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工程力学课件 > 摘要: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对于 ...
  • 摘要: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对于 ...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1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4

    《工程力学》教改探索

    宁海县双林职业学校_ 娄用猛

      摘 要:工程力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保持同样教学难度,教学时数要减少的条件下,必须对现行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进行改革,才能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关键词:工程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工程力学教学内容保持着他的传统学科体系,教师基本上采用 “粉笔+黑板” 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外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记住公式。这种空洞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以及沉重的课外负担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困惑与乏味。而当前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工程力学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无法理解与融会贯通。因此,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兴趣乏味,认为是一门吃力而没有多少用处的学科,甚至有一种恐惧感,觉得工程力学理论太深奥了,不好学,难于理解,于是干脆放弃了。因此,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尽快改善目前这种局面。

        1.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克服为理论而理论的学科化倾向,广泛联系工程实际(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动力分析、塔式起重机上平衡铁重的确定、滚动车轮的摩擦分析与运动分析、联轴器的强度等分析实例),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工程力学在工程实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课程的积极性,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对于拓宽学生的工程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结构进行重新整合,解决好与物理课中有关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重复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避免简单重复,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减少教学时数。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分为刚体静力学、材料力学二个模块,并将各模块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成同类型知识单元串联系统,充分发挥学习迁移的作用。比如,在刚体静力学中,首先介绍力和力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基本约束性质,然后从平面一般力系人手,讨论平面力系的简化,把平面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和力偶系等作为平面一般力系的特殊情况来处理。这样安排既突出了重点,弱化了教学难点,同时又满足了“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职教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工程实例,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工程力学课程有很强的工程背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工程实例通过屏幕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着力帮助学生解决力学模型建立的问题。用动画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将抽象化为形象,以达到化解教学难点、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之日的。还可以通过屏幕将烦琐的板书内容投影出来,有利于提高课堂节奏和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多媒体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多样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不仅形象生动,赏心悦目,而且能够体现教学过程,特别是能够体现启发式教学过程,做到了新内容、新体系、新方法、新手段的有机结合。以“约束与约束反力”、“平面力的投影和力矩计算”、“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等知识单元为例,这些知识单元的特点是课堂板书量大,抽象概念较多,需要的图形和图片数量较多;过去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进行教学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往往还要通过后续课时或习题课进行补充和巩固;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基本上都能当堂消化该节课的内容,大大地提高厂这些知识单元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黑板和粉笔也有其它媒体不易替代的连贯性优势,在推证力学原理和公式方面,其优势非常明显,不能否定它的作用。另外,由于实体模型具有形象、生动、真实感强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采用。

        4.将人文精神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即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力学课程教学中去。

        首先,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注意介绍力学学科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如介绍力学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力学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献身于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和体验直至接受这种蕴涵人文精神的科学知识教育。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自由进行争辩,既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共同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就自然会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工程力学课件  工程力学课件下载  工程力学说课ppt课件  工程力学导论课件  工程力学中专课件  工程力学范钦珊课件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课件  工程力学完整课件  工程力学课件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