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技术需求 > 山西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 山西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2-1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山西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是山西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科技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依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科技发展回顾与需求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结合我省实际修订了《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决定》等"1+3+10"政策文件,编制了《山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政策力度大、措施实、覆盖面广,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营造了良好环境. ——研发投入逐年提高.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10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89.9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4倍,年均增长27.8%,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0.98%,比"十五"期末增长56.2%.其中,政府投入13.2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倍;企业投入74.9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2倍;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省的83.3%,已经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人才队伍逐步壮大.通过实施"百人计划""333人才工程"等,引进培养了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带动了科技人才队伍壮大.2010年,我省有"两院"院士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93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高级专家4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0人,"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人员1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8人.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63万人年,比"十五"期末增长67.8%. ——创新条件明显改善.按照《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做大增量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夯实了科技基础条件.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个,总数达到25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新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总数达到61个;新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2个,总数达到138个;新建国家级农业综合试验站28个;建成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家. ——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为产业技术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累计登记科技成果1500多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实现零的突破.累计申请专利26292件,授权专利13671件,分别是"十五"期间的3.0倍和2.5倍.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年均达到1931篇.2010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9.4亿元.取得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WK-55矿用挖掘机、21万吨煤基合成油工艺装备、太阳能多晶硅制造关键设备铸锭炉等重大成就.选育的"大丰26号""强盛51号"等玉米新品种亩产超吨,"长6878"和"舜麦1718"小麦新品种创造了冬麦区旱地小麦和山西水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地方病、重大疾病防治和创新药物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科技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1、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2010年,全省研发经费总量仅占全国的1.2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比全国1.75%的水平低0.77个百分点.2、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缺乏.2010年,全省拥有"两院"院士5人,仅占全国总数的0.34%.3、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2010年,全省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5家,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87%.4、科技产出能力较弱.2010年,全省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量均排在全国第19位,仅占全国的0.73%和0.66%.此外,科技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机制尚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缓慢、创新与创业文化氛围不浓、科技创新环境仍需优化等.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需求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国家都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纷纷大幅增加研发投入,竞相争夺科技创新人才,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部署,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进而抢占后危机时代竞争的制高点. 从国内形势看,"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国民收入稳步增加,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将保持长期向好的趋势,综合国力将再上新台阶,必将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突破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将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从我省形势看,未来五年我们面临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大核心任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发展,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更为迫切的需求.工业新型化要求围绕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不断加强重大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谋划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农业现代化要求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市域城镇化要求围绕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有效增强科技支撑和服务.城乡生态化要求围绕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提高科技保障水平.科技创新跨越工程要求围绕科技管理改革和创新,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转型跨越发展总体部署,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整合资源、培育主体、借力发展、重点突破,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优化环境.紧抓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化科技管理改革,调整科技计划结构,创新人才使用、评价与考核机制等,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 整合资源,科学布局.发挥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动社会各种分散科技资源的集聚与整合,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生产力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优化配置,促进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推动集成创新. 培育主体,创新创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层次领军科研人才、团队和创新型企业,缔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产学研共同体,鼓励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需求导向,重点突破.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重大专项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涉及民生的关键领域,解决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相结合. 区域合作,借力发展.加强国际国内合作,融入环渤海京津冀区域、中西部科技圈,积极承接技术转移,进行区域科技生产力大流通、大调整,促进我省科技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培育新的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应用基础研究优势领域长足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提高,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进入全国第三类地区前列. ——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在煤炭绿色开采及清洁化利用、煤层气开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化学化工、量子光学、杂交小麦等我省优势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数年均增长率达3%以上.到"十二五"末,每10万人专利年申请量达到55件,年申请量达到2万件,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向国外申请专利量明显增加. ——科技引领支撑能力凸现.产业技术创新明显加强,经济增长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社会领域科技水平整体提升,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能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末,年技术合同交易总量实现翻番,达到153亿元左右. ——科技投入比例不断提高.