究方向的整合和科研团队的组织,形成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龙头的科研群体与方向.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领域,建立起具有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完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的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得到国家、省、市领导和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十五"期间,汽车学院科研经费总量显著增加,科研层次得到提升.完成科研经费2700万元,人均完成的科研经费数量列全校前六位.共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及子项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申报专利49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7项. 4.人才培养突出特色,学生创新卓有成效 以汽车文化系列活动为载体,突出汽车特色,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教育,推进学风建设.通过开展汽车文化系列活动,在学校营造出浓厚的汽车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和国内汽车设计大赛,并获得高级别奖励,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形成我校学生培养与创新活动的特色. 5.党建与思政工作加强,内部管理逐步规范 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学院的稳定与安全,推进学院的发展,形成和谐的汽车学院氛围.积极推进院务公开,健全院级教代会制度,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年度考核管理办法,二级目标责任制实施有效,行政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二)困难与差距 1.师资队伍与人才引进方面 汽车学院教师队伍层次结构不够合理,学术影响力不足."十五"期间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教授和博导数量减少,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年轻教师的学术水平有待加强.同时,目前,汽车学科还缺少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2.科研与资金投入方面 汽车学院在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不够,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少.同时,对于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不足,成果奖励数量少,学术论文的收录率低.在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方面虽有目标,但实施中,资金投入少,设备落后,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汽车学院的基础条件还不能满足建设国内一流重点学科的要求. 3.学术交流与国际国内合作方面 主办的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不多,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的项目较少,与国内汽车行业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足.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汽车工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十五"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这几年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面提升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这为我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汽车学院服务于汽车行业开拓出许多新的领域.同时,探索企业与学院新的良性互动机制,发展与企业新的合作共赢关系,是保持和发展汽车行业特色与优势所面临的新问题. (二)湖北省汽车产业的崛起 汽车产业是湖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主导,军工企业、地方企业为依托,十堰、襄樊、随州、孝感、武汉沿316国道、荆州至黄石沿长江两条汽车产业集聚带.汽车产业将成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重要支点.湖北省汽车产业的战略部署及崛起,扩大了对专业人才与科技的需求,为我院服务区域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汽车学院也将面临着为进一步提升湖北省汽车工业骨干企业的汽车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取得突破、自主品牌商用车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形成竞争优势),使我省汽车产业显现勃勃生机和强劲发展势头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国内一些汽车学院的快速发展 汽车学院是我国较早开办汽车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但是,近年来,原有国家重点学科高校的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部分高校汽车学院学科建设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投入增加,行业影响力提升.相比而言,我院的学科投入及队伍水平存在不足,学院汽车学科群的全国排名有所下降,在汽车行业的地位也受到影响,与我院的办学历史和发展目标不相称.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汽车学科群建设的快速发展.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发展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突出特色、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办院方针.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构建能够满足汽车学科群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汽车学科特色,提高汽车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以能力培养为根本,规范专业教学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基地建设,凝练科技成果,提升科研工作的层次水平;以改革创新为手段,规范管理,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将汽车学院建设成为学科专业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进入国内前列、部分学科方向接近国际一流的科研教学型学院. (二)主要指标 到"十一五"末期,汽车工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规模2000人,研究生规模450人;教学科研人员7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50%;车辆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楚天学者"特聘岗位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汽车运用工程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及教材奖12项,建成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基地3个;五年内完成科技经费总额4000万元,其中纵向科技经费比例达到30%,三大检索文章100篇. 表1 "十一五"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年度计划 序号 指标内容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国家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 1 2 "楚天学者"特聘岗位学科(车辆工程) 1 3 省级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 1 4 科研经费(万元) 600 700 800 900 1000 5 科技奖励 1 1 1 2 1 6 科技论文收录 15 15 20 25 25 7 科研基地(国家/省部、产学研) 1 1 8 高层次人才建设(首席、责任教授) 1 1 2 2 9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20 25 30 40 50 10 教师补充 60 65 68 72 75 11 全日制本科生在校人数 1790 1825 1860 1930 2000 12 研究生在校人数 320 350 380 420 450 13 课程建设(国家、省级精品课程) 1 1 1 1 1 14 实习基地建设(省部级) 1 15 教学研究成果奖励(省级) 1 2 16 教学名师(省级) 1 17 教研立项项数 3 4 4 4 4 18 教材奖(国家、省部级) 1 2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人才强院,建设高水平的汽车学科人才队伍 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改进教学科研人员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逐步建立起以首席教授、学科责任教授领衔的汽车学科学术队伍. 具体指标:"十一五"末期汽车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人员总数达到7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引进和培养1~2名首席教授,3~5名学科责任教授,2010年在岗的博士生导师达到10~12人;聘请8~1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或客座教授;建设1~2个创新学术团队."十一五"期间每年选送3~4人到国际一流的研究单位及学术机构进行定向培养、合作研究或学术访问. (二)凝练学科方向,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汽车学科体系 抓好车辆工程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申报与建设,规划实施"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加强学科交叉与资源整合,建设"一个基地、两个中心"的汽车学科平台,建立起协调发展的汽车学科体系."一个基地"——新能源与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基地,以"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依托,努力将该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东风公司公司配合做好电动汽车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两个中心"——"汽车创新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和"汽车服务工程研究中心",努力将这两个中心建成省部级的工程中心.创建汽车创新设计学科新方向,举办汽车创新技术国际会议及汽车设计国际性大奖,将"汽车创新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新型汽车研发机构和汽车创新设计试验基地.建立汽车服务工程的门户网站,定期发布研究报告,举办学术论坛和创办高水准的学术期刊,将"汽车服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服务技术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机构. (三)重视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改革意识、精品意识和成果意识.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龙头,"六大工程"(专业、课程、教材、基地、名师和教改研究)建设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推进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以改革实践教学为重点,构建与理论课程适应的,由基本型、提高型、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组成的,包含基础性、设计性与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体系,突出能力培养,落实"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善创新" 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学工作"迎评促建创优"为抓手,严格教学管理,形成高效有序的教学运行机制,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质量通过本科教学评估. 车辆工程专业成为湖北省的重点品牌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成为校内品牌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成为国内的优势专业,牵头组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全国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作组)". 具体指标:省级品牌专业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6~8门;省级教学基地1个,校级教学基地1个;省级教材奖2项,校级教材奖3~5项,争取国家级教材奖1项;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研究奖5~8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2人.国家外语考试、学校统考课程、研究生录取率不低于同期学校的平均水平. 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规范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改革研究生培养的指导制度,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导师主导的集体指导机制,加强研究过程的指导,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学位论文的工作质量,优秀学位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统筹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关系,抢抓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的规模发展,做好汽车学科博士后的培养工作. 具体指标:"十一五"期间汽车工程学院计划培养博士生35~40人、硕士生420~450人、本科生2100~2200人,2010年在读博士研究生50人、硕士研究生400人、本科生2000人,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4. (四)加强科技创新,建设汽车学科的科研平台与创新团队 抓好燃料电池与电动汽车、汽车创新设计、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技术、汽车服务技术等科技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层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纵向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横向合作项目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扩大科研规模,保持合理的科研增长;重视科技成果与专利,提高学术论文的学术水平;发展科技产业,推进电动汽车及汽车电子相关技术的产业化. 具体指标:科技经费总额4000万元,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纵向科技项目8~10项、经费数1200~150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100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部以上;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及国家发明专利10~15项. (五)坚持以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 探索学生素质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十一五"期间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学生工作队伍,重点改进学生工作队伍的育人理念、理论素质和工作方法;实现"两个好转",即通过提升育人理念和环境引导,实现学生工作方法和学生学风考风的明显好转;通过提升内涵和扩展外延,完成三大基地(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品牌)建设,学生科技成果、竞赛获奖人次数和技能证书的获取比例明显增长,实现育人效果的好转.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创业精神和法制意识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具体指标:优秀学士论文的比例不低于8%,每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人数达到3%,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5%以上. (六)坚持开放性、国际化的办学思想,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学会、协会、董事会、校友会的联系,积极举办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关注国际发展前沿,邀请国外专家访问讲学,探索联合办学和建立国际合作的技术研究中心. 具体指标:主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1~2次,主办或协办国内学术会议3~5次,邀请国外汽车公司、科研单位及高校的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年均4~5人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3项. 三、具体措施 (一)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好学校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以科研教学型学院为目标,推进汽车学院教育教学、科研学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建立适应于汽车学院整体发展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的办法,在学院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组织实施好学院的二级目标责任制任务,明确岗位责任要求,完善目标考核管理. (二)加强党建,凝练文化,营造环境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发挥党委在学院工作的监督保障作用和党员的表率作用,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院发展中的作用,推进学院民主化进程,为教职工营造一个和谐、成就事业的环境.加强师德建设,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汽车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整合方向,构建平台,建立优势 加强汽车学科群内部的优化调整,对学科方向进行合理整合,形成重点研究方向,重点支持特色和优势学科方向创一流,同时要加强校内优势学科与汽车学科群的融合,促进汽车学科群的协同发展.以"一个基地、两个中心"的建设为纽带,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建立起跨学科的创新团队,构筑学科与科研平台,支撑汽车学院的发展. (四)开辟途径,保障投入,夯实基础 积极开辟多种途径,在巩固学校投资主渠道的基础上,广泛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教学、科研的投入,加强汽车学科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 充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坚持"服务为本",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支撑科研与学科建设为目标,统筹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推行高起点、重能力、讲实效、求特色的建设模式,将实验室建成既能满足多层次实验教学需要、面向校内外开放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又能支撑科研和学科持续发展、水平国内一流和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试验基地. (五)扩大开放,加强交流,提升影响 坚持开放性、国际化的办学思想,建立和巩固与国际上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联系交流的渠道,实现教学科研人员的互访,开展合作研究. 加强与汽车行业董事会、校友会的联系,特别要加强与东风汽车公司等国家骨干企业的联系,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以服务求支持,以合作求发展,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积极参与行业学会与协会的工作,重视学会、协会工作,积极参与一些重要的学会及协会活动,扩大我校在行业学会中的影响,为汽车学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1.学科建设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是以原武汉工业大学的非金属矿系为主体组建的,组建之初学院仅有采矿工程和选矿工程两个硕士学位点.经多年努力,现拥有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4个硕士学位点.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科建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资环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为重要工作内容的研究生办公室. 在基础实验室建设方面,多年来资环学院重点进行了"爆炸力学实验室"、"矿山人工智能实验室"、"水处理及检测实验室"、"药剂合成实验室"的建设,学校投资360万元,院配套资金45万元;完成了"矿物加工博士点实验室"和"采矿工程博士点实验室"的建设,学校投资100万元,院配套25万元;同时由学校投资60万元新建成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微生物实验室",使学院实验室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为"211工程"建设学院,学科专业的数量及档次,与校内大院相比仍有差距,且无国家重点学科.因此,学院学科建设任务重而艰巨.而且无论是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发展空间都有待加快拓展. 2.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培养 经多年努力,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已经建立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截止2005年8月,我院共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平均年龄43.5岁,占教职工总数的76.54%;具有正高职称22人,副高职称26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4人;队伍的学历结构:博士14人,在读博士17人,硕士13人,学士19人;高职中,博导8人,硕导30人,从事研究生教育的教师43人.学院师资队伍的特点是,专任教师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学历的正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较低,能够胜任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指导任务的教师相对较少. 几年来,在学校支持下,学院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仅2003年引进博士、博士后10人,硕士2人,有效缓解了师资队伍出现的不足. 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重视对本院已有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要求所有的中青年教师,凡符合学校规定的,均须获得相应的高水平学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学院在读研究生中,硕士研究生233人,博士研究生42人,工程硕士39人,研究生队伍规模仍较小,有待于快速发展.其中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在2003-2004年里,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已达1.5:1,正向研究型学科靠近. 3.本科教学 资环学院现有矿物资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矿物资源工程(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办学历史长,1958年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其他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其中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专业为新办专业. 学院明确提出了以本科教学工作为全院中心工作的方针,全面规范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如制订了教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作用.在各种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下,全院本科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资环学院申报校级优质课程的成功率排全校第二名,学院优质课程门数位于全校前列,专业必修课新教材使用率和学科必修基础课新教材使用率均达到二级目标A级标准.在2003年本科教学评估中,资环学院获全校第一名. 尽管如此,本科教学工作仍多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在优质课程建设方面,距本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必修课程校级以上各类优质课程比例≥30%的指标要求相差甚远,须加快该方面建设步子以及其他相关本科教学建设工作. 4.科研工作 资环学院根据学校科研政策,制定了相应的鼓励开展科研工作的倾斜性政策,激发了全院教师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承接大项目的积极性.全院科研经费平均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4年科研经费是2001年的4倍.科研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全院共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承担1项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和2项国家"十五"攻关滚动项目, 2项国家"973"子项目和2项"863"子项目,并且承担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和各类省级项目5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将超过100万元,占学院科研项目总经费的20%左右.近年来获奖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争取国家级项目以及承担有影响的国内、国际重大项目,仍然是未来全院的主要科研工作目标. (二)优势与特色 加强学科建设,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对于资环学院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争取承接重大科研任务、吸引高水平人才和招收高质量生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资环学院的学科发展的战略是,以国家"211工程"建设为主线,重点发展矿业学科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科,逐步完善和提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打破资源与环境两大学科樊篱,构筑资源与环境共享研究平台,形成以该平台为依托,包括资源开发、资源加工利用、环境保护、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内的学科群,将资环学院建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技术支撑的教学科研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科结构和学科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创新 部分学科及研究方向与湖北省主导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特色不够明显.全院现有的学科群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某些学科方向陈旧,缺乏新意和前瞻性;一些研究方向不够稳定,难以形成优势. 2.学科层次较低 资环学院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代表学院办学水平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仍处于空白,与全校兄弟院系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学术氛围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资环学院,除余永富院士外,面上优秀、知名度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数量较少.部分学科学术梯队不健全,某些学科后继乏人,人才断层现象较为突出.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学术氛围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缺乏支撑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研究基地 目前资环学院尚未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缺乏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出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研究基地.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今后五年的总体发展指导思想是:在"十一五"期间,以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为纲,以国家"211工程"建设为主线,结合本院学科建设实际,重点发展在国内和省内特色突出的矿业学科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科,逐步完善和提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形成以资源开发、资源加工利用、环境保护、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及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在上述领域中应用的优势突出的学科群.对重点学科要求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力争接近国际水平.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 (二)发展目标 1.学科建设 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完成"院士基地"建设,带动和促进学院的"211工程"建设.努力使矿业学科整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力争接近国际水平; 新增矿物加工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 申报成立省重点实验室或省部级工程中心1-2个; 申报组建武汉市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增环境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新增城乡规划硕士点; 新增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 申报设立"楚天学者岗位"或其他高层次特聘岗位. 2.师资队伍建设 到"十一五"末期,学院教师总数达到90~1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力争达到60%以上;在岗教师实现硕士化; 在"十一五"期间,要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教师平均年龄争取达40岁以下. 3.科研水平 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特别要注重提高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项目的能力."十一五"期间,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左右,其中纵向课题的经费占30~40%以上; 努力提高科研产出,每年科研成果鉴定不少于5项,获国家专利2~3项,获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5项,在各种期刊发展论文300~400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论文40篇以上. 4.招生规模 在"十一五"期间,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400~500人/年,大力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四级英语通过率达80%以上,学生总体成绩进入全校前列;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到"十一五"末,硕士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150人/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要达到30~50人/年,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比例控制在2:1左右. 5.课程建设 根据各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各专业办学特色制订相应课程建设目标:其中矿物加工、矿物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等3个专业主要学科基础和专业必修课,校级以上优质课比例近5年内达到40%,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等3个本科新专业必修课,校级以上优质课程比例近5年内≧25%,接近30%. 6.实验室和实验基础建设 "十一五"期间,实验室面积达到8000m2,设备、仪器固定资产总额达1500~2000万元,基本形成资源开发,矿物材料与加工、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共用研究实验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为高水平的纵向科研和学生教学实验提供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申报并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矿物资源研究中心; 成立校级矿物资源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为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点学科打基础; 在校处建设3~5个产学研基地和实习基地. 7.国际交流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十一五"期间每年派出2-3名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到国外进行技术交流.参加国外技术合作项目2-3项; 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本科生、研究生互培关系,逐步实现教育国际化; 有计划聘请国内外相关大学、企业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学院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二、保障措施 (一)建立院、系、学科三级管理体系 设立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和系主任组成),负责全院学科的整体规划、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抓好学科标志性成果建设;系主任负责相关学科队伍建设、协调和管理工作;学科带头人负责学科具体建设规划和落实,抓任务分解及目标管理. (二)抓好学术梯队建设,营造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注意培养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注意在各学科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注意接收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注意相关学科间的学术联系;注意形成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的学术群体,从而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开拓精神的学术梯队. (三)建立多渠道、全方位、开放式的学科建设资金支撑体系 充分利用"211" 建设二期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和工程项目以及地方和行业科技项目的经费支持作用,形成国家、各部门资助、学校投入、学院筹集和学科点自筹的多渠道学科建设经费支持体系. (四)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合作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五)实施学科带头人选拔与评估制度 为造就和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对本学科教学和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以及成果进行评估,从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人员中遴选院级学科梯队成员,提出年度教学科研规划,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制. (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 为青年教师积极创造科研条件,按不同研究方向和学术特长,以老带新,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提倡学术创新,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果优秀的青年人才在职称评审和学术骨干选拔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七)修订和调整部分研究生学位课程 对部分已不太适应的课程进行调整,组织新编硕士研究生教材和博士研究生教材.对于在读的所有研究生保证其参与研究课题,使之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提高学术水平. (八)提高全院教师的优质课程意识 成立课程建设指导小组,由学院教学副院长牵头,系主任、院教学办主任、院研究生办主任、各专业学术带头人为成员.建设优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逐步落实并加大对优质课建设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优质课程建设. 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教学辅导资料.建立优质课程答疑和质疑系统,逐步建立专业课程的试题系统,规范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加强与优质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建设,按优质课程的要求开设实验课.优先支持拟建优质课程多媒体教学或双语教学试点,严格按照优质课程建设计划,作好检查和验收工作. 三、党建与精神文明 (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院的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时代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汇聚优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追求卓越的学术风气与先进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学术诚信机制,克服学术浮躁、浮夸现象,形成优良的教风.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学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院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内核作用,积极推时师德建设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狠抓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把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的章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办,充分发挥党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开展以科技文化为特色的学院文化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学院师生的合法权益,稳步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和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条件.继续抓好学院的稳定与安全等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学院. (三)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线,开展师德建设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院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严格管理,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优良学风. 信息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信息工程学院"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是:保持已有的特色和优势,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力争用3年时间使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再用3—5年时间建成国内一流学科,并努力朝着国际一流水平的方向发展. 二、建设目标 (一)学科点建设 在建设好已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基础上,申报"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物理电子学" 硕士点.适当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到2010年,学院在校研究生达1500人. (二)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 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提高论文质量与水平,力求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积极组织申报各项科研成果奖和专利.重点建设"现代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基地,重点建设"光电子与现代通信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与系统"两个研究中心.继续建设好"光纤传感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数字制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重点建成2个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基地.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应改善学院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来我院工作;另一方面,在我院全面实施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到2005年,学院教师中高职人数占教师总人数比例达60%,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教师总人数比例达到3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数占教师总人数达90%. (四)人才培养 到2010年,学院在校本科生人数不超过2800人,研究生人数达1500人. (五)教学改革与教学基地建设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十一五"时期是我院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这期间我们不仅要下大力气作好迎接2007年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而且现实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本科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加强本科专业的教改工作,基本维持本科招生规模.重点建设"通信工程"校品牌专业、"电子与信息学科"本科专业综合实验中心. (六)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加大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的力度,"十一五"期间争取主办或协办1-2次国际学术会议;承担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3项;每年选派教师出国考察、访问、攻读学位2—3人次;每年出席国际学术会议5人次以上;每年聘请外国专家3—5名来校讲学;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3—5名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七)图书资料及软件建设 加大图书资料购买力度,每年投资超过6万元. 三、发展思路 信息学院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主要发展思路如下: (一)以人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十五"期间,我们紧紧依靠学院广大教师,卧薪尝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下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人才,使学院各方面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今后我们面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2005年,我们申报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点、"物理电子学"硕士点.尽管我们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了一些成绩,但学院目前尚无大师级学者;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很少;学术骨干也远远不够;现有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还比较低,这些都将严重制约学院持续发展的速度.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关注人才,以人为本,人才强院. 我们一方面应改善学院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来我院工作;另一方面,在我院全面实施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提供优惠政策、竞争机制,使年轻教师有紧迫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比如,对报考校外在职博士的教师,提供1万元/人的培养费,并同时让他们享受学校和学院其他相关优惠政策. 对引进的高水平、高学历人员,我们除解决基本科研用房和办公设施外,还应基本保证每学期每人1-2门的学科专业课,并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和培养研究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做人民教师的责任,并能真正融入我们的学院和教研室中.与此同时,更应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申报和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力求全方位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我们将逐步以团队方式构筑人才体系,建立创新团队思想,有计划地在各个学科建立若干层次的创新团队,特别是以选拔有创新性学术思想且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较好的学术团队带头人为突破口,从而力争使我院学科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二)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促进学院稳健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狠抓学科建设的内涵,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稳健发展. 在教学工作方面,尽管我们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这期间我们不仅要下大力气作好迎接2007年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而且现实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本科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此,我们必须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统一思想 ,提升理念,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观点,继续坚持教学工作作为学院的立院之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办法和管理规范,真正创造出一流的教学工作水平. 2.切实完善和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增加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别注意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继续完善专业平台课程建设,在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同时,注重其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优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培养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名师,力争在三年内取得成效. 5.加强各专业的特色建设.各专业要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创优势,以优势创品牌. 6.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完成好所承担的每一项教学任务,切忌浮躁,应付和不负责任,杜绝教学事故. 虽然我院在科研经费和项目水平上都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还没有独立获得过本学科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获奖.因此,这就是我们今后科研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加大政策激励的力度,创造工作条件,力求尽快获得突破. 坚持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并不矛盾,事实上,从教学规律而言,科学研究与教学质量是一对互动关系.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在承担一定教学工作量的同时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学院确实存在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过大,部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提高办学理念,加强政策导向,引进高水平人才,降低平均教学工作量,真正形成教学科研两者都要抓,而且都要硬的局面. 同时学院要努力为教师创造个人事业发展的环境,建立允许部分在教学方面出色或科研方面出色的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环境;在二级目标责任制中积极稳妥地推行教学、科研奖励政策;提高向具有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教师及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教师倾斜的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学科办学水平,提高学院办学实力,也才能使学院稳步健康地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将信息学院建设成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办学水平和一流的学术成果的学院.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有信心使学院得到持续稳健发展.我们相信在学校的关心和正确领导下,我们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会再接再厉,共创信息学院新的辉煌! 计算机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学院基本情况 1.教职工基本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教师126人,教辅人员10人,行政管理24人,教师中教授11人,副教授61人,博士27人,硕士6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42人. 2.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学院共有党员609人,其中教职工党员95人,学生党员514人,正式党员480人,预备党员129人;学院有一个党委,一个党总支,39个党支部,其中教职工党支部5个,研究生党支部21个,本科生党支部13个. 3.研究生、本科生情况 学院现有本科生1765人(2个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706人,博士生42人. (二)困难与差距 1.学院在管理和资源等诸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层次优化整合; 2.部分教职工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还不适应学校"两个一流"目标的要求,实现从教学型学院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学院的转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3.学院部分教职工团结协作、整体发展的意识需要增强; 4.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大型工程应用项目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5.缺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需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 6.本科专业太少(学院仅有2个本科专业),国家鼓励发展的 "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专业还未申办; 7.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还是空白; 8.研究生实验与研究条件亟待改进.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学院目前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已达1:3,学院正在从教学为主型逐渐向教学科研并重型转变.专家指出2000年后我国计算机应用推广高速发展还有15-20年时间,其后进入平稳发展期;目前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趋于理性,不盲目挑选热门专业;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党的 "十六大" 也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上述这些情况,使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计算机学科在"十一五"期间如何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与策略 (一)总体目标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以"两个一流" 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手段,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力争使我院的学科发展水平处于国内一流,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进一步进行各类资源的整合,组建4-6个学术团队,建设和申报新的博士点和本科专业;加大力度争取实验基地和学科重点实验室(中心)建设的突破;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提高教师中博士的比例;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学术至上、和谐的学术氛围;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强教学研究,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确保2007年教学评估达到优秀. (二)实施策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策略是:以学科建设为主导,统一规划与部署,提炼特色求创新,分步实施促发展. 二、主要任务 1.建设与申报成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建设与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2.在一级学科硕士点基础上建设好现有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点,并自主建设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硕士点. 3.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 4.继续申办"网络工程"或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解决专业少使得一个专业学生人数太多的突出问题. 5.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使教师中博士比例达40%以上;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专业软件培训机构进修、培训、访问、攻读学位和参加学术活动,每年保持10%的比例. 6.