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 《优质资源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 《优质资源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12-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优质资源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结_ 题_ 报_ 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有专家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最大成本是牺牲了下一代人的教育。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和“一费制”后又有大量“留守儿童”涌入城市。我校是第一批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近几年,每年进城学生都以50%的速度递增,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一直在70%以上。2010年我校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达85%。

    我校学生来源广泛,有外县的、外市的,也有部分是外省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尤其是英语、信息技术等成绩几乎是一张白纸,有的甚至听不懂普通话。我们调查发现,在200个外出打工者的子女中,45.7%学生成绩差,39.3%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1.5%的学习成绩较好,而成绩优秀的仅占3.5%。调研发现,这些农民工子女(大多原来是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他们学习、生活关注过少、缺乏亲情抚慰、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等自身原因,以及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等环境因素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尤其较为普遍的是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心理上,农民工自卑又自傲,这样的心理使得他们在行为上各个方面都向城市孩子看齐,但他们往往只看重一些不好的方面。所以,农民工子女的普遍特点是既有农村孩子的单纯又有城市孩子的见识,但更多的是在行为习惯方面集中了成市孩子的不足,如抽烟、吃槟榔、旷课、逃学、不做作业、甚至夜不归宿。当然农民工孩子当中也有一些习惯好的孩子,但这些孩子相处到一起会互相影响,由于孩子情绪的不稳定性,意志的不坚定性,会导致孩子们行为习惯的良莠不齐,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我校决定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状况及成因,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这群候鸟孩子的人生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地处万家丽路与劳动东路交汇处,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提供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学校环境优美,资源优质,我校有教师35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本科学历20人,专科学历15人,有专职英语教师、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有专用计算机房、有专用实验室,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室,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一流的育人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一部分将是未来的城市公民,忽略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不但耽误他们的成长、前途,甚至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更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农民工孩子的另一部分可能再回到农村,对他们的教育若不加以重视,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还会一辈接一辈延续下去,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学生的德育工作如何开展也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全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的“好习惯培养计划”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已经进行过多项相关研究。总的来说,对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知、情、意”几方面的研究。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我校该课题的研究,从“行”入手,探索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式和培养方法,旨在更新教师教书育人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育人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形成我校的优良校风,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依据

    1、教育学理论

    (1)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的结果。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一种看法认为: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这一种观点在众多的行为因果观中独具特色,从这一观点出发,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可以等待“习以为常”,也不可以“习焉不察”,更不能“习是成非”。而应该能动地以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心理学理论

    (1)尊重平等教育心理学理论

    人类教育史上,在18世纪以前,很少有人谈及教育者对儿童的尊重。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什么平等可言。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首次认真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庄严地指出,“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对旧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中学生习惯养成竞赛题  中学生习惯养成记录表  中学生应养成的好习惯  中学生纪律习惯的养成  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中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