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实现大幅增长,同时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和水平取得突破.到"十二五"末,全省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其中政府投入要占到合理比例. ——创新基础条件大幅改善."一城十一园"创新基地格局基本形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不断增加,创新型企业形成一定规模,主要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开发、应用、共享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重点发展领域紧缺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十二五"末,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7万人年. ——科技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有效落实,在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社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附表:山西省"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2010年2015年 研发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0.98 2.2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4.6 7 国际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 3 3 每10万人专利申请量(件) 23.1 55 技术合同交易总量(亿元) 69.4 153 三、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 紧紧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及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或共性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同时依据我省重大战略和科技长远发展的需求前瞻部署基础研究. (一)农业科技领域 重点围绕我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改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整合资源,完善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力争在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作物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畜牧业发展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农业.争取在我省具有一定优势的小麦、玉米、优势杂粮、蔬菜等新品种选育、农业产业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农产品深加工、农机化技术开发和集成等方面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技术.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建立我省主要农作物核心群、小杂粮核心群,选育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开展抗旱、耐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的育种研究.广泛征集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加强新基因发掘和创新利用研究.研究非组培转基因、多基因聚合等育种新技术,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新品种,整体提升我省生物育种水平.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开展农作物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创新农艺农机综合配套技术.重点研究旱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不同生态区良田、良种、良法综合配套的农作物大面积平衡高产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农机、农艺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构建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耐盐碱作物耕作倒茬制度.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实现绿色、无公害蔬菜果品生产为目标,重点开展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果树、蔬菜、花卉和食用菌新品种,加强绿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制定绿色标准化生产规程,研发配套装备.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山西优势农作物和特色杂粮、设施农业以及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所需机械化装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研发节能、高效率的潜水电泵和节水喷灌设备,提高提水和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性能.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开展农产品采后贮藏保鲜运输技术、名优农产品产业化加工增值技术、功能性食品研制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重点突破果品、蔬菜和杂粮的特色加工关键技术,贮藏环境设施建设以及贮藏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研究.农业信息技术.开展实用性强、效率高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与示范推广,重点开展动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农业专家服务系统、农业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农情监测技术和精准农业集成与应用.农业防灾减灾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研究设施防护技术、除雪防冻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低毒农药研发及最佳搭配防治等农作物减灾关键技术,开展暴发性病虫害、突发性自然灾害防备预警应急技术研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性天气和作物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畜牧业.围绕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加强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构建鸡、猪、牛、羊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畜禽繁育技术.系统开展畜禽品种资源保存技术和种质资源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畜禽优良基因的挖掘、利用和创新技术研究,加大优种畜禽繁殖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和生猪、家禽扩繁技术.高效生产技术.开展养殖设施技术研究,养殖环境控制技术研究,以畜禽生产、环境控制和检验检测等技术研究为重点的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疾病防控技术.开展以提高疫病诊断速度和诊断准确性为重点的动物疫病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区域防控与无疫区建设技术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开展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研究,畜禽产地疫病监测和畜产品疫病监测技术研究和畜禽产品残留物监测技术研究.草业与饲料技术.开展退化草地植被修复与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耐寒、耐旱牧草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牧草高产栽培及草产品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林业.结合各地自然条件、区域地貌特性,以汾河两岸为中轴线,以太行山和吕梁山为重点,通过加强林木良种选育、森林资源培育、林业灾害防控、林产品开发利用等领域科技创新,突破一批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林木种苗技术.以开发乡土树种为主,重点推进林木良种选育技术研究.生态林工程技术.以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为主,重点开展盐碱地造林技术、矿区采后劣质立地植被恢复技术、干旱石质山地造林技术、黄土丘陵残塬沟壑侵蚀区造林技术等困难立地造林技术开发.林业产业发展技术.以提高质量效益产出技术为主,重点开展提高单产与效益的丰产技术开发;加强红枣、核桃等干果经济林新品种和抗旱造林集成技术,优良乡土树种应用技术,黄土丘陵区造林技术,生态治理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选择技术,灌木型饲料培育与加工技术,低产低效林改造及标准化建园技术,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杨树新品种伐根嫁接更新技术,风沙区沙枣等抗逆性树种繁育及造林技术示范. (二)工业科技领域 以煤炭绿色开采、冶金、电力、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工业产业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应用,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高度融合,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重点产业能耗和排放进一步下降. ——煤炭绿色开采.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加强煤炭、煤层气资源安全高效绿色集约开采和清洁利用技术研究,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为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煤炭高效集约化、智能化开采工艺技术.以装备改造升级与工艺改进为主要方向,重点支持急倾斜煤层、薄煤层、特厚煤层高效安全集约式采煤技术与装备,煤炭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支持煤炭大型地下硐室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以及智能定向快速掘进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支持残采区煤炭资源开采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煤层气开采与利用技术.开发低渗透煤层煤层气地面与井下规模化开采技术、大直径长距离瓦斯钻机装备,完善水力隔缝卸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开展低浓度瓦斯提纯、利用及储运技术研究.重点支持采气采煤一体化理论与技术,低变质煤地下原位改性、热解气化开采及瓦斯抽采利用技术.煤矿采空区充填、无煤柱护巷及矸石井下分选技术.重点支持井下工作面煤矸石分选和充填技术、无煤柱护巷技术、地面充填材料输运系统和装备,以及相应工艺条件下对地面沉降控制研究.矿井重大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以采掘工作面水、火、瓦斯等灾害安全保障为主要方向,重点改造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防灭火、瓦斯抽放等关键环节的灾害预警监测和防治技术.