构建完备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结合《中国计算机教程》更新内容,修订学院各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完备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使我院计算机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与国际接轨. 7.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 一是加强实践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资料室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学院在实验环境建设方面计划投资500万,将集中在网络协议分析、硬件设计平台、软件设计工具等方面. 二是在编写出版《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教材编写与教材更新. 三是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实验示范基地以及品牌专业与教学名师申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设成1-2门省级精品课程、4-6门校级精品课程、1-3本精品教材和1个校级实验示范基地,引领学院育人为本、勤勉务实的风尚. 四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围绕教学开展教研工作,以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积极支持教师申报各种级别的教研课题.争取每年获得省级立项1-2项、校级立项5-7项,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所有教师至少参加教学研究项目1-2项. 教学研究内容将围绕如下几方面展开: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软件研制,教学过程责任限定机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内涵发展类,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软件,基于网络的教学课件平台,计算机学科专业技术环境与其教学问题结合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8.在校本科生规模保持在2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保持在800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稳定在1:2.5左右. 9.组建4-6个学术团队,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知识工程、图形图像处理、模拟仿真、智能技术等方向进行建设. 10."十一五"期间年均科研经费争取800-1000万,其中纵向与军工项目达20%左右.省部级科技奖励3-5项,专利申请20-30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60-100篇,基本实现教师从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换. 11.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达到优秀. 12.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13.加强学院党建工作,着力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是加强学院党委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在学校完成对计算机学院处级干部调整之后,搞好学院党委的换届工作,加强党委一班人的作风建设,把学院党委建设成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班子,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 二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完成党支部换届工作,选好党支部书记;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重点,完善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和程序,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发展工作方针,加大在青年教师、高知群体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学生党员比例保持在15%以上. 五是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评议制度、党员公示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等制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与领导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计算机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由教代会讨论通过,由学院院长和党委书记负责总体实施,由主管院长和书记负责归口任务的执行,各项工作由学院党政联系会讨论、研究与决策. 各主管院长和书记在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下,经系、室讨论研究,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完成对各项主要任务的实施. (二)选拔优秀教学科研骨干充实系、室领导岗位 系与教研室是教学科研的基层单位,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主力,学院要认真研究选拔职称高、学历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骨干从事系主任、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的工作,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落实. (三)整合学术方向建立学术梯队 学院要在已经形成的学术团队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形成4-6个有较高学术水平带头人、有合理梯队组成、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术梯队,为"十一五"规划中主要任务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制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优惠政策 高质量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学科建设中所需的人才可从引进与培养两方面考虑.引进人才要事业与情感并举,让引进的人才高兴而来、坚定扎根、迅速发展;人才培养要在"十五"期间相关教学科研优惠政策基础之上,还要在经费与时间上进一步给予支持,让青年教师安心快速的成长. 制定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 (五)进一步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并重是学科发展的保证,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才能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实施. 教学要与科研最新成果结合,高水平的教授要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广大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拓展学院知名度,扩大学科影响. 对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学院由书记院长负责,主管院长组织,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分工协作,逐项落实,规范管理,突出亮点,确保优秀. (六)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成材环境 以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学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优势,精心组织、周密策划、不断创新计算机科技文化节的内容和形式,努力使计算机科技文化成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活动品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成材氛围. (七)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学院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推进以院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党组织建设,着力推进以践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党委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以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努力营造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学院. 四、"十一五"规划经费预算 "十一五"期间各专业建设所需经费预算如下: 专业 级别 建设经费(万) 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150.00 建设与申报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博士点 100.00 知识工程与并行计算实验室50万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在原图形图像实验室及研究室基础上扩充)50万 信息安全 硕士点 50.00 信息安全实验室50万 智能科学与技术 硕士点 40.00 在原智能技术与系统研究中心基础上扩充40万 系统结构 硕士点 50.00 系统结构实验室50万 网络工程或信息安全 本科 40.00 本科教学实验条件建设40万 硕士各专业 硕士点 80.00 建设2个研究生课程教学实验室80万 合计: 510万? 自动化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自动化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组建后进行学科调整、实行强强联合的结晶,其学科源于1958年电机工程与控制工程系,具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3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余人.经过精心整合,学院机构更趋合理,现设有自动化和电气工程2个系,控制理论、检测技术、模式识别、电力传动、电气工程、电工电子等6个教研室. 学院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等2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全国最早批准的硕士点之一,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1.学科建设 "十五"期间,学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机与电气"、"电工理论及新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点授予权;"控制工程"和"电气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2004年再次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完成学科专业点的初步整合和学院机构调整. 2.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观念,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真落实本科教学的相关工作,突出本科教育与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近年来我院根据课程建设规划,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狠抓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有8门课程分别为省级精品、校级精品、校级优质课程.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十五"期间我院校级以上教学研究立项项目共37项,其中省级、校重点以上教研项目有10项, 1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湖北省二等奖、3项获校二等奖、2项获优秀奖,"十五"校级教材立项3项. 3.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十五"期间,自动化学院教职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84项,纵向科研经费达401.2 万元;共承担横向科研项目293项,横向科研经费达2357.9 万元;五年科研经费总额为2759.1万元. "十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9项;近5年来自动化学院教师申请专利、发明共19项.至2005年12月止,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60篇,年均72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达97篇,占总数的27%,出版专著、教材共 11 部. 建立5 个科研基地:洲际集团合作建立的"洲际集团联合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普天电源研究基地";欧姆龙过程技术研究中心;远程控制与智能诊断研究中;过程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中心. 4.转变人才观念,积极推进人才强院战略 学院制定了完善的师资队伍培养建设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我院教师队伍建设已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至2005年9月止,自动化学院共有教职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学院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45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3人.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数12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人数达30余人.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10人为我院客座、兼职教授. 5.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学院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学院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院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几年来,我院陆续制订了各类规章制度,大大促进了学院工作的开展. 建立和完善了学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和贫困学生联动资助体系,加强了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群众性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成效明显,学院在行政工作、工会工作、治安、保密等各项工作中,都获得了较突出的成绩. 6.创新人才培养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几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有20多人次获得国家(际)级奖励,5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成绩优异. "十五"期间,自动化学院共培养各类硕士生850人,本科生2000余人.目前,学院共有各类在读硕士生700余人,在读本科生1750余人;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2.5. 7.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大组织建设与党员发展工作的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几年来,我们共开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6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近2000人,发展教工党员7人,学生党员1030人. 加大对预备党员及正式党员的再教育,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及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基层组织及优秀党员 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顺利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二是充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我院取得的成绩;三是深入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四是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作用,推进依法民主办学、院务公开,不断地扩大和保障教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五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二)存在的困难与差距 1.学科层次不高,没有优势明显的学科.博士点还没有实现突破.没有省部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学科偏少. 2.学科梯队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尚未形成有特色的学术梯队,这与学科建设不相适应.学科带头人及优秀人才引进比较困难,现有优秀人才的带头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本学科向高水平、高层次方向发展. 3.科研重大纵向课题有待突破,国家级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几乎没有,省部级和国家级政府奖项偏少,科学研究的总体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4.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不足,一些教师教学任务较多,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高水平、高级别的科研成果、论文不多,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影响了学院的快速发展. 5.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数量不多,学科带头人及优秀人才引进也比较困难,教师队伍博士学位的比例偏低,学术研究氛围需进一步浓厚. 6.办学成效的效率还比较低,学院的整体成效与其它学院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为自动化行业提供了大展鸿图的天地,这也为自动化类型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整个社会对自动化的要求也将会越来越多、越高,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就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我校所依托的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均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大户.随着国家实施新的能源战略,用信息化、自动化手段对三大行业耗能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改造,抓住绿色建材、绿色交通、绿色汽车的战略需求给我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的难得历史机遇,抓住建材、交通、汽车等相关学科专业快速发展的时机,为我院的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三大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经济的市场化也使学院面临如何有效地将学院的教学科研与行业挂钩,实现为行业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等问题. 学院在学校的整体地位比较靠后,这既说明自动化学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我们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如果不能很好、很快的赶上去,将会被越甩越远. 自动化学院有非常不错的基本条件和教学科研资源,这是学院在 "十一五"取得巨大进步的重要内部条件,潜力巨大.但同时,我们也面临如何建设充分发掘潜力的机制与氛围的问题,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共存.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学校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以特色办学和发展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大胆实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创建一流学院而奋斗. (二)发展思路 围绕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加快学院发展的总目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确定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为:"以人为本,重在创新;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强化基础,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重在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是学科建设的根本,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结合理论与实际应用,创新学科研究方向. 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坚持"重点建设与逐步推进相结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施优势学科的重点突破,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建设重点,打造学科"亮点",力争2010年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建成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 强化基础,持续发展.根据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理顺学院学科建设的关系,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建立有利学科建设产出实效的目标管理办法. (三)建设目标 立足于学院的实际情况,面向三大行业和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优势专业和优势研究领域,巩固以应用型为主的学科研究方向,培育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研究方向,形成具有自动化学院特色的学科专业方向,拓展专业面.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符合行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博士点和硕士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力争在2010年把我院建设成教学研究型的国内一流的学院.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建成2个左右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适度增加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智能工程本科专业. (二)学院规模 稳定两个专业的招生规模,发展新专业,使我院在校普通本科学生稳定在1800人左右,研究生达到800人左右. (三)教学能力 1.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以高水平拔尖人才为核心,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到2010年学院实现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教师总人数的7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总人数的8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总人数的40%,在编专职教师(含科研)队伍人数达到学校标准. 2.人才引进与培养 争取引进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名师2人;造就青年学术带头人8-10人;积极落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人选;力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达到1~2人;每两年派出2~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各校、研究所进修. 3.课程建设 力争"十一五"期间将《电工学》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力争将《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电器控制与PLC》、《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在建立多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争取向国家级精品、优质课程冲刺. 将《电机与拖动》、《电器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分析》、《自动化专业导论》、《微机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过程控制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课程中80%以上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 "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电机及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原理及其应用》和《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平台课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计划编写并资助出版的教材10~12部.实现课程建设思想根本性转变,以适应教学科研型学院的教学要求. 4.科技创新 到2010年,每年承接1200~1500万元的科研总经费,承接1~2项左右国家级科技项目,获得2~3项省部级政府科技奖项,争取863项目、973项目和国家重大项目等有突破,落实"十一五"规划中的国家级项目指标,到2010年,承接10项左右国家级科技项目,实现科研经费总数的历史性跨越.争取建成1个以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 5.研究生培养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到2010年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800人左右. 6.学生工作 教育管理重点建设好四大工程:文明修身工程,校园文化工程,创新实践工程和身心健康工程.在人才质量方面,要完善素质创新基地建设;保持优势项目长盛不衰,力争在"挑战杯"中取得突破;学生拥有各类专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60%以上;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力争应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超过35%,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7.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1)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汇聚优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追求卓越的学术风气与先进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学术诚信机制,克服学术浮躁、浮夸现象,形成优良的教风.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学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2)加强党的建设,建设和谐学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院建设中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开展以科技文化为特色的学院文化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稳步提高教职员工的生活待遇和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条件.继续抓好学院的稳定与安全等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学院. (3)以 "三育人"教育为主线,开展师德建设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优良的院风、教风、学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能较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评价无不及格教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加强学院党委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委组织的作风建设,把学院党委建设成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班子,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 二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重点,完善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和程序,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发展工作方针,加大在青年教师、高知群体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 (二)加强师风和学风建设 着力推进以践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党委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培育优良的院风和学院文化,努力营造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的良好氛围,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局面. (三)加强学科建设 强化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优势专业和优势研究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按照学校"大平台、大团队"思路,围绕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的发展需求及学院的研究基础,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建材生产过程、港口电气与交通系统工程为对象,突出新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的主导作用,形成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每个教研室至少建立1~2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 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建立有利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首先,学科建设点面结合,逐步推进,实现学科建设的三个突破:传统学科向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突破、条块分割向资源优化整合突破、优势特色学科的重点突破.第二,在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以项目竞争的形式,突出责权利相统一,探索投资机制联动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第三,建立投入产出相平衡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经费监控机制,确保学科建设经费主要用于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第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岗位考核机制,加强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的考核与评估.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核心."十一五"期间,根据学科建设目标要求,加大培养和引进科研能力强的学科人才,进行学科人才储备,建设一支以高水平拔尖人才为核心,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重点建设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包括1~2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或两院院士)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带动学科及梯队建设. (五)加强科学研究 设立科研机构:强化以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流的科学研究定位,科学研究的重点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及承接重大项目能力.根据学院科学研究定位,支持有条件的学科成立学院级科研机构和校级科研机构,提高学科对外承担项目的能力. 构筑研究平台:"十一五"期间研究平台建设应整合全院人力、物力和财力,与学位点建设相对应,建立学院统筹管理的公共实验平台.研究平台建设的重点是改善研究条件及提升研究层次与水平.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及学校实际情况,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与目标,整合全院学科"亮点",以"远程控制与故障诊断中心"、"运动控制实验室"和"过程控制实验室"等为重点,建设一批院级研究基地;使实验室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基地,为学科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实施纵向项目与获奖项目工程:从学科带头人培养及梯队建设、科研机构建设和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学科及学科间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能力及机制建设,按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的要求,提高科研机构和研究基地能力与层次,重点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工作,争取863项目、973项目和国家重大项目等有突破,落实"十一五"规划中的国家级项目指标.进一步加强市部级政府科技奖项申报工作,从科技项目立项开始,特别是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培育科技奖项;注重科技成果的集成.重点做好我院为第一承担单位的省部级政府奖项的申报工作,落实省部级奖项指标. 抓好产学研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在掌握关键技术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加速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与大中型港航企业及著名科研机构等联合,探索合作科技攻关、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不同形式的产学研模式,逐步提高产学研联合质量. 航运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武汉理工大学目前是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唯一具有培养航海类本科专业的学校.航运学院的前身为1945年11月建立的潮汕高级商船职业学校,现设航海技术系、海事管理系、水上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中心、航海仿真与实验中心和船员培训中心.水上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中心是武汉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基地,包括"交通安全环境"、"交通安全保障"、"交通信息控制"及新增设的"船舶运动仿真模拟"研究室.航海仿真和实验中心下辖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室、航海及模拟器室、计算机模拟室、船艺训练室和黄陂水上训练基地. 学院 "十五"期间在学校发展的大好环境下,统一思想、规范内部管理,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通过建设和发展,学院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凝聚力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学院成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水上专业院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的全国海证考试通过率及就业率名列同类院校前茅;科研工作成效明显,人均科研工作量排在全校前列;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具有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提高到57%,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从2%提高到40%. 1.办学条件 学院的实验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学生和船员的实践教学,其中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NT-PRO4000型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用于大型数值模拟计算的Origin 300高性能服务器、综合智能导航系统设备、航海雷达模拟器和ECDIS训练系统及各种开发软件平台,已广泛用于开展科研、研究生培养等工作. 航运学院现有1个 "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共建), 1个"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共建),1个"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点,1个"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博士点(共建), 1个"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点和1个"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硕士点,2个本科专业(航海技术专业和海事管理专业). 表1 现有师资队伍情况(人数) 职称结构 院士教授副教授 讲师讲师以下 总人数 0 2 29 14 2 47 学历结构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在读博士、硕士人数 博士生 导师数 硕士生 导师数 备注226 27 1 17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 36—45 46—55 .56—60 60岁以上 合计 职称教授112副教授 1 25 2 1 29 讲师12 2 14 持证结构 船长 2 6 1 9 大副 7 1 8 二副 4 7 11 三副 1 1 2.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现有专业教师47人,其中具有高级船长和船长适任证书9人,大副适任证书8人(表1),学术梯队结构见表2. 表2 航运学院专业教师学术梯队结构表 序号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学术带头人 学术梯队成员 姓名职称 学术骨干 1 交通信息 工程及控制 (硕士) 1、交通信息控制 许昌如 教授 吴建华 胡卫东 熊雷吴超仲 熊锡龙 刘成勇 刘克中 2、智能航海与仿真技术 严庆新 副教授 张兢王当利 牟军敏 3、船舶控制理论与技术 郭国平 副教授 杨亚东 翁建军 杨帆陈厚忠 4、海事管理理论与技术 郝勇副教授 郭志新 谭箭范耀天 5、交通环境与安全保障 黄立文 教授刘明俊 江福才 甘浪雄 刘敬贤 庄元2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 (硕士) 1、船舶与海洋污染防治 郭志新 副教授 黄明 2、海洋环境数值模拟技术 黄立文 教授夏良云 3、水工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技术 刘敬贤 副教授 江福才 3 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 (博士) 1、船舶海洋污染预报技术 黄立文 教授郭志新 2、船舶污染控制技术 高孝洪 教授刘振林 吕林朱汉华 3.人才培养 航运学院从事航海教育与培训已达半个多世纪,为国家航运业培养了万余名船舶驾驶与管理的高级人才.其中包括高级船长、指导船长和总船长在内的数以千计的船长,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取得过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和教学成果. "十五"期间,学院培养研究生人数从此前的27人增加到了146人,现有博士生4人、全日制硕士生57人、教育硕士27人、工程硕士58人,各类硕士生115人、本科生1034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约为1/10. 在学风建设中,本科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一直稳居学校前列,海证全国统考通过率稳居全国三甲,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学生国防意识、军政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比例恒定在13%以上,已在学生班级建立了学生党支部,2001、2004以及2005三年我院学生党支部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明显提高,一名学生获湖北省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学院大力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海魂舞蹈队获省大学生舞蹈比赛银奖,三届校田径运动会我院男子团体总分均进入前八名. 4.科学研究 "十五"期间航运学院共完成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150余项,支配科研经费2000万元,"十五"期间末,专职教师人均年科研经费达到20万余元. 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专项资金项目、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总参军工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项目、江苏省交通厅科技项目以及长江海事局、研究所、企业等委托横向课题.在海洋环境模拟、大规模科学计算、通航模拟/实船实验、水工建筑安全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电子海图及海事信息系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在国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优势. 我院共发表论文约250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近30篇.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1项,6项科研成果通过了省部级评审或验收. 5.对外交流 "十五"期间,我院协助主办国际会议1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8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0人次,国内学术会议80人次.与世界海事大学、挪威Vestfold大学、英国Greenwich大学海事研究院、东京海洋大学等开展了互访活动,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二)困难与差距 教授比例偏小;本专业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偏少;科研的结构比例不合理,缺乏省部级科研基地;出版教材著作偏少、名教材缺乏;博士学位者比例偏低,梯队层次偏低;研究生教育尚未形成规模.部分教育硬件条件不能满足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发展的机遇 国家经济发展,中部崛起,必将给学院"十一五"的建设带来巨大的机遇. (二)行业发展的机遇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水运则是国家外贸运输的最主要方式,在国民经济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因素的加大,水运行业在转暖,学院依托水运行业,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 (三)船员劳务市场东移的机遇 由于国际船员劳务市场东移,船员劳务输出市场活跃,出现船员供不应求的大好局面,这也给学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学校发展的机遇 学校大校园建设、"211工程"、行业特色高校建设、对外交流的拓展等为学院发展和层次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发展目标 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特色创优势,创新促发展,为创建开放式、有特点的多科性大学贡献力量.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航海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把航运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外知名的航海学院. (二)主要指标 到"十一五"末期,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15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120人左右;教师编制50个左右,有博士学位或进修博士学位课程者达55%;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85%,出国深造进修达10-15名,专业教师持无限航区船长或大副有效适任证书者达50%以上.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个;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左右,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1个;五年内到校科技经费累积达到5000万元,其中纵向科技经费比例占10%以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20项,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1.加大力度重点建设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点. 2.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点. 3.共建"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下"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二级学科博士点并招收博士生3-5名. 4.招收"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1-2名. 5.立项建设"水路公路交通安全装备与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 (二)人才培养 拟通过5年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标准,把航海技术专业建设成省级品牌专业;海事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校内品牌专业.总体上,把航运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航海学院. "十一五"期间力争培养博士生10人、硕士生305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50人.本科生教学规模为1200-1700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1/5左右,师生比控制在1/20-1/25之间,争取在现有两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一本科专业,将航海技术专业建成为省级品牌专业,海事管理专业建成校级品牌专业,航海技术学生海船船员适任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名列全国前茅;毕业生就业率累计达98%以上. 大力改编、更新、充实现有教材内容比例达50%,自编教材与讲义10-15部,力争部分专业课程使用英语教材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力争国家规划教材1门, 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优秀教材6部、学校优秀教材4-5部.在此基础上力争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优质课程8门. 承担教改项目12-15项,争取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校级以上教学优秀成果奖3项.新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进一步充实、完善已有的实验设备,建设江海直达教学实习船、VTS实验室、GMDSS实验室,开展模拟器应用及开发研究.专业实验教学条件达到国内一流,部分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科技创新 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0-15项、经费200-300万元人民币,横向科研项目经费2500-3000万元人民币."十一五"期间力争单年度科研经费总额能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横向科研项目确保内河相关研究领域的绝对优势,辐射整个中国沿海;发表学术论文300-360篇,其中检索系统收录数为40-50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数达5-10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数2-3项. 配合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建设,重点建设水上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中心、航海仿真中心两大院内科研基地,积极对外开拓产学研基地. (四)师资队伍建设 2010年力争政府特殊津贴享受人员1-2名或冲刺成功百千万人才工程1-2名,学科责任教授2-3名;航院教师中有博士学位或进修博士学位课程者达55%;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85%;出国深造进修达10-15名;专业教师持无限航区船长或大副有效适任证书者达50%以上. 从交通信息控制、智能航海与仿真技术、船舶控制理论与技术、海事管理理论与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保障五大研究方向建设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学术梯队,从船舶与海洋污染防治、海洋环境数值模拟技术、水工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三大方向建设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学术梯队,引进2-3位国内外行业知名学者及学术带头人、5位中青年学术骨干. (五)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举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1~2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人次以上,举办国内学术会议5~10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50人次以上;加大与世界海事大学、挪威Vestfold大学、英国Greenwich大学海事研究院、东京海洋大学等的互访、科研合作力度;培养国外留学生150人;加强与WSTC联合培训中心、船员培训中心的联系,开展船员培训、对外劳务输出等工作. (六)党建与精神文明 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着力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内核作用,做好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院党委和学生党总支的作用,做好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办好党员培训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尤其是教职工党员的发展工作.确保学生党员的发展超过13%,且保证质量. 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的党风廉政建设.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的章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 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及学院文化环境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方面培育和凝炼富有时代特征、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努力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化氛围. 着力推进师德建设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线,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克服学术浮躁、浮夸现象,形成优良的教风.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严格管理,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优良学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活动月以及其它师德建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力推动学院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中央、省、市及学校文件,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宣传教育,真实了解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院党委的监督保障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以科技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学院和校园. 三、具体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在学校"培养、引进、分流"大方针的指引下,学院坚持院长、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积极配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职称聘任激励机制.重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启动院发展基金之专项经费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加强经费投入,创造相对宽松的以人为本的人才成长政策环境;鼓励教师积极赴国外留学进修访问;制定政策及措施,鼓励教师取得水上资历或顶岗实践;在引进、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坚持实施"博士化工程",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规模适当、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学科建设 以迎评促建,不断改善现有学科点的资源配置,紧跟学校"211重点学科"建设的步伐,积极开展新学科点及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 (三)人才培养 积极开展以网络、多媒体、双语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重点建设"名师、名课、名教材、名专业、名基地、教学成果"等亮点工程(详见表3). 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配合航海图书分馆的建设,建设航运学院资料室."十一五"期间,在航海图书分馆的基础上,通过争取学校的支持和院内自筹等途径,建设航运学院资料室,以满足海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之需要. 建设航海教学资料库,推进教材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十一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力争达到300人规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表4). 表3 航运学院本科教育建设五年规划 年度学校品牌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基地建设 教材建设与 评奖教学研究立 项 名师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精品课程 国家级教学基地 校级教学基地 校外教学实习基 地 国家规划教材 学校规划教材 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校级优秀教材奖 国家级教研立项 省级教研立项 学校教研立项 国家级教学名师 省级教学名师 校级教学名师 2006 1 3 14 1 3 2007 1 3 2 3 1 2 2 2008 1 2 1 1 3 1 1 1 2 1 1 2009 1 1 1 1 2 1 3 1 2010 1 1 1 2 1 2 1 2 1 1 1 合计 2 2 5 8 4 6 18 1 6 2 8 10 1 3 表4 航运学院"十一五"期间研究生发展规划 年度 学生类型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合计 博士研究生 1 1 2 3 3 10 硕士研究生 40 50 60 70 85 305 专业学位研究生 25 30 35 30 30 150 (四)科技发展 瞄准行业内国际前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力争突破标志性的成果,尽快实现科研从量到质的转变;结合学校"交通工程设计研究院"和教育部工程中心两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在水运工程安全评估、驾驶模拟器开发研制及IBS试验平台建设获得更大发展. (五)产业规划 立足航运业,积极联系行业内外生产企业,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推进船员培训与海事服务咨询产业的发展. (六)国际交流合作 学院每年资助和派出学院教师参加各项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以了解本学科和科技发展的动态和前沿问题;加强同已有合作关系的国际院校学术科研往来,并积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走国际化的学院发展道路;积极吸引南亚及东南亚国家本科留学生,努力开拓与挪威等协议办学学院的学生交换和教师互访工作. (七)校园建设与后勤服务规划 积极支持学校大校园建设,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努力开拓创新,提高服务意识. (八)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理工精神和文化的宣传,不断增强为祖国航运事业奉献青春的育人思想,并融入到理工精神和文化中. (九)全局性工作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以学科和创新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工作,努力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航运人才,确保航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文法学院 "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一)师资队伍 文法学院合并组建以来,经过博士化工程建设,现有教师113名(不含兼职教师),其中教授 (研究员)10名、副教授45名、讲师45名;学院在编硕士生导师20名、博士生导师1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跨世纪学术骨干1名、武汉理工大学名师2名.