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第九課桃花源記陶淵明
  • 第九課桃花源記陶淵明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05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高職國文Ⅰ電子講義--第九課 桃花源記

    _____________ 第九課 桃花源記_________ 陶淵明

    一、國學常識

    (一)作者簡介

    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人之祖——陶淵明

    字號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

    時代

    東晉末年、南朝宋初年

    家世

    東晉名將陶侃曾孫

    生平

    29歲以前

    (居家讀書時期)

    1.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擬古〉其八)

    語譯:少年時的我懷抱著滿腔雄心壯志,曾佩帶著寶劍,一個人到各地遊歷。我遊歷的山川並是不小範圍的而已,從張掖一直到幽州我都曾遊覽過。

    2.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

    語譯:回想我在年輕的時候,縱使沒有值得高興的事,心情也會常感欣悅。有超越四海的遠大志向,就像鳥兒展翅一樣,想要高飛遠舉。

    29歲至41歲

    (時官時隱時期〔先後擔任江州祭酒、鎮軍將軍劉裕參軍、建威將軍劉敬之參軍、彭澤令〕)

    1.感嘆宦途艱辛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茲!(〈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

    語譯:古來很多士人感嘆仕宦生活奔波勞苦,我到今天親身經歷之後才能體會。在廣闊無邊的天地間漂泊,是福是禍難以預料。一路上,耳邊充斥著震耳欲聾的浪濤聲,暴風也從不休止地襲來。在官場裡待久了,非常想念我生長的大自然,我怎麼還能夠逗留在這裡呢?

    2.回顧仕宦生涯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飲酒〉之十)

    語譯:以前曾經遠行任官,仕宦生涯四處奔波,最遠曾到東海邊,漫漫長路上遭逢很多阻礙。回想當時為什麼要當官?似乎為了要滿足基本的衣食需求。流連官場費盡心力只求一個溫飽,但其實我的需求很低,只要少許便綽綽有餘。因此我認為任官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我退出官場、回歸田園隱逸。

    生平

    41歲以後

    (隱居不仕時期)

    1.史傳記載

    郡遣督郵至縣,吏曰︰「應束帶見之。」潛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宋書?隱逸傳》)

    語譯:地方政府派督郵前來視察,手下幕僚告訴陶潛:「應該穿戴整齊前往拜見。」陶潛說:「我實在不願意為了這五斗米的奉祿,彎腰屈膝的事奉這些見識淺陋的人!」隨即解下官印辭職。

    2.自陳辭官原因

    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歸去來兮辭〉)

    語譯:因為天性自然,矯揉造作不來,挨餓受凍之苦雖然急切,違背本性卻更加使我痛苦。以往雖也曾經出任官職,但都只是為了衣食而役使自己。我因此惆悵感慨,深以屈辱了平生的志願為愧。但我還是希望做滿一年,才收拾行裝連夜返鄉。不久,我嫁到程氏的妹妹病死武昌,兄妹之情讓我急得想去奔喪,於是就自動辭去職務。

    3.表達隱居決心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息交遊閑業,臥起弄書琴。園蔬有餘滋,舊穀猶儲今。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和郭主簿〉其一)

    語譯:堂前林木茂密,即使在仲夏時節依然涼爽。南風應著時節吹來,吹開我的衣襟。我斷絕和朋友的交往,日夜醉心於讀書彈琴的閒業之中。園裡的蔬菜餘味無窮,往年的糧食到今天還儲存著。我的基本生活需求相當有限,過多的享受不是我所羡慕的。把秫米舂來釀製美酒,酒製成後我自己斟來喝。小兒子在我身旁嬉戲,還在牙牙學語的他,發不出完整的語音。這些事情簡單純真而讓人快樂,可以聊且忘掉榮華富貴。遙望白雲,懷念古人高尚行跡,不自覺地發出深深的感慨。

    文學特色

    1.以抒發情懷為宗旨

    2.以生活點滴為題材

    3.以簡淨語言達心意

    詩文作品類別

    1.田園詩:描述田園風光事項、揭露田居生活情趣、抒發躬耕隱士懷抱。

    2.詠懷詩

    3.詠史詩

    4.其他文類作品

    評價

    1.當代:東晉玄言詩盛行,南北朝詩風華美,陶詩於當代評價不高。

    (1)劉勰《文心雕龍》全未提及;鍾嶸《詩品》列為中品,稱之「隱逸詩人之宗」。

    (2)蕭統編《陶淵明集》八卷,親自寫序作傳。

    2.唐代:廣泛受到重視,李杜均曾推崇其人品、氣節、詩文;王、孟、儲光羲、韋應物繼之創作田園詩。

    3.北宋以後:地位越高,被推崇為屈原以下、李杜以前最偉大的詩人。

    (1)蘇軾評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2)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評其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著作

    《靖節先生集》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图片  陶渊明桃花源记全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翻译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简介  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官网  桃花源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