煤炭焦化技术.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突破口,以大型化炼焦技术和装备为主要方向,支持焦炉大型化、自动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及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干熄焦技术和煤调湿技术开发应用,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以废水净化、废气脱硫、消烟除尘为重点,支持焦炉煤气净化技术,焦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炼焦污染物逸散控制技术,焦化废水净化回收技术和清洁型热回收炼焦技术开发及推广. ——电力.以高效、节能、环保的火力发电技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间歇式电源并网及储能技术,智能化电网技术和矿山供电安全及控制技术等为主要方向,加强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及多联产技术、空冷和节水技术、污染物减排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以及电网防灾减灾技术的攻关及示范应用. 先进火力发电技术.着力发展煤电一体化技术,重点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积极开展IGCC技术示范、大型燃气供热机组,热电冷联供技术攻关,发挥绿色煤电示范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低热值煤发电技术,重点发展大容量低热值煤循环流化床示范应用.智能电网技术.以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为主要方向,重点支持超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及相关设备、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及超大规模互联电网技术.开展大型互联电网安全与可靠性评估,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防灾减灾技术研究.电力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支持降低发电水耗、供电煤耗、线路损耗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大污染防治、降低单位发电量污染物排放量;开展火电厂低氮燃烧技术,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控制技术及脱硝装置研发和推广应用. ——冶金.以钢铁和有色金属生产装备与工艺技术升级、深加工产品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为主要方向,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设集约、高效的冶金工业体系. 特种不锈钢生产与深加工技术.以高耐蚀性、高均匀性、高纯度、高强度为主要方向,重点发展高强度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双相钢等特种不锈钢冶炼和轧制技术水平.以纯净化、细晶化、均质化为手段,提高传统钢铁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开发无缝钢管、宽厚板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加强热连轧板和新性能砼钢、合金钢等型钢连轧机技术的研发,加强钢铁废料综合回收利用的技术开发.铝冶炼及深加工技术.重点支持铝绿色冶炼设备研制及真空压铸、充氧压铸、半固态压铸、挤压铸造等压铸新工艺开发.支持新型高强度、高耐磨性、性能稳定、成分易于控制、可着色以及有特殊安全性要求的新型合金绿色压铸技术.大力开发大口径厚壁高强度铝合金管材,加快发展商用车辆用铝合金关键零部件低成本制造技术及装备.镁及镁合金深加工技术.重点发展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及高强韧变形镁合金制备技术、低成本变形镁合金型材和变形板材加工技术、镁合金腐蚀控制及防护技术,发展车辆用镁合金关键零部件低成本制造技术及装备. ——装备制造.坚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方向,重点开展煤机、化工机械、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和应急救灾重大装备等制造业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产业发展由单纯的加工制造向研发、生产、成套、服务一体化转变. 大型煤机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发展大型电牵引采煤机、薄煤层采煤机、重型刮板输送机、大采高液压支架、超重型岩巷掘进机及其配套设备、大型矿井提升机、带式输送机、掘进机、掘锚联合机组及其配套设备.开展上述产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可靠性安全维护运行管理技术以及高寿命的研究.重型装备制造技术.开展大型成套洗选设备、大型化工设备、大型发电设备、大型露天矿开采设备、大型压力加工设备、大型铸造件设备等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高速铁路运输装备关键部件制造技术.以车轮与车轴材料、车轮性能、车轮加工等新型工艺和制造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提高车轮材料纯净度技术,材料微合金化技术,提高车轮的加工精度、光洁度技术;车轴材质的合金成分优化技术,动车车轴内孔的加工及无损检测技术;高速铁路轮对锻造、碾轧、热处理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重卡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专用汽车等关键技术.重点加强载重汽车节能环保和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研究和发展煤层气、醇醚类燃料等替代能源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推进矿山专用汽车及配套装置的开发和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重点开展大型精密型腔模具、精密冲压模具、高档模具标准件,高效、高性能、精密切削刀具,高精度、智能化、数字化量仪,高档精密磨料磨具设计制造技术;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特种加工工艺与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高档数控装置、电机及驱动装置、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关键部件等的核心技术;机械系统装配与精度保障技术.新型纺织制造技术.重点开发提高细纱机主轴制造精度的技术;开发中墙板组合专机、新龙筋自动线等国产化批量生产工艺、15万转纺纱器关键零部件工艺研发国产化工艺、钣金件定位工艺新技术.研制纺纱器壳体加工生产线、组装线、高速转杯生产线.开发精梳罗拉抛光技术、吸棉管等不锈钢件的抛光专机技术、精梳机装配生产线、新型钳板、主轴箱工艺.液压件设计制造技术.重点支持液压泵、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关键技术开发;大流量电液伺服比例控制元件的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电液技术的绿色化核心技术开发. ——煤化工.围绕"气、醇、烯、苯、油"五条主线,重点发展煤基多联产、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精细化工技术等研发与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绿色高效循环利用. 煤炭高效洁净利用化工技术.加大对煤气化技术、煤液化技术、煤炭气化联产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发展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种煤炭转化技术,加强化工过程和热工过程集成技术开发,推进煤基多联产.煤层气、焦炉煤气洁净转化及优化利用技术.重点推进煤层气非催化转化制甲醇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煤层气转化制合成气工艺技术.开发煤层气生产合成氨及其相关产品、合成油及甲烷氯化物等有机化学品、合成甲醇及乙烯、丙烯、二甲醚、烷基苯、碳酸二甲酯、醋酸等下游产品,以及树脂、维尼龙、聚甲醛等深加工产品的技术研发.推进焦炉煤气制备天然气创新工艺与技术,提升焦炉煤气生产化肥、甲醇及其衍生物化学品技术.煤基合成油制备技术.加大劣质煤生产煤基合成油技术研发力度,解决从中试到工业项目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开发与之适应的新型反应器和相应的催化剂.加快推进潞安百万吨级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产业化进程.支持对石蜡等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及应用,提升煤制油的整体经济性.煤焦油深度加工及产品多元化技术.加强分离技术研究,开发精细化工、染料、医药等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开发空冷、冷热流体换热、多级循环水、低温减压蒸馏、热量回收等应用技术,降低煤焦油加工的资源消耗指标.推进焦油加工过程中污染物控制及"三废"利用技术的研发.精细化工产品技术.加大对精细化工产品品种和提升产品等级的高效低碳绿色技术研发,重点进行化学试剂和高纯物质、工业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分子筛、TDI等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创新与开发. ——新材料.加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LED材料及其器件等新型材料的技术开发,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加工制品转变.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重点开发新型高性能结构和功能陶瓷材料、节能环保用新型陶瓷材料、高纯超细陶瓷粉体制备、高效特种耐火材料、高技术复合耐火材料和功能性耐火材料制备等技术和装备,加快煤系高岭土新型煅烧工艺开发与关键设备产业化,重点攻克超白、改性等煅烧高岭土深加工关键技术.纳米磁材、纳米药物、纳米器件生产关键技术.结合磁性功能、生物医药和能源原材料等领域的发展,重点支持纳米粉体、纳米块体、纳米器件等相关材料制备、结构表征、性能优化、器件工程化方面的技术开发.新型墙体材料与陶瓷制造技术.以节能降耗、高强轻质、环境友好、集约化生产等为主要方向,重点支持新型高强保温砖(砌块)、高性能聚氨酯墙体材料等技术.围绕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支持工业废渣、农作物秸秆、建筑垃圾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重点支持镁质强化瓷、高石英瓷、骨质瓷为主的高级日用细瓷技术与工艺研究开发.支持大尺寸、艺术化的高档建筑瓷砖,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技术与工艺研究开发. ——新能源.以风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利用、新一代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研发为重点,加强促进新能源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的推广,实施风力发电、高效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科技产业化示范. 风力发电技术.支持大型风力发电相关设备及关键技术,重点发展5兆瓦以上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设计、核心装备部件制造、并网、电网调度和运维管理等关键技术.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支持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利用、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房和薄膜太阳能产业及相关配套产品研发,重点发展大型光伏系统设计集成、高效低成本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太阳能热发电等关键技术、组件和成套设备.掌握太阳能发电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生产工艺与设备,推进大规模推广应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支持沼气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重点发展农业废弃物气化裂解液体燃料、生物柴油、非粮作物燃料乙醇、生物质燃气开发利用、生物燃气、城市与工业垃圾能源化等关键技术和装备. ——电子信息.