在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3名,占11.5%、在读博士21名;具有硕士学位的75名,占67%(见表1). 表1 文法学院"十五"期间有关人事数据比较表(均不含兼职教师) 统计时间总人数教师数职称导师学历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在读博士在读硕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导硕导博士%硕士% 2001.4 98 79 5 27 27 0 2 1 1.2% 28 35% 0 0 0 2005.11 124 113 10 45 53 1 20 13 11.5% 75 67% 1 21 13 为了凭借人才群体优势创新,在创新中打造人才建设高地,学院在"十五"期间组建了以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的4个学术创新团队,他们分别是: 建立王威孚教授、王智博士为带头人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术创新团队; 建立朱喆教授、蓝江博士为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学术创新团队; 建立程森成教授、郭国祥博士为带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学术创新团队; 建立魏纪林教授、申来津教授、江海波博士为带头人的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创新团队; (二)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即法学、广告学、教育技术学和编辑出版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学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为省级重点学科."十五"的实际发展比"十五"规划翻了一番.(见表2,表3) 表2 文法学院现有学科一览表 学科 门类 所属 一级学科 本科专业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点 硕士点 法学 法学 法学 经济法学 民商法学 马克思 主义理论 马克思 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 文学 新闻 传播学 广告学 传播学 编辑出版学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高等教育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体育教育训练学 哲学 伦理学 史学 中国近现代史 另拥有国防教育学位点 表3 文法学院"十五"学科发展表 "十五"规划 "十五"实际发展 博士点1个 博士点2个 硕士点3~5个 硕士点9个,学位点1个 其中特别是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我们以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省级研究基地,一个国防教育学科点和特色方向,4个博士生导师和8个博士为主体的学术梯队,30篇代表作中19篇论文的转载量,获得95.24分的通评成绩(全国第一名),会评获100%的通过率,取得突破,在全国形成较大的影响. (三)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 我院现有本科生1386人,研究生252人;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了法学系、新闻传播系、教育技术系、政治系4个系,并确立2个办学历史较长,学术积累较多的法学和广告学本科专业为品牌建设专业. 突出教研活动,形成了一批教研成果.程森成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获国家级教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十五"期间我院共获省级教研优秀成果奖5项、校级教研优秀成果奖4项、7人次获学校教学竞赛奖. 突出质量和品牌,搞好课程建设."十五"期间,我院取得了《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同政治学院共建)2门省级优质课程和《知识产权法学》1门校级优质课程.2005年又有6门课程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和5门课程通过省级和校级优质课程立项. 学风建设也成绩斐然,学院学生外语4~6级通过率跳跃到全校第2名,文科数学统考全校第1名.其中特别是2人次获国家英语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2人次获数学建模竞赛奖. (四)科学研究与基地建设 科研经费:已经突破170万元,每年都以两倍多的额度超过学校二级目标下达的任务数.在这些科研项目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1项,一般纵向目56项. 科研论文:2005年度达到168篇,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高;学术著作2005年度达到12部,其中以博士论文为基本内容的专著由于选题新颖、立论严谨、论证充分获得好评,为学院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 获奖成果:"十五"期间我院共有15项科研项目获得省、市人民政府奖励.其中魏纪林教授主持的《湖北民族工业与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运用战略研究》获200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运营战略系列论文》获2004年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程森成教授的《大学生统治状况调查分析对策研究》获2002年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朱喆教授的《先秦道家哲学研究》获2002年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研究基地:2005年我院省级研究基地有了新的突破,湖北省委统战部批准我校建立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校党委书记王威孚教授担任基地主任,为学院建立了一个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的省级科研平台. (五)师德与精神文明建设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提高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意识,真正树立"学科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新思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讲奉献的思想风貌.倡导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和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搞好学院党政班子的民主集中制,营造全院教职工的和谐氛围,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团结和谐目标. "十五"期间1人获湖北省高校"两课"教学先进工作者,1人获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获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个人,11人获武汉理工大学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2人获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党员,6人获武汉理工大学先进标兵和先进工作者,2人获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党务工作者,1人获武汉理工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工作者. 二、存在的问题 (1)文法学院虽然获得通过国家评审的博士点和国家教研成果优秀奖,但其他国家项目还没有完全突破.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精品课程、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项."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在以上3个国家项目上狠下功夫,并实现突破. (2)创新人才和大师级人才不足,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当然需要指出,理工科高校引进文科人才难度很大,因为人们都担心用工科的政策对待文科.如华师的龙静云教授,最后武大引进.现在有的高校开展瞄准理工科高校的文科人才,他们认为理工科高校的文科人才,更具有实干和奋发的精神.事实上我校一些文科学术带头人及学院管理人员,正成为有关高校密切关注和重点引进的对象. (3)自我造血功能下降,经济支撑已经到了穷尽的地步."十五"期间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植下,我院自我创收每年用于科研匹配的经费15万元,每年文科论文、著作和成果奖励15~20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学院学术成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学,望校领导在"十一五"期间继续采取扶植政策,予以大力支持. (4)本科教学"五名工程建设"和新专业建设力度不够,特别是精品课程亟待突破.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学院确立了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深入分析国内外教育发展大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校党委提出的"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特色取胜、创新发展"的16字方针,紧密围绕学校"两个一流"的奋斗目标,为把文法学院发展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管理科学的综合型文科学院,提出符合学校校情和学院发展实际,着力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结合,发展目标与结构、措施相统一,文科发展规律与政策法规相协调,制订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学院"十一五"规划.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紧密围绕博士点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完善学科体系这两个方面做发展的文章,在人才、成果、平台上做发展的文章. 坚持实事求是,"应用办文、特色办文"的原则,面向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主战场,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在服务中增强我院科研力量与自主创新能力,创办理工科高校一流文科. 坚持教育创新的原则,继承与时俱进的品格,以优异的教育创新成果育人,以丰硕的科研成果塑造人,促进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的原则,做好学校和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协调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以及政治与业务、红与专的关系,加强我院师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和谐创新学院而努力奋斗. 二、发展目标 (一)学科建设 1.一级学科博士点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争取为创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术水平、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等方面达到创办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2.二级学科博士点发展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高等教育学(协助高教所)、经济法学或民商法学、传播学(与艺设学院合作)学科中遴选1~2个二级学科作为我院"十一五"期间二级学科博士点发展目标. 3.硕士点发展目标:在现有12个硕士点和1个学位点基础上,为争取创办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创造条件,争取创办宪法与行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创办法律硕士学位点1个(以上见表4). 表5 学科建设"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 一级学科博士点 二级学科博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 二级学科硕士点 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法学法学* 经济法学、民商法学 宪法与行政法学* 知识产权法 法律硕士* 文学传播学 新闻学*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体育教育训练学 备注:打*号的是"十一五"规划学科,未打*号的是现有学科. 4.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目标: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与政治学院合作).争取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道德与法律2门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优质课程或校级精品课程.届时,我院全部公共政治理论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 5.本科专业发展目标:本科专业在"十一五"期间争取上知识产权法学1个专业. (二)办学规模 1.本科生规模:我院本科生招生规模基本维持在每年260人左右,如果能新增1个本科新专业,我院本科招生规模可扩大每年招生300人,在院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200人. 2.硕士生规模:我院现有13个硕士点和1个硕士学位点,"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增5个左右硕士点,按每个点平均15~20人的招生数,在院硕士研究生规模在"十一五"末期达到800~1000人. 3.博士生规模:现有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增3-4个博士点,按每个点平均5~10人的招生数,"十一五"期未我院博士生规模约100~120人.届时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接近1∶1. (三)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 1.科研经费发展目标:以2005年170万元为基数,争取年均递增10%左右,"十一五"末我院科研经费突破200万元/年,其中纵向课题经费和国家课题经费有较大增长. 2.科研论文发展目标:以2005年160篇为基数,争取年均递增10%左右,"十一五"末达到200篇/年,其中一级刊物论文和重要刊物论文有较大增长. 3.科研著作发展目标:以2005年13本为基数,争取年均递增10%左右,"十一五"末达到20本/年. 4.科研获奖成果发展目标:以"十五"期间获15项省部级奖成果(含武汉市人民政府奖励)为基数,争取增长30%左右,"十一五"期间可达到20项. 以上目标简称"两个200,两个20". 5.科研基地发展目标:在现有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的基础上,争取再创办国防教育学研究基地1个. (四)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 "十一五"期间我院以"五名工程"(名专业、名师、名成果、名课程、名教材)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学院本科教学水平,并结合文法学院专业设置与特色,面向社会需求,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以评促建,综合发展,使文法学院的本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十五"期间能很大的提高有较大的发展. 1.品牌专业发展目标:鉴于我院法学(1993年)和广告学(1995年)两个本科专业办学时间较长,学术积累较多,我院决定重点将法学作为品牌专业来建设,同时争取广告学专业跨入名专业行列,以此带动教育技术学和编辑出版学两个新专业建设. 2.课程建设目标:第一,突破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毛、邓、三);第二,省级精品课程3项,即:知识产权法(2005~2007,课程负责人:魏纪林),马克思主义原理(2005~2008,课程负责人:朱喆),广告策划(2005~2009,课程负责人:夏晓鸣);第三,校级精品课程4项,即:教学系统设计(2005~2007,课程负责人:李静荣),CIS理论与实务(2005~2008,课程负责人:王国华),经济法学(2005~2008,课程负责人:陈茂国),法理学(2005~2009,课程负责人:申来津). 3.教材建设目标:为了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学院拟定"十一五"期间10本左右优秀教材建设目标计划.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省级优秀教材,朱喆主编),知识产权法概论(省级优秀教材,2005~2008,魏纪林主编),广告策划(校级优秀教材,2005~2008,夏晓鸣主编),中国出版史(校级优秀教材,2005~2008,贺子岳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校级优秀教材,2005~2008,朱喆主编),经济法学(校级优秀教材,2005~2008,陈茂国主编),中国行政法学(校级优秀教材.2005~2008,李牧主编),法理学概论(校级优秀教材,2006~2009,申来津主编). 4.名师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在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博士化工程同时,学院将实行三级名师制度,即把现有校级名师建设培养成省级名师,在学院评定5名院级名师,以作为校级名师备选对象,计划到"十一五"末期校级名师达到4人,省级名师1人. 5.教学研究目标:以2005年我院有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为基数,"十一五"期间每年递增10%,将达到12~20项.争取省级、国家级优秀教研成果奖项6项,并运用于学院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五)师资队伍建设 文法学院现有教师11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0人,副教授41人,讲师5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在读博士生21人.教师博士化工程建设任务很重,须实行加大引进、重点培养;五湖四海、内外结合;唯才所用、成果(绩效)第一的博士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指导方针. 1.博士化工程建设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规划我院博士生在教师中的比例达到40%的发展目标.按"十一五"末期我院教师180人统计,届时博士人数要达到72人.现13人,每年将平均递增40%.即:2006年18人、2007年25人、2008年35人、2009年50人、2010年72人. 2.学术大师与学科责任教授发展目标:根据我院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我院将培养5名学科责任教授,其中引进1名学科责任教授或博士生导师,l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学术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院将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6个学术创新团队和6个相应的教学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成员每人每年在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每一个团队平均每年出版专著或教材1本. 4.学术骨干建设发展目标:为了保证完成博士点的发展目标,学院将建立10个学术研究方向,10名第一学术梯队带头人,并使之成为国内外相同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其中相当一部分应具有博士生导师的指导资格. 5.学院制订10∶20∶30学术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即以博士、教授、博导为主体培养10名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20名在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30名后备学术带头人. (六)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1.努力拓展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拓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展科技法学、经济法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研究,拓宽我们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学科领域,为校院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更多平台. 2.进一步强化我院同日本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行我院同法国里昂大学的法学专业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培养计划,开拓人才培养硕士层次的国际途径;进一步加强我院与港、澳、台的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与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长期合作. 3."十一五"期间计划组织并承担3次国家级和省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其他学科拟组织1~2次省部级学术研讨会. 4."十一五"期间学院计划支持8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进行访问研究,以培养法学、政治学、哲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 5."十一五"期间计划支持5~10名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赴海外参加国际性或地区性学术会议,以扩大学术交流的范围和层次. (七)精神文明建设 1.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员素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院党支部建设,使学院师德、学风、教风明显改进,能满腔热忱地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 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的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促进我院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搞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的学科建设,使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明显起色.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科研与教书育人、政治与业务的辩证关系. 4.加强校园文化精神,培育文法创新精神,构建和谐创新学院.在教师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竞赛、参观考察和红色实践活动;在学生中进一步促进"书海文风"品牌活动,为我院师生团结拼搏,再创辉煌提供精神动力. 三、主要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主要发展思路 充分认识创办一流大学的新理念,牢固树立"学科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新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应用办文、特色办文、突出理工科高校文科的社会应用性. 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打造人才建设高地,不拘一格降人才. 突出重点、凝练方向、优化资源、汇集队伍,抓好科研创新平台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二)主要措施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推动学院平台、项目、人才和成果一体化建设.在学科建设中着重学科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集成、整合人力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鼓励项目、论文、著作、教材等成果的原始创造和自主创新,以增强在前沿交叉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以"五名"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制订并完善具有加强基础、拓宽应用、个性学习、介入科研、重在素质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名教材、名成果、名课程、名专业、名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组建6个教学创新团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以创造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整合科研资源,培育学术创新团队.要以项目为纽带,合理配置"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术队伍,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6大学术创新团队,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指导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相互交相辉映. 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打造人才战略高地,构建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根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多渠道引进海内外优秀拔尖人才,特别是文科大师级人才,包括在国内外引进既具有学术影响,又擅长管理的文科院长.每年计划引进5~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选拔、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对于列为学院10名全国有影响的学术骨干教师,每年给予30%的科研匹配支持,对列为学院20名省内有影响的学术骨干教师,每年给予20%的科研匹配支持;对列为学院30名的后备学术骨干,每年给予10%的科研匹配支持.(以本人的科研经费为基数) 运用协调与互动、激励与约束、引导与保障机制,加强管理,加快发展步伐.建立以和谐协调为主线的党政互动工作机制和干群互动工作机制,团结奋进,加快发展.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冒尖、鼓励多出成果的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与行为规范为中心的约束机制,振奋精神,促进发展.建立以理想信念和责任目标为核心的引导与保障机制,使爱校、爱院、爱岗敬业的精神;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政策规章制度;优良的物质技术保障条件,推动文法学院更快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1)望学校在"十一五"期间能参照文科高校,如北大、武大、华中师大等,完善和出台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奖励政策、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教授博导评审和遴选政策等.切忌工科、文科政策一刀切,否则有悖于文科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现在一个研究生2400元的培养费和300元版面费,已经不能支撑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如参加学术交流会的差旅费、研究生论文答辩费,昂贵的版面费和实验维修费等,如果要文科教师用有限的科研经费去补充(文科科研项目经费普遍较少),许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带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会影响学校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希望学校重视和研究. (3)继续加大文科投入,主要是文科学科建设、实验、图书资料的投入,保证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条件.文科发展投入少、见效快.例如,我院"十五"期间的教育部行动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费用于资助出版学术著作21.9万元,资助发表论文3万余元,对我院获批两个博士点、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数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回报和收效十分明显.这是一项学校满意、教职工满意的民心工程. 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1.以拓展学科发展空间为牵引,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建立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2.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发扬发奋图强精诚团结的精神,全面提升理学院的科研与办学实力,全面提升我校理学在国内外的地位与声誉.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点建设 1.建立"极端条件下的物质材料性能分析" 创新团队,争取建立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以扩展学科发展为牵引,继续加强学位点建设.拟申报成功下列学位点: 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3.建立理科基础理论研究基地,促进理学院众多学科协调发展,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4.以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突破为目标,积蓄力量,加强学科实力. (二)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 1.建设目标 以发展复合材料结构应用、软件开发应用、汽车动力学测试分析、光电信息等作为理学院的重点科研支撑; 以极端条件下的物质材料性能分析研究基地建设为重点,由此带动理学各学科在高水平高起点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发展,在高水平学术论文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建立校级科技创新团队,鼓励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和,积极发展科研产业.积极利用社会资金,采取共建、研究开发等形式,在若干学科领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基地,探索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产业化的新途径,将科研做大做强.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科研方面将达到表1所示的具体指标. 表1 十一五期间科研指标 纵向科研 横向科研 "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额(万元) 科研经费年均递增比例(%) 项目数 经费数 (万元) 项目数 经费数 (万元) 30 600 200 1900 2500 20 发表学术 论文篇数 检索系统收录数 出版 专著数 译著、 教材数 省部级以上奖励数及国家发明专利数 1500 240 15 15 40 2.主要措施 科研基地建设措施: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规范我院各级科研所、研究室、研究中心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科研效率;集全院之力重点建设高温高压凝聚态物理化学研究所,力争将其建设为教育部或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采用学校、社会资金及自筹等模式,建设好绿色化学和精细化学品化学技术研究所、材料与结构数值模拟实验室、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应用数学与计算软件实验室、复杂性系统研究中心等,力争将它们建设为校级科研基地; 采取以系为主、院系共建的办法,建立若干有相对稳定研究方向和中长期研究目标,并能承担较多科研项目的院级科研基地; 建立各级科研基地的考核、评估制度,定期检查,滚动发展. 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学术梯队的措施: 提升理念,营造氛围,以建立和谐学院、人才强院为目标,积极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利用学校的相关政策,加强教学基地和科研基地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工作环境,稳定教师队伍,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注意引进大师级人才.继续推进教师博士化和国际化工程,鼓励青年教师报考校内外硕士、博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鼓励骨干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访问和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支持聘请国内外学术大师来校讲学和合作研究.以鼓励多出高质量的成果为目的,支持和资助在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出版有创新性学术思想的专著与全国统编教材、进行成果申报. 实施指标分解制度. 推行激励、竞争、约束机制 建立激励、竞争、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争取共同进步.调整和不断完善理学院二级目标考核分配制度,对于在科研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系、个人进行适当的奖励,并在职称评定、评先、推荐等事项中给予优先.凡连续两年没有科研经费的研究生导师,停招研究生;指导研究生数量与科研经费多少挂钩. (三)教学改革与教学基地建设 本着"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宗旨,建立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建成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示范性建设为重点,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培养专业面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且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理科型人才.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培养过程,使人才培养在质量、水平、效益上都达到较高水平.使理学院成为理科人才培养以及对其它专业发展有幅射和支撑作用的基地. 1.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研立项: 理学院"十一五"期间,争取有国家级教研立项2项,省级教研立项18项,校级教研立项40项. 教学手段方法改革: 总体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原则,以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调整为中心,以课程体系改革为龙头,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为保证,以强化教学管理为动力,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 在整体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关注先进的教学手段及先进的教学技术的引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设计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力争使70%以上的教师都能研制和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力争80%以上的教师都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成果: "十一五"期间,理学院以建成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示范性建设为重点,力争有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项,校级教学成果10项.在十一五期间,以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为重点,在省级精品课程中择优建成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校级精品课程中择优建成8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他主干课程达到省优课程的标准. 2.专业建设 办好已有七个专业,积极筹建工程结构分析本科专业; 完善专业结构,充实专业内涵,实现理工渗透.按学科大类教学.通过主辅修制选课制等措施,在部分专业实现跨专业,双学位培养人才的模式. 争取在2006年将工程力学专业建成学校品牌专业,2010年前建成湖北省品牌专业; 工程力学专业学科排名力争进入全国前20名.其它专业学科排名力争进入全国前80名. 3.实验教学建设 以建成一个国家级的工科化学教学基地、三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扩大化学、物理、力学三个基础课实验室面积,使实验室成为现代化程度高、综合性强的实验教学基地.在巩固原有基地的基础上,开拓行业与研究所的实训基地,提高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各专业在各自领域的信誉. 2006-2010年,理学院将建设7-8个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等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2006—2008年将这些实验室改造、扩建、更新、完善.争取在2008年以后80﹪的专业实验室具有开放、综合、设计的功能. 4.教学经费预算与筹措 十一五期间,理学院经费预算如下:数学系:162.5万元,物理系:1550万元,力学系:655万元,化学系:500万元,统计系:80万元,生物系:253万元,合计:3200.5万元.明细预算见各系规划.理学院急需建设的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及经费预算如下表: 系别专业实验室名称需投入经费(万元) 备注1、力学系 工程力学 力学实验室 655 目标是:实验室能够开出所有教学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实验,达到评估的优秀标准. 2、物理系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光信息处理实验室 2)光纤技术实验室 3)激光技术实验室 4)电子技术实验室 5)薄膜制备实验室 6)光刻实验室 480 160 100 110 300 400 3、数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 软件工程实验室 162.5 4、统计系 统计专业 统计实验室 80 5、应化系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 500 6、生物科学与技术(筹)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 253 合计3200.5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目前情况 职称结构 院士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以下 1人38人110人80人22人 学历结构 具有博士学 位人数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在读博士、硕士人数 博士生导师数 硕士生 导师数 40人120人80人12人60人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 36—45岁46岁以上 60岁以上 教师总人数 82人92人74人 3人 251人 师生比 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 教师中硕士学位以上比例(%) 正副高职称比例(%) 培养和引进知名学者及学术带头人数 中青年学术骨干人数 1:14 16 52 40 20 50 2、教师队伍建设思路与目标 围绕抓学科建设内涵的规划和实践扩展理学院所具有更长远的发展与生存空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总量适中、爱岗敬业、相对稳定的适应理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师生比 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 教师中硕士学位以上比例(%) 正副高职称比例(%) 培养和引进知名学者及学术带头人数 中青年学术骨干人数 1:16 40 50 40 20 50 师资队伍结构目标 职称结构 院士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以下 1人45人120人80人30人 学历结构 具有博士学 位人数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在读博士、硕士人数 博士生导师数 硕士生 导师数 60人130人70人18人80人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 36—45岁46岁以上 60岁以上 教师总人数 82人102人90人 2人 276人3.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识,积极推行高水平人才引进的政策 按照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学院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创造学院人才引进的环境和氛围.利用互联网和出国学习的教师,把引进工作扩展至国外,扩大影响,招贤纳士;利用院内可使用的经费,帮助解决引进人才经费不足的困难,并协助解决住房、配偶工作的落实;根据引进人才的专业所长,帮助搭建新的科研团队,建立新的研究机构,帮助研究成果转化的推广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和氛围;根据引进人才具有的自身条件,帮助申请特聘教授职称及其他职务. 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在职教师队伍的学习和培训 充分运用学校出台的在职人员的培训学习政策,采取选派出国进修和访问学习、国内名校进修和访问学习、学校和院内培训和观摩学习、攻读博士学位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 设计"学术报告、学术沙龙","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形式,接受新知识,充实教师队伍头脑中的信息量、知识量,集合新思想树立新观念,主动迎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挑战; 积极配合学校试行首席教授、学科责任教授制度,以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拟定学院规划,培养、选拔、聚集有重要影响的拔尖人才. 加强教师学术梯队建设,建立和完善学科研究平台 加强科研团队的培育和建设,综合调配引进的人才和原有教师队伍优势力量,以具有科研优势的学科和专业为核心,辐射相关的学科和专业;集中高档设备,以学科交叉的形式组成新的科研团队,开发新的科研项目,进入新的研究领域; 建立和完善力学与新材料结构、高温高压与应用凝聚态物理、应用化学、应用软件研发等4个研究基地,深入发展内涵,拓展应用领域,出拳头研究成果,形成具有长期效应的研究平台; 加强科技成果转换力度,推动现有研究成果社会生产化,如统计软件、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应用、光电仪器开发、离子与静电防护等成果的转化; 重点扶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支持有创新有应用发展前景的项目; 大力支持以SCI收录为主的高质量论文,提高理学研究的水平. 鼓励在职教师继续学习,促进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的进一步提升 按照各学科发展的需要,鼓励和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攻读高一层次学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进一步提升,促进教师队伍结构适应发展. 理学院在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办学指导思想为:"育人为本,学术至上"以及"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建立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机制".在专业建设中,我们必须不懈地坚持这一正确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树立长远的办学目标,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求索一流的教学水平,培养一流的学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是:增强广大教师从立足理学发展中求生存,从学科专业交叉中求发展的意识,狠抓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识,推行积极的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积极争取引进大师级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通过特聘、兼职、人事代理、柔性引进等灵活方式扩展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人事多结构性的教师队伍;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在职教师队伍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在职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到2008年,力争理学院的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40%以上,2010年,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以上,并培养出3-5名校级教学名师,2-3名省级教学名师,在省级教学名师中培养出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逐步使理学院的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梯队.) 4.人才培养 (1)招生规模: 2010年,在保持2005年招生规模并适当增加10%的基础上,理学院在校本科生规模2480人,其中工程力学专业专业50*4=200人,工程结构分析专业60*4=240人,信息与计算科学105*4=420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90*4=360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90*4=360人,统计学75*4=300人,应用化学75*4=300人,生物科学与技术75*4=300人; (2)学生培养: 完善专业结构,充实专业内涵,实现理工渗透.按学科大类教学.通过主辅修制选课制等措施,在部分专业实现跨专业,双学位培养人才的模式. 加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等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2006—2008年将这些实验室改造、扩建、更新、完善.争取在2008年以后80﹪的专业实验室具有开放、综合、设计的功能. 对在校生要进行品牌思想教育,要求每个同学力争品学兼优.同时,对毕业生进行动态的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保持沟通,与毕业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调查反馈结果认真组织和改进教学.认真研究用人单位需求,以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率,争取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结合,我们鼓励学生跨院校辅修双学位,为社会打造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培养专才,鼓励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进一步加强同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选送一批有条件的德才兼备的学生出国深造.认真做好考研、考证的动员、组织、辅导工作,争取达到研究生录取率为30%以上. 建设大学生数学建模基地、大学生化学与生物科技活动中心、大学生电子设计科技活动中心、大学生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活动中心等大学生创新基地,争取每年有30项左右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立项并且保质按时完成. (3)研究生培养 现状分析:虽然理学院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了11倍,但是目前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只有1:10,距"研究型"学院的基本要求还相差甚远.在培养质量上,优秀学位论文偏少,还没有出现全国优秀学位论文.在培养条件方面,由于大部分学位点为近几年新增点,不论是导师队伍素质,还是研究生工作条件都需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研究生培养目标: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争取到2010年在读研究生规模比2005年翻一翻,达到500名,其中博士生50名、全日制硕士生350名、专业硕士生100名.进一步改善理学院办学层次结构,使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达到1:5左右."十一五"期间培养毕业研究生600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50名、获得硕士学位550名. 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催生全国或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为目标,探索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新模式,完善和推行论文预答辩制度,继续支持办好面向理学院研究生的"理苑科技"刊物,继续实行对在校期间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奖励制度.争取获得校级优秀学位论文10~15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3~5篇,并力争在全国优秀学位论文上取得突破. 5.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1)在"十一五"期间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或外籍专家来院讲学80~100人次左右,鼓励教师与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120~150人次,举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1~2次,举办国内省级以上学术会议6~10次. (2)一步加强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研究与合作办学取得实效,并组建国际性的研究中心. (3)极筹划,力争在1~2的学科专业开始招收留学生. 6.图书资料及软件建设等 积极创造条件,准备申报理学图书分馆,并在新区理学院大楼内规划400多平方米面积,建设一个收藏量大的书库,一个环境优美的阅览室,一个小型学术交流中心.计划15万元购置必备的书架和阅览桌椅,多渠道投入50万元添置图书资料,20万元购置正版教学科研用软件. 经济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1.学科建设 经济学院由成立初期的三个本科专业,三个硕士点,发展到四个本科专业,一个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十一个二级专业硕士点,和MPA授予点,一个产业经济学博士点以及产业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 2.师资队伍 职称 结构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总人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76 16 21% 21 28% 39 51% 学历 结构 具有博士学位 具有硕士学位 在读博士 博士生导师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6 30 39% 67 88% 14 18% 年龄 结构 职称 ≤35 36-45 45-55 55-66 教授 12 4 副教授 2 18 1 讲师 31 8 3、学生规模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博士生 19 31 硕士生 216 312 318 353 350 本科生 2364 2777 2656 2266 1777 研究生与本专科之比 1:11 1:8.9 1:8.3 1:6 1:4.6 4、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经费(万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项目 经费 项目 经费 项目 经费 项目 经费 项目 经费 纵向 8 26 15 72 22 65.5 13 47.8 15 77.65 横向 3 40 10 17 23 81.5 25 128.2 26 134.115 合计 11 66 25 89 55 147 38 176 41 211.745 纵向经费占总经费之比 39% 81% 45% 27% 37% 发表论文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重要 20 22 23 26 18 一般 77 94 28 38 86 合计 97 116 51 64 144 其中被EI,ISTP索引论文共11篇 出版著作、教材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专著 4 1 5 5 教材、教辅 8 5 8 5 6 合计 12 5 9 10 11 5、学生获奖及英语四、六级通过情况 近四年来本科生获得全国英语竞赛奖18项,全国体育竞技奖4项,一名学生获全国百名音乐乡村青年文化名人称号,获省级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5项,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34人次,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项,获其它省级奖15项.历届本科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如下: 2006届* 2005届2004届2003届2002届 四级通过率 84.2% 87.1% 84% 78.7% 79.7% 六级通过率 41.7% 41.3% 42.5% 35.4% 35.4% *未计算本次国家英语考试通过学生 6.图书条件和科研基地 经济学院现有一个占有建筑面积400m2的实验中心,建有武汉理工大学——IBM Server iseries实验室、研究生实验室、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经济分析中心,利用自筹资金、学校学科建设经费和企业资助经费购置了近600万元的设备和软件,基本满足了一般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学院另有建筑面积340m2经济学院图书分馆,设有期刊、图书两个阅览室和一个书库,共有72个阅览座位,现有中外文藏书11,518册(其中外文藏书612册),中外文期刊359种(其中外文期刊26种),过刊2908册,电子读物154个,报刊20种. (二)存在的困难和差距 经济学院成立近五年来,经过全院广大师生的努力,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学院的地位逐步提高,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已建立,发展空间比较大,发展前景很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影响经济学院发展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人才问题,这严重影响经济学院上台阶,上水平.具体的差距体现在: 1.科学研究领域较为分散,研究成果不突出,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以及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太少. 2.学术带头人作用发挥不够,创新团队建设较薄弱,国际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项目的开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3.经济学院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与一流大学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中长期发展的整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遵循经济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继续加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我校理工科特色及学科交叉优势,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依靠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将经济学院办成具有鲜明特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学院. 二、发展目标 (一)办学规模 至2010年,力争使学院在读博士生达到80-100名,培养150名左右的学位博士,科学型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700名,MPA学员规模达到450名,高校教师硕士100名,本科生规模控制在1400-1600名范围,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2左右.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专职教师发展到90名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0%,45岁以下的教师应全部具有硕士以上的学位,40%以上的教师具有国外学习的经历,正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达到25%,副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达到45%,引进有较大学术影响的海内外学者2-4名,培养1-2名省级教学名师. (三)学科建设 加大力度建设好现有的产业经济学博士点以及国际贸易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硕士点(MPA),使其中2-3个研究方向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并有较大影响. 新增2-3个二级博士点,力争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博士点,在理论经济学科中申报成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世界经济两个硕士点. 