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 高教参考资料
  • 高教参考资料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14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2006年第10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教参考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高教参考资料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北电力大学高教所编__ __ 2006年第10期(总第14期) 2006年10月30日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专题

    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探究

    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

    基于人本原理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

    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

    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探究

    邓成超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呈现出崭新的态势,即对知识、技术的高度依赖。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主要是知识、技术方面的差距。能否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知识创新的竞争能力,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和造就大量的创新人才,这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分析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创新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一、经济学基础:培养创新人才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创新的概念本身就从经济学中移植而来。一切创新的目标或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切创新行为都必须进入社会经济领域才能成为新的生产力要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创新的要求。当前,人类正处在以计算机等高新科技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社会。与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经济社会、以手工劳动为标志的农业经济社会相比较,知识经济社会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将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到空前的高度,知识创新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因素。二是劳动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已达到60%~80%以上。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联网,这一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到90%左右。三是以知识创新为支撑,科技出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四是加剧了国际经济的竞争。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出现一体化的趋势。

    20世纪以来,人类进入全面综合创新的时代。创新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创新优势可以弥补资源、资本上的劣势,加快创新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科学家们预言:以各种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产业革命正在到来,到2050年,科技知识将是目前的100倍。因此,1997年底,中国科学院向国家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三大工程: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知识创新工程。这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就是教育,即通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人才。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创造型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现在世界科技人员约占总人口的1%,预计到21世纪初将达到20%。二战后,美国科学技术人才的数量平均每10年翻一番,欧洲国家每15年翻一番。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拥有的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占总人口的0.4%,只有美国、日本的1/10。我国以世界1/5的人口,仅创造了世界经济总产值2.5%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则以世界1/25的人口,创造了占世界经济总产值1/3以上的GDP。另一方面,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占美国全部生产要素增长的80%,国际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GDP的50%以上也是由科技进步带来的,而我国目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为35%。由于缺乏创新人才,新技术转化率低,企业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创新的能力缺乏。以医药工业为例,我国生产的药物98%是仿制品,致使我国生产的药品知识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弱,进而导致我国医药工业经济效益低下。尽管有些企业已认识到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关键,没有创新,其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但由于缺乏创新人才,企业也无力改变目前落后的现状。我国要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真正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首要的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和产品创新,这些创新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

    众所周知,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高等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应从制度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真正培养出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水平。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高校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2011高校创新人才计划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意见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