以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升级与产业化发展为主要方向,重点支持服务于物联网的关键传感器、三网融合、光机电一体化、微电子、新型元器件等关键技术,加强服务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等.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重点支持基于生物技术、物理技术、智能电子技术为主的传感器在物联网发展中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三网融合关键改造技术.以三网融合和企业信息化发展为方向,以微电子、智能处理器、通信技术和高效数据处理为重点,推动数字多媒体芯片应用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推进信息融合技术的升级换代和应用开发,提高网络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网络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重点,支持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研究,提高网络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推进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工业信息化集成应用技术.重点开发矿山、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重点围绕建设高能耗行业能耗、环境监测平台,加快无线射频识别、钢铁切割配送、全功率匹配节能数控柔性联动等技术研发. ——生物医药.完善基本药物创新和中药材规范化、现代化研究,支持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完善药物分析技术和药物安全评价体系. 基本药物创新性研究.以山西地方性重大疾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基本药物创新研究为主攻方向,开展重大抗生素、蛋白质、新型酶制剂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研究;支持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开发及产业化,开展生物工程、生物化工新工艺等共性技术的研发;加强新型药物先导物的设计与开发.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及中药新药研发.开展名优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绿色无公害技术、质量系统评价、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等研究,完善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展中药规范化和现代化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加强符合中成药生产特点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新剂型及新型给药系统研究.加强新型缓控释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开展基于药物作用靶标的生物膜色谱、生物膜微萃取技术理论研究及其在高通量药物筛选、评价和作用机制中的应用研究;开展基因测试技术在常见疾病高风险性预知中的应用研究;加强液质联用、液相微萃取、微量药物检测、复杂生物样品分析、未知化合物定性与定量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药物筛选等研究与应用. ——交通运输.针对我省独特的地质状况及交通特点,以重点公路、铁路交通建设中的技术问题为主,突破综合交通枢纽、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绿色交通和智能交通等关键技术. 交通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重点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全过程寿命、长寿命低噪声环保型路面、特长隧道路面结构、公路预防性养护、黄土地区高速公路长期性能观测及数据采集、桥梁工程健康诊断等高难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等开展技术攻关.安全和绿色交通技术.重点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典型运煤专线交通安全、重载交通条件下桥梁运营安全监测与评价、黄土地区生态边坡、山区公路通行安全性评价、山区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公路桥隧道交通安全保障、公路建设生态恢复、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及控制、公路隧道灯光节能、公路养护材料环保性能评价等技术研发.智能交通管理技术.重点开发综合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智能管理系统和机电设备监测鉴定、集装箱多式联运和一体化运输、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等技术. (三)服务业科技领域 加快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加强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技术攻关,重点突破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逐步建立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现代物流.重点开发应用条码、射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快速响应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及资金结算系统、物流配送系统、企业信息系统、物流园区建设及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建立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 ——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云服务、可信交易、支撑服务技术与平台研究开发,重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旅游、专业市场、国际贸易等领域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应用. ——文化旅游.重点开展数字影视、三维动画、多功能多媒体信息智能终端、数字图书、网络游戏和相关软件系统以及基于旅游业的可视化网络通信、数字地图、智能化导游系统等旅游信息公共服务系统的技术研发;木构古建筑的防腐、防虫和维修,石窟摩崖的化学灌浆、锚固处理、石刻防风化保护、土遗址加固保护、金属文物防腐和青铜器保护修复等技术研发,提高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其他现代服务业.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试验平台、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建设与应用,发展面向现代服务业的支撑软件,支持电子政务、教育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等技术开发. (四)民生科技领域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公共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集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民生改善技术解决方案,强化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生态脆弱区、工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重建,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研发氮氧化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等控制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推动脱硫脱硝一体化、除磷脱氮一体化以及脱除重金属等综合控制技术研发. 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为龙头,针对全省11条重点河流生态脆弱的问题,开展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防治、抗旱造林、盐碱地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的研究、技术开发与示范.开展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退化湿地恢复、水质保护、功能湿地构建、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管理技术与模式研究.工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以大同矿区生态修复为龙头,针对国家规划的18个重点矿区的采煤沉陷区、采空区、煤矸石山等,研发工矿区复垦模式、不同矿区先锋植物优化复垦种植立体模式等集成技术,建立人工植被示范区及矿区生物修复示范区.开展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研究和重建管理技术体系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废气、废水、余热、余压等综合回收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农林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二氧化碳捕获封存与固化关键技术.创新性研究CO2捕获技术,研究适合我省实际的CO2封存方法,探索地质封存长期安全性保障技术,CO2地质封存系统中吸附和迁移的机理与规律和长距离管道运输CO2的化学腐蚀机理与规律,研究封存场地精细勘察与表征技术长期安全性的综合检测、评价与反演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CO2捕获效率的关键技术和减少成本的技术.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开展烟气脱硫脱氮、超细颗粒物(PM2.5)的防治控制、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和洁净燃料汽车、混合燃料汽车、有毒有害废气净化、扬尘污染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氨氮、污泥等废水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等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区域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采用环境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等前沿技术对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生物多样性、POPs、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气象等进行监测,研究污染物、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及区域环境的影响.开展矿产资源合理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综合研究. ——人口健康.针对地方重大及高发疾病,开展常见、高发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建设重大疫情、流行性突发疾病防控体系,提高重大突发疾病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重大及高发疾病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开展恶性肿瘤的遗传因素、高危因素和发生机理研究;支持利用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及再生医学等生物技术对疾病进行早期预警、早期诊断、治疗的研究.高通量疾病筛查与诊断分析技术.