积极准备并力争申报成功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现有的产业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使国际贸易学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四)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 承担国家纵向科研课题5-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0项以上.五年累积科研经费达1000万,其中纵向经费占40%以上.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5-10项. 出版学术专著20部左右,在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篇以上,并且在全国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有所突破. 建成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与企业、政府合作建立研究机构2-3个. (五)本科教学工作 建设1-2门省级精品课程,培养1名省级教学名师,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成为省级品牌专业.出版10部左右在国内有一定权威性的教材,其中有2本以上的教材列入国家规划教材.大力推动教学研究,每年平均有2-5项省教研课题立项,并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励. 建设5家左右有较大接纳能力的、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力争其中有2-3家建成为校级实习基地,1-2家建成为省部级实习基地,确保经济学院所有学生能进入实习基地上岗实习.分别在校内和校外建立一家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加强实验中心条件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校级实验中心,并为建设成为省级实验中心创造条件. 积极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学生的四级通过率达90%以上,六级通过率达60%以上.年均20篇以上的学士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学位论文.努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和考研工作,使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0%以上. (六)研究生培养工作 搭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平台以及研究生创新发展平台,逐步完善研究生选导制度,实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五年内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0篇以上,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篇以上.获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课题10项以上.出版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研究生教材5部. (七)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继续办好中法"国际商务"研究生班,另争取1-2个本科与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英语国家),且将国际合作由教育合作向科学研究合作方面延伸. 继续扩大留学生教育,每年保持留学生规模10名以上,与国外知名大学教授实行联合指导博士生制度,选拔4-7名博士生进入国外学习研究. 每年聘请5-1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主办国内学术会议2-3次,国际学术会议1-2次,与世界上各地区10所知名大学的经济学院建立院际合作关系,不断提高经济学院的国际知名度,逐步使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严谨治学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汇聚人才,凝聚人心,集聚力量,营造和谐、文明、优雅、进取的学院文化氛围.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作用,克服学术浮躁现象,创造一切条件,减少外部干扰,防止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采取各种政策激励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关心学院发展,人人愿为学院作贡献的和谐局面. (二)完善运作机制,实行规范管理 健全和完善院系两级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调动院系两级积极性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将一些权利和责任下放到系一级,减少院级管理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重点要实行分配制度和教学、科研考核制度的创新,修改现有的科研考核和奖励办法,根据学院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考核和奖励的重点,不断提高经济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最终形成对教师和行政人员的综合考核方案,按照工作绩效进行年终分配,使经济学院形成人人争先,公平竞争的局面. (三)重视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经济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经济学院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制订教师队伍引进计划,以及引进程序和考核办法,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和博士后,力争引进2-3名大师人才和创新团队.重视对学院教师队伍存量的继续培养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制订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方案,对青年教师的进修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行扶持性政策,有计划的选拔一批青年教师骨干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创造条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拟定学院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方案,采用申请和竞聘的方法,选择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创建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的创新梯队,精炼学科方向,承担纵向和横向的重大项目,力争五年内有1-2个学科方向成为全国有鲜明特色并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方向,提高经济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四)实现学科交叉,借全校之力办好经济学院 继续进行数理金融班试点,用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改造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金融学专业,加强对学生数理经济和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培养,全面修订本科培养方案,使其与国际接轨. 利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MPA的教育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吸纳学术骨干和教授加入研究生导师队伍,加强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搭建科学研究平台,寻找科学研究的突破点,借全校之力办好经济学院. (五)创新学生工作思路,提升学生教育平台 以凝结具有时代气息和学院特色的经济学院精神,基本形成和谐、文明、优雅、进取的经济学院文化为目标,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手段和途径,进一步整合本科学生素质教育平台,形成2-3个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活动,基本建成有特色的研究生创新发展平台并取得标志性的成果. (六)构建经济学院服务平台,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享 构建经济学院的门户网站,使其具有信息发布、在线查询、在线互动、集成现有学校信息和业务系统,开发学院特色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形成一站式信息服务和办公的网站平台,长远发展成为具有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知识门户.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构建两个门户(经济学院内门户和外门户),集成三大平台(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实践平台、招生就业平台),服务四类对象(教师、学生、家长、未来学子),开发五个业务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实验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建设六大数据库(教学数据库,科研数据库,实验管理数据库,学生数据库,教师数据库,图书资料数据库). 加大对实验中心和图书分馆经费投入,搭建图书资料和实验中心的综合平台,将其办成在全国经济学科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大影响的经济学科的服务平台. 艺术与设计学院 "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设计艺术学博士点,艺术学、美术学硕士点和设计艺术学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成功,二级目标责任制的顺利落实与任务的完成,本科教学评估逐年取得好成绩等,揭开了学院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使学院向建成国内一流学院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同时它又对学院新时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院将本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谋发展的精神,激励全院师生以实际行动,强化管理,夯实基础,争优创A,实现学院的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培养高素质的艺术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贯彻学院工作目标责任制为载体,以建设一流院级班子、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管理机制为重点,以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和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以融合于工科与行业背景的设计艺术学科的快速发展为特色、创优势,构建与"211"学科交叉的平台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团结创新、敬业守责、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全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浓厚的艺术与科学氛围、多专业开放式的国内一流研究型学院. 二、目标与任务 努力将本院建成为具有设计艺术学、艺术学、传播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国内一流研究型学院,其综合实力处于全国设计艺术学科先进水平,并从战略高度出发,加速提高学院的学术、教学、科研、产业的层次与质量. (一)第一阶段2006至2007年——夯实基础跨越发展阶段 抓住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教材、名师、基地、品牌专业的建设与成功申报,实现在人才培养、科研、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与"211"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和新的学科增长点,为设计艺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申报、艺术学博士点的创建奠定基础,通过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深化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和办学格局;以本科教学为生命,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优秀成绩通过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同时加快步伐建设创新设计与传播研究基地虚拟设计博物院等相关研究基地,建设跨学科的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年均科研经费逾200万元,使学院整体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第二阶段为2008年至2010年——跨越提升阶段 进一步充实学科内涵,全面提高学院的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相关学院的合作与交流;创建与完善省部级重点学科、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创建一批省部级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名师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使学院的学术梯队总体博士化、领军教授国际化,学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面启动并实施数字化学院工程、建设国家、省级科研基地,增设艺术学、传播学博士点,为建设一流的特色型学院奠定重要基础. (三)具体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根据不同时段发展的要求,实施具体的任务与措施.学院的发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首先要继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坚持不懈地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建设学院有特色的学科群;同时要始终树立起本科教学是学院生命、是重中之重的教育思想观念,全力抓好迎评创优工作,为学校"两个一流"再作贡献;第二,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形成科学的具有特色的培养体系;第三,强化科研意识,努力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和整体水平的基础.学院在学科建设工作中,要认真按照学校布置,结合学院自身特点,搞好学科建设工作. 1.分阶段、分层次跻入学校学科建设方阵,即分"211工程"等四个结构层面进行建设."211"、"985"的建设目标是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目标是本学科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校内重点学科建设,目标是完善学院的培养条件及体系,从严治教,再上新台阶;第四层面是学院自筹经费的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教研项目的建设; 2.学科建设一定要抓标志性成果,学科带头人要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现状与前沿,实事求是地制定可以达到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提高学科水平; 3.学科建设不仅要"建物",更要"建人",一定要把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争取学科建设有新的突破; 4.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每个项目的目标都应该要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二)继续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 要进一步明确艺术类专业中的规模、质量、效益、结构与学科特点的关系,从四大要素理顺关系,提高认识,提升办学理论,加快研究生发展.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生教育工作,用科学的人才观统领研究生教育,着力于提高导师队伍的素质,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要进一步改革招生考试办法,保证生源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企合作,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培养;积极推进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校、院二级管理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提供高技术支持和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 2.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培养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具有原创力和民族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的专业技术人才.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适度扩大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规模,重视调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层次结构,加强内涵建设,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坚持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原则.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优势互补,要进一步促进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的有效合作,促进研究生教育的"产学研"结合. 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培养研究生的原则.继续拓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和类型,根据不同学位类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3.目标与任务 构建研究生思想道德监督与考核体系;组织好研究生学术论坛,活跃学术气氛;开展研究生优质课和精品课建设工作,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4门校级优质课;评选自编研究生优秀教材3部;建立科学的导师考评机制,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4.保障措施 树立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全面发展意识.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形成学科群体优势,使全日制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数量增多的同时,更要体现出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使结构更加合理. 扩大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 根据学院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和提高生源质量. 加大校内外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加大研究生教材建设力度,注重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有利于高素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 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导师岗位责任制和研究生导师评价、评估指标体系,明确研究生导师的权利与义务,实行严格考核的导师管理制度,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导师业绩的主要指标,建立起奖优汰劣的竞争机制. 切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形成院系、党团组织、导师、学生组织等多方面协调合作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研究生开展科技、学术、文化、社会实践和体育活动,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三)坚持本科教学是学院工作的中心地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迎评创优为契机,动员和组织全院师生,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全面加强本科教学的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力争在2007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 1.整体目标 学院是在理工背景下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学院的发展与目标,应紧紧抓住学科应用型特征,依托学校的理工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以设计艺术创新和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价值为目的,将科学与艺术交叉进而辐射到材料、交通、汽车三大优势学科领域,以此发展我们艺术与科学交叉、文理综合的特色专业.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现代教学管理体系,研究与探索现代艺术与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法,不断完善与提高教学环境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最终培养出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型艺术创新人才. 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为目标,确定新时期各专业与方向的人才规格和相应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各种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监督与奖惩制度.以帮促教,以发展促教,以德促教.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精心组织"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品牌专业"、"重点学科"、"教学示范与教学实践基地"等的建设. 以提高教学内涵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方面做进一步思考. 建立完善的教学后勤体系,筹集社会资金,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本科评估达到优秀.争取学院各专业学科成为特点突出,重点突出,互相依托、基础扎实、文化内涵深厚的国内一流学科. 2.专业发展规划 继续建设完善、改造学院现有的4个本科二级学科、8个专业方向,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争创品牌专业. 拟新增专业: 雕塑、壁画(公共艺术):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为了提高公众的文化水平,加强人们的艺术熏陶,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构建具有艺术美感的公共环境是今后国家公共环境发展的要点,随之将会有大量的专业人才需求. 影视艺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将从物质向高水平的文化和精神需求过度,影视将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为了和我们现有的动画专业配套,充分发挥我们现有的教学资源(设备、人才优势,现有的责任教授既为影视专业),开办十分必要. 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院现有教师资源十分丰富,社会需求也较大,具备开办的条件. 平台课程规划: 建立一级、二级学科平台课程和通识课程平台,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平台课程适应本科教学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的培养: (1)重实践环节的组织与安排,每学期安排一周机动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国内相关企业、专题展览,1次/月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导课题设计或讲座. (2)和韩国、香港等大学合作共同进行课题设计或组织设计夏令营、冬令营,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竞赛. (3)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和设计活动,如环保建材、汽车外观设计、动画创作、出版、发行等. (4)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企业的项目开发、设计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应用与动手能力. (5)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监控,不断补充新的内容,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引发指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教风带学风,抓好本科质量: 开展师德教育、组织与之相关的活动;以同行评估、学生评估为主要监控措施,抓好教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领导坚持听课、查课,深入学生班级,带头抓好学风. 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达编率: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争取在2007年达到95%. 名师建设计划: 专业 培养数量 目标时间 工业设计 1-2 校级名师 1-3年 艺术设计 1-2 校级名师 1-3年动画1校级名师 1-3年 艺术设计学 1 校级名师 1-3年 美术学 1 校级名师 1-3年 教师梯队:为加强学院学术梯对建设,促进学院改革和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特制定学院学科专业学术梯队建设规划如下: 专业 梯队成员 工业设计 陈汗青 潘长学 郑建启 方兴黄群吕杰锋 胡飞蔡新元 桂宇晖 张完硕(韩国) 叶双贵 汤军周雅民 胡以萍 孙隽艺术设计 武星宽 陈放何方易西多 王艳罗莹陈飞蒋中秋 刘杰成 肖剑峰 邓涛程世丹 阮争翔 陈宏方卫张健熊文飞 动画 朱明健 曾耀农 粟丹倪 周艳孙菁肖文张文凯 周锦琳 艺术设计学 杨先艺 曾耀农 林能杰 徐晓庚 邹其昌 张完硕 李世葵 喻仲文 柴梅美术学 罗莹朱明健 张黔黄培杰 陈飞王艳罗永生 肖剑峰 丁山高胜寒 4、课程建设 启动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召开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结合品牌专业的建设,开展学科通时平台课程、专业系列课程的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能充分反映学科前沿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有鲜明特色、拥有完善的立体化先进教材和高水平授课教师梯队的精品课程. (1)定期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和学术研讨会、研究学院精品课程的各项工作及具体部署. (2)各系作好"十一五"课程建设规划包括精品(优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平台课程建设、教材选用、教材建设、必修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的研制等.艺术课部应有:艺术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开设,群众艺术活动指导及艺术特长生的培训. 争取各系2006年有一门校级精品课程; 目前已立项的校级优质课程准备2006-2007年申报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 2007-2008年再争取申报成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平台课程:开展学科大类通识课程的建设、使各专业及方向的通识平台课程学时数达到总学时的30%,使相关学科的学时达到总学时的15%. 学院平台课程的改革应注重专业共性和知识的延展性,又要保持专业方向的自身特点; 平台课程的改革应注重专业的理论学时与实践环节学时的合理比例,加强实践环节的改革; 改革必须有利于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遵循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条例; 应加强改革成果的统计与宣传. (4)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 加强实践环节的改革,将实践教学设计竞赛与科研实际课题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开展教学手段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国际交流的能力. (5)加强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水平,增加研究生入学率 教学授课严格落实100个英语专业词汇; 有条件的课程要使用原版外语教材; 通过各种类型培训班,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5.教学资源建设 (1)加快教材建设的步伐,争取校级、省级、国家级优秀教材. 近3-5年教材的使用率已达到41.5%,争取在2006年优秀的教材使用率达到70%,2007年达到90%; 教材编写是学院尚为薄弱的环节,近三年来,有所改变,虽然在本专业领域中情况较好,但离学校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我们在2006-2007年争取校优秀教材奖各系一本(共5本),全院省级优秀教材奖1-2本,2008-2010年争取申报国家级优秀教材1-2本; 鼓励与支持学院优秀教授和有社会影响的资深教授主编专业教材,2006—2007年争取完成1-2套主编教材; 各系2006—2007年有一门课程须使用原版教材. (2)每位老师上课必备教案,教案必须每年更新,老师撰写教案应注重专业特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建立和更新试题库 统考的课程的试题库; 入学考试试题库,作好试题更新; 试题库的题目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6.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是学院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学院专业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获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是学院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 (1)重点建设8个实验室:动画及影视艺术实验室(艺术与动画系)、平面视觉实验室(视觉平面系)、模型实验室(工业设计)、陶艺工作室(环境艺术)、计算机实验室(公共)、虚拟设计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画室(公共). (2)根据各专业的发展和学科交叉延伸新的实验室3个.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选择增加专职实验员,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对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管理和培训. 根据专业特点,实验报告和教学实验应制定统一的规范格式和成绩评定表.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将理论课、实验、实践和实训课分开,如有不能分开的也应将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和实践学时科学地分开. (4)加强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 各系重点建设1个校外创新实践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有条件的与创新基地结合一起建设. 没有签约的实践教学基地责任落实到人,抓紧时间,在2006年签定合同. 加强创新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成果材料收集(含图像资料). 学院争取学校的支持或与学校共建一个开放式跨学科的教学实践创新基地. (5)加大力度建设学院品牌专业. 在高质量建设好艺术设计校级品牌专业的同时,充分做好省级品牌专业的申报的准备工作,一旦本省启动,就要一举申报成功. 2007-2009年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品牌专业. 7.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院老师参加教学研究的人数需提高.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又以教学研究来提升和总结教学改革的成果. (1)开展教学科研具体措施 2006年各系新增校级教学研究立项1项; 2006年全院新增省级教学立项1-2项; 力争2007年全院新增省级教学立项2-3项; 力争2007-2008年全院新增全国教学立项1-2项. (2)加强教学成果的统计与宣传 教师成果由教学办负责申报、统计、宣传; 学生成果由学工办负责申报统计、宣传; 以成果宣传来带动学风和教风,营造和树立良好的学术环境. 8.招生规模与学生培养 (1)本科发展规模: 工业设计系(含产品设计、数码设计、展示设计方向)四个班(每班25人),环境艺术系、平面艺术设计系、艺术与动画系各三个班(每班25人);艺术设计学系,两个班(每班25人),共15个班(每年375人),四年60个班(共1500人).新增专业及方向:公共艺术1个班、雕塑1个班、影视艺术编导1个班、广告学1个班、音乐学(音乐教育)1个班.共计五个班125人. (2)毕业生考研率 2005-2006年,毕业生考研 10%-20%; 2006-2007年,20%-25%; 2008-2009年,25%-30%. (3)毕业生就业 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 2006-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达85-90% 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95% (4)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创新竞赛 学院争取每年获省一等奖或国家级(或国际)奖项 2—3 人次.科研论文参加比赛,争取省级优秀论文. (5)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各种等级的证书.如:双学位、计算机等级证书,国家颁发的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等. 9.教学管理建设 教学管理人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服务质量与意识、业务素质、专业改革成果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等人均达到本科评估A级标准; 10.经费预算与筹措 (1)建立一套适合设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经费管理规范; (2)经费使用率达95%,专款专用(含实践教学经费); (3)发展基金的50%补充本科教学经费; (4)校、学院划拨的图书资料经费100%用于图书资料的购置,并考虑各专业之间的平衡与新专业的发展; (5)校拨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的经费100%用于教学仪器设备购置,不足部分自筹经费补充. 11.保障措施 (1)突出本科工作的中心地位,党政一把手带头做好本科工作. (2)每学期召开10次本科专题会议,党政班子集体研究本科教学工作. (3)院领导每学期听8次以上课. (4)院领导分别下到各专业院系定期参加教研活动,并作发言. (5)院领导深入学生班级,每位院领导下一个班. (6)每个学期召开二次师生座谈会. (7)坚持同行评估与学生评估相结合,加强质量监控体制. (8)完善修订激励措施,奖惩分明,严格管理. (9)狠抓制度的落实,加强成效分析和成果的总结. (10)争取学校、社会力量与学院共建本科专业. (四)提高科研实力和层次 重点学科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支撑,为此,每个系、部都要结合学院的实际,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起来,争取在科研项目的数量与质量上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1.科技工作 (1)构建大平台,培育团队,争取纵向项目的重大突破,科研工作学院争取50万元的大项目的突破,争取有影响性、标志性的项目,年科研经费争取逐步达到300万元. (2)建立科研教学一体的产学研科研基地,力争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原创动漫科研教学基地或艺术设计科研教学基地. (3)科技成果上层次,争取标志性的成果和国家省级奖项1-3项以上. 2.产业科技: 构建学、研、产一体的机构,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作为我们科技工作的重点. 3.国际交流与合作: (1)拓展渠道,提高留学生的生源、层次,逐步由接收进修生转为学历教育. (2)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联合互派学生和老师或共同协作完成科研项目. (3)"十一五"期间争取在国内或国外召开2—3次国际学术会议. (五)培养和引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骨干 人才是形成学院特色和保持优势的根本.从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出发,坚持"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求发展"、"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共建促发展"三大发展思路;形成"培养、引进、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人才观念的转变是学院办学理念提升的核心.人才队伍是形成学院发展规划和目标的依托.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解决以下"三个不足":一是大师级人才不足;二是国际有影响的学者不足,或者在教学工作中有突出成就的名师,数量非常有限;三是中青年学术队伍不足.中青年学术队伍是学校的未来,但是学院教师队伍博士学位的比例偏低,能够在国内高层次学术论坛以高水平的学术观点和科技论文、发挥一定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偏少;能够获取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省部级科技大奖的中青年学者缺乏等等,能够在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成就的人、或者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显著的人也十分缺乏,这些都说明学院中青年学术队伍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局面.因此,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是学院面向未来,实现学院快速、协调、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根据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今后一段时期学院人才强院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基地、项目、资金和政策的综合效益,转变人才观念,创新人才机制,实施人才工程,营造人才氛围,推动我校快速、协调、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1.转变人才观念 人才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人才的评价和使用上,核心是尊重人才.第一要正确评价人才.评价人才的标准,一是能力、实绩、创新.无论是一名教师、一位学者、或是一个管理工作者,其职责的要求既是具体的明确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有其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只有具备高度的职业能力又不断创新的人,才能敏感地把握住学术前沿动态和时代的脉搏,以突出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取得标志性的成绩.这些成绩既包括科研、教学,也包括管理工作.二是必须以成果、效益、贡献论英雄,按质论价,突出这三者的水平和质量,开创出人才辈出的局面.第二、放手使用人才.做到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用人规范,"为人才定规矩,给天才留空间". 2.形成创新机制 第一、以学术创新为核心形成学院人才政策.以能力为基础形成人才评价政策.按照学校人才评价制度,加强能力和业绩导向;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制定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树立符合教学科研工作规律的评价方式和导向,鼓励创新,防止学术浮躁和短期行为,支持优秀人才从事原创性研究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长期研究,以及在教学第一线有突出成就的教师和教书育人的典范.以成果为基础形成人才激励政策.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坚决支持广大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和科技成果;加大对各类成果的奖励力度;尽快形成学院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的政策环境.以贡献为基础形成人才奖励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科研优秀人才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 第二,以人才团队为基础形成学院人才体系.①基于全院的人才体系建设.从学院的发展目标和特色优势出发,规划学院整体的人才体系建设;要充分尊重学术创新和学科生长的规律,以及教育和科技创新的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扬长避短,按照学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根据已有基础及长远规划,引进激励竞争机制,着力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和管理队伍结构,尽快建设一支结构优化、规模适当、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②基于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要从学科的实际出发,找准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根据学校"分层次、集投入、抓标志"的学科建设原则,适应211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的不同要求,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尽快形成充满活力的学科人才团队.这种学科范围内的人才团队建设,居于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③基于项目的人才团队建设.项目的人才团队是学院人才团队建设的基础,是我们人才团队建设的重点.基于项目的人才团队要按四个层次规划建设:第一层次是瞄准世界前沿问题并能产生国际影响的创新团队;第二层次是在国内科技、艺术界具有领先学术方向和成果的创新团队,或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教学基地创新团队;第三层次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与大型企业科技合作中提供高水平解决方案的创新团队,以及教育创新、教学改革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团队;第四层次是以优势、特色科研项目成果孵化和产业化为特征的创新团队. 第三、以事业平台为依托形成学院人才体制.①以科学管理为主的管理人才平台,促进管理创新.为此,要进一步强化管理,进一步制定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民主管理、政务公开.②以教学工作为主的人才培养平台,促进教育创新.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努力推进迎评促建创优工作,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建立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依托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富有经验,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催生一批教学名师和一批精品课程,以及国家和省级教学研究基地,促进教育创新. 3.坚持突出重点 第一,坚持实施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实施攀登工程.从人才培养、教书育人、承担项目、申报奖励、成果转化、申请专利、发表论文、学术交流、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学术创新等方面入手,做好大师级人才的培植工作,把大师级人才队伍的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探索多种人才引进方式,重点引进对学科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梯队建设有重要影响学科带头人; 第二,坚持实施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强化政策导向,做好博士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继续把博士的引进和培养作为学院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力争每年引进和培养博士5名左右. 第三,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分层次推进出国留学工作.根据学校有关精神,重点选派学术骨干到国外知名大学、学术机构进修或参与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结合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不断提高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国际交流能力与业务水平,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利用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基金等途径,重点资助入选国家和学校各类人才计划的优秀人才出国深造. 第四,坚持实施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结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学校有关精神,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积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申报各类基金及奖励、各类人才工程、各类专家和津贴;完善学科责任教授制度及重点课程负责人制度和学术梯队管理办法.结合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能的学术新人.以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以及国家级教学基地建设为支撑,对青年骨干教师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教学培训;以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紧密结合关键领域和前沿学科研究,凝聚学术新人. (六)进一步建立与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 一是坚持科学治院,正确处理内涵与外涵发展的关系,发展优势特色与整体提高发展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及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服务的关系,党政分工负责与支持配合的关系和院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关系,确立新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二是推进依法治院.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分解细化院二级目标责任制,岗责明晰,责任到人.三是加大民主管理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理念,充分发挥各种学术、群团组织的作用和师生的主体作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公开、公平、公正办事.充分发挥学院人、才、物的功效,调动学院各层次人员的积极作用,使学院各位教职员工在学院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使个人与集体的发展协调起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与和谐的环境,并构建新的约束激励机制,在学院"争优创A"的实际工作中,坚持激励措施的方向性,强化激励的正效应,增强激励的针对性,提高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加强激励措施的权威性,在分配时,要严格执行 "优劳优酬,兼顾公平"的原则,确保学院发展的后劲.四是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动力,勤俭节约建院.在开"源"的同时,严格管理,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注意节流,努力增强学院建设发展的实力与后劲. (七)继续加大学生工作力度 学院学生工作要继续在学校党委、院党委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以贡献求发展,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关心贫困学生,注重青年学生的党建工作,为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与设计人才而贡献聪明才智.同时要造就一支有专业教师参加的学生工作团队.力求把工作做细,把隐患消除,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迎接今年的学生工作评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与学校两个一流的目标相适应,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获奖论文及设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违纪处分率在1%之下,学生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学风有根本的好转. (八)积极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术交流 应更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博导论坛、研究生论坛、设计竞赛、专业作品展览等,结合学科建设,主办三次左右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以此活跃学院学术氛围,提高学术水平,推进学院持续发展的步伐. (九)进一步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和工会工作,开创学院工作的新局面 1.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全院教职工尤其是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正确处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保证学院发展的方向,推进学院稳定健康发展. 2.高度重视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党员干部素质的培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设好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加大党员发展的工作力度,保证党员的数量,改善党员结构,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努力提高党员质量.真正发挥好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创建活动,切实把"三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4.充分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和"两代会"的作用,继续推进依法治院、民主管理和院务公开,加强工会建设,将"尊重人,关心人,维护人"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 努力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促进和谐学院的建设和形成. 附表:"十一五"工作目标任务(定量部分) 序号 目标内容 说明艺设学院 责任人 1 一级学科博士点 立项建设 陈汗青 方兴2博士点 立项建设 1 3 一级学科硕士点 立项建设 1 4 硕士点 立项建设 1 5 国家级重点学科 前期建设(2011年完成) 1 6 校级、省级品牌专业建设 立项建设 2/2 7 课程建设 新增校级优质及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门数 4/1/1 潘长学 8 教研立项项数 8 9 高职称教师授课率(%) 100 10 双语授课率(%) 5 11 实习基地建设 新增实习基地的专业个数 5 12 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课程比例(%) 即设计专业课题的综合训练 80 13 省大学生优秀科技成果获奖数 8 14 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申报率和获奖率(%) 10%/4% 15 试卷抽查质量 评估表5.2.7、5.2.8指标得分 9 16 毕业论文(设计)抽查质量 评估表7.2指标得分 38 17 毕业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 92/95 潘长学、方兴、副书记 18 硕士论文优秀率(%) 5 方兴陈汗青 19 博士论文优秀率(%) 1 20 科研经费(万元) 年均220 朱明健 21 科技奖励 含社科、艺术类 1 22 专利申请数 含外观设计 4 23 科研基地(国家/省部、产学研) 总目标 1+1 24 论文收录 20 25 高层次拔尖人才建设 新增、引进或培养人才数量 3 陈汗青 彭自力 26 团队建设 创新团队或学术梯队数 6 27 教师补充 新增教师总量 9 28 学位提升 新增毕业博士和录取博士数 16 29 公派出国 选拔和派出人数 20 30 在职进修 教师数的10% 20 31 设备帐、卡、物相符率(%) 100 何方、副书记 32 学费收缴率(%) 含研究生学费收缴数 90 外国语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现状 专业个数:3 硕士点个数:2 本科生人数: 905 硕士研究生人数: 145 省级精品课程:2 校级优质课程:5 本科生就业率:90.43% 研究生就业率:100% 科研课题经费:15万元 图书分馆藏书册数:7200余册 (二)优势 1.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很有发展潜力. 2.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 3.以依托本校强势专业(例如材料、交通、汽车等)跨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式人才. 4.在美国建立了两个合作项目,大部分教师有到国外进修的机会. (三)存在的不足: 1.少国内一流的学科带头人,甚至在校内也没有一名责任教授或者首席教授. 2.缺乏研究基地. 3.人才不够稳定. 4.很难吸引一流人才.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可持续发展观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正确认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优化教师队伍学历、学缘结构,加大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力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教育发展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二、办学思路: 我们的办学思路是,以理工科为背景,以本科教学为主体,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突破点,加强教学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科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建设一批政治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厚实、思想先进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队伍. 三、工作理念: 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以人为本、尊师重教、人才强院. 四、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我院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优化教师结构,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理工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体系.成为中南地区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的外国语学院.其具体目标是: (一)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将努力培养3-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名师,并从中产生1-2名省级名师,同时引进1-2名在我国外语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培养10-2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本院教师和引进5-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使我院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现在的1%增加到5%. 加强教师学术梯队建设,包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与测试、外国文学、外国文化学、比较文学以及美国学、汉学等方向,确立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梯队的成员,以研究所的建设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未来5年根据学校的招生情况引进相应数量的教师,使我院的师生比处于合理的状态,引进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比例为30%和70%. 外教是我院师资的一个构成部分,既是必不可少,同时外教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我院的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我们需要稳定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外教在我院执教.3个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各需要2-3名外教,大学英语教学需要4-6名外教,研究生英语教学需要3名外教. (二)学科建设 在现有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增加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年内争取一级学科硕士点,5年内争取申报博士点. 