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作品读后感 > 郁达夫: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创始人
  • 郁达夫: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创始人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5-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Legend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郁达夫: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创始人
    谢志宇

    郁达夫(1896-1945)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他是"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与鲁迅,成仿吾,田汉,陶晶孙等交往甚密,共同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他在早期创作的作品中,细致入微地,赤裸裸地展示出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呈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成为我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创始人之一,虽然这些作品中同时也饮食着自然主义及其它一些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浪漫主义的风格是其主要的特点.
    郁达夫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形成与控日本,是近代日本浪漫主义文学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日本的浪漫主义文学迁就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其风格与日本浪漫主义文学风格极相似,即呈现出一种"忧伤,厌世"的情绪.这一风格同时也成为了我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特点.
    郁达夫在日本留学十年.从1914年考入东京旧制"一高"预科,到1922年东京帝大经济学科毕业,他不仅耳濡目染了汇集东西方文化,五光十色的"大正文化",同时也饱尝了海外游子受歧视的辛酸和孤独的痛苦.他的早期作品是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作者通过表现主人公的压抑感到遗憾和病态心理,表现出了一种渴望获得个性解放的愿望,喊出"五四"前后中国青年的苦闷之声,呼吁社会尊重人的价值.

    从1921年郁达夫出版处女作--短篇小说集《沉沦》(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短篇小说)到他1945年在印尼被害为止,他一生共创作了小说约50篇以及大量的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总计500多万字.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他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风风雨雨,走过了坎坷曲折的历程.我们在对郁达夫浪漫主义文学与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之前,不妨先把它梳理一下,以求对郁达夫的文学及其学术研究有总体上的了解.
    第一,20至40年代,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首先是对《沉沦》的争议.1921年10月,《沉沦》一出版,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是受到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也招来了非议,"所受的讥评嘲骂,也不知有几十百次"(1).于是有"五四"文学运动的主将之一周作人出来为《沉沦》说话,他认为《溶液》"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并无道德的性质"(2),《沉沦》的价值"在于非意识的展览自己,艺术地写出升华的色情,这也就是趋势与普遍的所在"(3),并明确指出《沉沦》"是一件艺术的作品"(4).由于击作人当时在文坛的地位,影响和分析的有理有据,终于澄清了封建卫道士们所强加于《沉沦》的"诲淫","不道德"的罪名.
    1932年10月,郁达夫的《茑萝集》问世,又马上引来一批评论文章.对之持肯定态度的,有萍霞的《读〈茑萝集〉》(5),胡梦华的《读〈茑萝集〉的读后感--覆郁达夫的一封信》(6),他们都中肯地指出郁达夫小说积极入世的思想倾向和浪漫率真的特点.但是,持批评意见也不少,如徐志摩 ,殷公武等人就认为郁达夫是"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糜烂的创作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7).
    从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是郁达夫创作的又一个旺盛 期.他先后创作了《春风沉醉的晚上》,《秋柳》,《寒宵》等小说.随着作品的大量问世,郁达夫成了当时文坛的热点,几乎每年都有数篇有份量的专题评论出现.如仅1931至1933年,就先后出版了素雅(李赞华)编的《郁达夫评传》(8),贺玉波编的《郁达夫论》(9),邹啸(赵景深)编的《郁达夫论》(10)三本郁达夫研究专集.一个作家能够受到同时代人的如此关注,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对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总体上持肯定意见的,有郑伯奇的《〈寒灰集〉批评》(11),黎锦明的《达夫的三时期:〈沉沦〉--〈寒灰集〉--〈过去〉》(12),钱杏村的《〈达夫代表作〉后序》(13),贺玉波的《论郁达夫的转变》(14) ,秀子(寇冰华)的《郁达夫的作品和思想》(15)等等,他们既肯定郁达夫的"伟大"和他的作品的"无上的价值",又指出他的"感伤极重"和"情感颓废".他们的观点对后来的郁达夫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为郁达夫研究者广为引用.不过,随着30年代初左翼文艺运动高潮的到来,郁达夫也遭到了社会各界的严厉批评,特别是华汉(阳翰笙)的《中国文艺运动》(16),苏雪林的《郁达夫论》(17),几乎否定了郁达夫的创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暴发,郁达夫研究也因此进入了停滞状态.至到1945年9月郁达夫被日本人暗杀,才月形成一个热潮.但这时大多数是郁达夫生前友好的一些回忆性散论,如胡愈之的《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18)郭沫若的《论郁达夫》(19),《再谈郁达夫》(20),陈翔鹤的《郁达夫回忆琐记》(21),五一任叔的《记郁达夫》(22),静闻的《忆达夫先生》(23)等等.他们从郁达夫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等各个方面出发,在宏观上对郁达夫作出了总结的评价,阐明了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特殊贡献和重要地位.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冰心母爱的作品读后感  冰心作品精选读后感  冰心散文读后感  冰心的繁星春水读后感  冰心文集读后感500字  冰心小桔灯读后感  冰心我的童年读后感  冰心《小桔灯》读后感  冰心《谈生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