利用高通量筛选研究技术对常见重大疾病进行诊断及监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特定疾病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对特定疾病基因组进行研究;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对特定疾病进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研究;采用高通量组织芯片开展对特定疾病相关基因的扩增、个体化治疗和新的基因靶点筛选等方面的研究.以基因诊疗为主的生物诊断与治疗技术.加强以干细胞、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器官移植等再生医学研究;利用细胞再生以及肿瘤干细胞进行生物治疗技术研究,力争在心脑血管疾病、肢体残疾、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有所突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及应对技术.加强重大疫情、流行性突发疾病的防控研究,掌握常见重大疫情的传播、流行和防治特点,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流行性突发疾病应对体系,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专项监测、防治技术. ——公共安全.建立省、地、县联网的灾害信息平台,发展地震、火灾、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社会治安、食品安全等的监测、预警、应急和救援技术,加强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系统集成和重大装备研发. 食品安全事故检测预警技术.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理化检测技术和生物技术,发展食品生产、加工、储藏、包装与运输过程中安全性控制技术等,重点研究食品安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评估、污染物溯源、安全标准制定、有效监测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食物污染防控智能化技术和高通量检验检疫安全监控技术.城乡公共安全事故防范和社会治安监控处理技术.重点研究城镇和农村建筑物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发建筑物加固新技术、基础隔震减振技术、阻尼消能技术、智能抗震技术、古建筑加固技术.重点开发公共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安全检查与防爆装备与关键技术,城乡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应急指挥通信保障技术、救援指挥体系及关键装备技术.危险源监控与危险废物处理关键技术.建立重大危险源及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及危险废物等的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危险源应急处理及救援体系,加强各类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事故隐患辨识标准、应急预案标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标准和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研究;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固化、安全填埋、焚烧技术及设备研发.地震等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救援快速处置和风险评估技术.开发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地震、水旱、火灾、气象灾害等的监测预警、灾情预报、预防应急、救援的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服务全省各地、各部门的防灾减灾信息共享系统;建立灾害速报与电视台插播的联动机制;建立灾情快速评估和决策技术.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监测、预警、应急和救援技术.围绕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毒气污染、爆炸、农药污染、放射性污染、废水非正常排放污染等事故,发展相应的监测、应急及预警技术. (五)基础研究领域 依托量子光学、应用力学、生物化学、煤转化和清洁利用等优势学科资源和基础,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向的领域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一批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成果,为科技和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数理科学.开展核心数学中的算子理论和算子代数、动力系统等方面研究.强化问题驱动的应用数学前沿领域中与数学相关的学科交叉问题研究,加强生物数学、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光学中的量子态的制备、控制和精密测量,光子-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强化原子分子物理中的超冷极性分子的制备与操控,冷原子分子体系的相关问题及其应用,超冷分子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及分子动力学,继续开展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强化新型结构及新材料动力学行为,复合材料断裂理论,固流耦合力学及工程灾害防治等方向的研究.开展骨力学、细胞力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交叉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展各类复杂结构与复杂力学问题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化学科学.开展新能源过程的关键材料和催化过程研究.探索光解水,光电转换,氢能燃料电池,能源存储,以及生物质能转化等过程,设计和合成新型高效的相关催化材料.强化金属有机功能分子催化、量子化学理论模拟与性能预测及分子基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生命科学.加强出生缺陷遗传因素、发病机制研究,开展再生医学基础研究;探索重大疾病的分子靶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研究中医药在分子水平的调节机制;对部分疗效确切的中药和有代表性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开展重要功能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基因表达调控,环境胁迫的生物效应与生物安全,微生物代谢与发酵,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与修复,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及其应用.开展生态农业与资源环境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和高效遗传改良,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要农林动植物重大病、虫、鼠害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控. ——资源与环境科学.重点研究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转化和水资源优化配置、面向生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方法、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等方面研究.开展深层和复杂矿体采矿、低品位资源及尾矿高效利用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研究.重点开展河流水库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成因机理、水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方法,城市大气污染和其他复合污染等综合防治基础研究. ——工程与材料科学.加强我省具有优势的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开展重大装备研制中的关键基础理论、复杂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研究.针对节水灌溉与管道水力输送、气候变化及其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和水生态等方面开展理论及技术基础研究.围绕高性能合金钢、高性能轻质(镁、铝)结构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等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传统材料改性优化的理化基础、相变和组织控制机制、复合强韧化原理、材料服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失效机制及寿命预测原理等方面的研究. ——信息科学.开展面向高维复杂数据分析处理的计算智能理论与方法研究.面向节能、降耗与降低污染的生产过程一体化控制与调度,复杂系统的建模、优化及网络化控制系统,认知过程的计算模型、信息获取新方法,基于模式的控制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复杂系统的涌现、演化进化规律及群体智能方法等研究. 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瞄准我省优势产业,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各类科技园区或基地,集中资源、联合研发,集成应用、示范带动,扩大规模、创造品牌,创新创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壮大新型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新型煤化工产业 以劣质煤、煤层气、焦化副产品资源为重点,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发展路径,推进传统煤化工技术改造和新型煤化工产业化,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间接液化、甲醇制汽油等,稳步推进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提高煤炭资源转化效率和附加价值,促进以煤为基的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加快建设煤制天然气和煤电多联产装置,推动实现煤制天然气大规模发展.实施百万吨级煤基合成油多联产项目规模化生产,推进同煤集团与中海油煤制天然气产业化示范和煤电多联产装置生产.大力推进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控制技术研发.重点发展煤焦油、粗苯等下游产品,形成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和产业集群. (二)新能源产业 整合我省现有新能源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力量,积极推进风电装备、太阳能光伏以及太阳热能、太阳光合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实现太阳能电池及电池板制造、组件封装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纯度硅材料、硅片、电池片等太阳能发电及应用系列产品以及多晶硅铸锭炉、多线切割机、硅料清洗机等多(单)晶硅片制造成套装备等.加快大功率风电机组成套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建立相对完备的风电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推广5兆瓦以上的风电成套机组和风电装备关键部件. (三)新材料产业 发挥省内资源、技术优势,在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镁合金绿色生产及新型镁合金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扩展汽车、轨道交通、3C等领域的镁合金产品应用市场.加快磁材终端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低稀土含量永磁材料、高温永磁材料等.加快纯净钢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铁专用钢材、不锈钢无缝钢管等特种钢材.