将英、法、日专业建设为校级品牌专业,并从中努力产生1-2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5门省级优质或精品课程,建设10门校级精品课程. 加强大学外语和研究生外语课程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稳步提高我校各层次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我校的国际发展战略作铺垫. 主办1次全国或国际学术研讨会,每年聘请校外专家讲学不少于10场. (三)人才培养 英、法、日三个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分别为150人、50人和50人,合计10个班,文理兼收. 在成功获得一级学科和多个硕士点的前提下,将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100-150人,专业不少于3个,研究方向不低于6个. 积极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和报考高一级学历的工作,争取本科学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达到15%以上,研究生的博士录取率达到1%以上. 鼓励和支持学生考取各类等级证书,包括计算机等级证书、翻译资格证书、汽车驾驶证书、会计证书、涉外文秘、人力资源等证书,力争拿到各类证书的学生比率达到30%以上. 积极开展各项富有外院特色并辐射全校的活动,如外语节、外语演讲比赛、翻译比赛、外语角、外语话剧等,每年活动经费不少于3万元. (四)科研工作 目前我院的科研以教学研究为主,我们将在继续发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同时,开展为社会服务的软科学课题研究和高层次的专业课题研究,争取在5年内成功申报5-10项国家或省、部级项目和30项校级项目,争取科研总经费达到10万元/年. 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发表和出版,我们的目标是出版5-10本专著,教师每年发表论文不少于50篇,其中核心刊物不少于10篇.学院支持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五年内副教授不少于1次,教授不少于2次. (五)国际交流 我院的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工作非常活跃,在下一个五年内,我们将继续已经与美国2所大学签订的学术交流项目,每年派2名教师互访,并争取与更多的外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类似的学术交流项目. (六)学院办公和教学环境建设 外语图书分馆藏书室和阅览室面积各达到150平方米(合300平方米);3系和6部的办公面积各达到100平方米(合900平方米);办公室和研究所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教授(硕导)工作间20间,每间20平方米(合400平方米);硕士点建设3个多媒体教室,3个本科专业各建设2个多媒体教室,建立国际卫星接受系统,每个班级有专用教室.并按招生规模配置多媒体教室,用于大学外语和研究生外语教学,有50%以上的课时用多媒体授课.拟建1个300座的国际会议报告厅. 五、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的现象.按照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高等教育要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训练,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社会应用)三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响应教育部发出的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号召,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03]226号文(《关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04]21号文(《关于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2004]1号文(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作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试点单位,我校决定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行改革,力争成为全国首批示范学校之一. (二)外语专业教学改革 各专业与兄弟院系建立合作平台,相互选修或辅修,努力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懂一门专业的复合式人才.依托行业背景,与材料、交通、汽车等相关专业建立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模式. 六、保障措施 外国语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发展的大背景.在"十一五"期间,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在学校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一盘棋,并利用新校园建设和教育部本科评估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努力开创本院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需要的是学校政策的支持和更多资金的投入,使我们在人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其它方面都能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办学条件:要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的改善办学条件,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要加强校、院际间的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努力提高各种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认真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聘任、晋升办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忠于职守、忠诚教育事业,树立良好的尊师爱生风尚.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建立、健全学院办学规章制度,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 1.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每年向美国George Fox和Spring Arbor大学各派1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 3.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学校组织的出国项目 4.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对在重点刊物及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全额报销,并给与一定的奖励 5.鼓励教师申报课题,进行科研 6.人才引进:根据实际,适当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副高职称的优秀青年教师 7.建立健全教师教学档案 8.建设美国学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培训中心,外语教育中心 物流工程学院(物流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教师队伍 学院教师结构 部门 教师职称结构 教师学历结构 教师年龄结构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其他 博士 硕士 本科 其他 35岁以下 36—45岁45岁以上 港口机械工程系 5 8 8 2 5 11 7 9 6 8 物流系统与技术系 4 4 6 2 9 3 5 5 4 物流自动化系 3 5 9 2 12 3 8 6 3 物流管理系 1 4 5 2 5 6 1 6 6 机械设计及制造系 2 20 3 8 17 3 11 11 工程研究中心 2 6 3 2 9 1 5 5 合计 17 47 34 4 14 48 40 32 39 31 比例 16.7% 46% 33.3% 3.9% 14% 47% 39% 31.4% 38.2% 30.4% (二)专业设置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共享) 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共享)、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共享)、机械电子工程(共享)、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管理 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共享)、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共享)、机械电子工程(共享)、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管理 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共享)、物流工程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物流工程、物流管理 (三)机构设置现状 港口机械工程系:承担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承担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物流技术与装备硕、博士点建设及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建设. 物流系统与技术系:承担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承担机械设计及理论、物流技术与装备硕、博士点建设及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建设. 物流自动化系:承担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承担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物流技术与装备硕、博士点建设及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建设. 物流管理系:承担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承担物流管理硕、博士点建设 机械设计及制造系:承担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物流工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承担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硕、博士点建设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建设. 实验中心:承担全院本科、研究生实验课教学. (四)学科建设 1.专业建设情况: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该专业为我院传统优势专业,现招生规模为5个班.通常按港口机械和液压传动两个专业模块组织教学. 物流工程:该专业为2002年教育部首批批准列入特色招生的专业,现招生规模为5个班. 物流管理:该专业为2003年教育部首批批准列入特色招生的专业,现招生规模为4个班. 2.学科点建设情况: 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建设的硕士、博士点有: 机械设计及理论:该专业博士点是1993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现与其它学院共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2002年批准设立,现与其它学院共享. 物流技术与装备:2003年由学校批准设立. 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建设的硕士、博士点有: 物流管理:2004年由学校批准设立. (五)"211工程"建设情况: 物流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人张晓川教授,自动化立体仓库已投资197 .4万元,未付经费84.6万元.该建设项目硬件已经全部到位正在进行整体联调,控制软件尚在调试. 物流管理软件AreGIS:项目负责人王长琼副教授,该项目投资13.6万元全部到位,正在进行应用开发. EXCEED WMS仓储管理软件:项目负责人张予川教授,该项目投资38.8万元全部到位,正在进行应用开发. 气固两项流实验系统:项目负责人李勇智副教授,螺旋吸料装置和气源装置已投资13.6万元,未付经费50万元.该建设项目硬件已经全部到位正在进行整体联调,控制软件尚在调试. (六)本科生教学工作 省校级品牌专业:1 省精品课程1门(工程图学);省优质课程4门(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液压及液力传动)校级精品课程1门(液压与气压(液力)传动);校级优质课程1门(现代测试技术) 教学立项情况:2003年2项,2004年1项,2005年6项; 教学评估情况:专家对我院的教学评估总体上较好,主要问题体现在几方面:实验室的人员结构及实验室的建设情况有待改善和加强;教学质量控制过程要进一步严格;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规范等. 学生规模:全日制本科生2001级274人,2002级360人,2003级451人,2004级410人.全日制专科生2003级86人,2004级61人.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共计1642人. 实验室建设情况:近几年,学校对实验室的投入在不断加大,2002年,学校投入10万元;2003年,学校投入60万元;2004年,学校投入105万元.学校对实验室的投入逐步向新专业倾斜.使新专业的实验开出率有所提高.所投入的建设经费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实施过程中.近几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开出率100%,2个新专业实验开出率40%左右. (七)研究生教学工作 1.研究生规模 年级 研究生类别 2003级2004级2005级 博士 12 6 7 硕士 77 51 60 专业硕士 120 73 90 2.指导教师学历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 本科 博导 5 0 1 0 4 硕导 15 37 12 14 11 3.究生课程教材建设 已出版研究生课程教材5部:《面向对象编程的C++/ES》、《工程机械广义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物流信息系统》、《机械设计专家系统研究与实践》、《液压故障诊断分析》.正在编写研究生课程教材2部:《虚拟设计》、《企业供应链的集成优化》. 4.研究生论文获奖及发表论文情况 国家级优秀论文 省级优秀论文 近3年发表论文 博士研究生 1 86 硕士研究生 2 165 (八)科技工作 2001—2005年总体科研情况统计表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合计 出版教材、著作 3 6 4 4 4 21 发表论文 105 125 89 92 34 445 论文收录 69 申请专利 / / 5 8(已批2项) 2 15 成果获奖 1 3 3 / / 7 举办学术会议 / 1 1 / / 2 签订项目 20 25 51 27 24 147 项目到款 158.25 196.514 755.48 590.86 149.57 1850.674 鉴定项目 1 3 3 2 9 "十五"科研情况分析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纵向 港机 项数/经费 3/72 2/11 3/20 物流系统 2/6 1/4 2/4 物流自动化 3/72.7 1/23 物流管理 2/15 机械设计 2/21 1/29 2/22.5 总计 7/99 3/15 6/105.7 8/80.5 横向 港机 2/99 2/7 7/132.5 8/97 物流系统 8/116.5 11/91.7 13/225 17/275.7 物流自动化 3/24.5 3/19.3 12/207.8 2/88.3 物流管理 3/65 3/25 机械设计 4/32.21 7/45.5 2/1.15 总计 13/240 23/150.21 42/675.3 31/497.15 机械设计型课题 15 76.5 自动控制系统 2/20.5 7.3 计算机应用型课题 81.5 53.5 软科学型课题 4/24 5.6 3/50 军工课题 3/23 2/99 2/22.5 (九)行政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院领导分工明确,按学院工作特点各院长能合理掌握相应分管的经费,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实行所分管经费的计划使用. 国资管理:待购实验设备较多,存在公房闲置现象,设备台帐需清理. 办公室工作:各办公室对所分管业务熟悉,横向协作有待加强.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物流工程学院和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将在学校对物流学科发展的战略定位下,依托港口行业优势,保持港口机械专业特色,快速拓展物流领域.学院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使物流工程学院和工程中心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发挥学科共建优势,使部分学科成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共建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力争出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共建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力争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共建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二级学科博士点,力争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1、逐步增强特色学科点的办学实力,提高国内影响度 物流技术与装备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在国内具有核心影响力研究团队. 物流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引进力度,逐步形成2—4个稳定的研究团队. 2、继续参与"十一五""211工程"建设 围绕物流技术与装备学科领域,在"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中解决好"物流装备协调作业关键技术"研究问题. (二)科研及其科研基地建设 根据我院十五期间科研完成情况和教师队伍、科研基地建设状况,"十一五"期间,我院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总体的指导思想是:转变思想、注重质量、发挥优势、凝练学科特色、培育新人、提升水平,通过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使我院整体科研实力上一个新台阶,在承接国家级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方面有大的突破. 1.以"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为基础,逐步形成以首席教授、学科责任教授、博导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打造我院主干科研队伍. 2.结合教育部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和交通部港口装卸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有重点地实施科研基地建设,特别是有选择地建设具有发展前景的、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具有良好基础的科研基地.并将其和"十一五""211工程"学科建设和校学科平台建设有机结合,努力使我院科研基地和学科建设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主力军. 3.将教育部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工程中心.将交通部港口装卸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交通部品牌实验室. 4.建设一到两个企业合作工程研究基地.在条件成熟时扶持其转变成省市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5.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申报或参与申报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承接有影响力的横向课题,以此促进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的良性循环.在"十一五"期间,我院将实现从参与申报到有规模地承接国家及省部级重大课题的转变. 6.充分利用教育部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和交通部港口装卸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资源,发挥我院在港口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计划地组织科研队伍,不断承接港口装备设计、制造和规划项目.与此同时,努力挖掘工程中的科学问题,加大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力度. 7.挖掘新的科研增长点.以传统优势科研领域为基础,带动新领域、新专业科研工作,培养新的科研方向,特别是在物流技术与装备和物流管理两个学科专业方面.以改造我院的科研结构,为我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科研能力支持. 8."十一五"期间,我院在科研经费、发表论文、专利、成果等方面的建设目标如下: 科研 纵向 项目数:60项;经费:1200万元 横向 项目数:400项;经费:4500万元 学术论文 总数:400篇;三大检索收录:100篇 专著 8部 译著、教材 15部 科研成果 鉴定 15项 获奖 10项(国家级奖励1项) 专利 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五年时间的建设,形成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2010年教师数量达到110人,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65%以上,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40以上.努力培养和引进知名学者,造就一批位于国际国内在物流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到"十一五"末期学院将拥有首席教授1—2人,学科责任教授4—5人. 加强对45岁以下教师的培养工作,逐步实现45岁以下教师获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0%,获硕士学位的达90%,为实现这一目标,特制定相应计划如下: 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时间 内容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在职 培养 博士 8 8 7 7 6 硕士 1 1 1 1 引进 博士后 1 1 2 2 3 博士 5 5 5 5 5 (四)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 1.本科生教学以迎接2007年教育部教学评估为契机,规范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把教学质量关. 省、校级品牌专业:1 省精品课程2门;省优质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优质课程4门 教学立项:25项,其中争取3项获省、校级奖; 更新教材15本; 学生规模:全日制本科生2000人; 实验室建设情况:实验室建设以平台建设为主,以单项课程实验建设为补充.加大对新专业实验的申报,提高新专业的实验开出率,力争新专业的实验开出率100%;加快实验室人员结构的调整,在试验室引进3— 4名硕士毕业生. 2.研究生教学工作目标 研究生培养规模:2010年在读研究生人数达到:博士后3-5人、全日制博士生40人、全日制硕士生350人、各类专业硕士生300人 指导教师队伍:形成6-8个指导教师团队. 2010年达到:博导12人、硕导6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博导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硕导25人以上,博导年人均科研经费30万元以上、硕导年人均科研经费15万元以上. 教材建设:"十一五"期间出版研究生课程教材5-8部. 研究生发表论文:2010年达到:博士生人均达发表论文6篇以上,硕士生人均达发表论文2篇以上.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2010年获各级优秀论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达到20%以上.导师或研究生必须以学位论文为素材向核心期刊投稿,录用率达70%以上,被SCI、EI、ISIP等引用的论文达30%以上. (五)学院规模与学生管理工作 1."十一五"期间学院将培养各类学生数量为: 博士后5—10人、全日制博士50人以上、全日制硕士400人以上、各类专业硕士300人以上、全日制本科生2000人以上. 2.日常管理 学生工作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教育计划和学生工作实施办法,以育人为中心,尊重学生,鼓励能力和特长发展,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围绕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以马列协会活动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探讨,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英语等级考试和学生考研为重点,大力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为重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审美情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学生党员为骨干,以党支部为核心,着力进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学生干部带动班集体建设.以学生寝室为着力点,大力进行学生寝室建设,实现学生工作向学生园区的转移.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努力做好奖贷勤补免工作和特殊学生的工作,保持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3.就业形势 继续巩固已有的就业阵地,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市场,拓宽各专业的就业方向.积极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大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并为用人单位来我院招聘学生提供条件.在保持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的基础上,大力推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两个新专业,努力提高两个新专业的就业率.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和满意度. (六)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十一五"期间,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加强合作、扩大影响"主题:大力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每年通过国家、学校和自费相结合方式,推荐选派3-5名教师出国进修,或作短期访问.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的对外合作交流政策,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访问交流、或做学术报告.总数目将达到5人次.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与合作,和1-2所学校建立学生交换或联合培养关系.承办1-2次高规格大型的学术会议,举办港口装卸技术、物流工程、机械工程等国内学术会议3次,举办国际学术交流5次.积极开展与美国、瑞典、德国、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项目2-3项.做好留学生招生工作,力争在机械工程和物流管理学科领域有较大的突破. (七)图书资料及软件建设 新增加图书5000册,内容以我院本科专业和教师们的研究方向有关的书籍为主,所有书籍、资料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力争与校图书馆借阅系统联网;加大对毕业生和校友有关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新增电子书籍和资料的引进,电子读物达到200种. (八)党建工作 1.指导思想 建立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建设一支廉洁公正、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富有活力的领导班子队伍,着力提高战略思维、科学判断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管理创新能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巩固和发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教育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谈心制度、党内民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以院党委中心组为龙头,以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章》为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发展新党员,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促进各项工作. 2.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立教育引导机制.深化院务公开、政务公开,创新权力、利益监督约束机制,切实保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落在实处. 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加强领导班子的廉洁自律工作,建立健全"一岗双责"的党风廉政责任制,将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捆绑落实,将党风廉政责任制细化落实到部门、到人.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在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深处形成廉洁意识,要清除思想认识中的错误倾向,克服侥幸心理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与已无关的思想,要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集中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发现苗头及时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加强政风建设 进一步做好院务公开,坚持阳光操作,做到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学行政,增强工作透明度.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工会、教代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认真落实教职工代表提案,着力化解矛盾和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解决. 强化科学管理,规范行为准则.加强各项管理基础工作,强化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使学院各办公室切实树立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做到各管理环节工作程序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院特色文化建设,坚持多样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凝炼新时期学院特色文化的内涵,凝聚共同奋斗目标,提倡与时俱进、团结协作、严谨学风、无私奉献的价值导向.深化"创业、创新、创优"内涵,营造"三创"氛围.加强科研学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教职工业余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三、保障措施 (一)营造团结气氛,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学院领导将奉行:团结、务实、奉献、开拓之精神,并严格遵守党务政务公开原则,在民主的基础上以党政联席会议形式对院、中心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作用,组织其对学院、中心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重大事项的论证,以便党政领导科学决策. 充分发挥"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的作用,使其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 (二)推行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 为鼓励学术至上,多出成果,学院将推行"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即:论文收录奖、专利申报奖、教研、科研项目立项奖、教学科研项目鉴定奖、教学科研项目成果奖、精品课程建设奖以及零突破奖等. 约束机制:对于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没有担任在研课题组组长或副组长,停招研究生,课题经费少的少带研究生、课题经费多的多带研究生.对于教学效果差,并出现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上交学校人事处另行安排工作. (三)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做好师资培养工作 按博士点或硕士点建立学科学术团队,学院将把学术团队视为二级单位,鼓励其优先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并正常纳入学院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四)注重科学研究,增强科研实力 学院鼓励教师申报"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它类别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坚持教授要有科研课题的原则,对有科研实力的教授鼓励他们承接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根据课题需要确定研究生、博士生的招生数量,并配备一定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助手. (五)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学院对外影响 在国际上,积极选派教师出国访问、进修,促进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学术交流. 在国内,充分发挥知名校友的作用,把专业硕士、对外科技服务作为桥梁纽带,广泛开展学院与国内相关企业(如港口、机械制造厂、大型物流中心等)的合作,努力建设一批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形成良好的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氛围. (六)坚持求真务实,做好为教师、学生服务工作 学院领导班子严格遵守党务政务公开原则,树立"为教师、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努力完成好各项工作;同时,对学院、中心各办公室人员提出严格要求,即:严格管理、严明纪律、严密办事、严谨作风、热情接待,使其尽快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政治与行政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 通过"十五"规划的实施,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本科专业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完成了规划的任务,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为"十一五"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硕士点从1个增加到4个;学院有科学技术哲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4个硕士点,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电子政务1个专科专业(2005年停止招生). 2.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科研总经费180.1648万元,年均36万元;申报获批课题256项,其中纵向课题7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横向课题103项,其他79项;出版著作25部,年均5部;成功举办全国学术研讨会3次、全省学术研讨会3次;获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各种学会奖共30多项. 3.教学工作:湖北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质课程1门,学校精品课程3门. 4.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学成归来博士2人,引进博士8人,目前在读博士11人;派出国内访问学者7人,台湾访问学者1人,国外访问学者3人;学生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名列学校前茅.学院现有教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学生851人(其中研究生116人,本专科学生707人、留学生2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在读博士11人. 5.机构设置:学院设有哲学系、政治学系、社会学系、行政管理系和政治理论部、思想教育部等6个系部,有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中心、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等两个中心,有党史党建研究所、政治与文化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还有图书馆人文分馆、社会工作实验室等机构.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校"两个一流"的总体建设目标,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教学、科研两手抓,全方位促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为使学院的学科建设整体上达到国内理工院校人文社科学科建设先进水平夯实基础. (二)发展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 2.着眼于学校理工科大背景,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坚持面向社会与服务行业相结合的学院发展方向、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 3.强化忧患意识,实施"学科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努力打造人才高地,积极推行"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4.内练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外扩影响力,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加强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5.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科学实施,稳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根据学院的学科现状,"十一五"期间拟重点建设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博士点、硕士点申报为突破口,把学院的学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积极申报科学技术哲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政治学理论等博士点,力争建成博士点1-2个. 积极申报哲学、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社会学、应用心理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史、专门史、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硕士点,力争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硕士点3-5个. 积极申报科学技术哲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政治学理论省级重点学科,力争建成省级重点学科1个. (二)人才培养 认真抓好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工作,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到"十一五"末,学生人数将达到1050人.其中,本科生840人;研究生210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4. 认真组织和抓好学生党建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将本科生党员比率保持在21%左右,研究生党员比率保持在70%左右. 加强学风建设,本科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保持在全校前五名,考研录取率达到25%. 认真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力争本科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75%左右,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三)科学研究与基地建设 科学研究工作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定位、三个充分考虑.一个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通过科研强化现有学科点建设、寻找和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两个基本定位:一是基础性、一是应用性.三个充分考虑:学科建设需要、学科发展定位、社会经济政治关注及人才培养需求. 科研项目:"十一五"期间拟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科学规划和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规划以及软科学课题等15-20项,横向课题60-80项,科研总经费为350万元,年均7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达到30%以上. 著作与论文:"十一五"期间拟出版专著25部,发表论文300篇,其中核心期刊120篇以上. 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十一五"期间每年举办1次省内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举办1—2次国际学术会议."十一五"期间所有教师每两年参加1次国内学术会议,15人次参加在境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基地建设:从学院的实际出发,综合开发利用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拟选择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基地、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研究基地、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研究基地等进行重点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建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2个. (四)本科专业与课程建设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有特色"的原则,按照加强基础课、优化专业课、调整选修课,强化职业技能课、兼顾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个性课的思路,突出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办学方向,从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教育观念出发,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科专业建设:根据学院目前本科专业的实际情况,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十一五"期间在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的同时,继续申办行政管理(或电子政务)、文秘、应用心理学等本科专业,希望能在学校支持下获准本科专业1-2个."十一五"期间力争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成学校品牌专业. 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学校精品课程4-5门,学校优质课程5-6门. 教学研究:抓住中央大力推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机遇,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实际,积极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十一五"期间争取获批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6项,其中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3项.争取35%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10%课程采取双语教学. 教材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编写出版教材8-10本. 图书资料建设:把资料中心(图书馆人文分馆)作为实验室进行建设,努力把资料中心建设成具有现代化特色、信息化管理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信息中心. 实验室建设:在加强综合实验室(计算机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的同时,争取建立心理与行为实验室. 实习基地建设:计划以每年重点抓好1个校外实习基地为目标,真正建设好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五)师资队伍建设 到"十一五"末,学院教师人数将达到95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比为1:14),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5人. 积极推进博士化工程,到"十一五"末,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50%. 培养2-3名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1-2名进入教育部相关学科建设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或担任全国学术团体的重要学术职务. 组建哲学、政治学、党史党建、社会学等4-5个学术创新团队,培养或引进学科责任教授2-3名. 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产生校级名师2名,省级名师1名. (六)和谐学院与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干部、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扩大和提升学院影响力. 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教职工、学生队伍有新的面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形成共同促进学院稳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十一五"期间产生学校师德标兵2-3人. 三、重点研究领域 "十一五"期间,围绕学科点和基地建设,拟选择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执政党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交通与社会发展为重点研究领域,组织力量攻关,多学科合作作战,力争在这些研究领域有较大突破. (一)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研究意义.科技进步与社会现代化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都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意义在于: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弘扬科技文化,促进现代化进程,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保持学校与三大行业的深入联系,为建工建材、交通、汽车行业服务,需要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广泛弘扬科技文化;从学校建设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角度说,必须有科技文化的支撑,而且应该以科技文化建设为特色,建设以科技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 研究内容.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着力于探讨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模式以及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互动及其机制,重点研究科技创新的文化心理氛围、科技进步与创新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科技文化资源开发等内容. (二)执政党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研究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执政党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以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为依托,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系统地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其意义在于:为加强执政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探索和谐创新校园的实践路经,整合和聚集学校现有的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方面的学科力量,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学科平台. 研究内容.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涉及的执政党执政理念、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各阶层矛盾、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等诸多领域展开研究,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重点研究和谐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等问题. (三)政治心理与政治发展 研究意义.政治心理与政治发展是学院政治学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中国在校大学生政治意识研究"、"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研究"、"中国现当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以及"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等.把政治心理与政治发展作为重要研究领域,构筑政治心理与政治发展研究平台,锻造学院政治学的研究特色,无论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是学校和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从今后国内外政治学的发展趋势看,将着重以"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调查与测量"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1)宏观:政治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具体国家政权的合法化;(2)中观:群体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形成与互动;(3)微观:个体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形成与演变. (四)交通与社会发展 研究意义.本研究领域既突出了我校交通学科的优势背景,又突出了交叉性、应用性的研究特色,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交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如何发挥这种重要作用需要我们去研究;交通迅速发展,而交通文化、交通心理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交通的现代化带来人们思想、行为及观念上的复杂变化等需要我们去研究;加强与交通行业的联系,促进交通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也需要我们去研究. 研究内容.综合运用多学科特别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把交通置于社会系统中,从整体上对交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做多侧面的系统考察,重点研究交通与人、交通与社会、交通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从中获得社会交通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确立交通的社会整体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创新学院,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着眼点,以加快学科发展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全面完成学院"十一五"规划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弘扬和谐创新精神,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坚持把解决教职工、学生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理顺教职工、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教职工爱岗敬业、岗位建功,为学院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术诚信机制,克服学术浮躁、浮夸现象;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三)加强科学管理,建立适应和谐创新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运行机制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分工合作,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驾驭学院发展全局的能力.加强学院民主建设,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先进性.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干部、职工民主管理、院务公开制度,优化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认真履行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和服务职能,切实关心和改善职工生活.严格规章制度,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学院上层次、上水平提供制度保证. (四)重视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围绕学科点和基地建设等目标强化科研工作,建立创新团队,发扬团队精神.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老师们的研究基础和兴趣,以现有硕士点和规划申报的博士点、硕士点为基础组织和集聚力量,建立若干学术团队,成立若干学术沙龙,明确带头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大师级人才的引进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在学院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学科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学术带头人的责任,根据学科建设需要,规划一批科研课题或科研任务. 化学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十五"期间,全院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综合办学实力有很大增强,学院整体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为学院"十一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交叉学科初步形成特色,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通过教育思想和学科建设大讨论,确定了"学科交叉、重点支持、发展特色"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通过对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学科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确定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和重点研究方向,整合了研究力量并给予重点支持,实现了学位点零的突破,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五"建设目标."十五"期间,药学学科成功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二级学科(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硕士点增加到6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授权点的覆盖率达到60%,已初步形成反映学院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 2.科技经费节节攀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十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3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年科研经费由2000年的35万增长到2005年400万左右,其中,纵向科研经费比例由零增加到35%.五年累计到校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三大检索论文70余篇,申报专利30余项,授权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武汉市科技奖励1项,与国内企业共建研究基地3个,其中"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纳入湖北省科技厅2006年的规划之中. 3.