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经典题库 > 国学经典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国学经典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11-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微软用户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国学经典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一, 判断题.
    1.《论语》是"四书"之一.( v )
    2.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v)
    3.大乐必繁,大礼必复.(x)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v)
    5.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v)
    6."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v)
    7.《名夷访谈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x)
    8.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x)
    二,单项选择题.
    9.小疑则小(C )
    A.智 B聪 C悟 D愚
    10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B)
    A重要 B严格 C以……为重 D重视
    11.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B)
    A朱熹 B王阳明 C韩非子 D黄宗羲
    12."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13.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C)
    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 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C善民心,易风俗 D提升国家形象
    14.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D)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 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境界
    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 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
    15.先王治乐的原因是(A)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 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
    16."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池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D)
    A可接受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7."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哪一句(C)
    A少年强则国强 B少年胜则国胜 C少年富则国富
    D少年雄则国雄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D)
    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
    19.梁启超的籍贯是(B)
    A广西 B广东 C浙江 D福建
    20.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A)
    A王夫之 B梁启超 C顾炎武 D黄宗羲
    2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开心辞典国学题库  开心学国学题库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中的千古名句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视频  国学经典诵读下载  国学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