发展电磁防护材料、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等,力争在"十二五"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四)先进制造业 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加快推进高速铁路运输装备关键部件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动车组轮对总成、高速列车配套装备、电力机车全系列产品等.加快大型煤矿装备设计制造、新型细纱机和高速精梳机制造等,发展大型电牵引采煤机、超重型岩巷掘进机、大型冶金铸造起重机、管轧成套设备等.加快高端液压元器件和液压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性能液压阀、液压锤、大口径油缸等高端液压产品及高性能、智能化液压系统. (五)生物产业 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质能转化等领域实现突破,培育一批技术密集、产业聚集的生物产业园区.推进靶向性治疗药物以及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利用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中药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农林业新品种.加快现代生物制造技术在食品酿造行业的推广应用.发展高性能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杀菌剂及生物填料等生物技术产品.利用荒山、荒地和盐碱地,开发甜高粱、杂交蓖麻等高产专用能源植物新品种,利用甜高粱生产燃料乙醇、蓖麻生产优质润滑油和生物柴油. (六)电子信息产业 推进信息技术与装备产品的融合,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推进新型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基于FPGA的集成电路设计、微光电子产品制造、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信息融合技术的升级换代和应用开发,加快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电子政务平台、网络建设.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和智能化水平. (七)环境与生态保护产业 加快推进高效节能、余能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发展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变压器、节能风机等节能装备和产品.开展废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脱硝除尘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在线环境监测仪器以及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开展煤矸石等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处理等产业. (八)高技术服务业 加强综合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推进农业、工业智能生产、交通物流、电网、金融、医疗卫生等领域物联网服务示范.依托煤炭、冶金、化工企业及各类园区、基地,策划多个整体物流产业链,依托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所、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信息咨询、高端培训服务,依托文化、广电以及各地政府开发动漫产品、网络教育产品、数字文化产品、网络健康与卫生服务产品等. 五、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围绕省委省政府实现我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以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建设为契机,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技术领域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和重大科技工程建设,通过大规模、多领域结合的重大科技活动做先导,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我省重点行业取得系列化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并迅速在全省推广,带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为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起到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 (一)煤炭绿色高效开采及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 依托省内各大煤业集团,以煤炭采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为目标,重点支持薄煤层、边角煤、特厚煤层、大倾角开采关键设计制造技术及装备;煤矿井下远程遥控无人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采掘运装备数字化集成设计技术;综采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等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系列化装备.在煤炭清洁利用领域,针对我省"三高煤"比重大、利用率低的特点,重点支持以劣质煤为原料、先进适用的大型煤气化技术;以甲醇制烯烃为切入点,研究其延伸产品的关键催化技术;煤制油技术等.同时,以扩大晋电外送为抓手,重点解决大型煤电一体化,热电联产、低热值煤发电、煤矸石和煤层气综合利用发电等技术. (二)煤层气抽采关键技术及示范 依托晋煤集团、有关高等院校,系统研究山西煤层气总储量及其煤岩储层基本特征,完成煤层气开发难易度的区块划分;研究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低渗透储层煤层气吸附解析、扩散渗流机理;重点支持煤层气经济、高效、高回采率的地面和井下开采技术集成、关键装备及应用示范,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气化山西"的宏伟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三)循环经济与CO2捕集转化利用技术及示范 依托太原东山低碳工业园、兴县循环经济园、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开展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以我省重点行业领域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伴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煤炭的高效转化为主要目标,选取粉煤灰、煤矸石、不锈钢尾渣、采矿废水等典型副产品展开系列化攻关,力求在较短时间内使我省重点领域中典型副产品的高效利用迈上一个新台阶;重点支持CO2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工业节能关键技术开发、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开发、节约矿产资源关键技术开发、城镇化与城镇建设节能关键技术开发,研究火电厂氮氧化物减排技术、火电机组同步脱硝装置、低氮燃烧技术、改善电磁场对环境的影响等,为我省低碳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矿山重大灾害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保障技术 依托省内各大煤业集团,针对现有监测监控系统的技术标准落后、现有预警系统的预警准确度和实时性不高、现有的应急救援系统无法实现便捷的通信指挥等现状,重点支持全矿井全自动实时可靠重大灾害监测网络、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及示范.主要包括: 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安全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系统;安全保障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测与管理系统;通讯及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等. (五)生态脆弱区和工矿区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及示范 以河东、大宁、西山和沁水煤田为重点,研发典型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防治技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建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持续改善的技术支持模式,构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及评价体系.围绕矿区开采引起的生态问题,开发不同类型污染土壤和工矿区复垦模式集成技术、不同矿区先锋植物优化复垦种植立体模式,开展工矿废弃地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人工植被示范区和污染土壤及矿区生物修复示范区,促进我省生态环境改善. (六)新材料关键技术及示范 依托我省目前有比较优势的太钢集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中电二所等单位,针对我省新材料产业面临的高端产品少、资源能耗大等问题,重点围绕特种不锈钢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镁合金绿色冶炼等金属材料领域,及以高性能、环保节能材料为代表的碳纤维、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非金属材料及其生产装备进行集中研发,通过典型项目的辐射、引领作用,培育壮大我省新材料产业,进而推动我省工业新型化进程. (七)地方性高发疾病防治及重大新药创制 针对山西地方性高发疾病如恶性肿瘤、出生缺陷及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多种地方病,明确环境因素与易感基因及表观遗传改变在重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和确定用于高危人群检测、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特异的生物标志物,加强高发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研究.运用现代医药技术优选新结构、新作用类型及作用靶点的全新化合物;系统分离和筛选来源于动植物的蛋白多肽,发现一批结构新颖、活性高、毒副作用低的先导物,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合成及结构优化,开展体内外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加强化学药、中药及生物药重大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我省创新药物研发能力及产业化水平. (八)主要农林作物新种质、新技术、新品种创制 以促进我省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玉米、小麦、大豆和红枣、核桃、苹果等新种质、新品种创制开展研究,主要包括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即资源普查、搜集、创新、鉴定、深度评价和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建立核心种质群;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为我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增加资源总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效益为目标,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碳汇、林业生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在新品种创制、林业生物产业、生态环境改善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六、保障政策与措施 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健全政策法规、构建投融资体系、造就人才队伍、强化科技合作,全方位先行先试,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构筑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求的科技支撑体系.