人才培养步入正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开展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工作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讨,制定了旨在鼓励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研究生创新研究指导与评价制度"、"教师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凝炼出了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新思路,使学院人才培养步入正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十五"期间,完成教学研究项目14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出版本科生、研究生教材9部,参与国家规划教材编写3部;建立实习、实践教学基地11个;指导本科生创新性研究项目64项,其中获校"创新杯"成果奖21项,获湖北省"挑战杯"成果奖3项,获省优秀学士论文30余项;指导研究生创新性研究项目4项,被指导研究生人均发表三大检索论文3篇,获发明专利2项,2人次应邀做"美国化学会聚合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分会"口头报告,1人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各1门. 4.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教师队伍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为主线,抓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十五"期间,引进博士后、博士20名,其中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名,教授10名,具有国外研究经历的博士后4名;此外,全院另有6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已获得博士学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极大地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目前学院教师为38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教授的比例从2000年的2%增加到2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从2000年的2%增加到52%,一批中青年教师正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组建了3个具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研究团队. (二)困难与差距 "十五"期间,学院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国内著名大学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其主要表现在: 1.学科积累薄弱.主要表现在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少,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项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2.学术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少.虽已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但缺乏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部分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缺乏固定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条件. 3.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支持承担重大研究课题的关键设备. 4.缺乏高水平的研究基地.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学院部分学科确立国内优势学科地位,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学院"十一五"期间实现第二次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医药和化工领域的重点支持也为学院的药学和化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学科投入不足也使学院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十一五"时期希望和困难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学院将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实现第二次快速发展.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等评估;适度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大力实施队伍建设,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和创新团队;强化学科交叉与融合,搭建化工、药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平台和研究基地;重点建设已有一定基础的化学工艺、药剂学学科,构建反映学院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十一五"末期,力争使化学工艺学科在湖北省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药剂学学科在湖北省成为龙头学科,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二)主要指标 到"十一五"末期,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1000人左右,研究生(含工程硕士)规模3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调整到1:3;引进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0%;建成省级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2人,校级教学名师2-3人,新增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五年内到校科技经费累计达到2500万,其中纵向科技经费比例占30%以上,获省部及以上奖励2-4项,省部级科研基地1-2个.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突出交叉学科,强化学科优势,全面提升学科内涵和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以"药用中间体-药用辅料-药物制剂"为主线,重点建设化学工艺、制剂学学科的药用高分子合成与工艺、药用中间体合成与工艺、化工工艺过程模拟与优化、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药用新材料与药物新制剂、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等研究方向,力争获批应用化学、化学工艺、药剂学、药物化学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化工、药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特色;力争获批"湖北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省药用新辅料与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力争使化学工艺、药剂学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 (二)人才培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本科生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大力拓展国际合作教育;加强"名学科、名专业、名教师、名教材、名课程"建设,取得若干项具有标志性的教学成果."十一五"末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人左右,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调整到1:3;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2名,校级教学名师2-3名;新增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2-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编著获奖教材2-3部;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考研录取率达到25%以上;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60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8篇;完成1-2个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三)科技创新 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以科研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确保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经费的稳定增长.到"十一五"末期,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级重大和重点项目20-25项,承担100万元以的科技合作项目5项以上,力争五年内到校科技经费累计达到2500万元以上,其中纵向科技经费比例占30%;获省部及以上奖励2-4项;获授权专利20-25项;发表论文400篇,其中CSI、EI、ISTP收录100篇以上;与大型企业共建合作基地3-5个,力争获批"湖北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省药用新辅料与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 (四)师资队伍建设 围绕学科建设,加大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加强学术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构建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合理的高学历高水平的具有开放式办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十一五"期间,引进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首席教授和责任教授4-5名,聘请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兼职教授20名,培养45岁以下的学术骨干20名,组建了3个具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研究小组,"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0%,具有国外研究经历的教师达到30%.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合作项目为重点,推动与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到"十一五"末期,与2-3所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聘请10名以上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到院讲学和工作,引进5-8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资助10名以上教师到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进修,完成1-2个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六)党建与精神文明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学院的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时代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汇聚优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追求卓越的学术风气与先进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学术诚信机制,克服学术浮躁、浮夸现象,形成优良的教风.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学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院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内核作用,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狠抓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把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的章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开展以科技文化为特色的学院文化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稳步提高教职员工的生活待遇和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条件.继续抓好学院的稳定与安全等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学院. 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线,开展师德建设.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院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严格管理,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优良学风. 三、保障措施 1.整合研究力量,确定重点研究方向.对众多的研究方向进行梳理,将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收敛到重点研究方向之上.对已初步形成特色的研究方向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使其快速脱颖而出;对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给予重点的培育,尽可能创造有利的条件. 2.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出台相关的政策引导学术团队的形成、发展与壮大. 3.提升研究水平.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研究课题与研究领域,学院应给予优先培育与支持,为国家、省部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尽可能地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在国际著名和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4.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院讲学,选派学术骨干以国外进行学术访问.通过策划需要多个学科联合攻关的重大的研究课题,将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员组织起来,协同研究,开创学科交叉的新领域. 5.从各个渠道争取经费投入. 国际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十五"是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和向"在国际合作教育方面形成较大规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国际合作教育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学实体"奋斗目标迈进的一个重要时期.国际教育学院自2002年7月成立以来,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把握住了我国国际合作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顺应了学校"十五"期间跨越式发展的大势,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学院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跟随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同类学院中规模较大,有较高国际国内认可度的学院. 1.队伍建设 国际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正式职工13人,外聘职工47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9人.目前研究生在读的23人. 2.人才培养 国际教育学院现有学生总人数1728人(本科项目405人;英国项目1098人;澳洲项目225人),学生人数在全国同类学院中位居前列. 3年来学院人才培养取得骄人成果.2006年7月,国际教育学院本科项目首届115名学生毕业,英国项目428名学生全部毕业,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精神面貌给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帅获2005年SQA国际优秀学生铜奖(亚洲唯一);2006年4月美国底特律大学商学院专为我院陈楠、江文君、卢迪、马牧晨、熊杰、张力田六名同学设立院长荣誉证书奖项;2005年我院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留学学生陈娟和王志会同学获得所学专业课成绩全部满分,是2001年以来中国学生到达美国大学后专业课平均成绩达到的最高分. 年级/项目 本科项目 英国项目 澳洲项目 2002级116 2003级67 428 2004级124 260 2005级98 410 225 总计 405 1098 225 本科项目:国际教育学院自2002年7月成立以来,本科项目有100多名学生已顺利留学海外,留学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瑞典、英国等.没有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13名在国内读研,其他也都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工作,实现顺利就业. 英国项目: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发展选择,特别是在学生出国深造方面,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收入水平提供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近60所大学供学生选择.迄今为止,已有近200名学生顺利出国留学,留学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马来西亚等.没有出国意向的学生也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实现顺利毕业.其中接受HND升本的知名大学有20余所 澳洲项目:中澳项目是武汉理工大学从2005年引进澳大利亚知名大学教育合作项目,为中国大学搭建的与国际先进教学体系接轨的平台.该项目在国内学习三年,获得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三年学习证书和武汉理工大学结业证书.目前澳洲项目还没有毕业生,但学生在获得上述证书后,符合条件者,可选择澳大利亚近10高校或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继续攻读本科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 3.项目与专业分布 项目 专业 本科项目 工商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际经济与贸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英国项目 国际金融 商务会计 计算机软件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 物流管理 澳洲项目 工商管理 项目管理 国际贸易 4.学费收入与基本建设 学院自2002年以来,学生学费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稳步上升.到2005年国际教育学院学费总收入为4866.78万元,具体分布为:2002年47.95万、2003年963.6万、2004年1385.44万、2005年2469.79万. 三年多来,学院自筹资金,相继建成了28间多媒体教室,1间语音室,一个学生活动中心,1间学生档案室.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院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国际交往 随着学院的发展壮大,学院的知名度也日益提高,国外高校对学院的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与国外高校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2003.6-2005.12国际教育学院外宾来访统计共有110批.2003年下半年共有11批来访,2004年共有36批/83人次来访,2005年共有63批/134人次来访.目前,国际教育学院已和6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联系,其中已和20 所国外高校签订正式合作协议.聘请长期外教2004年 7名、2005年7名、2006年6名. 6.教学工作 在教学评估方面,英国项目每年二次要接受英国教育管理部门SQA的教学评估,从2004年12月开始,03级各专业已连续3次通过SQA评审;04级各专业已经1次通过SQA教学评审.目前在国内同类HND教学项目中,教学质量居于前列. 在教学改革方面,积极推动教学创新,在引入国外高校教学模式、计划、方法与教材的同时,注重与我校教学特色相融合.分专业建立由国际、国内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经常性地组织校内相关专业教师与外教交流.全盘引入了英国SQA HND项目的教材、教学与学生管理、教学质量评估并建立全套相关管理制度,对我校教学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困难与差距 1.国际合作办学的体制与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国际教育学院与学校其他专业学院之间有待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3.国际教育学院目前对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仅局限在引进、吸收阶段,在创新推广方面做得不够. 4.国际教育学院的办学地点有待学校确定(建议在马区东院).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基本思路 以国际合作项目为主体,以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更新观念,紧跟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动态;抢抓机遇,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高校的教育合作;把握政策,高质量、稳妥地实施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打造学校国际合作教育品牌. (二)定位与总目标 1.职能定位: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窗口 率先构建国际化的办学氛围;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向国外推广我校的教育资源,建设留学生之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设立国外代表处. 2.总目标:中国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知名品牌 成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示范单位;搭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国际平台;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学生管理体系;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并构造良好的学生发展通道. (三)主要任务 申报成功一个国际合作办学机构;3500名在院学生规模;5~8个本科国际合作办学项目;3~5个国际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项目;搭建2个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逐步设立5个国外代表处. 二、保障措施 (一)内涵发展,夯实基础 1.从细节入手,扎实工作,做好、做稳现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2.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与学校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 3.提升学院的工作效率与办学水平. 4.自筹资金,逐步完善学院办学条件. 5.加强学习,全面提升学院员工队伍素质,使其适应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二)提升层次,申办机构 1.积极寻求与世界排名前200位的国际一流大学合作. 2.积极组织4+0本科项目的申报. 3.引入社会力量,积极申办国际合作办学机构. (三)树立声誉,打造品牌 1.稳步扩大规模,构建教育国际合作平台,确立我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地位与声誉.(品牌条件) 2.走规范、规模、质量、效益共赢之路,赢得政府、社会与国外高校的认同.(品牌条件) 3.教学创新,形成特色,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国际竞争力强的人才.(品牌形成的基础) 4.力争成为教育部认同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示范单位.(品牌标志) 5.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品牌标志) 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网络教育学院"十五"主要工作 网络教育学院于2000年开始筹建,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武汉理工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7月正式成立网络教育学院并开始招生.当时,学校与北京信元公司合作,信元公司投资开发建设了可实时直播的视频会议系统,并建成了两个主播教室和校内关山、南湖、马房山等8个分教室和校外荆州、黄冈、无锡、太原、合肥、江门、南宁和南昌8个学习中心,可供3000人同时实时在线学习.当年校内招收学生1174人,校外招生300余人. 2002年初,学校"十五"发展规划中根据当时网络教育政策和现状,又与东方卫星公司合作,建立了卫星直播系统,确定网络教育主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务实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网络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 根据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结合网络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学院党政带领全体职工积极开拓,稳步建设,快速发展,在增建学习中心,扩大招生规模、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学生教育、促进网络教育技术进步,扩充教育资源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圆满甚至超额完成学校"十五"规划所确定的任务,具体表现为: 1.增建学习中心 网络教育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校外学习中心把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辐射全国,为国家各地各行各业培养合格建设人才,因此,网络教育的发展与校外学习中心的增建直接相关.学院开始成立后就积极抓好校外学习中心的增建工作.通过主动出击,择优、严格申办程序,实地考察,把握其网络教育基础力量等,在近5年的时间里,增建条件好,基础强,辐射大的校外学习中心15个,目前已经达到34个校外学习中心. 2.扩大招生规模 2001年和2002年,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我校网络教育校内招生接近3000人,校外规模逐步扩大.为了做好招生工作,学院专门成立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招生计划制定,招生情况分析,政策调整,招生宣传和具体招生环节的落实等.2003年国家政策作了重大调整,高中起点全日制脱产学生限制招生,我校网络教育及时调整,把招生目标定位在校外社会青年,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上,加快校外业余学习学生招生,扩大规模.校内网络教育学生顶峰时为3200余人,校外各类学生达35000多人. 3.规范教学管理 网络教育一开始,学院就高度重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一是积极探索网上管理平台的建立,二是努力规范教学环节,从日常课程的安排,考试,实践、毕业等,每个环节都坚持严把质量,规范程序,确保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学院专门成立学生考试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院各类考试的命题,组织、巡视等工作. 4.加强学生教育 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作为新成立的网络教育学院来说是全新的.工作对象复杂,学生分散,层次多.学院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摸索出一套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构建出网络教育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体系. 5.促进网络教育技术进步 从网络教育技术发展来看,学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从最开始单一的视频会议系统,到引进卫星直播系统,再到投资建设学习网站,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包括引进学生网上学习答疑系统等,使我校网络教育技术成为全国最全和发展最快的学院之一. 6.扩充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育资源的建设,而国家发展网络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希望通过网络教育试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素质.学院一直把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一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作开发,二是通过教务处立项开发,三是学院独立开发,四是通过与公司合作开发,五是通过购买课件进行改造.在网络教育需求的推动下,课件建设取得较快进展,目前已经有100门课件在网上使用,实现了远程共享,同时也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较大贡献. (二)继续教育学院"十五"主要工作 继续教育学院于2000年7月在原"三校"成人教育学院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归口管理学校4类办学形式: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含脱产、夜大和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自考助学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2004年7月,继续教育学院中成人学历教育部分(成人脱产、夜大、函授)与网络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网络继续教育学院,五年来,在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教职工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1.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合校以后,根据学校向外发展成人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依托社会力量,建设稳定的办学基地"的发展思路,逐步理顺了继续教育学院与各联合办学单位的关系,规范了联合办学,加强了各联合办学点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 社会助学单位已全部退出办学职能,仅提供办学条件.在合校以前,直接管理的成人脱产班一般都在校内,校外成人脱产教育基本上与其他单位联合办班.学院合并组建之初,武汉市内各类校外联合办学点20余处.学院成立后,为了维护武汉理工大学的形象和声誉,对武汉市内联合办学点进行了全面清理,制订并发布了《武汉理工大学关于成人教育办学秩序规范化的实施意见》(校办字[2001]10号),实行了统一名称、统一挂牌、统一招生简章、统一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成人教育办学行为,促进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近三年的过渡,到2003年6月,各成教和自考联合办学单位已全部退出办学职能,转变为主要是提供办学条件,进行物业管理,负责教室、宿舍、安全、卫生和水电等. 专业院(系)已退出对教学和学生的直接管理,其职能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前三年的努力,理顺了继续教育学院与各专业院(系)的关系.在成人脱产教育方面,各专业院(系)已退出对教学和学生的直接管理,合并前有少数专业院(系)直接管理的成教脱产班,经陆续调整和学生毕业,到2003年6月已全部结束. 在逐渐减少占用学校资源的情况下,继续教育学院的办学规模03年达到19000人.在合校之初,继续教育学院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14000人,到2003年6月发展到最高峰,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19000人(含2003年毕业生).其中,在学校16个专业院系办的自考助学班在校生6000人;在全国45个函授站的在校生7000余人;成人脱产在校生6000余人.截止2004年9月,共有在读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生约为14450余人.其中,成人脱产生2850余人,80%为本科生;函授生6000余人,40%为本科生;夜大生550余人,80%为本科生;自考生5000余人,全部为本科生.至2005年9月,成人学历教育与网络教育合并一年来,现有成人脱产学生1114人,夜大生460人,函授生6000余人. 2.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结构明显优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中国加入WTO,产业的高技术化和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不断推进.为了适应为一形势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办学结构"的办学思路.按照这一思路,经过前三年的努力,学院的办学结构明显改善.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层次结构明显提高.2000年刚合并时,本科生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不足30%,到2005年已达到70%,提高了40个百分点.办学形式也逐步得到了调整,在合校之初,脱产生与函授生的比例基本上是各占50%,经过几年的调整,2004年函授生的招生数占招生总数的比例已提高到85%,提高了35个百分点,脱产生的招生数占招生总数的比例已下降到10%以下,极大地降低了对学校教学资源的占用. 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学院的各类办学形式中已占有重要比重.在合校之前,高层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几乎是空白.2001年,我们抓住了中国加入WTO的契机,成功地策划和组织了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WTO特训班),已开办两期,有46名企业老总参加学习.由于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新颖教学,深受企业老总的欢迎,也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湖北电视台、湖北经济电视台分别进行了报道.此外还先后举办了中远集团"工商管理"和"营销管理"、中建三局"营销管理"和"工程管理"等高层次的培训班.这为推进我校高层次非学历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按照产业发展的需求,适时增设市场急需的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在成人教育和自考助学教育开设了物流管理、海事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模具设计与制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新专业.这些新专业的开设,为专业院系建设相应的新专业积累了经验,锻炼了师资队伍,切实发挥了实验基地的作用. 不断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按照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的需求,根据成人教育应用性人才培养规格特点,先后三次修订了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突出了成人教育培养规格的应用性特点,突出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性要求,推进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3.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为此我们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思路.根据这一发展思路,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成人教育的质量意识在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中初步树立. 组建了专兼职组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建立了武汉理工大学各校区各专业离退休教师信息库,100余名老教师入选,为成人教育选聘稳定、责任心强、适合于成人教育特点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从关山教学区选聘了基本符合高校教师条件的35名教师,既解决了学校关山教学区人员分流的困难,又为成人教育建设了专职师资队伍;从企业招聘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符合高校教师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为双师型教师,为实施成教学生高层次职业型人才培养规模提供了师资保证.这些措施逐步摆脱了对本来就紧缺的专业学院教师高度依赖性. 在学校率先实施了二级督导制度,建立了教学信息监督和反馈系统.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及时了解教学运行状况,成立了学院教学督导领导小组和教学督导工作室.督导员的督教、督学和督管,准确把握了本院教学运行状态,使广大任课教师和学生强化了成人教育的质量意识;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了重要依据;较准确地把握了专任教师的教学状况,为下步课程安排、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依据,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加强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院有15个专职辅导员和103个专职学生班主任..通过对班主任进行系统培训,建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质量定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进行定量化考核,明确了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提高了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了学生日常管理,促进了校风、院风、教风和学风的改善. 推进素质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成教脱产班学生开设了23门素质选修课,并经常性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举行素质教育讲座,每年约有2000名成教学生参加学习.免费为学生开设四六级英语水平考前辅导班,2004年6月有300多名成教学生通过国家四、六级英语水平考试. 评估检查函授站,确保函授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函授教育的规定并结合我院函授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我院所设的各函授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有8个函授站被评为优秀函授站受到表彰,占参评函授站的30.77%;有2个函授站需要限期整改,占参评函授站的7.69%,将减少其招生指标甚至暂行停止其招生;有15个函授被注消或撤消.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网络继续教育形势 网络教育发展至今,国家仍然没有为它摘掉试点的帽子,其发展仍处于一个继续探索阶段.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不够发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为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要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将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手段.因此,网络、继续教育仍大有发展前景. 现实情况看,网络教育发展规模的高峰已经到达.很多高校网院招生已开始下滑.我校由于招生规范、服务到位,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成人教育滑坡严重.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教资源缺乏.未来若干年内,网络、继续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网络、继续教育基础.技术支持、教务管理、资源建设等.学校也比较重视.西部存在空间,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 网络、继续教育面临着竞争、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诸多挑战.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十一五"我院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网院,继续推动网络教育和函授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以质量为前提,以稳步发展求跨越发展,坚持教育规律,兼顾市场规律,以社会效益求经济效益,以创新思维发展延伸型、需求式、大众化的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 (一)规范招生行为,稳定网络(继续)教育学生规模 网络(继续)教育旨在利用学校优秀资源,为社会服务,面向社会办学.我校网络教育自2001年开始招生到现在,经历了03至05年的大发展后,已进入稳定发展期.成人教育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后,目前已步入低谷,特别是成人脱产教育的招生规模快速下降.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通过健全招生制度,着力规范招生行为,确保校外业余网络学习学生规模为30000人. (二)网上学习软、硬件系统逐步完善 网络教育试点之初,我校所依托的远程教育系统仅有信元公司所提供的实时交互式视频会议系统.随着规模及站点的扩大,学校又与东方卫星公司合作新增了通过卫星传输的实时授课系统. 由于软、硬件条件限制,在试点之初,学院网站仅能起到沟通信息和进行少量教学管理的作用,进行网上学习当时还只是一种设想. 2003年,随着网络教育进一步发展,建设网站,真正在网上实施教学、管理成为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学院因此下定决心,自筹资金200万元,开始了网站建设.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网上学习系统的建立经历了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购置服务器和教学管理软件到创建教学管理平台,加强课件建设再到与信元公司合作加强网站建设.加快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力争在07年实现函授教育课件点播教学,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加大课件建设力度,07年课件总数达到250门,完成作业系统的建设."十五"期间的摸索为我们理清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思路提供了重要帮助.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加快建设步伐,逐步完善网上学习软、硬件系统,真正完全实现网上学习.以网络和函授教育合并为契机,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逐步改造我校传统的函授教育,从2006年开始,首先从教学计划上将网络及函授进行统一,其次在教学安排和考试组织上进行统一,使我校函授教育逐步过渡到以网络教学手段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三)校外学习中心、函授站点建设有新的发展 网络教育、函授教育规模形成的基础是校外学习中心、函授站点的扩展.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为社会服务对外办学的关键环节就是校外学习中心、函授站点.因此,学校、学院一直把新建学习中心、函授站点工作作为学院重要工作之一.在新建学习中心、函授站点方面,我们始终把握新设学习中心、函授站点的特色、优势及积极性,通过严格的考察、审批程序,将那些有合作办学积极性,能确保生源数量和质量,有办学特色和良好基础,优势明显的办学单位扩展为新的合作办学学习中心、函授站点. "十一五" 期间,学习中心和函授站建设要合理布局,尽量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四)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 对网络、函授教育可持续发展而言,教学质量的保障是生命线.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的声誉负责,我们一贯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学院的核心工作,围绕教学,建立了一套确保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充分体现在教学计划制定、修订,任课教师选拔,考试环节的规范,教学课堂的管理,毕业程序的严格等教学过程中.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从教学计划的制定、修改,授课教师的选拔,考试环节的规范,教学课堂的管理及毕业程序的严格等方面完善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依托网站,完善教学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答疑系统,作业系统等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作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品牌. (五)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稳中求进 校外学习中心、函授站点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因其对象的复杂性,流动性而存在着先天性的困难.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又可以为学习中心、函授站点的发展提供保证基础. 因此,"十一五"期间,学院将指导各学习中心、函授站点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各有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式.在稳定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素质,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方面取得更好成绩,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稳中求进. (六)取得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上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抓好网络精品课件建设,建好10门网络精品课件,把精品课件作为龙头来带动课件建设;抓好日常教学课程课件制作,完成150门课件制作;通过各种渠道购买100门优秀课件;通过合作公司,共同开发一部分课件;建成超星数字图书馆;完善学习平台建设,基于网站的管理平台,实现我校网络教育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招生、注册、教学、毕业等环节);完成并完善所有校外学习中心网站建设,从而真正实现网上学习. (七)加强党建,凝聚人心,提升管理,创建和谐学院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首先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树立发展意识、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勤政、廉政.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培训工作,规范入党材料的整理和组织发展程序.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务行政管理工作一起抓,建立健全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机构,对党风廉政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任务能责任到人,并抓好检查和落实.重视本单位党员干部的党员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本单位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防腐倡廉意识,警惕和防止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 根据学校的要求制订学院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每两周组织一次有实际效果的学习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以"三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在学院形成一种积极工作,爱岗敬业,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创建和谐学院. 二、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年度分解 (一)2007年 规范招生行为,完成网络教育10000人招生计划,成人高等教育6000人招生计划. 完善教学管理,进行教学计划修订调研工作,完善教学管理平台,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 稳步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改造课件50门,新建课件50门,正式开通作业系统,进行学习网站更新,启动学习中心及函授站学习网站建设工作. 新增建设学习中心2~3个,函授站2~3个. (二)2008年 规范招生行为,开拓招生市场,完成网络教育10000人招生计划,成人高等教育6000人招生计划. 完善教学管理,完成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发挥教学管理平台作用,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 稳步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改造课件50门,新建课件50门,发挥作业系统和答疑系统作用,进行学习网站更新,有选择地正式建设10—15个学习中心或函授站学习网站. 新增建设学习中心2~3个,函授站2~3个. (三)2009年 规范招生行为,完成网络教育10000人招生计划,成人高等教育6000人招生计划. 完善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平台,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 稳步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改造课件50门,新建课件50门,在答疑系统、作业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进行学习网站更新,逐步推广建设学习中心及函授站学习网站建设. 新增建设学习中心2~3个,函授站2~3个. (四)2010年 规范招生行为,完成网络教育10000人招生计划,成人高等教育6000人招生计划. 提升教学管理,进行教学改革调研工作,完善教学管理平台,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 加快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改造课件50门,新建课件50门,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进行学习网站更新. 新增建设学习中心2~3个,函授站2~3个. (五)2011年 规范招生行为,完成网络教育10000人招生计划,成人高等教育6000人招生计划. 完善教学管理,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平台,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 稳步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改造课件50门,新建课件50门,进一步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进行学习网站更新,完成所有学习中心及函授站学习网站建设. 新增建设学习中心2~3个,函授站2个. 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时期.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五"工作回顾 职业技术学院是学校于2004年7月根据工作需要从继续教育学院分出一部分组建的.调整组建时有职工40人,教师27人,直接管理的高职学生500余人,间接管理的高职学生2500余人,直接管理的自考助学班学生600余人,间接管理的自考助学班学生4500余人.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在全院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顺利完成了院内机构设置和科室工作职责划分,实施了全员竞聘上岗.全院教职工齐心协力,克服了因机构调整带来的阵痛,克服了教学资源短缺的困难,克服了政策调整的影响,学院的凝聚力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全体教职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圆满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学院每年都超额完成了学校规定的经济目标. (一)"十五"主要工作 1.规范办学行为 顺应社会需求,"十五"期间学校合作办高职和自考助学脱产班的规模扩张很快,在校生数量也显著增长,发展和规范的矛盾比较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严格了合作办学单位的选择和审查程序,规范了合作办学协议书、招生工作承诺书的签订,尽可能通过书面形式全面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在实践中认真履行.在招生宣传和实施、教学安排和组织、学生教育和管理、学生生活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加强了对合作办学单位的管理、帮助、指导和监督.定期召开合作办学单位负责人会议、分管教学负责人会议、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会议、班主任会议等,研究问题,沟通情况,交流信息,部署工作.督促和帮助合作办学单位建立健全班主任制度、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机构和学生管理制度.对招生、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等关键环节的工作,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注意信息沟通和反馈,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顺利完成了3000多名高职学生的毕业离校工作,3500余名自考学生的毕业离校工作,2004年、2005年新招收自考助学班学生3600余人. 2.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和自考学生文化基础较全日制本科生有一定差距,教学资源配置存在不少困难,我院和合作办学单位在教学管理经验积累方面还不足,因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很大.我们将提高自考学生的课程通过率和按期毕业率作为学院自考工作的重要目标,从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激发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强化班主任工作责任心、落实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了加强教学管理,我院成立了教学管理办公室;为了强化教学监管,我院成立了教学督导办,组织了11名教师专职从事自考学生的教学督导工作;我们对每位承担自考教学的教师上岗前都要发给《武汉理工大学自考教师任课须知》;我们将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班主任等多方面对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学生学习交流等活动."十五"期间,我院98%以上的高职学生都按期取得毕业证书.自考学生的课程通过率和按期毕业率都有一定幅度提高,取得毕业证书的自考学生有近50%取得了学士学位证书. 3.强化学生教育与管理 学院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换位思考,关心学生,热心为学生服务.通过思想教育、明确责任、制度建设、流程规定、工作检查等多项措施的实施,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鉴于自考学生教学和住宿地点分散,条件较差等现实情况,我们始终将学生的安全和稳定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逢会必讲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进一步提高全院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我们落实了安全和防火的有关责任,每年都进行了多次安全和防火工作检查.加强了对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出现突发情况,院领导、学工办主任都是马上到现场,及时化解和处理,保证了学院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坚持和完善了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到课堂、到宿舍的制度, 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各助学单位学生工作职责》、《武汉理工大学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班主任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我们开展了学风建设、班风建设、文明寝室建设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各项学生文体活动、读书活动,开展了心理咨询及各种素质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首届自考校园文化节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我们还大力开展了表彰奖励活动,2004年以来,学院有1000多名学生受到表彰,被评为校、院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青年自愿者等.我们制定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发展方案;有2000多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立了50多个党章学习小组.建立了党总支、学生支部、合作单位党建工作联系网,多方位开展对学生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2004年、2005年共发展高职、自考学生党员150余名. 4.