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襄樊南漳风景 > 历史从远古走来
  • 历史从远古走来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11-0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bafang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P1-2前言
    历史从远古走来,积淀了万千人文风光.
    长江从雪山源出,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
    湖北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领域,楚国最早居住地为荆山,即今南漳,族名为楚,荆楚由此得名.元代湖北的东南部和湖南,广西被划为湖广行省,清康熙六年改为湖北省,一直沿袭至今.
    湖北简称鄂,地处我国中部,以居洞庭湖北而得名.南界湘赣,西接川陕,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自古是我国内地重要商埠的聚集地,久有"九省通衢"之称.
    广袤的荆楚大地,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浩瀚的长江从此奔流而过,浇沃千年,孕育了海纳百川,多元多姿的荆楚文化.本册展现了在悠悠岁月中,沉淀的荆楚人文风物之精粹,带您一道品鉴湖北印象,解读荆楚往事.
    P3-4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公里,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跨越重庆奉节县,巫山县,湖北巴东县,秭归县,宜昌市.
    长江三峡景区湖北段内景点众多,有长江三峡中峡谷最长的西陵峡,纪念伟人屈原的屈原祠,三国历史古迹黄陵,还有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三峡大坝,葛洲坝及新兴旅游景区三峡人家,三峡观坝等.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P5-6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横亘于大巴山脉和武当山脉之间,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南入长江的香溪河,北入汉水的淯河,南河均发源于此.境内千山万壑,云遮雾锁,原始森林,神秘莫测.神农架拥有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境内森林覆盖率88%,保护区内达96%.这里保留了珙桐,鹅掌楸,连香等大量珍贵的古老孑遗植物,以及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白鹳,大鸨等67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
    神农架作为全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绿色奇迹而备受关注.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神农架直属湖北省管辖,为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1980年,神农架成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受到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成为"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P7-8武当山
    武当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
    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的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它的美在于自然美与人文美的高度融合.它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 .
    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P9-10虎座鸟架鼓
    虎座鸟架鼓为战国时期楚国的乐器,主体由双虎,双凤,扁鼓三大部分组成,均为楠木雕刻,木胎上髹生漆,绘有凤,虎以及其他装饰图案.虎斑凤羽和装饰花纹以红黄黑三色为主,绘画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其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一九六五年首次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于此,长达411年,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荆州市便成为我国春秋,战国楚文化考古的主要基地之一,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整套石磬编钟等一大批文物在荆州出土.这些珍贵文物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并向人们昭示着几千年前繁华的楚都荆州,以及楚人在以漆器为代表的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水平.
    P11-12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战国早期(公元前433年或稍晚)的大型青铜古乐器,于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出土,距今已有2400多年.擂鼓墩墓葬呈九鼎簋帝王级,共出土乐器8种124件.编钟,编磬,分别沿两壁立架悬挂;鼓,瑟,笙,箫,简列于其间,井然有序,宛如一间古代乐厅.
    经研究表明,这套编钟的震动频率与现代国际标准相近,音阶结构和现在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列,音域广跨5个8度.声音宏亮,音色优美,能旋宫调转,十二律伴音齐备.它不仅能演奏单旋律乐曲,而且能演奏和声与复调手法的多声部乐曲.这套编钟规模之宏大,铸造之精美,音域之宽广和乐韵之准确,不仅是中国文化,科学和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也是世界音乐史和铸造史上的奇迹.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湖北襄樊南漳黑社会  湖北襄樊南漳涌泉新闻  湖北襄樊南漳房价  湖北襄樊南漳  湖北襄樊南漳地图  湖北襄樊南漳县城名胜  湖北襄樊南漳邮编  湖北襄樊南漳高速  湖北襄樊南漳春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