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服务和对创新需求的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推动各创新主体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强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加强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建立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将科技咨询纳入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健全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进一步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运行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组织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形成机制和储备制度.健全科技项目评审评价机制和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建立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价,加大投入和产出的统计监测.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在引导科技发展、激励创新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深化和完善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公益类科研机构特点的科技创新机制;完善有利于激发基础类科研机构创新活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完善对公益类、基础类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制度,加大对基础研究、公益技术研究和服务的稳定支持.支持转制科研院所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技术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和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公共服务能力. ——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调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按照分类指导、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的原则,加快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支持有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围绕传统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需要,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依托重大创新平台,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着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作用,逐步打破行业、地域、部门的界限,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切实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科技活动组织能力,通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以及创新要素的有效聚合,构建起完整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从而实现区域性的协同创新,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创新效果.进一步加大对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试点建立若干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能够解决重大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一批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二)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打造"一城十一园"科技创新基地新格局;加大科技平台建设力度,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发与共享,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物质和信息支撑体系. ——打造"一城十一园"科技创新基地新格局.整合太原市和晋中市优势资源,聚合科技创新要素,发挥创新最大效能,加快建设太榆科技创新城,形成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打造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导区、中西部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创新型省份示范城.以11个地市为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园,带动各市创新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各市开放创新的引领区、高端要素的聚合区、创新创业的集聚地、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加快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以"安全、低碳、清洁、绿色"发展为统领,按照"产城融合,集聚发展,专业分区,宜业宜居"的建设原则,积极构架"一区、两核、多园"的战略布局,建设科技研发、创业服务、产业集聚、总部经济、教育文化、核心商务、高端生活等功能区,打造服务山西、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科技创新城、高端产业聚集城、绿色发展示范城、宜居宜业生态城. 推进11个市科技创新园建设.统筹地市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各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11个市科技创新园,努力把科技创新园建设成为我省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实现创新驱动和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推动各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强大的创新能力服务于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 ——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基本思路,调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不断探索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壮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完善开放共享运行机制,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发与共享,发挥有限科技资源的最大效能,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 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引导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和联合建立各类工业技术研究院,吸引、汇聚和整合省内外相关工业领域科技资源,创新机制,优化组织结构,明确目标责任,将其打造成产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开发推广平台.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省优势领域筹建一批重点实验室,重点支持煤矿绿色开采、清洁利用、煤层气、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有条件的实验室进入国家级行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重点实验室,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共建共享、流动开放、高效运行的研究实验基地.面向行业和区域发展实际需求,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规划和筹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为目标,促进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完善企业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引导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整合现有科学仪器资源,建立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对外开放、高效利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的运行机制,提高共享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完善区域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标准、专利和科技报告等科技文献资源库建设;强化深层次文献资源开发,建设一批地方特色数字化信息资源;探索跨区域的资源共建共享与联合服务模式,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建立政府资助获取与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专题数据库;加大濒临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和重要文化、历史资料数字化建设.完善山西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库、信息库建设;开展审定农作物品种库建设;加强山西畜禽品种(系)、昆虫及病虫害专题库建设;逐步形成山西自然科技资源保障与共享体系. 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科技资源,构建集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发布及咨询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技术转移共享平台,促进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向我省转移推广,及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重点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和发展.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健全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服务能力,到2015年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稳定在150家以上,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200人.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采取滚动培育的方式,到2015年在重点发展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100家左右优势企业.