做好考籍、考务工作 根据国家考委的安排,自考学生每年要参加四次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由于每次考试的时间仅三天,而考试的专业多、课程多、考生多,在组织报名和报考数据录入、订卷、考场安排、打印订卷单、试场单、考生座位号、监考人员培训和组织、考场管理和监控、考卷清理、组织评卷、试卷保管和交接等方面,对考试的组织工作要求很高,工作相当繁杂.每次考试,我们都高度重视,成立考点组织机构,印制考务手册,动员全院职工,明确职责,分工负责,检查和落实各项准备工作.每年我院都要组织四次约70000人次的报考和考试工作,培训监考教师1200人次.要组织4次约12万份卷子的评卷工作.办理沟通课程7000余科次,办理各类考生转、免考课程3000余科次.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在各专业学院和合作办学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学院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自考办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我们每年都顺利完成了考试的组织工作.我院自考考务工作多次受到湖北省和武汉市自考教育管理部门的表彰,被评为湖北省自学考试先进考点,2002年到2005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湖北省自学考试评卷工作先进集体. (二)困难与问题 1.有稳定的办公地点,一定的师资力量,必要的实验和实习基地等是办学的最基本条件.我院目前主要办公地点在三层楼教学区,面临着校区置换,随时准备调整.对我院基础建设和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 2.落实教育部部属高校2007年停止招收自考助学脱产班的文件后,我院今后的发展定位要有调整和变化,现有学生的管理和稳定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发展的机遇 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中部崛起战略和相应政策的提出和落实,社会对应用型、职业技能型人力资源需求的增长,必将给学院"十一五"的建设带来一定的机遇. (二)教育发展的机遇 国家提倡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和发展学历后教育和培训,也将给学院"十一五"的建设带来很好的机遇. (三)学校发展的机遇 学校本科迎评促建工作、学科建设工作、"211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为我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品牌优势;学校新校园建设和现有校区的调整改造,将为我院的发展提供新增办学资源条件. 三、"十一五"发展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十一五"发展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态势,理清自考教育的发展、改革与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探索高校自考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改革创新"的方针,结合学校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将我院自考教育的重点转为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自考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稳定现有自考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依托行业,找准市场定位,开拓培训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积极实施高职套读自考本科的培训工作. (二)"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指标 现有在校学生的课程通过率达到80%以上,按期毕业率比"十五"期间提高10个百分点,完成学校每年下达的目标责任制所规定的任务,形成1到2个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培训项目. (三)主要措施 1.面对自考办学和培训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现实,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线,以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为重点,切实加强职工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职工队伍适应市场竞争、组织和开展招生、教学、培训和学生管理的能力,提高职工队伍开拓新工作,适应新岗位的能力. 2.密切关注高校自考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积极探索自学考试的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办学资源,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要切实加强对现有合作办学单位自考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检查,进一步明确督导教师和科室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督促合作办学单位认真履行工作协议,依法治教,规范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学院要关注停招自考助学脱产班可能对现有合作办学单位产生的影响,及时做好疏导、解释、检查和督促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3.提高自考学生的课程通过率和按期毕业率是我院自考工作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教学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我们要结合自考学生的特点,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完善教学文件,探索自考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大自考教育的条件建设和教学投入,尽可能解决部分自考学生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结合自考教育的特点,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做好考务管理和考籍管理,建立并完善我院自考教育的质量保障和监督反馈体系. 4.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注重积累和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具有自考特色的校园文化.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武汉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制度建设工作.加强学生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党员发展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为学生排忧解难办实事,把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稳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学校自考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 5.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的要求,努力探索校企合作、校内外合作的多种办学模式和培训途径,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培训工作机制、体制和运作模式,面向学生,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高我院适应社会需求的培训水平和培训组织能力,在竞争中形成我院的培训特色,不断扩大培训市场.结合我院教学和培训工作的需要,采取我院建设、同校内专业学院共同建设、同校外单位合作建设的模式,逐步建立必要的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的基地和场所. 6.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做好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中央、省、市及学校文件,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宣传教育,真实了解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学院和校园. 体育部"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经过"十五"规划的发展与建设,学校体育事业在国内重点院校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高水平运动队已进入国内高校一流水平,学科与课程建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十五"主要工作 1.师资队伍 体育部现有教师96人,其中教授8人,占8.3%,平均年龄49.3岁;副教授54人,占55.67%,平均年龄39岁;讲师26人,占26.8%,平均年龄30岁;助教8人,占8.3%,平均年龄27岁;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5人,占26.04%,其中女教师28人,占29.17%,校级名师1名,教师分别毕业与全国多所大学.目前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基本合理. 2.学科与课程建设 2005年底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点获得批准,在湖北地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学科建设居领先地位,《大学体育》课程为省级优质课程,是湖北省唯一两次被评为优质课程的学校.高水平运动中的篮球、武术、田径、游泳等项目率先进入全国高校一流水平,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被湖北省列为突出贡献学校,受到省政府的表彰. 3.学术研究 "十五"期间,体育部参与完成1项国家级课题,主持完成2项省部级课题,主持完成21项校级课题,主持完成1项横向课题,课题总经费达到了4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65篇,有4人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撰写学术专著3部,教材4部. 4.群体健身 "十五"期间,每年由体育部利用现有场地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小型多样的大学生群体健身活动,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每年在97%以上. 5.体育场馆 种类 体育馆 田径场 篮球场 排球场 网球场 游泳池 数量 2 3 23 5 11 1 备注 塑胶1个、 煤渣场2个 塑胶2个 人工草场3片、塑胶7片、沙场1片 目前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大部分项目没有得到落实,布局十分不合理,目前学校室外运动场生均面积(含研究生)只有0.67平方米,室内运动场生均面积只有0.054平方米,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的室外5.6平方米.室内0.4平方米差距太大. (二)特色与优势 1.课程建设特色与优势 充分利用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大学生篮球协会、大学生武术协会的主席单位和办公所在地的沟通、联络、组织、管理等专业学科主动优势,十五期间,有效地发展了体育课程建设.《大学体育课程》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并且形成了人性化、个性化、自主化、主导化、网络化教学模式特色,海上生存运动教学模式特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育人宗旨,在湖北地区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特色. 2.高水平运动队特色与优势 高水平运动队有篮球、武术、田径、游泳四个项目率先进入全国高校一流水平,初步形成了后备军的选拔、科学管理、对外合作、资源整合的建设与发展特色.在"十五"期间校男子篮球队共13次进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各运动队总计获得全国性比赛20枚金牌、28银牌、33枚铜牌,国际性比赛11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篮球、田径、武术、游泳、网球、乒乓球等项目在湖北地区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充分利用篮球队、武术队的品牌效应,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知名度、推进校园文化发展,加强对外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地建设国家级高水平运动基地,优化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 (三)问题与差距 1.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由于经费和硬件环境差,底气不足,步子不大.目前学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点刚刚建立,还有许多基础建设很欠缺,特别是实验室建设没地方、没经费. 2.教师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学术研究实力较弱.96名教师中,硕士生只有25人,占26.04%,博士生为零.整体学术氛围不浓,学术能力与水平整体一般,有影响的学术成果较少. 3.经济基础较差,对外合作应加强.由于建设新校园,目前学校为体育部提供的经费十分有限,无法按教育部要求下拨经费,造成课程建设、体育设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严重经费不足,另外"十五"期间没有获得社会上的经济支助,今后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加强与不同的社会团体,商家和个人的合作,争取经济上的支助. 4.体育场馆与设施差距太大.目前运动场地与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要求差距太大,教育部文件要求生均5.6平方米运动场面积,可学校现在生均面积只有0.674平方米.现有场地布局也很不合理,十分破烂,设备陈旧,没有安全保障.另外"十五"规划期间的运动场馆与设施没有按计划建设完成.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1.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明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给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而体育增进健康是最佳的方法,所以增强人的健康意识、传播科学健身的方法,增进身心健康,有效发展体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战略需要.这种需要为学校的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前景. 2.由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国际社会的竞争激烈演变,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正在实行向高校发展的战略性转移,给学校培养复合型高水平运动员带来了机遇.高水平运动队可以扩大学校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可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目前一些青少年学生,十分向往上大学同时又向往成为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这是一种十分有利的资源,是有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抓住机遇与体育局合作,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地建设和发展高水平运动员教育训练基地. 3.社会团体、商家看好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拓展效应,给高校体育带来了合作与发展的机遇.社会一些团体、商家和事业单位等,不仅是看好高校的人才培养,而且还看好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展示与传播这一特殊平台,因此现在出现了合作办运动队、冠名体育赛事和高水平运动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这为体育学科建设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将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 4.学校新校园的建设,是重新规划布局,改善体育硬件环境的良好机遇.体育部将抓住机遇,争取校内外的支持,打造一个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等硬件环境.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指导思想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保证,坚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体育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品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龙头,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社会环境变革和新校园建设为契机,以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基础,整合优势、创新发展,力求使学校体育整体进入国内一流水平,走向世界. (二)发展宗旨和目标 发展宗旨: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营造和谐,与时俱进,科学管理,求真务实,创新发展,走向世界. 总目标:体育学科建设成国内一流水平,部分运动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建设成部分运动项目的国家级优秀运动员人才教育训练基地. 具体目标: 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省级和国家级优秀运动员.建设体育社会学硕士学位点,申报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点,体育教育学科建设成国内普通高校一流水平.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成1~2个项目的国家级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教育训练基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大学生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中心.体育教学与科研成果及水平在湖北地区领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国内形成特色,并形成积极的社会互动效应,力求每年有2~4次获得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实况直播,全面展示校园文化.争取3~5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达到国内高校一流水平,1~2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参加洲际和国际大赛.体质健康教学与运动训练实验中心建设成具有实用特色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发展原则 1.科学定位、人性化管理.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求实、创新,首先应依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学校的地位,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对发展目 标与过程进行科学定位,然后,还通过人性化管理,调动教师的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体育部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打造环境,和谐发展平台.根据体育工作接触面广,工作透明度大,活动平台宽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内外部的联络与沟通,加强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的宣传,争得各方面的合作与支持,形成和谐有机的发展与建设机制. 3.从长计议,坚持可持续发展.学校的体育工作不能有短期行为,不能急功近利,学科建设、运动队的建设、场馆建设,要有前瞻性,制度的建立,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发展,有效拓展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4.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的体育工作,核心应该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所以,体育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也就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这个主题.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体育部的发展现状,体育部将加大力度,积极整合优化教师队伍,整合社会资源,抓住学校发展机遇,突出创特色、抓品牌,重点加强学术骨干队伍、教练员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使学校体育学科建设步入全国高校的一流水平. 大学体育教育在现有省级优质课程基础上,力争在2006年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在"十一五"末期,争取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争取在2007年建成体育社会学或体育经济学硕士点. 在"十一五"末期,争取申报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或体育经济学专业博士点. (二)人才培养规划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营造和谐,与时俱进,科学管理,求真务实,创新发展,走向世界"的发展宗旨,充分拓展体育教育的多功能育人效应,优化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管理,积极与市场建立协作与沟通机制,力求做到快出人才,出精品人才. 在两个硕士点建成后,每年向社会输送10~15个硕士毕业生. 在高水平运动队教育训练基地建成后,每年向国家和省级职业俱乐部输送3~5个优秀运动员.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重点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坚持引进与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通过竞争、奖励等改革机制,努力整合教师资源,优化结构和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充分调动工作中的创新积极性,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建立一支具有活力、素质良好与发展目标相应的教师队伍. 教师数量:到2010年专职教师数量达到120人左右. 学术梯队建设:引进和培养2~3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教授;引进和培养2~3名国内外知名的高级教练员;培养和引进1~2名省级名师,2~3名校级名师;培养和引进3~5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引进6~8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学术骨干,特聘2~3名高级教练员,特聘2~3兼职教授. 职称与年龄结构:在"十一五"期间,体育部教授、副教授、讲师与助教的比例达到2:5:2:1,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70%以上,平均年龄在43岁左右.到2010年教授达到13人以上,平均年龄43岁左右,其中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达到12人;副教授达到60以上,其中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50人左右;讲师和助教合计人数35人左右. 学历结构与学缘结构: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改善学历结构与学缘结构,教授中的博士学位达到10%,硕士学位达到50%;副教授中的博士学位达到15%,硕士学位达到65%;讲师和助教中的博士学位达到20%,硕士学位达到95%.教师所毕业的学校(含国外),在10所学校以上. "十一五"期间,力争有1~2名省、部级先进个人,8~10人次获校级先进个人,1~2次校级先进集体. (四)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抓住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与转型的机遇,通过创新探索,科学定位,务实求发展,优化目标管理机制,育人为本,从长计议,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国家级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教育训练基地,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的学历层次和学术地位,每年外派1~2名外出学习,教练员每年完成一篇与运动员训练有关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训练工作总结、或研究课题."十一五"期间引进和培养2~3名国内外知名的高级教练员.教练员实行竞聘上岗,责任到人. 建立高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来源基地,在全国部分省市重点与传统中学以及体校建立3~5个高水平运动员后备人才来源基地,加强联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举办冬令营和夏令营,发现人才,吸引人才,促进后备人才来源基地建设与发展. 建立国家级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教育训练基地.依据现有硬件和软件基础条件,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内外合作,建立篮球、武术、田径、网球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并在场馆设施,管理体系,对外合作等进行全面的配套建设. 运动队成绩定位:男子篮球队每年保持在湖北省高校冠亚军的绝对优势,"十一五"期间力争夺得一次CUBA或大学生超级篮球联赛总冠军,一次亚军,一次进入全国大运会前八强,向省市级和国家队输送3~5名优秀运动员,力求有运动员参加世界级或洲级比赛;武术队每年保持在湖北省团体冠军的绝对优势,每年在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中保持1~2枚金牌,团体进入前八名,全国大运会保持1~2枚金牌,力求参加世界级和洲级别比赛,"十一五"期间向省级以上职业队输送3~5名优秀运动员;每年度的全国大学生田径比赛中保持1至2枚单项金牌,在全国大运会上保持1~2枚金牌,在"十一五"期间向省级以上职业队输送3~5名优秀运动员;游泳保持在湖北省前三名的整体水平,每年度在全国大学生游泳比赛中有2~3名个人前八名水平,在全国大运会上保持3~4名个人前八名水平;足球保持每年度湖北省高校前三名水平,有2~3名运动员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比赛;乒乓球队每年度保持在湖北省大学生中1~2项单打冠军水平,每年度参加全国大学生乒乓球赛中力争两次有1~2个单项进入前八名;网球建队以后,每年保持在湖北省高校整体前三名水平,在每年度的全国大学生比赛中有1~2个单项进入前八名水平,"十一五"期间向省级以上职业队输送1~2名优秀运动员;桥牌队每年度保持在湖北省大学生比赛中的冠亚军水平,每年度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的整体前三名水平,争取走出国门取得好成绩. 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力度推进运动队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以求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拓展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空间.在"十一五"期间,篮球队、武术队和桥牌队分别争取1~2次出境到台、港、澳地区和其他国家交流与访问.篮球、武术、足球、网球等运动队,重点运动队每年度争取有1~2个社会团体、商家和事业单位的冠名,联合培养等合作.所有运动队每年度(总计)争取引进20~30万元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高水平运动队. (五)体育场馆与设施建设 必须依据教育部对高校体育场馆与设施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211"工程建设学校室外运动场达到生均5.6㎡,室内运动馆达到生均0.4㎡.进行规范性建设和发展,结合学校新校园建设,要考虑环境美观,长久安全实用,利于体育教学、训练和群体健身,有些场馆与设施应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应成为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心. 场馆与设施建设,通过广泛的合作与引资,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一批体育场馆,以保证体育教学训练和学生群体活动的需要,并且与学校的整体目标相应.在"十一五"期间新建场馆如下: 一座8000人座位以上的体育馆(内场面积45米长*30米宽)及馆内配套设施; 2个游泳池(每个净池面积50米长*25米宽)及相关配套设施(其中室内恒温游泳池一个); 健身房(每个内场面积30米*25米)3个及配套设施; 形体与健美操房(每个内场面积30米*25米)3个及配套设施; 武术散打室内馆(每个内场面积30米*30米)2个及配套设施; 跆拳道馆(每个内场面积30米*30米)2个及配套设施; 体育教学多媒体教室(100人座位以上)4个及配套设施; 室内风雨网球场(每片内场面积36米*18米)8片及配套设施; 室内风雨篮球场(每个内场面积30米*15米)8个及配套设施; 1个室内风雨乒乓球馆(内场面积50米长*30米宽)及相关配套设施; 1个室内风雨羽毛球球馆(内场面积50米长*30米宽)及相关配套设施; 2个塑胶田径场含足球场(100米*50米)及配套设施,其中一个为3万人以上观众座位场地; 室外塑胶网球场(每片面积36米*18米)40片及配套设施; 室外塑胶篮球场(每片面积30米*15米)40片及配套设施; 室外塑胶排球场(每片面积30米*16米)20片及配套设施; 一座体育部办公楼及配套设施; 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200米长*100米宽)及配套设施; 一个航海生存训练场(100米长*100米宽)及配套设施; 1个标准人工草足球场,修建2个塑胶田径场含足球场及配套设施; 修建15个塑胶篮球场. 注:以上项目建设项目如果能完成,再加上老校区的原有场馆面积,按4085万学生计算(含研究生、博士生、留学生),室外场地面积生均达到3.735平方米,只是达到了教育部要求的66.69%;室内场地面积生均可以达到0.588平方米,但室内场地多余面积可以翻倍计入室外场地面积. (六)学术研究与教学资源建设 依据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体育部的发展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创新求实"的发展宗旨,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能力直接关系到育人的水平,关系到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一定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学术研究队伍,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冒尖人才,加强学术研究环境的基础建设,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究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学术研究规划:"十一五"期间培养和引进1~2名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专家级学术带头人;对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定目标、定方向、定指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十一五"期间,体育部纵向课题力争承担或参与一项国家级课题,4~5项省、部级课题,25项左右校级课题,3~5项横向课题(总经费200万左右).3~5人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5~8人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10~15人次参加省部级学术会议.体育教师总计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新出版教材4部,学术专著4部,教学参考书2本,多媒体教材2部,修订教材2部.该建图书资料室,添置5万册专业图书和相关专业图书资料. (七)实验中心建设 在2007年底以前分别建成一个体质健康教学与运动训练实验中心,以满足教学、训练、群体健身、科研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三、保障措施 1.在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党性和责任感教育,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统一思想,增进团结,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实行人性化管理,整合各种人力优势,从大局着想,从长远着想,加强党员和干部的廉政建设,加强工作作风的规范化建设,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充分依靠和相信群众,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 2.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树立领导班子的工作形象,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取信于民,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干部以身作则,采用竞争上岗机制,确定目标责任,逐项工作落实到人,最终承担责任. 3.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使实现目标的关键,通过自己培养、引进、奖罚与激励等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整合教师队伍实力,确保教师队伍工作的稳定性和实效性. 4.积极整合现有硬件和软件基础,抓住新校园建设机遇,认真策划建设与发展的方案及过程. 5.加强与校内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与校领导的沟通,增加互信与理解,争得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认真整合校内的积极因素,理顺关系、和谐环境、保证发展. 6.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高水平运动队的品牌优势,加强与社会团体、商家和个人的共建合作,最大限度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资源为我发展,保证目标实现的社会性过程. 7.充分利用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大学生篮球协会、大学生武术协会和全国大学生网球协会与CUBA活动的主席与副主席单位、办公地点和承办比赛活动等工作平台,加强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以及国内外社会团体的协作与沟通,有效整合社会相关资源,保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华夏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工作回顾 (一)"十五"主要工作 2004-2005年,是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年.学院面对办学初期的困难局面,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明确了"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创建"整体水平位于全省独立学院的前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形成了"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顺利完成了学院的组建、招生和教学等各项工作.学院已初步形成规模,办学声誉明显提高,社会影响逐渐扩大,为"十一五"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顺利完成了学院的组建和招生工作 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全院以统一思想、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为目标,设立了必要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组建了师资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理顺了后勤工作的关系,顺利完成新校区搬迁,圆满地完成了招生任务,学院各项工作走上了紧张、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 2.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地位,成立了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提出了"教学工作围绕学生转,其他工作围绕教学转",切实把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以不断提高教风、学风及教学质量作为办学之本.为此,全院组织了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开展了师德建设月活动,制定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计划,规范了教学的每个环节,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督导组加强了对学院教学检查和指导的力度.同时,学院以武汉理工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依托,采取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租用实习场地等各种措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坚持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 教师是办学之本.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学院从高校招聘一些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为主体,聘请部分教授和少量"双师型"的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组成了学院的教师队伍.同时,还引进部分外籍教师承担外语教学任务.学院制定了一系列选拔、培养、激励青年教师成长的政策.至2005年底,学院共有学生4598人,专任教师271人(其中专职专任教师7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16人(正高30人,副高86人),约占总数的43%,师生比为1:17.专职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24人,约占33%,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 4.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不断凝炼学生工作理念 学院学生工作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在"夯实基础,务求实效".初步形成了以"一日生活制度为主线,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以素质和能力提高为目标"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奉献精神的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选拔了一些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的兼职班主任,在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严管深爱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面向行业、社会,坚持开放办学 学院坚持面向社会,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大力开展与人福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合作的同时,还与武汉元丰等一些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的尝试. 6.完成了新校区一期建设和搬迁工作 2005年7月学院已顺利搬迁至关山新校区,入住学生4600名.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活动场所已初具规模. 7.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规范管理 学院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规范管理,院系两级管理有序进行,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8.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精神文明活动 学院建立和完善了党、团、工会等各级组织,初步形成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党员的组织发展等工作已规范化、制度化;构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成立了全国高校唯一的学院围棋俱乐部,首创全国独立学院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华夏学院学报,学院呈现出和谐与稳定发展的局面. (二)困难与差距 过去的两年,学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创建"整体水平位于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要求、与国内知名的同行相比较,还存在—定的困难与差距,主要表现在: 1.教师队伍、尤其是高水平的中青年专职专任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师德、教风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专业建设亟待加强,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3.管理队伍总体水平尚不能适应学院的发展,思想、业务素质有待进—步提高,各项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4.校区建设尚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和专业的发展,依法办学、民主治校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积极实施的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使高等教育面临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高等教育由过去的快速发展转变为稳定规模、发展内涵的变化,国家对独立学院的政策已由过去扶持发展转向严格要求、规范办学;这就使独立学院处于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和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中.面对不进则退、不胜则亡的局面,我们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努力实现和谐、协调和稳定的发展. 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指标 华夏学院定位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层次.培养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逐步形成"重实践、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的模式.强化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注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倡导开发与创新精神,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以学科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为动力,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力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二)发展思路 坚持"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规范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和实验室的建设,完善校园办学功能.在充分利用武汉理工大学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狠抓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快速地发展.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好工科类专业和经管文专业的关系、建设和发展的关系、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关系,确保基础设施、教学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全院协调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夯实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的统一,提升师资与管理队伍水平;突出办学特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学院地位.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十一五"时期,学院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实施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校园建设,形成具有学术氛围、充满活力的新型校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统一规划专业设置,分步实施,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把学院建成具有合理规模,以工为主,工经管文协调发展,整体水平位于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教学型大学. 二个阶段: 2006年至2008年,通过合理布局、构建体系、夯实基础、形成规模,初步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的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工队伍、管理队伍和后勤工作队伍;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学基础工作,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群和办学格局,为迎接教育部合格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至"十一五"末,要进一步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创建特色专业,形成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群,全部建成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室,为今后的科研和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要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水平通过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 (四)主要指标 到"十一五"末,全院设置25-30个专业,达到1-1.2万学生的规模,专任教师至少应达到556-66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均达到30%以上.专职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达228-334人,其中硕士学位及以上的应达到60%以上.要注意学缘结构,专职专任教师中不仅要有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还要大量吸收国内各知名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大于80%.要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材10-12门;省级教学研究立项3-5项;产生8-10个具有应用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建成10-1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总投资约5亿元,基本完成校园建设,为今后学科建设和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十二五"末,学院在校生规模达1.5万人左右,约30个左右的专业,专任教师834人左右,其中专职专任教师达到417人,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达到80%左右;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应占教师总数的40%以上,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材15-20门;省级教学研究立项6-10项.进一步夯实教学型大学的基础,学院工科特色更加鲜明、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以学科建设为方向的专业群已形成规模,科学研究普遍开展.一个教学条件优良、培育有特色、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助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体系已经形成,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独立学院. 二、主要任务 (一)专业建设 1.目标 以学科专业群建设为导向,强化工科类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工经管文专业的协调发展与相互融合,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践与实验教学体系,全面完成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习大纲等教学资料、教学基本文件的建设工作. 2.思路 坚持需要和可能相结合,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以武汉理工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人福公司的行业背景为依托,结合学院实际和市场需求设置新专业;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教学单位的组建,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学科为龙头,形成专业配套、相互依托与相互支撑的格局,要按学科大类构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平台,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学科建设和开展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 3.措施 突出培养目标.认真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标准,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全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不仅能体现各个专业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特色,而且能和本专业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衔接与融合. 确保专业建设的核心地位.要将专业建设纳入经常性的工作,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优先保证.要加大对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建立专项建设经费和配套的政策、措施.每年投入专业建设的资金为学费总收入的15%左右. 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对专业建设的立项、中期检查和验收等全过程实施监控,做到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奖惩落实,确保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教学计划中,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学时数至少要达到总教学时数的30%.要积极推进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二)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 必须要建立一支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术精湛、知识结构合理、学缘优化、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要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和为青年教师选派导师制度,重点培养青年教师成为各专业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氛围. 2.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根据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按照180:1的比例,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政治思想工作队伍,力争为每个班选配一名优秀教师为兼职班主任;进一步改善这支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到"十一五"末,专职辅导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要达到30%以上,40岁以下的要达到80%左右;要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3.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要以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自律的管理干部队伍为目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培养、管理、监督和考核评价制度,不断优化管理人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提升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管理能力.到"十一五"末,学院管理队伍约为180人左右,占全院职工总数的23%,基本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层次. 4.后勤服务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模式,做好学院后勤服务工作,形成 "竞争上岗、择优选择,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机制.要通过提高后勤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为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和可靠保障. (三)人才培养 1.思路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健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为支撑,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规格结构,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本科教育重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科层次的学生全部按技能型人才培养. 2.措施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教学纪律、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研究.要加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改革与创新的力度.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督导、评估、专业认证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改善教学条件,构建高水平教学支持体系.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确保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8%,并做到生均四项经费逐年增长,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要优化配置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创特色专业、树品牌课程.要依托理工大优质教学资源,创特色专业、注重抓好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到"十一五"末,力争在全省独立学院中建成有较大影响的专业2-3个.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动手能力;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注重服务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逐步完善学分制;进一步修订培养计划,构建全院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必修、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抓好本科教育课件建没,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改善和提高传统教育的效果. 规范招生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加强招生宣传、强化招生管理,实行阳光工程.要制定有效政策,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学院.争取每年第一志愿报考学院的考生达到计划指标的120-150%,报到率达到85%以上,新生录取成绩居于同类院校的中上水平.同时要认真抓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十一五"末,至少与国外6-8所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交流项目,邀请国外大学的教授、学者以及高层管理人士来学院讲学或聘为学院名誉教授. (四)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 实验室与实践基地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1.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创造特色、集中建设学科专业群平台实验室的思路,重点建设3个主干学科专业实验中心,3-5个专业技术、应用技术、工程技能等实用性方面的实验项目,创建1-3个特色实验室,构建基础课实验体系和专业课实验体系,使生均实验设备经费达到5000元,生均实验用房含(辅助用房)面积达到4m2以上,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在10%左右. 2.经费投入 "十一五"期间,预计投入5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 2006-2007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公共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10个实验项目.