加强基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重点,扩大县域科技资源共享范围,面向企业、园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和人才等综合服务. (三)健全科技政策法规,改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科技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政策法规配套协调、法律关系调整全面、法规保障有力的地方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贯彻落实现行科技政策和法规的力度.认真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违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进一步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创业投资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 ——完善科技创新法规制度.修订《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进一步加强省人民政府对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工作的领导,完善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协调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市、县人民政府的科学技术进步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保险、作价投资入股等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积极提供专利信息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提升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探索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的激励政策,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注重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相互协调.完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监测评估.细化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对科技的宣传,进一步强化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创业的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氛围. (四)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融资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和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激励创新主体增加研发投入,吸引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创业,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规模,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年增长幅度,应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增长幅度."十二五"期末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经费支出所占比例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加强科技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套,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民间资本参与科技重大专项和各类科技计划实施,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给予配套支持. ——引导创新主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提取研发费用,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范研发费用的管理和使用.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对技术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转型跨越战略部署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措施,加强对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和指南编制充分听取企业专家意见,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加强科技奖励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激励. ——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对省级以上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扶持.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积极支持银行对科技含量较高、管理好、信誉度高、创新性强、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探索科技部门与银行之间的合作新机制,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鼓励开展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的保险保障机制,加强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推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加大省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资金注入,建立专业性或区域性子基金.制定出台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激励政策,促进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和境内外投资机构等各类投资者积极从事创业风险投资和科技创业活动,特别是鼓励煤焦领域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实现民间资本与风险资本融合.积极建立多元化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创新体制机制.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高端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以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为目标,以改革完善制度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结合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新载体的建设,推进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集中选拔、资助、培养一批高端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 ——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激励力度,积极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企业引进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海外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掌握核心技术的海外高级工程师.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对其创新创业和服务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优惠条件,创优人才引进环境,鼓励国内高层次人才以多种方式来晋工作和创业. ——推动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业、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项目扶持、科研资助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掌握关键技术、引领和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及新兴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健全科技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和评价方法.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对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在新增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对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对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对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给予重奖和荣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改进科技评价方式,建立健全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和选拔政策. (六)强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抓住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科技交流与合作对区域科技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上取得新突破,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规范的国际科技合作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人才流动加快的机遇,努力引进海外科技资源,支持跨国公司和国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我省建立研发中心.大力支持我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获取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创新团队.鼓励支持我省企业到国外建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外机构联合开展研发活动,提高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省部会商等有效渠道,争取国家及有关部委对我省科技创新的更大支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省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和支持其在我省建立研发中心或成果转化基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支持中央驻晋单位参与我省科技创新.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与北京、天津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的科技合作. ——深化省内科技交流与合作.完善全省科技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信息反馈,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分割,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建立厅市例会制度,强化厅市之间情况通报、管理分工、计划衔接、资源共享等会商制度.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2014免师需求山西  山西石油套管需求  山西煤炭企业人才需求  山西自动化需求  山西省煤炭需求预测  技术需求  2014科技企业技术需求  企业技术需求2014  2014年企业技术需求  企业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