全面建成各系实验中心及相关的实验项目,完成专业实验室的设备配置,确保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以上. 2008-2010年再投入3000万元,进一步完善各系实验中心的和开放实验室,达到承担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训练等实验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并逐步建设成为实验实践基地. 3.教学体系建设 抓好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队伍、实验课考核等6个方面的工作,尽快完成教学实验到实验教学的转变.将有相关性的实验内容整合,组建成模块式、独立设课的实验.重点建设机械与汽车系实验中心、信息工程系实验中心及公共实验室.大力加强制药工程系实验中心、土木工程系实验中心、经管系实验中心等专业实验室,确保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占20%左右. (五)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1.图书馆建设 全面推进图书馆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增加学生阅览室面积和馆藏图书,为各系设置专门的阅览室,完善文献检索、查询和咨询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用于电子资料的总投入为180万元,每年投入经费约36万元左右.年购书量8-10万册(片),馆藏书总数达60-70万册.2008年完成拥有1200个阅览座位、150—200个机位电子阅览室的2万平米新馆的建设. 2.现代教学设施建设 按照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完成校园网的总体布局.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完成校园网、计算机实验、教学信息资源三个基础平台的建设.要以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操作室、语言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建立教育资源协调与共享的运行机制,提高教育与教学的现代化水平.确保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达到每100名学生不少于10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的指标,基础英语听力教学全部采用语音室. 3.体育设施建设 要确保体育运动场所和器材能够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以"生均运动场面积≥3m、有室内体育场所、体育设施基本齐全"为标准,建设一批体育设施.到"十一五"末,建成一座体育馆、1个运动场, 1-2个塑胶网球场,20-30个篮、排球场,1-2个形体健身房. 4.校园建设与管理 要加大校园建设力度,特别要注重校园文化、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到"十一五"末,建成30000 m教学大楼、60000 m学生宿舍,7000 m的学生食堂,4000 m学生活动中心,将原综合楼全部改造为实验室.完善道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校园建设. 要加大校园管理力度,重点抓好环境治理和文明校园的创建,把校园建成功能先进、布局协调、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备、文明和谐,能保证教学科研需要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校园. 三、保障措施 (一)政治思想上的保证 1.践行"三个代表",创新教育理念 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以下关系:一是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二是突出重点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党建工作,推进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内核作用;着力扩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着力推进师德建设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加强党建工作,促进以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的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贯彻党章,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3.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和创新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培育和凝炼富有时代特征、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精神,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化氛围,实现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4.以人为本,教书育人 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术诚信机制. 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营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抓好学院的稳定与安全等工作. (二)组织体制保证 1.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强化制度创新 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管理,增强办学活力及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全员聘用制,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鼓励引进人才为主要目的,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 2.推进依法办学、实施院务公开 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实施院务公开,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决策行为制度、办学行为制度、管理行为制度、干部从政行为制度和领导责任行为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财经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 3.建章立制、科学管理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和督办检查反馈机制,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协调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高度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学院建设发展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对重要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切实保障学院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职工待遇. (三)投资保证 1.要充分发挥董事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作用,加强资金运作和监管,开源节流,合理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益;要强化办学成本意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 2.至"十一五"末,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预计总共投入5亿元用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学院打基础、谋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稳定、建设、发展"这个核心,充分调动全院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贯彻落实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勇克难关的拼搏精神,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实现学院"十一五"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为把学院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独立学院而奋斗.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产业集团发展规划 武汉理工大学产业集团组建已近五年,根据学校"十五"战略发展的要求和产业集团自身的工作方针及实施计划,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集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产业职工克服了底子薄、实力弱、历史包袱沉重等诸多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十五"时期融合、整顿、发展之路,较好地完成了合校后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工作目标——科技产业生产产值从4年前的2700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3.56亿元;销售收入从4年前的2640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2.99亿元;上交利税从4年前的236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3272万元,增幅均在10倍以上.通过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投资融集社会资金2.3亿余元.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统计,2004年我校产业经营收入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41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名第29位,其中科技型企业经营收入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名第22位一、科技产业"十五"总结 (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积极组建高新技术产业 合校之初,全校科技产业的销售收入不足3000万元,科技产业处在"散兵游勇"状态,没有起到促进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广大教师心中科技产业还不是学校的"正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氛围尚未形成,与学校党委提出的"两个一流"发展目标极不适应.为此,学校组建了产业集团,为发展学校的高科技产业提供必须的组织保障,继而创建理工大科技园,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公共服务平台.一系列重要措施的推出,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催生、促进了学校科技产业规模的形成和跨越式发展. 五年来,产业集团依托学校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先后发起组建了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企业. ——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是依托学校在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企业.该企业依托学校光纤中心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优势,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得到了快速和健康发展.企业的销售收入4年增长了10倍以上.2001年,光纤传感技术的产业化得到了原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的支持.该项目国家计委总投资1.02个亿,是"中国·武汉光谷"最大的光电子产业化项目之一.公司已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年生产能力达5亿元规模的三条光纤传感器工业化生产线并于2003年10月正式投产.我校雄厚的科研基础为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公司必将为湖北省信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依托学校高速船舶技术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省、市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企业在2001年进行了股份制改制,吸引社会投资3400万元.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资本的进入,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的销售收入近两年均在亿元以上,出口产品超过40%,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省、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在专程考察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期间,明确表示湖北省将支持该企业在今后5-6年内发展成为年产船舶100艘、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跻身我国中小型高速船舶的制造基地之列. 2004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武汉港迪自动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反复协商,达成协议,共同组建武汉港迪电气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产业集团占股比15%,目前已完成全部工商注册手续,新组建的武汉港迪电气公司于去年6月份与科技园签订入园协议,目前已启动新的生产基地建设.武汉港迪电气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已超过8000万元大关,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武汉理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组建(总股本2000万元,集团公司以无形资产600万元入股,占股比30%),同年进驻科技园,建成6500平方米厂房.2004年6月,与香港精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合资协议,共同组建"武汉理工精博光学有限公司",依托非球面全聚焦光学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大庆同力、亿胜科技等原有的股份制企业,都在各自的产品开发业务领域积极创新、开拓,抢抓机遇,后劲十足.大庆同力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新产品开发受到用户欢迎,同时,该公司狠抓内部管理,2004年通过ISO9000-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评审,亿胜科技公司目前正盯住国企改制机遇,准备打一场收购战,发展势头十分喜人. 截止今日,产业集团成立五年时间里,发起、组建、参股(含相对控股)企业数量已达8家. 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一览表 截止2005年8月 企业名称 成立 时间 总股本 (万元) 学校投资 (万元) 占股 比例(%) 其中 备注 无形资产 (万元) 现金 (万元) 有形资产 (万元) 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2000.6 3142.854 902.5 31.588 630 272.5 原始股中 1.4元/股 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02.10 6410 2222 34.66 1000 900 322 武汉理工大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 2001.4 8000 2550 31.87 2550 尚有550万元未到位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2001.8 2500 250 10 250 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已转让、退出 武汉理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2003.1 2000 600 30 600 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 2004.7 500 75 15 75 武汉华海物流工程有限公司 2001 1000 900 90 200 350 350 现金中含教育部100万元 燃料电池与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 7700 500 300 200 正在筹建中 合计31252.854 7999.5 2505 4350 1144.5 (二)兴建高起点科技园,构建成果产业化支撑平台 2001年,学校抓住国家兴建大学科技园的良好机遇,筹资2000万元,同时吸引社会资金6000万元,创建了武汉理工大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大学科技园以股份制形式组建,我校是继东南大学之后的第二家,至今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竣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成效,签订入园协议10家,协议出让土地520亩,规划建筑面积142538平方米,设计总投资5.4亿元.校内已有4家科技企业入园,这些入园企业的年经营收入超过2亿元,园区公司对学校企业(项目),从种子期、孵化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各个阶段给予全面关注,在引进企业(项目)的具体操作上,一是优先引进校内发展较成熟的高新技术项目,二是注意发挥科技园孵化功能,筛选校内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及时推入种子期孵化,三是结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学校专业特色,积极引进校外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上,我校科技园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充分肯定.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科技部领导及省、市领导多次到我校科技园指导工作. (三)实施国际化战略初见端倪 2004年4月,经国家商务部批准,集团公司取得"对外派遣工程生产及劳务人员(含海员)"的资质,使我校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取得全方位外派劳务人员(含海员)资质的高校,以此为契机,在省商务厅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大力拓展国际市场,2005年6月18日,与日本德宝公司合作组建"武汉理工——日本德宝海员培训中心"揭牌,并进入实际性合作.目前,已与世界各地船东建立广泛的联系,使合作项目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层次拓展. 集团公司相对控股的"理工光科"和"南华公司"均取得自主经营的进出口许可证,"南华公司"生产的高速船舶出口率达到40%,在国际市场已具备一定影响. 武汉理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与香港精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合资,使我校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非球面全聚焦光学技术的应用扩展到国际市场. 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已有4家通过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四)理顺关系,规范管理,全力推进传统企业的改造,规避学校经营风险 产业集团组建初期,根据摸底统计,以原三校作为唯一出资人组建的各类企业(简称"校属全资企业")共42家,除3家教学实习型工厂外,其余39家企业都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成立的,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原三校对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由于企业注册资本金严重不到位(据校办字[2001]59号文件《关于转发〈武汉理工大学产业集团清产核资报告〉的通知》,截至2001年4月30日,产业集团资产状况是:总资产8676.79万元,总负债9399.72万元,净资产-722.3万元,29家全资企业注册资本到位率是27.21%),加之学校担保不规范等引发的经济诉讼案件接踵而至,给合并后组建的产业集团在理顺关系和加强管理的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和负担,以至产业集团组建4年多时间,为妥善处理好诸多纷繁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毫无任何直接经济效益可言,相关负责人甚至还受到过生命安全的威胁. 2000年底至2001年,集团对原西院电子设备厂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以此为起点,开始推动其它企业的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工作.十几家规模小,效益差,风险债务缠身企业通过关、停、并、转等形式,合并的合并,注销的注销,部分因债务问题暂时不宜注销的,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歇业),只留个别留守人员,其他人员重新安排分流. 2002年,以原"武汉华达科技开发总公司"为改制突破口,以"零资产出售"方式改制成功,并完成全部法律程序,使得学校除两笔不可撤消的贷款担保外的1000多万元风险债务得到规避,使曾被西院职工称为原武工大最大的"毒瘤"被铲除. 2003年,产业集团负责起草的《武汉理工大学企业改制实施意见》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后,以校办字[2003]18号文件颁布,校属全资企业的改制工作全面启动,对"武汉科汉高科技开发公司"等一批校属全资企业进行了清算式的清理整合. 在此基础上,产业集团制定了《关于校属企业经济担保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资料档案管理的几项规定》等行政性文件,强化了内部管理. 截止2004年底,原三校产业口所有已知的历史遗留问题除个别企业(如东湖公司)目前还正在清理以外,基本上都处理完结: ——合校初期的42家校属全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整合、改制等方式,目前仅保留8家正常经营. ——据统计,四年多来共规避历史债务2019万元. ——四年多来,产业集团代学校直接赔偿企业历史债务309.5万元.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产业集团内部分流人员30多名,保持了职 工队伍的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产业集团代表学校参与经济纠纷诉讼案件24起,已结案22起,在参与这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坚持维护学校利益,据理力争,几起重要案件在一审败诉的情况下二审胜诉. ——在企业改制工作中,为学校节省改制费用近100万元. 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过程中,集团领导班子在张清杰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面对现实,没有畏惧,始终坚持对历史负责,对理工大学负责,对企业职工负责的原则,始终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矛盾或问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脚踏实地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集团认为,虽然目前产业集团的直接经济效益还比较低,但这几年的基础性工作对学校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是有非常意义的. 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处理完毕后,集团领导班子经过认真分析,2004年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思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的全面发展上来. (五)存在的问题 2005年7月,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周济部长在报告中明确指出:高校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位置.并且提出了高校科技产业工作的"十二字方针",即"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回顾我校科技产业在三校合并后,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过去比,确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兄弟院校比,差距较大.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排名,排在1、2、3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他们2004年经营收入分别226.09亿元,178.40亿元,49.75亿元,与本地区的武汉大学(排名第9位,收入总额18.92亿元)、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13位,收入总额10.84亿元)相比,差距也是较大的.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不发展或发展速度过慢就是倒退.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校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管理体制问题 (1)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学校、产业集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包括校属全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没有理顺. 学校有经营性单位或部门没有归口管理,一旦发生问题,学校存在经营风险. (2)经营性企业的设立、注册、存在多头审批,投资行为不规范. 2.产权关系问题 现有的校属全资企业从法律关系来说,学校是唯一的出资人.由于资本金不到位和担保不规范等问题所引发的连带责任,给学校带来的经营风险已经相当严重,教训也极其深刻,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逐步完善,学校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必须明晰. (1)现有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中包含很大数量的固定资产,而这些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绝大多数没有办理过非经营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的转移手续,从法律关系来说,视为投资不到位,学校将承担投资不到位的法律责任. (2)按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规定,房产(属教育资源)是不能作为投资的,而我校有的企业在注册资本中含学校房产(属审批不规范所至)至今未置换,这些都是隐患,随时有经营风险发生. 3.三大关系问题 产业集团组建4年多时间,学校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包括资金方面的支持,但为什么集团公司目前经济效益还没有明显的效果?分析原因,我们认为目前集团公司面临着三大突出的矛盾,即投资与回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与稳定,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三大关系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例如,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规范投资行为,如何实施民主决策程序等. 4、资金压力问题 (1)集团公司经济基础薄弱,投资回报期长.集团公司这几年从投资中获得的回报(股份制企业分红收入)仅142.46万元,(其中理工光科21.78万元,南华公司98.7万元,华海物流5.28万元,东风电动4.7万元,大庆同力20万元,港迪12万元),按年度计算回报率,01年为0.926%,02年为1.359%,03年为0.35%,04年为0.215%. (2)按国家相关规定用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投资,投资人要按无形资产的评估值缴纳所得税. (3)目前校属企业虽然数量上减少了,但就目前正常进行经营活动的8家企业分析,产品缺乏技术含量,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学校职工多,企业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加之部分企业的生产基地是学校的"边脚余料",在学校规划中,"边脚余料"被列入拆除的范围,导致一些企业的基本生存条件丧失.上述主要困难一直困扰并阻碍着产业的发展,必须在学校大力支持和协调下才有望解决. 二、"十一五"规划设想 应该看到,我校科技产业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的艰苦工作和全体产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已初具规模.股份制企业凭借其先进的科技含量,显示了良好的快速发展态势;校属全资企业经过这几年的资产重组、整合,尤其是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取得决定性成果以后,排除了长期阻碍发展的羁绊,正在理顺关系,强化管理,规范运作,走出低谷,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产业集团领导班子当前主要工作思路就是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把全部精力转移到抓产业发展方面来. 面临的形势: 1."中部崛起"战略带来的机遇.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已实施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取得了重大成就."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对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校位于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武汉,学校又有三大行业的背景优势和学科特色,一定能为湖北及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将带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2."科教兴国"战略和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带来的机遇.国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明显增加了对科技的投入,高校承担的大批科技攻关项目,必将产出更多的科技成果.2005年7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明确指出,高校要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提出了高校产业要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原则规范运作,对于高校科技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基本保证. 3."人才强校"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我校确立了"两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学校将进一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要引入顶尖级大师,要打造顶尖级优秀团队,这将极大地促进我校科研水平的提高,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增加.这为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必将带来难得的机遇. 4.取得"外派劳务资质"带来的发展机遇.只要把这篇文章做好,我校科技产业的国际化战略必将呈现很好的发展空间.这几年,外派劳务资源东移的趋势已比较明显,加之湖北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和支持,将其列入湖北省扶贫脱贫专项计划,计划形成产业.我校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培训外派又有丰富的经验和基础,只要坚持努力,必将成为产业集团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点.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原则,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特色,主动适应学校"二个一流"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我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以人为本,抢抓机遇,全面协调,克难奋进,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我校科技产业办成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 发展目标: 1.2006年全面完成校属全资企业的改制,完成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的转移. 2."十一五"末我校科技产业经营收入达到10-1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5-2亿元. 3."十一五"末争取有1家企业上市. 4.全面完成孵化器大楼(产业大楼)和科技园的建设,实现科技园功能的外延,科技园入园企业"十一五"末经营收入实现10亿元. 5.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快速发展,包括劳务外派 (含海员)和产品. 实施"十一五"规划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在2005年7月召开的全国高校产业工作会议上,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在报告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放到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对科技产业工作在高校中的重要性作出了明确定位.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一流大学要有一流高科技产业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新时期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高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科技产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对于提高我校学科建设力度,促进教学、科研上水平,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改善办学条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确立了"两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各单位、各部门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奋斗,只有认识统一了,理念提升了,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 (二)进一步理顺我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和产权关系 在认真总结我校科技产业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遵循"事企分离"和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原则,对我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作适当调整,成立"科技产业处",将现在的产业集团的管理职能划归产业处,全校经营性资产(不论以前是否在产业集团的管理范围),统一由产业处归口管理.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学校唯一的独资企业,负责经营性资产的运营,集团公司要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律规范运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学校对外投资时,必须量力而行,依法依规,注册资本务必及时到位,依法维护股东权益,规避经营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报学校批准后实施. 学校现有经营性资产,通过清产核资后,办理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的转移手续,再由学校以投资或委托方式交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此项工作2006年完成,做到产权明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对学校投资的经营性资产的安全保值、增值负责. 学校所有经营性资产的运营状况的统计、上报由产业处归口负责. (三)抓住机遇,积极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更好的快速发展时期,我校科技产业要抢抓机遇,要充分依托我校雄厚的人才资源和科技优势,充分依托我校现有的三大行业背景,发挥学科特色,注重调动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努力作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如燃料电池与氢源技术的应用,生物医学、材料应用技术、交通及信息、电动汽车等;学校自筹资金建设孵化器,积极鼓励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通过孵化、成熟后,争取更多的国家高新技术示范性工业基地项目或融合社会资金,形成具有我校学科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为支持学校的学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科技园建设 科技园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指导,以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为支撑,以材料,交通、汽车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加强与国际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形成面向国际、国内三大行业和学校三级开放的格局.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园职能,加快研发中心建设,加速科技成果的孵化与产业化.二是积极联合入园企业,发挥优势互补,努力拓宽经营渠道,实施多元化战略,既可加快科技园的整体建设,又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参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扩,以获得企业长远发展的必需资源. (五)积极推进股份制企业快速发展,争取有1家企业上市 合校后,新组建的几家股份制企业,通过这几年的运作和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原始积累,基础建设基本到位,"十一五"期间将进入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将继续从多方面(包括人、技术、研发条件等)给予全力支持,促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加速发展,做大做强,树立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要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有1家我校相对控股的企业能成为上市公司. (六)进一步加大国际化进程,实施国际化战略 学校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在多方面实施国际化战略,集团公司要结合实际,努力作好文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全方位外派劳务资质和进出口经营权,走出去,努力扩大市场.二是抓机遇,利用高新技术项目,通过招商,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或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通过融资、合资等渠道引进来,与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建立广泛的联系和交流,扩大影响. (七)以改革创新思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现有校属全资企业的改制 通过前几年的艰苦努力,校属全资企业的改制和整合工作已经取得较大成效.根据全国高校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所有校属全资企业(除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外)要在2006年,全面完成改制工作,组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要以改革创新思维指导企业改制,依法依规在企业改制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要加强规范管理工作,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充分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独立享受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机构.在改制工作结束后,学校原则上不再批准成立学校全资企业. 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武汉理工大学将朝着"两个一流"目标,大踏步前进,我校科技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十一五"黄金期. 武汉理工大学 "十一五"后勤集团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后勤集团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更好地适应学校第二次跨越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统一认识,明确思路,确定目标,全面提高后勤集团的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为我校建设"二个一流"大学的目标提供一流的后勤保障,结合学校和集团的实际情况,拟定本规划. 一、现有基础 (一)现状: 1.人员情况:后勤集团现有全民职工670人,集体职工349人,临时工1111人. 2.机构情况: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集团下设一办六部和六个公司即: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管理部、发展部、经营部、企业部及马区服务公司、余区服务公司、综合服务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社区物业服务公司、华夏后勤服务公司六个公司. 3.财务状况:2004年,后勤集团实现总产值11664.01万元,实现利润235.18万元. (二) 优势: 1.学校内蕴藏着丰富的后勤市场资源.武汉理工大学新旧校区占地5000余亩,其中,一个占地2000亩的现代化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全校学生人数达5万余人,教职工队伍(包括离退休人员)近1万人,另有相当数量的教职工家属.庞大的师生群体为后勤集团的饮食、接待、商业、学生宿舍、物业、运输、环卫、绿化、邮政通讯、基建维修服务等提供了稳定、充足的服务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经济水平的提高,后勤市场稳定与发展的空间很大. 2.后勤集团拥有一支团结、稳定,能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后勤集团的干部职工一千多人,长期在校内从事各项后勤工作,熟悉学校后勤的运行规律,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后勤队伍的稳定性,以及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后勤集团的广大干部职工,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劣势: 1.体制不顺.学校对后勤集团的管理存在多头领导,甲乙方契约式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后勤尚未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遵循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后勤经营活动缺乏自主权、市场竞争实力不强,后勤资源配置不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力度不大. 2.机制不活.集团目前仍是按行政管理模式运行,市场化运行的机制引入不够,既不利于将后勤服务推向市场,也阻碍了后勤服务市场体系的培育.其次,行政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还有相当的差距,在人事、分配、资金筹措、日常管理等方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知识型、技术型比例偏小.由于历史原因,后勤队伍普遍存在人员老化、文化素质较低、市场意识较差,不能适应后勤机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冲击;部分人员的机关管理与行政服务的思想观念较浓,缺少创新意识和效益观念;企业经营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短缺;人员经费支出多,资金压力大;后勤实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低.同时,由于后勤工作的性质,无法吸引高层次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制约后勤的发展. 4.后勤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我校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已明显不能满足教学、科研与师生员工的需要.现有学生宿舍和食堂的条件陈旧落后,大部分未达到标准化学生公寓和A级食堂的标准.水电设施设备老化,职工宿舍一户一表的安装未全部到位,节能器具安装仍是空白.垃圾未实现封闭式管理,校园绿化率和覆盖率不高,尚没有一个达到国家星级标准的接待中心,交通运输车辆数量不足、车况老化.社区布局分散,老房旧房多,物业基础条件差. 5.经济实力不足.后勤集团优质资源比较贫乏,传统服务比重过大,新兴产业比重不足,经营状况不理想,后勤集团缺少资金积累,不能适应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难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投资,长此以往,集团发展难有突破和创新. 6.后勤市场分散,经营管理成本较大.校区分散,管理阵线长,管理难度大,影响对后勤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制约了市场资源的整合与及时调配,增加了管理和运营成本. (四) 机遇与挑战 1.学校新校园的建设给后勤集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校园的建设必将扩大后勤服务市场,其后勤设施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将使后勤服务的功能更齐全,服务范围更广,服务质量更高,有助于提升后勤管理和服务上水平、上档次. 2.学校"十一五"发展战略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轨给后勤集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学校发展战略的调整,使后勤基础设施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3.学校的人事政策给后勤集团带来了管理成本的降低."十一五"期间的自然减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勤集团职工工资性支出,降低了管理成本. 4.学校建设"两个一流"的宏伟目标,对后勤集团的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流的学校,要求必须有一流的后勤服务,这对后勤管理的能力、后勤人员的素质、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后勤集团的各项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与目标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后勤集团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与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 5.校区分散对后勤集团市场的稳固性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各校区周边市场的发展,使各个校区内的市场均有流失,而且,此状况随着周边市场数量的增加、竞争方式和竞争手段的多样化更趋严重.后勤集团应努力提高经营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结构、盘活资源,增加服务和经营品种,力争达到社会化服务标准,充分占有校内市场并逐步向社会延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二、基本思路 (一) 指导思想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以服务为根本、,以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一手抓管理服务,一手抓生产经营,初步形成一种多元化支撑、全方位服务、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二) 发展原则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传统和特色继承的基础上,以创新发展为重点.加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后勤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 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后勤服务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为主导和根本,坚持后勤保障体系姓"教"的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校内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其次,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企业化有偿服务的方式运作,解决工作效率低下、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高后勤集团的经济实力. 3.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在市场经营方面,坚持做大与做强统筹兼顾,围绕强势项目逐步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济效益,在注重规模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加快发展与规范管理的关系. (三) 集团定位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生命线,坚持面向教学科研服务的性质不变,把后勤集团建设成为"体制市场化、机制企业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优质化、经营集约化"和"劳务收入、经营收入、资产收入"三结合的校内后勤服务实体,确保学校后勤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四) 战略部署 第一阶段(2006~2010年)夯实基础阶段 面向学校服务.前两年,服务质量达到社会化行业标准,后三 年,在服务质量达到社会化行业标准的同时,经济效益达到社会化行业标准. 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跨越、提升阶段 实现后勤集团的三个转轨:"质量为主,效益为辅型"向"质量效益并重型"转轨;"劳务型"向"劳务资产型"转轨;"校内服务经营型"向"校内外服务经营相结合型"转轨. 三、"十一五"发展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 总体目标 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初步达到社会化行业服务标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到"十一五"末,使我校后勤集团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处于省内高校前列. (二) 主要任务 1.服务质量达到社会化行业标准.按社会化、市场运营机制建立标准服务规范,建立和完善行业量化评估体系.完成学校委托后勤集团具体组织实施的各项管理服务项目,按甲方制定的委托服务项目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要求,检查考核结果达到A等(服务较好)标准. 2.改造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学生公寓实现"四二一"目标(本科生4人1间,硕士生2人1间,博士生1人1间). (2)食堂面积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人均1.1-1.3平方米的水平,按照部颁标准力争使我校80%以上的食堂达到省A级, (3)完成对现有老旧配电设备,供水管网的改造,马区实现直接供水,完成学校二级单位水电计量装置和节能器具的安装,新校区水电气的供应能适应长远发展需要. (4)配制压缩式垃圾转运台、封闭式垃圾车及现代化的绿化设备. (5)分别在马区、余区、南湖新校区建设一个具有三星级标准的接待中心. (6)拓展通讯、邮政新业务,在新校区、马区、余区各开设一个通讯邮政大厅,建设包括新校区在内的校园地下通讯管网. (7)增加校内交通车辆设备的投入. (8)加大对社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实行社会化的社区物业管理,争取三到四个小区达到"优秀小区"的标准. 3.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适度开放市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校内后勤经营管理;按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4.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实现2010年集团总产值比2000年翻一番.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缩小后勤集团职工与学校教职工收入的差距.在降低成本、减员增效的基础上,按集团"新人新办法"的用人机制,为学校提供100个就业岗位. 5. 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意识和管理水平的经营人才.加大对现有后勤干部职工经营管理水平和技能的培训力度,注重人才的内部培养与储备,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做到外引、内培、储备三结合. 四、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 1.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驾驭后勤工作的能力,为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思想和政治保证. (2)充分发挥后勤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后勤服务的工作中,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后勤职工的凝聚力. (3)加强后勤干部作风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创新能力、务实精神. (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后勤文化宣传活动,拓宽与师生员工的沟通渠道,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2.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按现代企业制度的 要求,突出企业目标管理的特点,明确界定责、权、利.推广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服务水平、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建立健全后勤集团的制度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 (2)强化财务观念,加强财务管理.实行新的经费核算和效益评估办法,建立完善财务分析、财务预警、财务监督机制,建立每月一次的经营质量与财务分析例会制度,规范财务运作,严禁私设"小金库"、"帐外帐". (3)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增加决策事项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自觉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一套规范的竞争机制,在集团职工中营造一种"要发展、谋发展、求发展、共发展"的良好氛围. (4)建立高效规范的后勤服务体系.后勤工作办事程序、服务规范和标准面向服务对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服务电话的回复和处置率达到100%,并通过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创建、"后勤服务标兵"评比等活动,在全集团营造重服务、讲高效、和谐敬业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益. (5)进一步规范临时用工的管理.重视临时工的招聘、考核、社保等工作. (6)对托管单位实行经费总承包.在"四定"工作的基础上,本着"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原则,对托管单位的运行经费实行切块管理. (7)加强招投标管理.对重要物资的采购、门面出租、工程项目均实施招投标方式. 3.深化后勤改革 (1)机构改革.本着有利于建立精简高效、运转协调,有利于整合后勤资源,有利于后勤长远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后勤集团内部组织机构. (2)人事制度改革.从严控制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数,减少管理层次、控制管理幅度,做到因事设岗,以岗定员,减员增效.逐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全员竞争上岗. (3)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薪酬分配方式,坚持"绩效挂钩、效益优先"的分配办法,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利益与效益挂钩. (4)运营机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化企业运营机制,探索多种经营形式,鼓励自主经营,鼓励引入社会力量联合经营. 4.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新校园建设发展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和后勤的行业特点,大力推行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 5.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后勤服务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按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加大对学生食堂(含锅炉)、学生宿舍的改造和新建投入,加大对校内供水、供电、供气、绿化、交通、社区环境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造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依靠学校加大加快投入,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集团也应自筹资金,积极予以配合.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